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子 曰 : “ 由 ! 诲 女 知 之 乎 ! 知 之 为 知 之 , 不 知 为 不 知 , 是 知 也。”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 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 苦。”
2.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相关内容多有涉及,考生在 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加关注。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 解”的能力要求。
课前预习 概括主旨 积学储宝
课上思辨 拓展延伸
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 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 治。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 变革时期。他总结了前人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开私人讲学的先例。相传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 贤人。《论语》中记载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 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 孔子晚年还修订了《诗》《书》等著作。
(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 忧也。”
译: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 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好像浮云。”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论语》十二章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 的意识。
1.本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考生 应注意总结和把握。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 力要求。
(1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 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 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1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译: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回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 “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 惠。”
(6)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 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 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 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不值得责备呀。”又说:“最初,我对人 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 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1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 和这相反。” (14)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 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问政治。孔子道:“不要图 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 事。”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说:“他聪 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 号。”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 寿。”
译: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 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2.熟悉作品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论语》的语言精练,名句迭出,许多名言警句至今仍然常用。下 面摘录其中一部分以供欣赏。
《论语》中的名句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我,却忧虑不了解别人。”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2) 齐 景 公 问 政 于 孔 子 。 孔 子 对 曰 : “ 君 君 , 臣 臣 , 父 父 , 子 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译: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 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对呀!如果君不像 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 吗?”
(1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 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出自《论语》的成语 巧言令色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不耻下问 三思而行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犯而不校 任重道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循循善诱 后生可畏 过犹不及 名不正则言不顺 成人之美 欲速则不达 和而不同 见危授命 怨天尤人 当仁不让 血气方刚 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 纯正’。”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 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 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说话,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 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