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物理试卷(二)(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m/s 2。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现在测量时间的最精准仪器是原子钟(如图所示为某原子钟的照片)。
物理学上关于时间“秒”的定义: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1s ,且它也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下列单位符号,也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A .N B .m C .J D .C 2.浙江省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坚持“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足球理念,下列关于足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踢出“香蕉球”时,可将足球看作质点B .边裁在判定足球是否出边界时,可将足球看作质点
C .比赛进行到59分钟,10号球员头球破门,其中59分钟指时刻
D .赛后统计中场8号球员跑动距离达11000m ,此为球员运动的位移
3.如图,物块在水平放置的台式弹簧秤上保持相对静止,弹簧秤的示数为15N 。
要得出物块的重力为 15N 的结论,还需要的依据是( ) A .胡克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
C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 2
D .物块处于平衡态,平衡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4.晴朗的夜空繁星闪烁,有的恒星颜色偏红,有的恒星颜色偏蓝。
对于“红星”和“蓝星”,你能判断出哪种恒星的表面温度更高么?( )A .“红星”高B .“蓝星”高C .一样高D .无法判断
6.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的情况下,下列四幅图中的物体在指定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甲图,被匀速提升的货物
B .乙图,沿斜坡匀速下滑的滑雪运动员
甲乙丙丁
C .丙图,匀速爬坡的越野汽车
D .丁图,被斜向上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石块
7.如图所示,小姜同学用此装置模仿奥斯特实验。
图中的小磁针可以自由转动,右端为它的N 极,未通电时导线与小磁针平行,通电时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向右,则( )A .导线不通电时,小磁针的N 极指向南方
B .通电时,俯视情况下,小磁针的N 极将逆时针转动,且磁针静止后与导线的夹角不等于90度
C .通电时,俯视情况下,小磁针的N 极将顺时针转动,且小磁针静止后与导线的夹角等于90度
D .小姜同学操作有误,因为导线初始的摆放位置不正确,应该让导线与磁针垂直摆放8.图甲中,一个人单独用力F 提一桶水,水桶保持静止;图乙中,两个人分别用力F 1、F 2共同提这桶水,水桶也保持静止。
则( )
A .F 1、F 2的大小一定比F 大
B .F 1、F 2的大小一定比F 小
C .F 1、F 2之间的张角越小越省力
D .F 的大小一定等于F 1、F 2的大小之和9.如图所示,是游乐园中“空中飞椅”的游戏设施。
当旋转的飞椅带着乘客在匀速旋转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乘客的线速度相等
B .离转轴越远的乘客角速度一定越大
C .离转轴越远的乘客向心加速度越大
D .离转轴越远的乘客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10.如图甲是滚筒式洗衣机。
洗衣机脱水完成前的某段时间内,可认为水已经脱干,衣物紧贴着滚筒壁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
若一件小衣物在此过程中随滚筒转动经过最高点a 、最低点c 、与圆心等高位置b 、d ,则该小衣物件( )A .a 、b 、c 、d 位置的向心加速度相同B .b 、d 两位置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C .a 、c 两位置对滚筒壁的压力一样大D .b 、d 两位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11.如图所示,为两个等量正电荷Q 1和Q 2所形成的电场的电场线,在该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点处的电场强度比N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
B .Q 1与Q 2之间的连线上电场强度出处为零
C .Q 1与Q 2连线中点处的电势为零
D .从M 点沿直线到N 点电势不断降低
12.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 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以下能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运动是( )
A .平行纸面向右运动
B .平行纸面向上运动
C .垂直纸面向里运动
D .以ab 边为轴转动
13.人体含水量约为 70%,水中有钠离子、钾离子等离子存在,因此容易导电,脂肪则不容易导电。
如图所示为某脂肪测量仪,其原理就是根据人体电阻的大小来判断人体脂肪所占比例。
根据以上信息,则( )
A
.同一人变胖以后电阻会变大
甲
乙
F
1F
2甲
乙M Q 2Q 1
B .通常消瘦的人比肥胖的人电阻大一些
C .人体脂肪的电阻率比其它组织要小一些
D .剧烈运动出汗时人体的电阻不会变化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画的几种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示意图,视地球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其中a 卫星的轨道平面过地轴,b 卫星轨道与地轴夹角为一锐角,c 卫星轨道为与地轴垂直的椭圆。
则( )
A .三个卫星都不可能是地球同步卫星
B .各轨道运行的卫星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
C .如果各卫星质量相等,它们的机械能也相等
D .c 卫星在远地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之间的电压为 U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1。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 移动过程中,定值电阻R 两端电压U R 的变化范围是( )A .0~U
B .~U
C .
~U D .0~
16.如图所示,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相同小球(可视为质点),分别用长10 cm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在两个方向相反、大小均为8.25×10-3N 的水平外力作用下,两小球保持12cm 的距离。
已知两小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小球的质量均为0.8g ,sin37º =0.6,g 取10 m/s 2,静电力常量k =9.0×109 N·m 2/C 2,则每个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
)A .6.0×10-8C B .1.1×10-7C C .1.3×10-8C D .9.8×10-8C 17.某种金属板M 受到一束紫外线照射时会不停地发射电子,射出的电子具有不
同的运动方向,速度大小也不相同。
如图所示,在M 旁放置一个金属网N
,
在M 、N 之间加电压U ,调节电压U 的大小观察电流表中电流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U 增大,电流表的读数也增大
B .加上某一电压U 0
时,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为零
C .所有电子从M 板到金属网N 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将电源的正负极反向时,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为零
18.如图,某地有一风力发电机,它的叶片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20m 的圆面。
某段时间内该地区的风速为6m/s ,风向恰好跟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已知空气的密度为约1.2kg/m
3,若这个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内10%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则此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约为( )A .2.7×103W B .1.63×104W C .2.7×104W D .1.63×105W
19.(1)实验室中有5根一模一样的弹簧,小明想测量这批弹簧的劲度系数,将弹簧等间距悬挂在水平
1
R
U R R ⋅+1
1
R U R R ⋅+1
R
U R R ⋅+A
U
铁架台上,如图甲所示,1号弹簧不挂钩码,2号挂1个钩码,3号挂2个钩码,依此类推,钩码均相同。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为了更直观地呈现出弹力大小F 与伸长量Δx 的关系,小明以1号弹簧末端指针中点为原点,做出竖直的y 轴及水平的x 轴,其中y 轴代表____________,x 轴代表____________(选填“F ”或“Δx ”)。
②为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小明取来一把米尺,竖直放置在地上,米尺的100 cm 刻度刚好与1号弹簧末端指针中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测量2号弹簧末端指针中点位置时,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弹簧伸长量为_______cm 。
(2)如图所示为“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
橡皮条的长度为GE ,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F 1、F 2,的共同作用,处于O 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 ,撤去F 1、F 2,改用一个力F 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O 点。
①实验中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去拉小环,下列不同的细绳套中长度最合适的是______;A .长约lcm B .长约2cm C .长约10cm D .长约50cm ②如图丁所示是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F 2的情况。
其读数是______N ;
③如图所示,O 点是小环的位置,0、1、2分别是记录F 、F 1、F 2的方向的点,图中已作出F 、F 1、F 2的图示,请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 1、F 2的合力F 合。
20.(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一种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率时,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了金属电阻丝的阻值,所使用的多用电表欧姆挡共有“⨯1”、“⨯10”、“⨯100”、“⨯1k ”四个挡。
实验小组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如下三步:[请填写第(2)步操作]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10”倍率的欧姆挡; ② ;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电阻丝的两端相接,表针指在如图甲中虚线a 的位置。
为了能获得更准确的测量数据,应将倍率调整到欧姆挡 的挡位;在一系列正确操作后表针指在如图中虚线b 的位置,则该金属电阻丝阻值的测量值是 Ω;(2)某同学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①他采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图丙中给出了做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你按电路图把它们连成实验电路_______。
x
y
O
甲
12345
乙
戊
甲
乙
丙
丁
②根据实验数据做出U —I 图象,如图丁所示,蓄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 ,内电阻r=______Ω。
21.如图所示,有两个质量均为 m 、带等量异号电荷的小球M 和N ,带电量为Q ,通过两根长度均为L 的绝缘轻绳悬挂在电场中O 点,两个小球处在一水平向右匀强电场中,平衡后两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θ=300。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球M 带___________电荷(填“正”或“负”), M 与N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__,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
22.民航客机一般都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紧急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狭长的气囊会自动充气,形成一个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人员可沿斜面滑行到地上,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其简化模型。
若紧急出口下沿距地面的高度h =3.0m ,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L =5.0m L =5.0m 。
质量m =60kg 的某旅客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斜面底端。
已知旅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5μ3=0.55,不计空气阻力及斜面的形变,旅客下滑过程中可视为质点,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求:
(1)旅客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2)旅客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3)旅客滑到底端的时间。
23.某弹射游戏装置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一端与左侧墙壁连接,另一端与小滑块接触但不
图甲
图丙
图丁
2.01.51.00.5
M
乙
甲
拴接。
将滑块向左推至O 点时弹簧被压缩并锁定,解除弹簧锁定后滑块会沿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ABC 和半径为
的半圆形轨道CDE 运动,然后进入一段长为2R 的粗糙水平轨道EFG ,且轨道EFG 和轨道ABC 在B (F )处略有错开;端点G 点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H ,H 右侧距离R 处有一宽度也为R 的沙坑JK 。
游戏者可以选择不同质量的小滑块(均可看成质点)进行弹射,但每次需将滑块向左推至O 点才能锁定弹簧再发射。
在学校组织的趣味运动会上,小勇第一次从O 点发射质量为m 的滑块,发现滑块刚好能够通过最高点C 并最终停在G 点处,求:(1)滑块刚好能够通过圆轨道最高点C 时的速度;(2)小滑块与水平轨道EFG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为了使滑块最终能落入沙坑中,小勇应挑选滑块的质量范围。
2025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2
R
答案
题号123456789答案B C D B D D B C C 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B
A
D
A
A
B
A
B
B
19.(1)①Δx ,F ;
②4.50; (2)①C ; ②2.70N ;③如图
20.(1)②将红、黑表笔直接接触,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
0Ω。
或(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进行欧姆调零)
③×1;6
(2) ①如图;②2.0、3.75。
21.【答案】负、k 【解析】对小球M 受力分析,如图
可知所受匀强电场的电场力方向为水平向左,即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带负电荷。
由库仑定律,可得M 与N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由几何关系,可知联立,解得由平衡条件,可得,又联立,解得22.【答案】(1)1.6m/s 2; (2)4.0m/s ; (3)2.5s 。
【解析】(1)对旅客下滑时受力分析得,
旅客受到重力、支持力的摩擦力的作用;沿斜面方向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故在斜面方向上的合外力F 合=m gsi n θ-μm gcosθ,再由F 合=ma ,
2
2Q L 2
2
kQ F r
=库r L =2
2
kQ F L
=库cos mg T θ=sin T F F θ+
=电
库F QE
=电E =
图丙
因为si n θ==0.6,则cosθ=0.8;
故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 =gsi n θ-μgcosθ=1.6m /s 2
;
(2)由公式v 2
=2a L 可得,旅客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s=4m /s ;(3)旅客滑到底端的时间t ==2.5s ;
23.解析:(1)能够过C 点,则
解得(2)由 解得(3)弹簧的弹性势能 设能够落到J 点时,对应滑块的质量为
m 1,在E 点时的动能为则E →G 有:G →J 有:
设能够落到K 点时,对应滑块的质量为m 2,在E 点时的动能为则E →G 有:G →K 有:
解得小勇应挑选滑块的质量范围为: ≤m /≤35h m L m
=24/1.6/v m s a m s
=2C
v mg m
R
=C v =2
122
C mgR mv mg R
μ+=⋅34
μ=
2E mgR mg R
μ=+⋅1E m gR
-2
111122
G
E m gR m g R m v μ--⋅=G R v =11011m m
=2E m gR -2
222122
G
E m gR m g R m v μ--⋅=2G R v =25
7
m m
=57m 10
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