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合集下载

自动化教指委成员

自动化教指委成员

自动化教指委成员自动化教指委成员是指由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旨在提供教学和课程设计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建议。

以下是自动化教指委成员的标准格式文本:自动化教指委成员介绍:自动化教指委成员是由自动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委员会。

成员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致力于推动自动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成员列表:1. 张教授:自动化工程博士,拥有20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方向包括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技术。

2. 李教授:自动化工程博士,曾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任教,研究兴趣涵盖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工业自动化。

3. 王教授:自动化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和自动化软件开发,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4. 赵教授:自动化工程博士,专注于自动化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已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5. 刘教授:自动化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控制和传感器技术,曾获得多项科研奖励。

成员职责:1. 提供教学指导:自动化教指委成员将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 课程设计评审:成员们将对自动化课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课程内容合理、科学,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材推荐: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成员们将推荐适用于自动化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4. 学科发展规划:成员们将参与制定自动化学科的发展规划,提出对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5. 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员们将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促进自动化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成员选拔与评估:1. 选拔标准:自动化教指委成员的选拔将根据个人的学术背景、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2. 任期管理:成员们的任期通常为3年,届满后可根据表现进行续聘或更换。

3. 评估机制:定期对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学术研究和学科影响力等方面。

总结:自动化教指委成员的成立旨在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建议,促进自动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探矿工程专业4各同志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探矿工程专业4各同志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田地质局 16队副总 工程 师 、 级工 程 师杨文 清; 8 高 中国地质
大学( 武汉) 工程 学 院勘察 与基础 工程 系 副主任 、 授 马 宝 教 松; 吉林大学建设工 程 学院 副教 授 张延 军; 中国地 质科 学 院 勘探技术研究所新技术二 室主任助理 、 高级工程 师谢文卫 。
委员会矿产勘探报告质 量奖优秀_ 等 ;9 8年承担完成 了同 二 19 家“ 九五” 重点科 技攻 关项 目“ 新集 浅层 煤 层气 示范 开 发成
新 的学术思想得 到行 、 人士 的允分 肯定和高度评价 。 J
在教学 中, 承担 _“ 开挖 程学 一Tec l s e ho — r非 rnhe c nl sT o
深刻理解和热 爱 , m 了“ 歼挖 _ 程 学 ” 提 非 [ 这 + 的 学科 分 新
支, 并对 “ 非开挖丁程 学” 的基 本概念 、 科架 构 、 学 理论 基础 、
研究 目的和意义 以及今 后 的发 展方 向进 行 r深 入分析 。这

勘探地质报告》 的钻探工程部分, 该报告获得今国矿产储量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4期
探 矿 工程 ( 土钻 掘工程 ) 岩
63
探矿工 程专业 4各同志荣获 中国 地质学会 第十届青 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本 刊讯 为鼓励我 国青年地质 科技人才 脱颖 而出, 经有 目前共主持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育部 留学 l 国科研 启 教 U 】 动基金和武汉市建委等科 研项 目6项 , 参加 省部级 科研项 目 3 , 项 主持教学研究项 目 1 。作为骨干成 员 , 项 丰持 了国土资 源部“ 九五 ” 重点科技项 目的关键技术研究 , 取得 '创新性 的 f , 研究成果 。主编 出版 专著 和教 材 3本 , 发表 科技 论 文 3 O余 篇 , 中被 E 、C 检 索 4篇 , C 其 lS I 被 A收 录 2篇 ; 编 的专 著 《 顶管和微 型隧道技 术》( 民交通 …版礼 ) 是 国 内该 领 域 人 ,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申请简表-吴涛-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软件英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申请简表-吴涛-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软件英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华中科技大学成果科类:工科-计算机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软件英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完成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武汉市软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果主要完成人:吴涛,肖来元,武剑洁,陈长清,苏曙光,喻国良,徐进,徐洁.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吴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300 创新性成果的提出肖来元教授华中科技大学300 成果的共同提出者武剑洁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400 成果要素的设计陈长清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400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苏曙光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400 硬件课程群的构建喻国良高工软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0 工程实训及成果推广徐进五级华中科技大学100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徐洁五级华中科技大学100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软件英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创新点有三个。

(1)提出了“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和“素养展现”三位融合一体的培养模式。

在培养方案中符合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素质的要求。

(2)在软件英才的工程能力培养上,提出了“认知级”、“课程级”、“项目级”和“企业级”四级提升的工程能力培养模式和成熟度模型(STP-CMM)。

能有效培养和提升软件英才的工程实践能力;(3)在软件英才的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上,提出了“基础层”、“技术/能力层”、“案例/项目层”、“思维层”和“展现层”五层展现的培养构架。

这种培养架构能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发现和捕捉商业机会、知识和资本对接能力等。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家发展战略对工程教育和软件英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向国际工程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育部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IT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本校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过以结果为导向的OBE设计,把对软件英才培养的需求转化为毕业规格要求所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在培养体系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软件英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2013机电学院录取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2013机电学院录取情况

总成绩计算公式:总成绩=100*(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复试权重)+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复试权重(各专业复试权重为40%)
特别说明:
1、以上成绩公示七天(2013年4月12-18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联系朱老师(027-********)、金院长(67883419)。

2、拟定学业奖学金根据招生人数进行最后确定。

3、未参加复试或复试各部分成绩或复试成绩未达到相应满分的60%者,不予录取。

4、登陆学院网站查看“机电学院2013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选报导师的通知”,填写“拟选报导师申请表”。

表格截止时间:2013年4月15日下午3:00,拟选报导师情况另行在学院网站公布。

5、拟录取的往届本科毕业生,人事档案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于4月22日前交至朱老师处。

外校和地大其他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于4月22日前交至朱老师处,外校应届生档案可于7月寄发。

地大机电学院应届本科毕业拟录取硕士生由学院统一处理,不发调档函。

共4页,第1页
共4页,第2页
共4页,第4页。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化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考生名单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化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考生名单

控制工程
73
34 104919204102000 王召辉
控制工程
61
35 104919204105325 殷卫
控制工程
65
36 104919204102866 尹帅
控制工程
64
37 104919204104498 焦向开
控制工程
60
38 104919204102017 伍康乐
控制工程
60
39 104919204103759 李勇
132
126 395
69
108
136 384
73
115
127 383
75
124
109 381
77
112
130 380
64
126
125 380
73
118
121 376
63
118
133 374
76
122
115 373
72
104
133 372
65
121
124 371
68
105
138 370
79
114
111 370
50
97
106 313
56
55
97
104 312
48
55
93
114 310
66
42
83
117 308
64
53
81
110 308
少数民族
53
34
93
124 304
骨干计划
57
72
120 315
20 104919204105385 黄宇峰 控制科学与工程 6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自动化学院2021级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XX我院在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过程开展硕-博连读选拔。

硕-博连读生从硕士入学起即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具体按照《博士生奖助学金管理规定》(XX)(地XX办发[2021]6号)执行。

本次确定的硕-博连读生占博士生导师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一、申请条件1.全日制非定向考生。

2。

本、硕、博为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

3。

本科毕业学校为重点高校或本科毕业专业为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4。

本科成绩优秀,研究生入学考试总成绩优良,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5.具有一定科研经历,科研和创新能力较强,其中科研能力特别突出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上述第2、3条要求可适当放宽。

二、审批程序1。

拟录取考生(含推免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表见XX)。

2.博士生招生导师同意。

3.学院审定后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送研究生院.三、博士生导师及名额我院具备博士生招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信息详见自动化学院XX。

一般一名博士生导师最多招收1名硕-博连读生,个别招生名额多于1个的博士生导师最多招收2名硕-博连读生.四、相关要求1。

申请截止时间:2017年3月30日15:00。

2.提交申请表纸质档(一份)至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申请表。

3.提交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一份;其它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自动化学院2021年3月17日XX中国地质大学2017级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研究生姓名:培养单位: 自动化学院现硕士专业:申博专业:申博导师: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备注:申请表后附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一份;其它证明材料复印件一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届毕业研究生生源信息统计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届毕业研究生生源信息统计表

地球科学 与 资源学院
工程技术 学院
材料科学 与 工程学境学院 能源学院 人文经管 学院 外国语学 院
15 44 王黎栋 82323075 姜世琦 82322271 15 16 10 44 刘志华 82322063 0 5 0 0 1 0 0 0 0 0 8 16 王 77 宋 15 琴 82322335 敏 82322490
欧阳瑜 82323023 华 余 茹 82322398
院系 海洋学院
专 业 地质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海洋化学 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理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 程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公共管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 科技哲学 化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合计
博 硕 0 10 0 0
土地科学 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82322161 82321322
82321917 82321917
82323976
应用数学 0 10 张自力 82323425 物理学 0 2 唐 旭 82323997 2033(博士生 354 人,硕士生 1679 人)
专 业 海洋地质 9 矿物学、岩石学、矿 床学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1 资源管理工程 地质工程 测绘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应用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 教育学院 数理学院
0 15 0 4 0 1 0 2 0 1
博 硕 联系人 5 23 郑凤霞 张 艳 1 0 8 22 0 12 勤 0 20 黄 吴 涛 0 14 4 17 0 5 5 0 王静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届毕业研究生生源信息统计表
院系 博 硕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49 17 构造地质学 0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10 11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 0 3 地球化学 程 地学信息工程 0 0 生态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5 9 资源产业经济 资源与环境遥感 1 10 资源管理工程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11 24 科学技术史 自然地理学 0 21 地质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3 20 地质工程 机械工程 0 24 土木工程 钻井工程 2 2 地下建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1 15 化 学 资源产业经济 5 0 材料科学与工程 3 6 应用化学 化学 0 1 材料工程 岩石矿物材料学 8 2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1 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5 0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 息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0 7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工程 0 2 计算机技术 软件工程 0 3 测绘工程 地理学 1 0 水文学及水资源 4 23 环境工程与科学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18 68 矿产普查与勘探 28 77 油气田开发工程 地质工程 7 1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能源地质工程 8 4 管理科学与工程 5 16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 9 应用经济学 会计学 0 26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0 11 外国语言文学 0 0 2 0 19 5 1 0 0 8 翻译专业硕士 专 业 博 硕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3 72 19 44 于海亮 82322790 1 5 徐静波 82322109 27 4 3 0 0 2 3 204 6 103 3 8 胡远彪 82321887 0 3 解思维 82321308 薛启龙 82321308 0 1 杨国香 82321308 0 0 0 0 0 0 0 0 2 18 尹明哲 82323181 5 孙 华 82321930 8 9 6 任立奎 82322269 刘 凯 82321133 15 2 8 32

陆相沉积古气候恢复研究进展_庞军刚

陆相沉积古气候恢复研究进展_庞军刚
[ ] 阎存凤 , 袁剑英 , 赵应成 , 等 . ]. ) :6 蒙 、 甘 、 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序列及古气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 1 J 0 0 6,1 7( 5 3 4 6 3 9 . - [ ] 张才利 , 高阿龙 , 刘哲 , 等 . ]. , ) :5 鄂尔多斯盆地长 7 油层组沉积水体及古气候特征研究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 2 J 0 1 1 2 2( 4 8 2 5 8 7 . - [ ] 吉利明 , 吴涛 , 李林涛 . ]. ) :7 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主要油源岩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 沉积学报 ,2 3 J 0 0 6,2 4( 3 2 3 7 3 4 . - [ ] 伊海生 , 时志强 ,惠博 , 等 . ]. ; 湖相叠层石纹层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生长节律的古环境意义 [ 地学前缘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4 J ,2 ) :1 北京大学 ) 0 0 9,1 6( 6 6 8 1 7 6 . - [ ] 吴汉宁 , 常承法 , 刘椿 , 等 . ]. 华北和华 南 块 体 古 生 代 至 中 生 代 古 地 磁 极 移 曲 线 与 古 纬 度 的 分 布 变 化 [ 西 北 大 学 学 报 ,1 5 J 9 9 1, ) :9 2 1( 3 9 . [ ]J : 6 o h a n H V, P o s t m a G. A s t r o n o m i c a l l f o r c e d v a r i a t i o n s i n a mm a r a i n t e n s i t L a t e M i o c e n e h e m i e l a i c s u c c e s s i o n s i n t h e e a s t e r n - y g y y p g ]. ,1 ) : b a s i n a s a t e s t c a s e[ J G e o l o 9 9 6,2 4( 1 1 5 1 8 . M e d i t e r r a n e a n - g y [ ]H ]. , 7 e r b e r t T D. L o n c l i m a t i c t i m e s e r i e s f r o m s e d i m e n t h s i c a l r o e r t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J J o u r n a l o f S e d i m e n t a r P e t r o l o 1 9 9 1, g p y p p y y g y ) : 6 1( 7 1 0 8 9 1 1 0 8 . - [ ] 刘泽纯 , 陈晔 , 袁林旺 , 等 . ]. ) : 应用自然伽马测井反演 2 来古气候变化 [ 中国科学 :D 辑 , 8 . 8 5M a B . P. J 2 0 0 0,3 0( 6 6 0 9 6 1 8 . - [ ] 陈晔 , 袁林旺 , 周春林 , 等 . ]. ,3 ( ) :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古气候变化在物理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上的记录 [ 古地理学报 , 9 J 2 0 0 1 2 2 9 3 7 . - [ ] 杨平 , 陈晔 , 刘泽纯 . ]. ) :1 柴达木盆地自然伽马曲线在古气候及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古地理学报 ,2 1 0 J 0 0 3, 5( 1 3 1 7 . -

2012-2013年度高级岗位聘用结果公示根据《中国地质大学...-人事处

2012-2013年度高级岗位聘用结果公示根据《中国地质大学...-人事处

2012-2013年度高级岗位聘用结果公示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试行)》(2011年修订版)的有关规定,经个人申请,二级单位评议推荐,部分人员(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经各学科评议组评议,学校相关岗位聘用委员会审定,现将高级职务岗位聘用结果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高聘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结果(一)教授职务岗位(18人)1.正常高聘教授职务(14人)地学院:张利资源学院:刘晓峰材化学院:廖桂英工程学院:胡斌钱同辉经济管理学院:孙理军数理学院:张光勇珠宝学院:包德清公管学院:方世明马克思主义学院:何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刘世勇工程学院:周劲松(聘后退)机电学院:吴晓光(聘后退)珠宝学院:周汉利(聘后退)2.破格高聘教授职务(3人)机电学院:文国军经管学院:郭海湘地矿国重:左仁广3.引进人才高聘教授职务(1人)资源学院:赵葵东(从来校工作当月起聘任)(二)副教授职务岗位(70人)1.正常高聘副教授职务地学院:黄咸雨徐亚军宗克清朱宗敏徐旺春杨宝忠资源学院:唐大卿吴立群邵春材化学院:李飞陈婷环境学院:童蕾潘欢迎程丹丹工程学院:李德营李长冬陈保国李田军张明地空学院:李媛媛蔡建超武雪玲杨叶涛机电学院:路桂英杨展张伟民罗大鹏吴涛李杏梅经管学院:李金滟汪小英周远祺徐翔朱镇郭明晶外国语学院:吕成瑶胡冬梅薛菊华卢云信工学院:向秀桥花卫华宋妍高伟数理学院:王军霞王清波边家文刘鲁文何开华珠宝学院:陈全莉公管学院:王忠张节吕凌燕廖建求计算机学院:龚文引余林琛熊慕舟王媛妮艺媒学院:廖启鹏宁薇彭静马克思主义学院:严世雄陈炜地调院:吴春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任凯歌2.引进人才高聘副教授职务(3人)地空学院:王海江(从来校工作当月起聘任)唐啟家(从来校工作当月起聘任)材化学院:李国岗3.湖北省“楚天学子”(3人)资源学院:崔涛郭小文材化学院:曾丹黎(三)说明高聘教授职务的教师,聘用至教授四级;高聘副教授职务的教师,聘用至副教授七级岗位。

中地大(汉)研字[2015]44号

中地大(汉)研字[2015]44号

中地大(汉)研字[2015]44号
关于二〇一三级硕-博连读研究生
考核审核结果公告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和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中地大研字[2015]25号)文件精神,各学院自行组织二〇一三级硕博连读研究生考核,经研究生院审核批准,杨帅等96名硕—博连读研究生通过本年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且考核合格,转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

硕博连读研究生唐莹(学号120131205)、张爽(学号120130317)、车少凡(学号120130138)、李雪(学号120130811)考核不合格,转为硕士阶段继续培养,享受硕士研究生待遇。

考核合格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名单: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日
主题词:二〇一三级硕—博连读考核结果公告抄送:各院(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二〇一五年六月十日
共计2份。

25919841_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

25919841_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

1000 0569/2022/038(01) 0091 08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沈关文1 张良1 孙思辰1,2 宇天伟1 李增胜3 吴圣刚4 陈俊辉4 申颖3SHENGuanWen1,ZHANGLiang1 ,SUNSiChen1,2,YUTianWei1,LIZengSheng3,WUShengGang4,CHENJunHui4andSHENYing3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 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福州 3500033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34 湖南黄金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岳阳 4145071 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 Fujian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Fuzhou350003,China3 MNRKeyLaboratoryofGoldMineralizationandResourceUtilization,Shandong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Jinan250013,China4 HunanHuangjindongMingCoLtd,Yueyang414507,China2021 08 01收稿,2021 11 24改回ShenGW,ZhangL,SunSC,YuTW,LiZS,WuSG,ChenJHandShenY 2022 Texturesofgold bearingsulfidesand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 ActaPetrologicaSinica,38(1):91-108,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Abstract TheWangugolddeposit,withaprovengoldresourceof~85t,islocatedinthemiddlesectionoftheJiangnanOrogenandoccursinmetamorphicrockseriesoftheNeoproterozoicLengjiaxiGroup ItformedunderthecontroloftheNNE NE trendingChangsha PingjiangfaultzoneandtheEW trendingJiuling Qingshuiductileshearzone Themainoretypesofthedepositincludearsenopyrite ,pyrite ,sericite ,andquartz alteredslateandquartz sulfideveins,followedbyslatebrecciawithinhydrothermalquartz Arsenopyriteandpyritearethemaingoldbearingmineralsinthedeposit,whicharewidelydistributedinthedeposit Goldmineralizationcanbedividedintofourstages:I,themilkyquartz muscovite scheelite;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arsenopyrite pyrite gold;I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pyrite arsenopyrite polymetallicsulfide gold;andIV,themilkyquartz calcite Amongthem,theIIandIIIare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 BasedontheresultsofElectronProbeMicroAnalysis(EPMA)ofarsenopyritefrom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rangefrom42 19%to44 84%,withanaverageof43 42%(n=56).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Irangefrom40 08%to43 36%,withanaverageof42 08%(n=19).Accordingtothephasediagramofarsenopyritethermometer,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1inthestageIIisestimatedtobe364±21℃withasulfurfugacityvaryingwithin10-9 7~10-7 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2inthestageIIIis319±22℃,anditssulfurfugacityis10-11 5~10-8 6 Thecontentsofinvisiblegoldingold bearingarsenopyriteandpyritewere0 01%~0 66%and0 01%~0 11%,respectively,revealedbyEPMAdata TheAu Asdataofpyriteareplottedonbothsidesofthegoldsolubilitycurve,indicatingthatgoldinpyritemainlyexistsintheformofnano scaleparticlesandsolidsolutionorlatticegold TheproportionofnanometergoldparticlesinPy 1pyriteis73 33%,morethanthatinPy 2(67 80%).Theabovedataindicatethatintheprocessofwater rockreaction,theiron bearingmineralsinsurroundingrocksreactwithH2Sinore formingfluidtoformarsenopyriteandpyrite Accompaniedbyastrongwater rockreaction,themaingold bearingsulfideschangedfromarsenopyritetopyriteduringmineralizationfromstageIItoIIIwiththedecreaseofmineralizationtemperatureandsulfurfugacity,i e ,strongsulfurizationresultsininstabilityofthegold sulfurcomplexandthereleaseofgold Asaresult,goldisdepositedintothesulfidelattice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8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7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 9 2020 044)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沈关文,男,1998年生,硕士生,资源与环境专业,E mail:sgwxue24@163.com通讯作者:张良,男,1988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物学与矿床学教学和科研工作,E mail:zhangliangcugb@126.combysubstitutionorintheformofmicroscopic ultramicroscopicgoldparticlestoformgold bearingsulfide Therefore,sulfidationisthemainmechanismoftheprecipitationofinvisiblegoldinsulfidesattheWangugolddepositKeywords Occurrencestateofgold;Mineralthermometer;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摘 要 万古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受NNE NE向长沙 平江断裂带和近EW向九岭 清水韧性剪切带联合控制,金资源量约85t。

基于新工科平台的机电控制类系列课程实验建设与探索

基于新工科平台的机电控制类系列课程实验建设与探索

基于新工科平台的机电控制类系列课程实验建设与探索收稿日期:2018-10-26基金项目:本论文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新工科的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02068002)支持作者简介:吴涛(1973-),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吴涛(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当今社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机电专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学科,对其课程进行建设以适应面向未来布局的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从课程的设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与实践,这些经验对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工科;机电控制;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实验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139-03一、引言机电专业控制类系列课程整合了必备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知识及相关机械设计知识,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应用能力。

该系列课程是本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必修系列课程。

新工科强调创新与实践[1],通过机电控制类系列课程的建设希望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机电控制系统的综合分析及设计能力。

我们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索适合本校机电控制类课程实验的新工科建设。

二、合理规划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学科的发展方向、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因人设课,根据时代发展合理设置课程,整合一些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开展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到校学习的目的除了获得分数以外,更关注的是能力的提升以及将来的就业、发展。

基于GprMax的交互式电磁仿真与教学软件系统

基于GprMax的交互式电磁仿真与教学软件系统

第41卷㊀第5期2019年10月电气电子教学学报JOURNALOFEEEVol.41㊀No.5Oct.2019收稿日期:2018 ̄10 ̄08ꎻ修回日期:2019 ̄06 ̄29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1238029)ꎬ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2017148)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2017A1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改革项目ꎬ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9A22)第一作者:周峰ꎬ(1979-)ꎬ男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主要从事电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ꎬE ̄mail:zhoufeng617@163.com基于GprMax的交互式电磁仿真与教学软件系统周㊀峰ꎬ汪㊀文ꎬ李杉杉ꎬ李杏梅(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ꎬ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电磁学课程抽象㊁深奥ꎬ应用软件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ꎮ本文基于面向探地雷达开发的开源电磁数值模拟程序GprMaxꎬ开发了交互式㊁可视化的程序界面ꎬ形成一套用户友好㊁操作简便的电磁仿真软件系统ꎬ以应用于电磁学的辅助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ꎮ关键词:电磁学ꎻ数值模拟ꎻGprMax中图分类号:G43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 ̄0686(2019)05 ̄0128 ̄06InteractiveAssistedTeachingSoftwareSystemonElectromagneticsBasedonGprMaxZHOUFengꎬWANGWenꎬLIShan ̄shanꎬLIXing ̄mei(FacultyofMechanicalEngineering&ElectronicInformationꎬ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ꎬWuhan430074ꎬChina)Abstract:Electromagneticsisaprofoundandcomplexcourseꎬandthusitissignificanttointroduceassistedteach ̄ingsoftware.ThisstudydevelopsaninteractiveandvisualizedsoftwaresystemforelectromagneticsimulationsbasedonanopensourcecodeofGprMaxꎬwhichisinitiallyforthesimulationofgroundpenetratingradarapplications.Thedevelopedsoftwaresystemisuser ̄friendlyandsimpletooperateꎬanditcanbeusedinteachingandresearchrelat ̄edtoelectromagnetics.Keywords:electromagneticsꎻnumericalsimulationꎻGprMax0㊀引言电磁场与电磁波 不仅是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ꎬ对于其它理工科专业ꎬ如地球物理等也是重要的专业必修课ꎮ然而ꎬ由于其理论深奥ꎬ教材上往往以大量的公式推导进行讲解ꎬ在课堂教学时生涩难懂ꎬ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ꎮ适当地引入多媒体手段有助于生动㊁清晰地展示出电磁场分布状态及电磁波的波动过程ꎮ林志立等人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Matlab程序对电磁场和电磁波的静态分布及动态传播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示[1]ꎮ安爱民等人采用C++对繁琐的电磁公式进行程序实现ꎬ并进行可视化展示[2]ꎮ黄治等人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Time ̄DomainꎬFDTD)对电磁学的波场公式进行编程实现ꎬ并进行了简单的天线实物设计和测试[3]ꎮ肖春燕㊁张祥军等人引入了更为专业的Ansys和Ansoft等商业化的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简单应用进行数值模拟和演示[4~5]ꎮ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ꎬ有利于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电磁学理论ꎮ然而ꎬ为了展示出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可视化效果ꎬ任课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从公式的推导和离散入手ꎬ然后再进行繁琐的编程工作ꎮ商业性的软件虽然无需教学者进行第5期周峰ꎬ汪文ꎬ李杉杉ꎬ李杏梅:基于GprMax的交互式电磁仿真与教学软件系统129㊀编程ꎬ但是价格昂贵ꎮ若是可以利用现有电磁波数值模拟代码ꎬ那么就可以极大地减少课前工作量而得到同样的效果ꎮ基于此思路ꎬ昌彦君等人在前期开发的瞬变电磁代码基础上ꎬ开发出了针对地球物理专业的可视化电磁教学软件系统[6]ꎮ他们又基于自己开发的探地雷达代码ꎬ开发了用于教学的探地雷达数值模拟试验代码[7]ꎮ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和借鉴ꎮGprMax是爱丁堡大学的AntonisGiannopoulos博士自2005年起开发的一套基于FDTD的电磁仿真软件ꎬ历经数十年的改进和提高ꎬ功能强大㊁应用很广ꎬ虽然初期应用主要针对探地雷达的数值模拟ꎬ但是也同样可以对其他电磁波的传播和散射现场进行高效可靠的数值模拟[8]ꎮ该软件的核心代码成熟高效ꎬ并且完全免费使用ꎬ对于电磁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而言ꎬ是理想的仿真软件ꎮ但是ꎬ该软件采用命令行的形式进行参数的设置(如图1所示)ꎬ不具备交互式操作和可视化显示的能力ꎬ主程序的操作需要在命令终端进行ꎬ仿真后的结果需要单独的Matlab脚本程序打开ꎬ因此适合于更加专业的科研环境ꎬ而不适用于教学演示ꎮ图1㊀基于命令行的GprMax操作界面针对以上问题ꎬ本课题以GprMax为核心代码ꎬ采用C#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ꎬ增加交互式㊁可视化的操作界面ꎬ同时对输入的命令行进行格式化的标准定值ꎬ增加模型绘制区域以及介质参数设定区域ꎬ并对GprMax的部分数据读取工具代码进行重写ꎬ使得可以直接在界面上对输出文件和数据进行成像处理ꎬ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ꎬ同时也大大降低对操作者的使用要求ꎮ本课题该软件不仅可以用于电磁学的辅助教学教ꎬ还有可以用于相关的科研工作ꎮ1㊀设计方案该二次开发的软件系统是在GprMax的2.0版本电磁数值模拟代码的基础上建立的二维交互式和可视化用户操作界面ꎮ具有的功能有:①对数据格式和命令行进行规范化ꎬ避免因数据输入不合理㊁命令行格式有误或文件路径错误而导致GprMax不能正常运行ꎻ②加入几何模型的交互式构建模块ꎬ操作者可以用鼠标手动的建立起地质体或探测目标的几何模型ꎻ③增加介质参数设置模块ꎬ使用者可以直接从系统中导入常用介质参数ꎻ④集成了数据后处理模块ꎬ基于GprMax附带的Matlab脚本ꎬ对输出数据和的何模型文件进行可视化读取操作ꎬ并集成在图形用户界面上ꎮ本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主要分为四个模块ꎬ包括:基本参数模块㊁介质参数模块㊁模型绘制模块㊁可视化处理模块(如图2所示)ꎮ基本参数模块包含了拟仿真模型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及离散步长㊁天线激励源参数及收发天线空间坐标㊁输出文件名定义㊁测量及采集方式等GprMax运行所需的基本变量和参数ꎮ介质参数模块将一些常用介质的电性参数以列表形式在用户界面中列出供用户选择ꎬ并可随时添加介质种类和修改介质参数ꎮ模型绘制模块使用鼠标点击和拖动来建立不同几何形态的目标体ꎬ避免采用命令行建立几何形体时的不可见性ꎮ可视化处理模块用于对输出的几何数据文件和电磁数据文件进行成图ꎬ便于对天线的接收信号波形与预设的几何模型进行对比观测ꎮ整个软件系统的流程如图3所示ꎮ图2㊀系统模块组成2㊀功能与实现本系统程序设计在Windows环境下以VisualStudio为开发平台ꎬ用C#语言来实现[9]ꎮ其交互式设计和可视化开发主要基于C#的Winform框架和GD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10~11]ꎮ用户界面包含四个部分ꎬ通过用户界面可以调用各个子功能模块得130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电气电子教学学报㊀㊀㊀㊀第41卷图3㊀系统操作流程以完成参数输入和选取操作ꎬ启动界面如图4所示ꎮ图4㊀程序启动界面当用户点击相应的菜单时ꎬ程序会执行相应的功能ꎬ原则上每个模块的操作可以独立进行ꎬ然而从仿真运行的角度考虑ꎬ建议在操作时按照图3所示流程进行ꎮ文本框选项中设计了很多默认参数ꎬ是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选项ꎬ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操作ꎮ其中介质参数部分支持Excel表格导入数据ꎬ用户可以在不熟悉软件操作的情况下ꎬ自行编辑Excel表格以完成介质的电性参数导入ꎬ增强了该系统的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ꎮ此类的细节优化ꎬ在用户界面上还有诸多体现ꎮ2.1㊀基本参数模块GprMax原有的命令行操作对于命令的格式和参数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要求ꎬ一旦命令书写有误或者参数设置不合理ꎬ整个程序就会停止运行ꎬ而且不具有报错和纠错能力ꎮ倘若模型较为复杂ꎬ采用命令行的方式进行建模就显得非常复杂和繁琐ꎮ本模块将GprMax命令行以控件形式进行交互式处理ꎬ用户只需要在界面上对应的参数设置选项中输入或者选择需要设置的参数值ꎬ系统即可自动将该操作在后台转为标准的GprMax命令行格式ꎬ避免了直接采用命令行脚本编辑时拼写容易出错的问题ꎻ而对于设置参数的数值ꎬ则增加了报错功能ꎮ这样设计方案可以大大减少建模时产生的错误ꎬ降低调试和查错的时间和难度ꎮ例如:若忘记设置时间步长ꎬ系统不会报错ꎬ但是会提醒将按照默认的时间步长来运行(如图5所示)ꎻ若是采集道数与天线移动步距不匹配ꎬ则系统也会提示重设采集道数(如图6所示)ꎻ在参数设置完成后ꎬ若需要观测激励源是否为所希望的波形ꎬ则按下 显示波形 按键对波形进行检查ꎬ点击波形图的任一位置ꎬ就可以将其保存在自定义的文件中ꎬ方便后续使用(如图7所示)ꎮ图5㊀提示按默认算法生成时间离散步长图6㊀提示采集道数过多第5期周峰ꎬ汪文ꎬ李杉杉ꎬ李杏梅:基于GprMax的交互式电磁仿真与教学软件系统131㊀图7㊀激励源波形检查2.2㊀介质参数模块由于介质的电性参数具有多样性ꎬ为了简化参数设置过程并避免出错ꎬ本系统设计了一个独立的模块对其进行操作ꎮ用户可以按照既定格式预先在本地Excel表格中设定自己常用介质的电性参数ꎬ并在介质参数界面中点击 打开介质文件 按钮来导入存有介质参数的Excel文档(如图8所示)ꎮ用户可以修改介质的相关参数ꎬ或者在表格中增加介质或删除已有的介质ꎬ修改完成后ꎬ点击 更新介质文件 按钮ꎬ就可以将更新后的介质文件导入系统ꎬ这些介质的电性参数将在下一步的模型绘制模块中直接读入到目标介质中ꎮ图8㊀介质参数设置界面2.3㊀模型绘制模块模型绘制模块包含三个部分ꎬ分别是:模型绘制区域(如图9左上侧)㊁脚本文件显示区域(如图9右上侧)和程序执行区(如图9左下侧)ꎮ在模型绘制区域ꎬ仿真区域的大小已由基本参数模块所确定ꎬ用户可在该区域中继续以 添加图层 的方式用鼠标对仿真区域增设分层结构ꎬ然后继续在绘制区域下方的下拉框中选择填充该区域的介质ꎮ同样地ꎬ在绘制地下目标体时ꎬ可在窗体左侧选择相应的目标体形状按键ꎬ在模型绘制区域构建目标体ꎬ该区域下方可以实时显示出鼠标所到之处的位置坐标及对象的几何参数ꎮ脚本文件显示区(如图9右上区)的主要功能是在左侧部分设置完毕后可以直接产生出所对应的GprMax的命令ꎬ而且该脚本中的命令也包含了在基本参数模块设置中所产生的命令和参数ꎬ形成GprMax运行所需的完整 .in 文件ꎮ所有设置完成后ꎬ则可以直接点击 导入配置文件ꎬ启动GPRMAX 按键(如图9左下角)ꎬ调用GprMax并运行设定的仿真模型ꎮ采用这种构建几何形体的方式ꎬ实现了模型参数的交互性操作ꎬ所绘即所得ꎬ避免了手工输入时造成的错误ꎬ克服了纯文本输入时的不直观性ꎮ图9㊀模型绘制模块界面2.4㊀可视化处理模块程序运行完毕后ꎬ进入可视化处理模块ꎮ点击打开.geo文件 按钮ꎬ读取GprMax运行后写出的 .geo 几何模型文件ꎬ直接观测构建的几何模型图ꎻ点击 打开.out文件 按钮ꎬ对GprMax运行后的电磁数据各个分量的波形进行观测ꎮ单击图像即可另存为所需格式的图片ꎬ如图10所示ꎮ图10㊀可视化处理模块界面13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电气电子教学学报㊀㊀㊀㊀第41卷3 实例仿真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可操作性ꎬ这里选取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利用井下雷达探测泥浆侵入的算例ꎮ背景情况介绍如下:在石油钻井过程中ꎬ为了保持井壁的稳定性ꎬ需要维持钻井液的压力稍大于地层的压力ꎬ钻井时泥浆滤液侵入到渗透性储层ꎬ在井壁附近形成一个渐变的流体过渡带ꎻ点源天线放置在井下的钻杆上ꎬ为避免金属体对电磁信号的影响ꎬ需要在钻杆上开槽并填充特定的绝缘介质ꎮ在这样的应用环境下ꎬ背景介质和天线的设置都会比较复杂ꎮ基本参数配置如表1所示ꎬ其中发射源的激励波形为Ricker小波ꎬ文件输出为二进制形式ꎮ表1㊀基本参数设置参数名参数值单位激励源幅值1.0A激励源中心频率2ˑ108Hz仿真区域长度1.0m仿真区域宽度0.32m空间离散步长0.0025m时窗10s发射源空间坐标(0.0825ꎬ0.16)m发射源移动步距(0ꎬ0)m天线激活时间0.0s天线停止工作时间10s接收点空间坐标(0.0825ꎬ0.16)m接收点移动步距(0ꎬ0)m采集道数1-㊀㊀渐变流体的电性参数根据混合介质的电性公式进行计算出来ꎬ在进行目标体设置时采用共圆心㊁半径依次减少㊁电性参数逐渐变化的诸多圆环来模拟井筒附近渐变的流体分布ꎬ实际上就是用诸多精细划分的分层环状介质来模拟流体分布ꎮ采用流体数值模拟代码仿真得到井下流体饱和度分布图如图11(a)所示ꎮ该分布若采用GprMax的命令行操作将会非常复杂和难以实现ꎻ使用本系统进行交互式建模后得到的储层及井筒电性参数分布的模型如图11(b)所示ꎮ通过对比可以看出ꎬ采用本系统的交互式操作建立的模型非常接近流体数值模拟得到的分布状态ꎮ基于上述模型ꎬ采用收发双置的天线设置ꎬ激励源的工作频率分别设置为200M㊁300M㊁500M和(a)原始流体分布图(b)本系统构建的流体分布图图11㊀原始流体分布图与本系统构建的流体分布图的对比800Mꎬ运行GprMax后得到接收电场分量的时间域波形如图12a ̄d所示ꎮ从图中可以看出ꎬ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波形不再是与源信号相似的波形ꎬ而变得更加复杂ꎬ这主要是由于渐变的介质分布造成的ꎻ并且随着天线工作频率的不断增大ꎬ所得到信号的幅度也逐渐减少ꎬ这主要是由于在非理想介质中ꎬ电磁波的衰减系数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加而变大ꎮ上述运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ꎬ因此ꎬ建立的交互系统具有实际可用性ꎮ(a)频率为200MHz的信号波形第5期周峰ꎬ汪文ꎬ李杉杉ꎬ李杏梅:基于GprMax的交互式电磁仿真与教学软件系统133㊀(b)频率为300MHz的信号波形(c)频率为500MHz的信号波形(d)频率为800MHz的信号波形图12㊀不同频率对应的接收电场分量4 结语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开源代码GprMax虽然在电磁数值模拟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ꎬ但是无法实现用户交互操作和错误检查等功能ꎮ本课题使用C#编写了基于GprMax核心代码的交互式及可视化系统ꎮ通过收集和分析一些典型的地质模型以及对GprMax命令进行规范化的分析来设计系统的整体框架ꎻ把系统操作界面分为了基本参数设置模块㊁介质参数设置模块㊁模型绘制模块以及可视化处理模块ꎬ使GprMax拥有良好的交互式设置及可视化功能ꎬ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ꎮ本文通过对一个复杂的井下雷达泥浆探测的例子进行建模和仿真ꎬ验证了该系统可以快速方便地建立起复杂介质下的电磁波传播与散射模型ꎬ并可以方便直观地对运行的结果进行可视化观测ꎮ本课题开发的交互式可视化电磁仿真系统不仅可以运用在 电磁场与电磁波 的教学上ꎬ也可以运用在相关科研上ꎮ参考文献:[1]㊀林志立ꎬ朱大庆ꎬ蒲继雄.电磁理论类课程可视化教学中的MATLAB动画技术研究[J].北京:中国现代教育装备ꎬ2017(03):30 ̄32.[2]㊀安爱民ꎬ张爱华ꎬ黄玲等.可视化数字模拟创新教学在 电磁场与电磁波 中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电工技术学报ꎬ2013ꎬ28(S2):204 ̄208.[3]㊀黄冶ꎬ张建华ꎬ戴剑华.电磁仿真在 场 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ꎬ2012ꎬ31(4):322 ̄326.[4]㊀肖春燕. 电磁场 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ꎬ2010ꎬ32(1):29 ̄31.[5]㊀张祥军.电磁仿真软件在 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电力教育ꎬ2010(S1):150 ̄152.[6]㊀昌彦君ꎬ张莹ꎬ肖明顺.瞬变电磁法数值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研究[J].北京:实验技术与管理ꎬ2015ꎬ32(7):131 ̄134.[7]㊀昌彦君ꎬ张莹ꎬ曹中林.探地雷达数值模拟实验研究[J].北京:实验技术与管理ꎬ2009ꎬ26(4):69 ̄72.[8]㊀GiannopoulosA.ModellinggroundpenetratingradarbyGprMax[J].England: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ꎬ2005ꎬ19(10):755 ̄762.[9]㊀白文涛ꎬ刘正捷.用户界面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J].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报ꎬ2004ꎬ30(4):86 ̄88.[10]㊀孙涛.UI的设计与测试[D].天津:天津大学ꎬ2006.[11]㊀陈本峰ꎬ苏琦.WindowsGDI+的研究与应用[J].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ꎬ2003ꎬ20(3):56 ̄59.。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探讨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探讨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探讨吴志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公民在工作中做优秀建设者。

作为高等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做“四有”好老师。

一、“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如何理解并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这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好老师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履职尽责。

2.好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优良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教师立身之本。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

好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施教的前提。

好老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作为为人处世、于公于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3.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打牢教书育人的基本功。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

好老师自己所拥有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还要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好老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4.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

电子探针在黑龙江省三矿沟铁铜矿床含金、银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探针在黑龙江省三矿沟铁铜矿床含金、银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收 稿 日期 :0 10 -2; 订 日期 :0 1 4 6 2 l -32 修 21- - 0 0 作 者 简 介 : 海 涛 (9 6一) 男 ( 族 ) 硕 士 . — al err 0 @ 1 6 tm 杨 18 , 汉 , E m i r i 7 2 .o :f a 3
通 过野外 、 手标 本 及光 薄片 的观察 , 确定 了样 品 的结 构构 造及 矿 物组 成 , 为测 定 矿 石 矿 物 的化 学 成
床 发现 于上 世纪 5 0年代 ¨ , 是一 处 比较典 型 的矽卡 岩 型矿 床 。李 之 彤 、 洪 瑜 等 ’ 三 矿 沟 矿 床 地 王 对
质 特征 及成 因做 了前 期 研 究 , 据 三 矿 沟 铁 铜矿 床 根 野 外产 出 的地质 特 征及 矿 脉 间 的 穿插 关 系 、 物 共 矿 生 组合 特征 的观 察 , 成矿 期次 划分 为矽 卡岩 期 、 将 石 英 一硫 化物期 和 表生 氧化期 3个 成矿 期 5个 成矿 阶 段 。本 文从 矿石 矿物 学 特 征 、 物 共 生 组合 及 物 理 矿 化 学性 质上 对三 矿 沟铁 铜 矿 床 含 金 、 矿 物进 行 了 银
通讯作者 : 尹京 武 (9 8一) 男 ( 鲜 族 ), 15 , 朝 副教 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 i ynw cg .d .n 硕 Ema : i @ u b eu c l j
18 9
电子显微学报
J hn l t .C i.E e r c .Mi oc o c s .S c r
硫 化 物 期 和 表 生 氧 化 期 3个 成 矿 期 5个 成矿 阶 段 。从 物 理 化 学 性 质 上 的 变 化 , 讨 了含 金 、 矿 物 的 特 征 。碲 银 探 银 矿 的 发 现 在 前 人 研 究 资 料 中未 见 有 报 道 。碲 银 矿 是 铅 锌 硫 化 物 阶 段 中 的 低 温 热 液 产 物 , 布 于石 英 脉 中 , 部 分 分 银 被 铁 和 铜 替 代 , 颗 粒 的核 部 到 边 缘 , 铜 含 量 呈 上 升 趋 势 , 的 含 量 呈 下 降 趋 势 。 银 金 矿 主 要 产 于 低 温 热 液 环 从 铁 银 境 , 不规 则粒 状 赋 存 于 黄铜 矿 、 铁 矿 颗 粒 间的 石 英 脉 中 。银 金 矿 在 化 学组 成 中金 银 含 量 有 明 显 的 变化 趋 势 , 呈 黄 银 金 矿 颗 粒 由核 部 向 边 缘 , 的含 量 呈上 升 趋 势 , 的 含 量 呈 下 降趋 势 。 银 金 关 键 词 : 矿 沟铁 铜 矿 床 ; 卡 岩 型 ; 三 矽 电子 探 针 ; 银 矿 ; 金 矿 碲 银 中 图 分 类 号 : D 8 ;G152 5 7 T 9 2 T 1 .1 .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曹银贵;周伟;吴涛;王冠利【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征求毕业校友对2010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反馈,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校友对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的认识及其差异.基于调查问卷结果从激发专业兴趣、培养专业认同,拓宽专业基础、构建专业体系,坚定专业特色、夯实专业精品,尊重专业市场、预测专业需求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案修订建议.【期刊名称】《中国地质教育》【年(卷),期】2016(025)004【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作者】曹银贵;周伟;吴涛;王冠利【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兼有社会科学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性学科[1]。

目前中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90多所,各高校结合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研究特色形成了各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特色[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1999年在原有“测绘工程” 专业基础上创办,该专业在学科发展上依托中国地质大学的地学优势,侧重于土地利用工程领域[3]。

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以土地整治工程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特色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资格[4],并以土地整治工程方向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多学科多理论相互渗透,具有现时性、专业性、实践性、交叉性强的综合学科[6]。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众多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均体现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模式,并结合地方特色与院校特色强化实践环节[7]。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及其标兵的决定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及其标兵的决定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及其标兵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布日期】2007.07.18•【文号】教思政[2007]13号•【施行日期】2007.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及其标兵的决定(教思政[2007]13号)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充分发挥典型育人的作用,经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的推荐、评审、公示等程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对两年来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班集体予以表彰。

决定授予清华大学谷振丰等10名同学“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东北师范大学李良等5名同学“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5级硕士2班等10个班集体“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荣誉称号;授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浩等168名同学“全国三好学生”,北京师范大学王博雅等117名同学“全国优秀学生干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5级环境科学班等192个班集体“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这次受到表彰的个人和集体是全国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班集体的优秀代表,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受到表彰的同学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积极承担各项社会工作,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受到表彰的先进班集体,有积极上进、团结友爱、朝气蓬勃、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术科技、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中成绩显著。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希望广大青年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级调速(变转差率)
调压调速
流+有源逆变)
②交交变频 交流调压
电流源型
电压源型
①交直交变频
(整流+无源逆变 ) ②交交变频 ①电流源型 ②电压源型

动 机
开关磁阻电动机
变频调速,自控式
注:表中①与②表明两种类型都有,或①,或②。
5.1.2交流调速系统的分类(续1)
开关磁阻电机
图2.1 8/6极SRM结构
V M
系统中的
K s U d / U ct
在 U ct 确定时是不变的;
交流调压调速系统中,不但与
U ct大小有关,还与负载的功率因数角有关;
n f ( U1 ,T ) 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且 n f ( U1 ,T ) 表达式中的参数还
是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大幅变化,且也呈非线性。
2 14 2 f y ( , t ) IWy cost cos IWy cost cos3 2 3 2 14 2 IWy cost cos5 ... f y1 f y 3 f y 3 5 2
4
2 f y1 IWy cost cos Fy1 cos 2
5.2.5
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制动
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在需要制动时,通常采用在定子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 的 Id “能耗制动”方法。定子绕组Id I F


d
A
FA
S

A
FB

B
C
a)
B
CF C
b)
FA
FB
0.9 N s k N1 Fs 3 Id p
5.1.2交流调速系统的分类
电动机类别 绕线式转子 异 步 电 动 机 鼠笼式转子 感应电动机 ①变频调速,他控式 ②变频调速,矢量控 制 同 步 常规意义 同步电动机 无换向器电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 变频调速,自控式 变频调速,自控式 ①交直交变频(可 控整流+有源逆变) ②交交变频 交直交变频 交直交,(单极性 脉动电流) 电压源型 电流源型 感应电动机 调速原理 变换器形式 ①交直交变频(整 变换器的 电源特性
无刷直流电动机
5.1.2交流调速系统的分类(续2)

B
a
Z

A
a

iA eA

N
X

N
i
A
n
T
e
S
B
n
T
S
C
C
Y
b
⑤ ⑥

c
a)
b)
+ -
电机本体 定子--m相,集中(或分布)绕组, 功率变换器
转子--永磁,梯形波磁密,图a
控制系统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BQ
位置检测器
5.1.3 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分类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续10)
3、等效电路和电磁关系
U 1 E1 I 1 (r1 jx1 )
E1 I 0 (rm jxm )
r2' ' E I ( jx2 ) s
' 2





E 1 E2
' 2
' 2


'
I1 I I 0

第 5章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续9)
三相合成磁势为:
f1 ( , t ) f a f b f c 3 F1 cos( t ) 2
•结论:三相对称交流绕组通过三相对称电流时将`。 •旋转磁势的幅值为: 旋转磁势的转速为n = 60f/p
F1
3 F1 1.35(WI / p)k w 2
第5章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吴涛 中国地质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
1、交流电机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势(交流电机中电枢绕组指定子部分)以同步电机为例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续1)
导体中的感应电势 : ex(t) = Bxlv = Bmsin(wt)lv = Bmsin(wt)lv
5.1.4 现代交流调速系统发展趋势
1、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变频器主电路拓扑结构研究 3、PWM模式改进与优化 4、中压变频装置研究与开发
5.2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常称之为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又有简称之为交调系统,该系统使用的电动机一般是
5.2.1 异步电动机调压时的开环机械特性
/s 3 pU12 R2 T 2 2 / s x1 x2 ] 1[ R1 R2
s
0
Tl 2
U1 / U N 1.0
U1 / U N 0.707
A B
sm U1 / U N 0.5
T
1 Tl1
Tm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时的开环机械特性
低转差率电动机 交流力矩电动机
n
A SR
* Un
U ct
t
TL
n
n0
* Un 1 * Un 2 * Un 3
U1N 时的
机械特性
+
KS
U1
n f (U1 , T )
-
Un

a)
图5-8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及静特性
U1 min
时的机 械特性
* Un 4
0
b)
T
该系统与直流系统有许多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 直流电动机
0.9 N s k N 1 Fs 1.5 Id p
图5-9 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时绕组通直流的接线方式及合成磁势基波幅值
•旋转磁势的转向:由带有超前电流的相转向带有滞后电流的相。当某相电流达到最大值时,旋转磁势的波幅刚好 转到该线绕组的轴线上。改变旋转磁场转向的方法:调换任意两相电源线(改变相序)
•同步转速的概念:电源频率f=50Hz,旋转磁势的转速为某些固定值,如二极电机为3000r/min;这些固定的转速叫
同步转速。
以忽略不计,一个气隙上消耗的磁势为:fy=Wyiy/2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续4)
A
fy
X
i
fy iWy/2 -π/2 π/2
Wy
A
3π/2 A
α
X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续5)
如果通过线圈的电流为正弦波: 则矩形波的高度也随时间将按正弦变化。 整距集中绕组产生的磁势是一个位置固定,幅值随时间按正弦变化的矩形脉振磁势。脉振磁势可以表示为:
5.2.3 调压调速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 Un
A SR

U ct
VVC
M 3~
Un
TG
n
异步电动机速度单闭环调压调速系统原理图
+ +
* Un
* 电流限定 U im

+ +
U n
A SR
-
+
U ct
Un
TG
M 3~
图5-7
带电流限流环节的单闭环调压调速系统
5.2.4 系统稳态结构图及其静特性
1.异步电动机功率(能量)图
输入功率
电磁功率
总机械功率
输出功率
P 1
定子 铜耗
Pm pCu 2 pFe
铁耗
Pmec
pCu 2 p
P2 pmec
P 1 P m
Pmec P2
Ps
b)
a)
附加 风摩 转子铜耗 损耗 损耗
图5-1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图 a)详细的 2.按主要特征称呼 b)简化的
常见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类别有:①调压调速;②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③绕线转子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 ④串级调速;⑤变极调速;⑥变频调速;⑦定子回路串电抗调速。
3.按所改变的物理量分
5.1.3 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分类(续1)
n 60 f1 ,可把异步电动机分成三类: 1 s p
根据异步电动机转速公式
变频调速。改变量是电源频率 f1,上述的第⑥种; 变极调速。改变量是电机的极对数
p ,上述的第⑤种;
变转差率调速。改变量是电机的转差率,上述的①、②、③、④、⑦五种。
i y 2 I cost
2 fy IWy cost Fy cost 2 f y Fy cost
脉振磁势的幅值:


2
2 3 2 2


2 Fy IWy 2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续6)
(2)矩形脉振磁势波的分解 按照富立叶级数分解的方法可以把矩形波分解为基波和一系列谐波。 fy1称为基波磁通势
基波磁通势最大幅值
4
Fy1
2 I yWy 0.9 I yWy 2
4
交流电机几个重要概念复习(续7)
(3)整距分布绕组的磁势 单个线圈产生矩形脉振磁势,取其基波为正弦脉振磁势;q个正弦脉振磁势在空间依次错开一个槽距角α。 线圈组的磁势等于q个线圈磁势在空间的叠加,其叠加方法类似于感应电势的叠加。 •结论:线圈组的磁势为: Fq1=qFy1kq=0.9qWyIykq 绕组的分布系数:
5.2.2 调压调速主电路
~ ~
~ ~ ~
Ls
+ b a) c)
M 3~
a)
M
~
M 3~
c)
b)
图5-4 早期的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原理电路图 自耦变压器降压 分段电抗器降压 饱和电抗器降压
5.2.2 调压调速主电路(续)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