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数字货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网论文:数字货币,从经济政策的作用影响角度讨论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
与法定货币等值。
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
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央行数字货币的金融本质与人民币现钞一致。
经过多
年多方位筹划准备,2020年8月14日,我国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表示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
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人民银行制订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
其他地区。
数字人民币的特点主要有五个:首先央行数字货币属于流通中现金,基于商
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其次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只需要电,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是
可实现双离线支付,与终端设备绑定,能完成取现、支付和存储数字货币等基本
操作;第三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匿名性;第四,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无限法
偿性,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拒收;第五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权威效力。
数字人民币不是直接下发给个人,而是以M0基础货币形式发放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央行数字货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技术模式的去
中心化不等于管理模式的中心化保证央行在货币投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维护币
值的稳定,保证央行的货币调控职能。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货币形态,央行显然同样也有着经济意义上的考虑。
国内
资深人士甚至分析指出此举意味着人民币数字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1) 数字货币是央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的重要工具
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是数字货币是否影响货币总量的一项重要因素。
央行
将数字货币和银行存款定位成同等地位,央行数字货币将对社会货币总量产生较
大影响。
这可能引发更多的货币需求,从而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和社会
货币总量。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总量的影响还取决于数字货币与现金的兑换比例。
如果
兑换比例为1:1,数字货币就仅仅是电子化现金,那么显然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不
会影响到货币供给总量;如果兑换比例为1:N,央行数字货币实际成为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进而控制通胀的工具之一;如果央行可以适时调整兑换比例,则随着
数字货币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央行数字货币将成为抑制通胀和传导货币价格的
重要工具。
(2) 央行数字货币大幅提升货币价格工具的调节作用
按照目前央行的解读,数据货币仍将遵守目前使用的二元发行机制。
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前,央行和商业银行一起对市场货币价格施加影响。
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后,央行作为最终结算单位的地位大为强化,实际成为货币市场中所有交易者的唯一对手盘。
货币的定价流程大幅缩短,货币的定价机制更加透明,货币的定价标准更加清晰,从而大幅提升货币价格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数字货币的一项显著特征是可追溯性。
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后,跟踪货币流向、描述数字货币流向图第一次成为可能,这不仅帮助央行掌握货币流向、控制货币流通节点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更能让央行随时跟进货币价格的传导过程,完善价格传导机制,进而加强货币价格杠杆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影响。
(3) 央行率先发行数字货币是争取国际数字货币的定价权的必备条件,也是特里芬难题的解决手段之一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适用于所有国家,它是货币国际化后必然遇到的棘手问题。
中国正处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也同样会面临特里芬难题。
央行通过推行一种国际化货币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特里芬难题。
显而易见,哪家央行能够最先成为全球化数字货币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哪个国家就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最有利的位置。
如果中国央行在全球首先发行数字货币,并参与甚至领导全球数字货币标准的建设过程,必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确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领先地位。
(4)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将重构国内信用基础体系
国内信用风险的重要成因之一是借贷双方的资产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无法实时跟踪借款人持有的资产价值变更信息,进而无法保证贷款人的资金安全。
比如,借款人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借款人没有存放在金融机构的现金总额、借款人的外债总额等信息,如果借款人不告知贷款人,贷款人无从查起,且目前央行也没有合适的工具来掌握借款人的负债信息。
如果借款人的负债信息能够像央行征信报告一样公开透明,且让贷款人能够随时可跟踪可查询,那么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数字货币天然保有详细的流通痕迹,央行数字货币当然也是央行跟踪辖内所有交易信息的最佳途径。
如果它和央行征信报告一起,组成权威性的借款人信用报告,将大大缓解信用风险,甚至可能会重构全社会的信用基础体系,其价值不可预估。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