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供水。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
④加强尼罗河全流域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②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
(2)上游、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 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现以分为南苏丹、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
√A.雨水、雨水
B.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冰雪融水 D.冰雪融水、雨水
解析 根据非洲自然环境特点可知,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都是雨水, 选A。
3.对两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河流径流量大小相当 B.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 C.刚果河无结冰期,而尼罗河下游常有凌汛现象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6~10月定期泛滥,自南向北径流量大致递减
答案 水量最大的 该地晴天多,光照充足; 月份应是波雷格丹站水量为正值时的最高点所在月份,也
就是11月份。
5.湖水倒流明显时,洞里萨湖
√A.水量较大
B.水位最低
C.含沙量较小
D.处于枯水期
解析 倒流明显时,洞里萨湖水量较大,水位较高,含沙量较大,处于 丰水期。
A.2月 B.5月 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
在河道上拦河筑坝抬高水位,形成较大的上下游水位差,构成水电站水头,这种水能开发方式称为坝式开发。
C.8月 √D.11月 尼罗河下游地带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长绒棉,分析此处有利于长绒棉生长的自然条件。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低
“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成为尼罗河流域各国人们 的共同理想。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图。
1.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 矛盾? 答案 ①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各国对水资 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②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流域水资源 供应不断减少; ③流域内许多国家对尼罗河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④殖民统治时期签署的水权协定,影响尼罗河水的 公平使用。
青尼罗河上游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
气候区,下游流经沙漠地区。
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矛盾?
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解析 刚果河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两河流都处在热带,无结冰期和凌汛。
解析 据图可知,波雷格丹站水量为正值时,洞里萨湖水流出补给湄公河;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终年多雨地区,是最长的支流;
(1)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与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也影响到下游地区 (1)尼罗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相比于河流下游,在海河上游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拦蓄雨季降水,调节下游地区的下泄水量,减轻防洪压力,枯水期供应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
整体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6~10月定期泛滥,自南向北
特征 径流量大致递减
水文、水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终年多雨地区,是最长的支
系特征 上中游 流;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是尼罗河主要
的水源
下游
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河道顺直,坡降平缓
(2)尼罗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要素
基本特征
人口
约1.8亿人,集中在尼罗河沿岸
3.尼罗河下游地带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长绒棉,分析此处有利于长绒 棉生长的自然条件。
答案 该地晴天多,光照充足;尼罗河河谷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临近尼罗河,灌溉水源充足。
尼罗河流域特征 (1)尼罗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核心归纳
地理要素 位置
流经国家
地形区 气候
基本特征 非洲东北部 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 民主共和国、苏丹、埃塞俄比亚、埃及等11个国家 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1.每年的8~11月是青尼罗河的汛期,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 青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8~11月为 湿季,青尼罗河流域降水明显增多,河流径流量逐渐增大,进入汛期。
2.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为什么白尼
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
②尼罗河流域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压力大; 大面积水面的出现会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但不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2020·湖北武汉模拟)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 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 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矛盾? 如图为“黄河流域各省人均用水量与万元GDP耗水量折线图”。 (1)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成为尼罗河流域各国人们的共同理想。 ①诱发局部地震 ②破坏生物多样性 ③加剧水土流失 ④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⑤造成下游湖泊干涸和海水倒灌 海河下游新开河道的主要功能是有利于洪水下泄,减缓洪涝灾害。 解析 刚果河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两河流都处在热带,无结冰期和凌汛。 解析 该河流域开发程度低,导致人口迁移拉力不足,大城市难以发展,A对。 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矛盾? 尼罗河下游地势落差小,水流较平稳; 答案 ①导致阿斯旺大坝以下河段水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海河水系由海河干流和上游的五大支流组成,水系呈扇形,汇水集中。 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为什么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 宁夏落后的农田灌溉方式造成人均
农业灌溉 ,水电开发率很低。
判断
1.尼罗河两大支流都发源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 ) 2.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农耕文明。( √ )
二、不协调的流域开发
上游、中游、下游国家在 水资源 使用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也产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②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
内 容 索 引 INDEX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课时对点练
一、尼罗河流域 1.概况:发源于 东非 高原,自南向北注入 地中海 ,全长6 670千米, 是世界上最 长 的河流。流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 2.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 终年多雨 地区;青尼罗河上游地 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 热带草原 气候区,下游流经沙漠地区。 3.水资源情况:尼罗河流域属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主要用于
4.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水量最大的
月份是 进入21世纪,我国相继建成龙滩、三峡右岸、向家坝、溪洛渡等巨型地下厂房,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溪洛渡地下厂房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
水资源的
利用与合理分配。
上游、中游、下游国家在
使用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黄河下游地区的技术水平高,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高,C错。
Hale Waihona Puke 3.分析尼罗河下游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答案 ①下游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光热充足; ②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 ③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防治洪涝,保障灌溉,促进 特色农业(长绒棉)的发展; ④尼罗河沿岸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 源丰富,人口稠密,水运便利,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探究点二 尼罗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探究导引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 下游。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 《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现以分为南苏丹、苏丹)获得90%的尼罗 河水使用权。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埃 及和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 日益突出。为开发尼罗河丰富的水能资源,20世纪70年代,埃及在尼罗 河上修建了举世著名的阿斯旺大坝。
②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
尼罗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成水库泥沙淤积等。 三、走向协作的流域开发
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
(3)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严重等。
第二节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2.以某流域为例,描述该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说明流域内部协作
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 3.以某流域的开发过程为例,说明流域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意义。
√D.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解析 刚果河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两河流都处在热带,无结冰 期和凌汛。尼罗河下游地势落差小,水流较平稳;而刚果河下游切穿刚 果盆地西部的山地,水力资源丰富。D正确。
(2020·山东青岛模拟)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它通过洞里萨 河与湄公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由于洞里萨湖流域降 水集中期较湄公河磅湛以上集水区偏晚约1~2个月,因此产生湖水倒流 现象。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及磅湛站和波雷格丹站水量年内分布 状况。据此完成4~5题。
判断
1.尼罗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 )
2.尼罗河不同河段的国家为各自利益而大建水利工程,不利于全流域的
合理开发。( √ ) 3.上游水库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三角洲面积显著增加。( × )
三、走向协作的流域开发 1.成立 协作 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2.水资源的 协调 利用与合理分配。 3.环境的 协作 保护与统筹治理。
判断
1.流域内部协作开发的首要条件是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 2.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能协调长江流域的共同发展。 ( √ )
3.流域内国家之间相互援助治理环境问题符合流域内的共同利益。
(√)
探究点一 尼罗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探究导引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 是埃及的母亲河,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和人民。下图为“尼罗河位置和 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流量过程曲线图”。
城市
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农业生产 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棉花、水稻、椰枣等
交通
尼罗河河运极其便利
历法
古埃及发明了太阳历,一年分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 获季,每季4个月
文化
古埃及文明
跟踪训练 (2020·福建漳州龙海市程溪中学期中)尼罗河与刚果河
是非洲两条主要河流。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
2.阿斯旺大坝的修建给下游及三角洲地区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答案 ①导致阿斯旺大坝以下河段水量减少,加剧 水资源短缺状况; ②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 肥力下降; ③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弱,海岸遭侵蚀后退,三角洲 面积萎缩; ④三角洲盐碱化加重; ⑤河口地区因缺乏饵料导致渔业减产; ⑥影响鱼类洄游。
素是 A.气温和热量条件
√B.降水丰富程度
C.纬度因素
D.地形、地势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两河流域气候差异 大,河流的水量大不相同,刚果河主要流经热 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支流众多,支 流密度大,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 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水系不发达,支流 密度小,选B。
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答案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地区(或赤道多雨带),上游受赤道低气压带 流经地区的湖泊(及沼泽)对径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3)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严重等。
控制,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补给量稳定;流经地区的湖泊(及沼泽)
对径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能是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湖水倒流明显时,洞里萨湖
公河;为负值时湄公河水流入补给洞里萨湖。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 尼罗河入河的总水量增加
解析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河流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该河流域的发展方向是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对环境破坏较小的生态旅游业,D对。
解析 相比于河流下游,在海河上游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拦蓄雨季降水,调节下游地区的下泄水量,减轻防洪压力,枯水期供应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
地区;
(2)上游、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成水库泥沙淤积等。
解析 据图可知,波雷格丹站水量为正值时,洞里萨湖水流出补给湄 海河流域新开河道的主要功能是
④加强尼罗河全流域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②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
(2)上游、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 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现以分为南苏丹、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
√A.雨水、雨水
B.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冰雪融水 D.冰雪融水、雨水
解析 根据非洲自然环境特点可知,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都是雨水, 选A。
3.对两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河流径流量大小相当 B.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 C.刚果河无结冰期,而尼罗河下游常有凌汛现象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6~10月定期泛滥,自南向北径流量大致递减
答案 水量最大的 该地晴天多,光照充足; 月份应是波雷格丹站水量为正值时的最高点所在月份,也
就是11月份。
5.湖水倒流明显时,洞里萨湖
√A.水量较大
B.水位最低
C.含沙量较小
D.处于枯水期
解析 倒流明显时,洞里萨湖水量较大,水位较高,含沙量较大,处于 丰水期。
A.2月 B.5月 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
在河道上拦河筑坝抬高水位,形成较大的上下游水位差,构成水电站水头,这种水能开发方式称为坝式开发。
C.8月 √D.11月 尼罗河下游地带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长绒棉,分析此处有利于长绒棉生长的自然条件。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低
“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成为尼罗河流域各国人们 的共同理想。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图。
1.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 矛盾? 答案 ①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各国对水资 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②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流域水资源 供应不断减少; ③流域内许多国家对尼罗河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④殖民统治时期签署的水权协定,影响尼罗河水的 公平使用。
青尼罗河上游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
气候区,下游流经沙漠地区。
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矛盾?
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解析 刚果河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两河流都处在热带,无结冰期和凌汛。
解析 据图可知,波雷格丹站水量为正值时,洞里萨湖水流出补给湄公河;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终年多雨地区,是最长的支流;
(1)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与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也影响到下游地区 (1)尼罗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相比于河流下游,在海河上游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拦蓄雨季降水,调节下游地区的下泄水量,减轻防洪压力,枯水期供应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
整体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6~10月定期泛滥,自南向北
特征 径流量大致递减
水文、水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终年多雨地区,是最长的支
系特征 上中游 流;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是尼罗河主要
的水源
下游
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河道顺直,坡降平缓
(2)尼罗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要素
基本特征
人口
约1.8亿人,集中在尼罗河沿岸
3.尼罗河下游地带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长绒棉,分析此处有利于长绒 棉生长的自然条件。
答案 该地晴天多,光照充足;尼罗河河谷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临近尼罗河,灌溉水源充足。
尼罗河流域特征 (1)尼罗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核心归纳
地理要素 位置
流经国家
地形区 气候
基本特征 非洲东北部 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 民主共和国、苏丹、埃塞俄比亚、埃及等11个国家 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1.每年的8~11月是青尼罗河的汛期,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 青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8~11月为 湿季,青尼罗河流域降水明显增多,河流径流量逐渐增大,进入汛期。
2.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为什么白尼
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
②尼罗河流域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压力大; 大面积水面的出现会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但不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2020·湖北武汉模拟)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 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 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矛盾? 如图为“黄河流域各省人均用水量与万元GDP耗水量折线图”。 (1)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成为尼罗河流域各国人们的共同理想。 ①诱发局部地震 ②破坏生物多样性 ③加剧水土流失 ④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⑤造成下游湖泊干涸和海水倒灌 海河下游新开河道的主要功能是有利于洪水下泄,减缓洪涝灾害。 解析 刚果河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两河流都处在热带,无结冰期和凌汛。 解析 该河流域开发程度低,导致人口迁移拉力不足,大城市难以发展,A对。 尼罗河沿岸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因水资源利用而引发矛盾? 尼罗河下游地势落差小,水流较平稳; 答案 ①导致阿斯旺大坝以下河段水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海河水系由海河干流和上游的五大支流组成,水系呈扇形,汇水集中。 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为什么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 宁夏落后的农田灌溉方式造成人均
农业灌溉 ,水电开发率很低。
判断
1.尼罗河两大支流都发源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 ) 2.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农耕文明。( √ )
二、不协调的流域开发
上游、中游、下游国家在 水资源 使用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也产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②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
内 容 索 引 INDEX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课时对点练
一、尼罗河流域 1.概况:发源于 东非 高原,自南向北注入 地中海 ,全长6 670千米, 是世界上最 长 的河流。流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 2.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 终年多雨 地区;青尼罗河上游地 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 热带草原 气候区,下游流经沙漠地区。 3.水资源情况:尼罗河流域属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主要用于
4.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水量最大的
月份是 进入21世纪,我国相继建成龙滩、三峡右岸、向家坝、溪洛渡等巨型地下厂房,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溪洛渡地下厂房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
水资源的
利用与合理分配。
上游、中游、下游国家在
使用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黄河下游地区的技术水平高,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高,C错。
Hale Waihona Puke 3.分析尼罗河下游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答案 ①下游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光热充足; ②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 ③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防治洪涝,保障灌溉,促进 特色农业(长绒棉)的发展; ④尼罗河沿岸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 源丰富,人口稠密,水运便利,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探究点二 尼罗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探究导引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 下游。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 《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现以分为南苏丹、苏丹)获得90%的尼罗 河水使用权。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埃 及和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 日益突出。为开发尼罗河丰富的水能资源,20世纪70年代,埃及在尼罗 河上修建了举世著名的阿斯旺大坝。
②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
尼罗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成水库泥沙淤积等。 三、走向协作的流域开发
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
(3)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严重等。
第二节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2.以某流域为例,描述该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说明流域内部协作
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 3.以某流域的开发过程为例,说明流域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意义。
√D.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解析 刚果河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两河流都处在热带,无结冰 期和凌汛。尼罗河下游地势落差小,水流较平稳;而刚果河下游切穿刚 果盆地西部的山地,水力资源丰富。D正确。
(2020·山东青岛模拟)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它通过洞里萨 河与湄公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由于洞里萨湖流域降 水集中期较湄公河磅湛以上集水区偏晚约1~2个月,因此产生湖水倒流 现象。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及磅湛站和波雷格丹站水量年内分布 状况。据此完成4~5题。
判断
1.尼罗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 )
2.尼罗河不同河段的国家为各自利益而大建水利工程,不利于全流域的
合理开发。( √ ) 3.上游水库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三角洲面积显著增加。( × )
三、走向协作的流域开发 1.成立 协作 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2.水资源的 协调 利用与合理分配。 3.环境的 协作 保护与统筹治理。
判断
1.流域内部协作开发的首要条件是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 2.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能协调长江流域的共同发展。 ( √ )
3.流域内国家之间相互援助治理环境问题符合流域内的共同利益。
(√)
探究点一 尼罗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探究导引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 是埃及的母亲河,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和人民。下图为“尼罗河位置和 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流量过程曲线图”。
城市
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农业生产 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棉花、水稻、椰枣等
交通
尼罗河河运极其便利
历法
古埃及发明了太阳历,一年分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 获季,每季4个月
文化
古埃及文明
跟踪训练 (2020·福建漳州龙海市程溪中学期中)尼罗河与刚果河
是非洲两条主要河流。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
2.阿斯旺大坝的修建给下游及三角洲地区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答案 ①导致阿斯旺大坝以下河段水量减少,加剧 水资源短缺状况; ②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 肥力下降; ③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弱,海岸遭侵蚀后退,三角洲 面积萎缩; ④三角洲盐碱化加重; ⑤河口地区因缺乏饵料导致渔业减产; ⑥影响鱼类洄游。
素是 A.气温和热量条件
√B.降水丰富程度
C.纬度因素
D.地形、地势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两河流域气候差异 大,河流的水量大不相同,刚果河主要流经热 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支流众多,支 流密度大,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 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水系不发达,支流 密度小,选B。
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答案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地区(或赤道多雨带),上游受赤道低气压带 流经地区的湖泊(及沼泽)对径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3)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严重等。
控制,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补给量稳定;流经地区的湖泊(及沼泽)
对径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能是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湖水倒流明显时,洞里萨湖
公河;为负值时湄公河水流入补给洞里萨湖。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 尼罗河入河的总水量增加
解析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河流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该河流域的发展方向是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对环境破坏较小的生态旅游业,D对。
解析 相比于河流下游,在海河上游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拦蓄雨季降水,调节下游地区的下泄水量,减轻防洪压力,枯水期供应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
地区;
(2)上游、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成水库泥沙淤积等。
解析 据图可知,波雷格丹站水量为正值时,洞里萨湖水流出补给湄 海河流域新开河道的主要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