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标签:急性冠脉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观察;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住急性冠脉综合征428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 4例,占561%。
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58~89(7202±1681)岁,其中高龄(>75岁)19例。
临床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
伴发或并发疾病:高血压病17例,慢性消化道疾病5例,糖尿病4例。
入院前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100mg/d 9例,入院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例,接受溶栓治疗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速避林)治疗。
21例在入院后第3~8天后发现黑便,其中1例在溶栓后第3天出现黑便;2 例分别在入院后第2天和第4天出现呕血,量约300ml,此后出现黑便;1例在介入术后第二天出现大量呕血,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收缩压下降至84mmHg,心率加快至11 6次/分,Hb下降至68g/L,估计出血量在1500ml~2000ml。
12护理方法:
121病情观察:急性期予卧床休息,床旁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状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床边备好急救仪器和药物。
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颜色、性状及量,四肢末梢循环状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肠鸣音、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大便潜血,及时判断有无继续出血。
其中1例患者介入术后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护士应动态了解心电图变化,观察有无胸闷、胸痛等再缺血症状,警惕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必要时行溶栓治疗,做好紧急PCI的术前准备。
122用药观察:本组病例均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及抑制血小板凝聚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4例同时停用氯吡格雷,4例减量使用氯吡格雷,及时给于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静脉微泵注射。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严格按医嘱使用药物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静脉维持应用生长抑素过程中,护士应在3分钟内快速更换液体,维持药物有效浓度,注意监测血糖。
其中1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患者,应用多巴胺升压对症治疗,观察每小时尿量,保持尿量在30ml/h以上,监测中心静脉压,皮肤温湿度、甲床、肤色的变化。
123出血护理: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予氧气吸入,及时清理口腔内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误吸发生,做好口腔护理2次/日。
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快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做好急诊配血准备,按需输血,输血前尽量不用激素类药物,输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执行查对制度,注意控制输血速度,防止发生心力衰竭,以每分钟30滴左右输入,密切观察有
无溶血、发热、畏寒等不良反应。
本组1例患者Hb下降至68g/L,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2单位,连输2天,5天后复查Hb上升至87g/L。
124饮食护理:出血量大时应禁食,出血停止2~3天后进食温凉清淡流质饮食,逐渐过度为半流质饮食、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不食刺激性食物,粗纤维多的蔬菜,避免粗糙、坚硬的食物。
临床上以局部应用止血药为主,静脉不宜应用促凝或止血药物[3]。
本组3 例患者出现呕血,予快速轻柔插入胃肠减压管,胃管内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及凝血酶、云南白药胶囊交替使用。
125心理护理:患者出现呕血、便血等情况时,常出现恐慌、焦虑情绪,情绪紧张后又易发冠状动脉痉挛加重缺血。
护士应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安慰鼓励,使其主动配合。
责任组长、护士长、科主任等人员参与指导抢救有利于平复患者及家属恐惧心理,减少负面情绪,增强信心。
2结果本组2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上消化道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好转出院。
其中2例未接受介入治疗,出院1个月后因反复出现心绞痛再入院;1例20天后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另1例3个月后并发呼吸衰竭,再入院治疗过程中因病情恶化自动放弃治疗。
23例患者一直在随访中,病情稳定,未出现心绞痛等情况,也未见消化道出血。
3讨论国内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有40%~125%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心肌梗死后的72小时内,本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561%。
出血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小部分可导致失血性休克[4]。
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064%[5]。
此类患者因罹患心肌梗死,发生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非常高,在护理过程中不能机械性应用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护理,还应结合其心脏疾病状态进行个体化的针对性护理[6]。
对于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上常来势凶猛,进展迅速,做好术前危险因素评估及术后临床观察,正确评估判断出血情况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操作技能,遇到病情突变能镇定、迅速配合急救护理,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一石.关注心脏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药物警戒,2010,7(5 ):279-280.
[2]Atar S,Cannon CP,Murphy SA,et al. Statin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oronary syndromes:analy sis of the Orbofiba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oronary Syndromes_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16 (OPUS_TIMI 16)trial[J]. Am Heart J,2006,151(5):9 76.e1-976.e6.
[3]张振香,郑蔚,李俊玲.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55-2456.
[4]韩肇牧.急性心肌梗死并消化道出血51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4):172.
[5]刘飒,崔国方.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 5(1):71-72.
[6]李莹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1 4(2):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