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世界上古史题库4-2-10
世界上古史题库4-2-
10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罗马公元3世纪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如何?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戴克里先改革的主要内容。
(辽宁11选5 )
问题:
[问答题,论述题]试论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并分析其进步性和实质。
问题:
[问答题,论述题]雅典民主政治述评。
问题:
[问答题,论述题]古希腊文明的卓越成就在哲学和史学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问题:
[问答题,论述题]如何评价格拉古兄弟改革?
问题:
[问答题,论述题]评古印度种姓制度述论。
(完整word版)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回答下列问题1、从人类形成的具体过程,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并采集植物,扑捉小动物,最后终于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
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上的一系列变化,而大脑和感觉器官也日益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
2、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氏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及认识到近亲通婚的危害,人们排斥了血缘群体内部的通婚,进行族外通婚形成了氏族.母系氏族的特征是,实行群婚,世系按母系计算,有管理机构。
3、分析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生产力有了巨大进步,陶器的广泛使用和磨光石器的流行,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
4、综合说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的原理。
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个体劳动和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分化,有了战俘奴隶和债务奴隶,产生了贵族、平民和奴隶的阶级差别,产生了暴力机关。
5、阅读下列材料:“整个氏族制度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人的组织,而它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四卷,第161页。
回答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主要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时期?从氏族公社向阶级、国家的过渡。
(2)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从国家产生的原因、过程、类型及国家的职能分析.6、简述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农业革命导致又一次人口爆炸,其规模可与随人类形成而出现的人口爆炸相比.在旧石器时代,正在进化中的人类不断改进工具,使生产率提高,从而使人口相应增加。
约100万年以前,猿人的人口数还只有125000,可到了距今1000O年时,以狩猎为生的人类的人口数已上升到532万,约增长42倍。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习题含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九年级历史试题古代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产生于()A.古代中国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A.宫殿B.陵墓C.行宫D.祭祀殿堂3.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A.雅利安人B.波斯人C.埃及人D.希伯拉人4.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A.自由人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C.奴隶和平民的利益D.奴隶主阶级的利益5.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印度D.两河流域6.最早建立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在。
()A.麦加B.巴格达C.伊斯坦布尔D.麦地那7.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是()A.中国B.罗马C.日本D.朝鲜8.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A.佛B.耶稣C.宇宙D.真主“安拉”9.被称为宗教圣地的是()A.巴勒斯坦地区B.小亚细亚地区C.耶路撒冷D.麦加城10.发明楔形文字的是两河流域的()A.阿卡德人B.希伯来人C.腓尼基人D.苏美尔人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人物。
(4分)(1)统一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2)佛教的创始人——(3)基督教的创始人——(4)伊斯兰教的创始人——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7分)(1)拥有金字塔的国度——(2)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4)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5)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6)基督教的诞生地点——(7)创立了伊斯兰教的城市——13.列举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区域的名称。
(4分)三、材料分析题(共35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
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主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等等材料二见下图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法典指的是什么法典此法典是由哪个国家谁制定的(3分)(2)从材料一看,法典主要是为了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此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分)(3)材料二中建筑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建筑(2分)(4)材料二建筑的用途是什么它象征着什么(2)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古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世界上古史第一章原始社会一.填空题1.1871年,达尔文在其一书中,指出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2.恩格斯提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中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即、和完全形成的人。
3.目前,多数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三大人种,即、和尼格罗人种。
4.班辈婚或辈行婚是一种。
5.人类第一个可以证实的社会组织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繁荣于新石器时代。
6.母系氏族公社发生在考古学年代的晚期。
7.普那路亚婚是一种。
8.是人类婚姻状态从群婚向个体婚的过渡形式。
9.个体劳动能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是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二.选择题1.“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早期代表是A腊玛古猿 B南方古猿 C森林古猿 D埃及古猿2.人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产生最初的语言 C能制造工具 D意识和抽象能力的发生3.现代人种开始形成于A早期猿人阶段 B晚期猿人阶段 C早期智人阶段 D晚期智人阶段4.母系氏族公社发生在A旧石器时代中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 D金属器时代5.原始人实行族外群婚是在A血缘家族时期 B母系氏族早期 C母系氏族繁荣时期 D父系氏族时期6.母系氏族繁荣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A班辈婚 B族外群婚 C对偶婚 D一夫一妻制7.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是发生在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铜石并用时代 D铁器时代三.名词解释1、血缘家族2、对偶婚3、农村公社4、图腾崇拜四.简答题1.从猿到人的转变经过了那些主要阶段?简析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简述原始社会人类婚姻形态的转变。
3.简析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第二章古代埃及一、选择题1.埃及进入文明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600年 B公元前3500年 C公元前3100年 D公元前2500年2.埃赫那吞改革的性质是A纯粹的宗教性改革 B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C阿蒙僧侣集团内部斗争 D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二、名词解释金字塔三、简答题1.简述古王国时期中央集权君主制的统治。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以下哪个河流?A. 尼罗河B. 底格里斯河C. 幼发拉底河D. 恒河2. 古希腊城邦中,哪个城邦以民主制度著称?A. 斯巴达B. 雅典C. 底比斯D. 科林斯3.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图拉真D. 哈德良4. 古代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A. 居鲁士大帝B. 大流士一世C. 薛西斯一世D. 亚历山大大帝5.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6.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哪个发明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7. 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中,天皇的角色是?A. 军事领袖B. 宗教领袖C. 政治领袖D. 象征性领袖8. 古代玛雅文明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墨西哥B. 危地马拉C. 洪都拉斯D. 秘鲁9. 古代非洲的努比亚文明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埃及B. 苏丹C. 埃塞俄比亚D. 摩洛哥10. 古代美洲的印加帝国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墨西哥B. 秘鲁C. 哥伦比亚D. 巴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被称为________文明。
2. 古代希腊的________战争是希腊城邦之间最著名的战争之一。
3. 罗马法律体系中,最著名的法典是________。
4. 古代印度的佛教创始人是________。
5. 古代中国的________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代表。
6. 古代日本的________是日本古代封建制度的基础。
7. 古代玛雅文明的代表性建筑是________。
8. 古代非洲的________文明以黄金贸易著称。
9. 古代美洲的________帝国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复杂的社会结构闻名。
10. 古代文明中,________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而闻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A. 印度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两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B2.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最早出现在:A. 雅典B. 斯巴达C. 科林斯D. 底比斯答案:A3. 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是: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提图斯答案:B二、填空题4.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
答案:象形文字5.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其政治体制是________。
答案:元老院、执政官和民众大会6.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古希腊三贤三、简答题7. 简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答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其特点包括城市国家的形成、楔形文字的发明、法律制度的建立(如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等。
8. 描述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罗马法是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石,其影响深远。
它确立了法律的普遍性、平等性和系统性原则,对现代民法、刑法以及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论述题9. 论述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贡献。
答案: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哲学、政治、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哲学方面,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西方的哲学发展。
在政治上,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为现代民主制度提供了原型。
艺术上,古希腊雕塑和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上,古希腊的数学、天文学等学科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10. 评述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原因。
答案: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其军事征服、有效的行政管理、法律体系以及对外扩张政策密切相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腐败、经济问题、军事开支过大以及外部民族的入侵等因素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
最终,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部落领袖奥多亚克推翻,标志着古典古代的结束。
东北师大世界上古史自测题与答案
世界上古史自测题与答案出处:东北师大精品课程上古史第二章人类的初始单项选择:1、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A.石器B.骨器C.木器D.角器2、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是:A. 中国B.印度C.西亚D.中美洲多项选择:1、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3个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概念,其中正确的叙述为:A:"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
B:"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的人。
C:"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的动物。
D:"完全形成的人"是指能够使用语言的人类。
E:"完全形成的人"是指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
2、从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类的形成共经历了哪些阶段?A:直立人阶段B:早期人阶段C:晚期人阶段D:早期智人阶段E:晚期智人阶段3、人类对火的控制和使用产生的影响有:A. 增加人类本身的能量供应.B. 使人类祖先能得以经历冰川时代而幸存下来.C. 大大增加了食物来源.D. 有利于增强人的体质.E. 促进了人类分散到全球各地.4、一般认为,种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种群上的强弱差别.B. 人类的各个地域集团适应了各自不同的环境.C. 由于生产技术上的先进与落后.D. 由于各个地域集团相对较为隔绝.5、关于人种差别的说法正确的应为:A. 人种差别发生得很晚.B. 人种差别发生得很早.C. 人种差别发生在古猿出现时.D. 人种差别发生在人类出现之后.6、关于新石器时代经济活动和生产工具的改进表述正确的是:A.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用陷阱来捕捉野兽B.新石器时代出现了渔猎经济C.新石器时代磨光石器流行D.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有显著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弓箭的发明和使用7、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A:西亚 B.印度C.中美洲D.中国北部E.中国长江流域8、最早被人驯养的动物是:A. 狗B.猪C. 绵羊D.骆驼9、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是:A.墨西哥B.中国C.秘鲁D.西亚E.玻利维亚10、豆类的原产地在:A.墨西哥B.中国C.秘鲁D.西亚E.玻利维亚11、玉米的原产地在:A.墨西哥B.中国C.秘鲁D.西亚E.玻利维亚12、马玲薯的原产地在:A.墨西哥B.中国C.秘鲁D.西亚E.玻利维亚13、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所以能成为文明中心区,其主要原因是具备了哪些条件?A.适宜的环境B.丰富的资源C.先进的技术D.聪明的人种E.人力14、大麦、小麦、小扁豆等栽培作物的原产地在:A.墨西哥B.中国C.秘鲁D.西亚E.玻利维亚15、区分世界各地历史中的文化与文明的一般性指标包括:A. 城市中心B. 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力C. 纳贡或税收D. 文字E. 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F. 巨大的建筑物G. 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 H. 宗教信仰16、下列社会组织形式与婚姻形式搭配正确的是:A. 原始群──群婚B. 血缘家族──对偶婚C. 母系氏族──族外群婚D. 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制17、国家的本质是统治权,统治权包括:A. 司法权B. 立法权C. 经济特权D. 惩治犯法者以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18、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是:A. 私有制的产生B. 部落的产生C. 国家的产生D. 阶级的产生19、原始语言的特点是:A. 具体性B. 抽象性C. 综合性D. 每句所包含的词数很少填空:1、人类的起源是这样的:原始鱼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化为人。
世界上古史大题
世界上古史第一章:一: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一)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
农业畜牧业的全部生产活动要求人类更多地认识、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经济服务。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
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三)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在狩猎采集经济下,人们难以获得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即使在短暂时期内获得,也无法长期储存。
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二:私有制·阶级·国家是如何产生的:(一)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提高及生产关系与其不相适应的结果,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家庭的出现和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的发展。
私有制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开始于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完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二)阶级的起源:阶级可能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沿着以下两个途径产生的:第一,外部途径:氏族部落或个人把外族人变为奴隶,这是阶级产生的最初途径。
(完整word版)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
世界上古史重点古代西亚文明一、名词解释: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之囚、《贝希斯敦铭文》、赫梯法典、高墨塔暴动、大流士改革二、问答题: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一.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法典。
法典吸取前人的立法成果,并结合了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的玄武岩柱上,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前言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结语颂扬他的功绩,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和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2。
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7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报复一度归顺的犹太国投靠埃及而再次进攻巴勒斯坦地区,经过一年半的围困后攻陷并劫掠耶路撒冷,俘虏犹太国王齐德启亚,将该城大部分居民送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
被俘虏的犹太人直到公元前539年波斯灭亡新巴比伦王国后才被居鲁士大帝释放回巴勒斯坦地区。
“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
《贝希斯敦铭文》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建造的石刻铭文,因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而得名。
铭文用古波斯语、阿卡德巴比伦方言和埃兰语三种语言刻成,记录了大流士镇压高墨达暴动和其后各地起义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经过。
公元1835年英国人罗林森发现了该铭文并将其制成拓本,后来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这对研究波斯历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赫梯法典》赫梯新王国时期编订的一部法典,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楔形文字的典型代表。
整部法典由三部分组成,共241条。
法典表明赫梯存在奴隶制度,奴隶被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国内土地可以买卖,人民生活受到政府的严密控制.这是一部世俗化、民众化的法典,属于私法范畴的条文很多,并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法典除对少数性质严重的犯罪规定刑法外,一般多采用民事赔偿、补偿的方式处理,还规定了大量免责条件,在古代东方法中独具特色。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古埃及三大法老朝代?A. 拿戈丁王朝B. 列祖王朝C. 阿肯那顿王朝D. 晚期新王国答案:B. 列祖王朝2. 以下哪个是古代希腊四大文明城邦之一?A. 雅典B. 罗马C. 伊壁鸠鲁D. 斯巴达答案:A. 雅典3. 古印度的四大吠陀经是指:A. 《吠陀经》、《尼陀比》、《乌梨帝》、《宁一诺》B. 《先祖亚第尔》、《央齐谦多那》、《玛哈巴算》、《梵情托拉》C. 《摩呐伽那》、《巴格亚迷莎》、《变龙》、《童依》D. 《吠陀经》、《奥诺利书》、《曼达拉树》、《苏巴迈亚》答案:D. 《吠陀经》、《奥诺利书》、《曼达拉树》、《苏巴迈亚》4. 希腊三贤者中提出“万物皆流动”的是:A. 赫拉克利特B. 伊壁鸠鲁C. 苏格拉底D. 柏拉图答案:A. 赫拉克利特5.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被称为:A. 词素文字B. 图形文字C. 楔形文字D. 基音文字答案:B. 图形文字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史实是否正确:1. 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众神的统治者,他的兄弟是阿波罗。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古代印度的耆那教兴起于公元6世纪,其创始人是悉达多。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创始人为瓦迪米拉•马哈维拉)3.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由石头搭建而成,其中最著名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4. 古罗马时期,首都罗马的兵马俑被视为地母神的化身,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兵马俑属于古埃及文化,与地母神无关)5. 古代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士一世领导波斯与雅典的战斗,最终战胜了雅典。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大流士一世是波斯帝国君主,战胜的是斯巴达)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核心特点。
答案:古埃及文明的核心特点有三点。
首先是封建社会的特点,即由法老领导的王权制度,封建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其次是宗教的主导地位,古埃及人崇拜众多的神灵,认为法老是神的化身。
最后是尸体防腐技术的发达,使得古埃及人将重视死后的世界,建造金字塔等墓葬。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苏美尔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种姓制度D 雅典卫城答案:A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汉谟拉比法典》出自()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希腊答案:B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中,处于最高等级的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答案:A解析: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婆罗门是最高等级,掌管宗教祭祀。
5、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期的执政官是()A 梭伦B 克利斯提尼C 伯利克里D 屋大维答案:C解析: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6、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A 凯撒B 屋大维C 君士坦丁D 查士丁尼答案:B解析: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7、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B 穆罕默德C 释迦牟尼D 老子答案:B解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8、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A 封君封臣制B 庄园制C 农奴制D 教会制答案:A解析: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
9、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C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D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答案:D解析:大化改新中,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公民死后,土地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0、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 古代印度人B 古代埃及人C 古代巴比伦人D 古代中国人答案:A解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代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二、填空题1、古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__________。
首都师大《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其解答
首都师大《世界上古史》大纲重要思考题(摘自首都师大历史系教学大纲)1、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如何产生的?2、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性质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试述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4、试述犹太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5、试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大流士改革的内容。
6、种姓制度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如何?7、古代印度的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有何特点?8、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基本教义是什么?9、斯巴达和雅典在国家形成的途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异同?10、试述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11、试述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内容及其阶级实质。
12、叙述古希腊在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3、试述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14、试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15、试述屋大维元首政治的内容及其实质。
16、试述罗马帝国公元三世纪危机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17、试分析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改革的性质、内容和结果。
18、试分析古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重要参考书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摩尔根:《古代社会》,三联书店1978年版。
6、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阿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三联书店1965年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题共30分)1.血缘家族: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社会组织(1)。
这是人类社会第一种组织形式(1)。
实行族内群婚(班辈婚)(1)。
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生产生活集团(1)。
族内平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1)。
2.《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典(1)。
法典竭力宣扬君权神授,极力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1)。
法典结构完整,文字条理,内容完备(1)。
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1)。
也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1)。
3.查士丁尼: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1)。
在位期间极力维护奴隶制度并试图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1)。
镇压尼卡起义,编纂《罗马民法汇编》,对外大肆用兵,修建圣索非亚大教堂(2)。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1)。
4.田柴科制度:朝鲜高丽王朝实行的土地制度。
(1)976年,国家实行土地清查,登记全国耕地和山林,收归国有,然后将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等级分给文武百官和士兵,称为“田柴科”。
田柴科是国家把土地的收租权授予受田者,只限本身,不准世袭。
其余绝大部分土地作为公田,由国家直接租佃给农民耕种并征收租税。
(3)田柴科的实行,确立了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它一方面限制了官僚贵族的土地兼并,另一方面确保了国家的税源,成为专制集权国家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1)5.阿克巴印度莫卧尔帝国皇帝(1)。
在位期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生产力发展,革除陈规陋习的改革(3)。
促进了印度社会的文明进步。
(1)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40分。
)1.埃赫纳吞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背景:阿蒙祭司集团的势力极度膨胀威胁了法老的统治地位,双方矛盾不可调和。
(5)内容:树立对新神阿吞的崇拜,迁都埃赫他吞,提倡现实主义文艺创作。
(5)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又是怎样演变的?种姓制度的定义和特征(4);后期吠陀时代的瓦尔纳制度(2);前6世纪开始的变化;(2)孔雀帝国以后迦提的出现。
世界上古史试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三、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①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9、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10、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B.刹帝利C.首陀罗D.婆罗门
11、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5、日本地理位置及统一:日本地处__东部,5世纪初,____统一了日本。
6、日本大化改新:
(1)背景:7世纪中叶,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1废除,改由__。2仿照唐朝,颁行“”和。3实行,废除,中央和地方__________。
(3)性质:自上而下的的改革。
(3)灭亡:1453年,亡于。
二选择题
1、世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海洋的。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 )
A.古代希腊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2、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
A.法国B.罗马C.英国D.希腊
3、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 )
3、《汉谟拉比法典》:为维护统一王国的___和,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史称《___》,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该法典的实质是为。
历史学基础(世界上古中古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上古中古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论述题论述题1.论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及其特点正确答案:公元前8世纪,在爱琴文明灭亡之后希腊地区重新出现了国家。
此时的国家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而成,一城一邦,独立自主,故称希腊城邦。
这一时期称为希西阿德时期,是希腊城邦最初形成的时期。
首先建立城邦的是临近东方文明的小亚沿岸和爱琴海诸岛,继之是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克里特岛,最后是中希腊和北希腊。
在公元前700年到前750年之间,众多的城邦涌现于希腊世界,如满天星斗般闪现文明的光辉。
希腊城邦形成之后,在地中海区域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海外殖民运动。
发起殖民的是母邦,另立的家园是子邦,所有子邦也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
对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因素是和东方的联系。
不仅二者的商业联系极为密切,希腊对东方文明先进遗产的吸收也硕果累累。
在城邦建立初期,希腊人便袭用腓尼基文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举办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农民诗人希西阿德开展了诗歌创作,留下了不朽篇章。
希腊文明的特点是,它保留城邦小国纷立的局面远较其他文明为长,而且是在城邦体制下达到其文明的繁荣昌盛的高峰。
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最本质的特征是公民政治获得了充分发展,乃至建立起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早期希腊城邦有国王,同时还有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
但在发展过程中,王权却不像东方各国那样日益强大,反而日渐衰微,绝大部分城邦最终都废弃君主而实行共和;此后又限制贵族的权力,乃至在一些城邦中推翻贵族统治,建立了古代公民权利最为发达的公民政治。
城邦公民政治是指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还是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
亚里士多德总结道:“城邦不论是哪种类型,它的最高治权一定寄托于公民团体。
”这是希腊城邦体制的本质特征。
希腊城邦的商品经济发达,以小规模的私有制为主。
希腊城邦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而且也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影响深远的哲学家;在文学上,有荷马史诗及出色的悲剧作品传世;在史学上,出现了希罗多德的《历史》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回答下列问题1、从人类形成的具体过程,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并采集植物,扑捉小动物,最后终于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
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上的一系列变化,而大脑和感觉器官也日益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
2、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氏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及认识到近亲通婚的危害,人们排斥了血缘群体内部的通婚,进行族外通婚形成了氏族。
母系氏族的特征是,实行群婚,世系按母系计算,有管理机构。
3、分析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生产力有了巨大进步,陶器的广泛使用和磨光石器的流行,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
4、综合说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的原理。
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个体劳动和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分化,有了战俘奴隶和债务奴隶,产生了贵族、平民和奴隶的阶级差别,产生了暴力机关。
5、阅读下列材料:“整个氏族制度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人的组织,而它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
”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四卷,第161页。
回答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主要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时期?从氏族公社向阶级、国家的过渡。
(2)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从国家产生的原因、过程、类型及国家的职能分析。
6、简述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农业革命导致又一次人口爆炸,其规模可与随人类形成而出现的人口爆炸相比。
在旧石器时代,正在进化中的人类不断改进工具,使生产率提高,从而使人口相应增加。
约100万年以前,猿人的人口数还只有125000,可到了距今1000O年时,以狩猎为生的人类的人口数已上升到532万,约增长42倍。
现在,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一定地区的食物供应量比过去更多更可靠,因此,人口数的增长也比过去更迅速。
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人类的人口数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与旧石器时代 100万年中的人口增长数相比,约增长25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三章人类—食物生产者回答问题:结合该段文字分析农业革命的历史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下列材料:新石器时代初期人工裁培植物获得成功。
这样,家畜饲养业和农业便发明出来。
人类从此由食物采集和渔猎型经济转变为食物生产型经济,从游荡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生活方式,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其历史意义可与近代机器革命相提并论。
因此这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被称作“新石器革命”或“农业革命”。
-—周启迪《世界上古史》,第18页回答问题:(1)新石器时代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时段?约11000年前(2)农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方面?1)人类从食物采集者→生产者: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2)农业、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3)生活资料方面:较多依靠、适应自然→利用、改造自然;4)在农业生产基础上,人们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等现象的观察,积累经验,产生初步的人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新的高度;5)为以后一系列社会变革创造条件: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人口较大增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
7、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交往的历史后果。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双方历史的进步。
从发展的总趋势看,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往,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8、从氏族部落权力组织向国家组织转化的具体途径有哪些?1)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对另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征服,使自己的权力机关变为统治被征服者的暴力工具;2)氏族部落贵族因阶级矛盾的激化而联合为统治阶级,改变公社机关的性质;3)氏族部落的首领利用自己的优势变为国王,并相应地形成国家成分。
9、阶级形成的途径有哪些?1)外部途径:氏族部落或个人把外族人变为奴隶--最初途径,部落间的械斗和战争提供了方便;2)内部途径:公社内分化出富有的剥削者上层,转变为氏族贵族;贫穷、负债的氏族下层的一部分人沦为贵族的依附民和债奴。
10、恩格斯在《起源论》中论述国家产生的过程将其分为几种类型?1)雅典式:国家从氏族中直接产生,没有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被称为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2)罗马式:不是直接由氏族内部产生,而是氏族贵族集团与氏族外的平民集团相互斗争而产生;3)德意志式:日耳曼人在征服其他民族领土的过程中逐渐进入国家。
11、初生的国家大体上有几种政体类型?1)王政:这是世界各地较为流行的早期政体形式;2)贵族政治:贵族集体统治,广泛存在于古希腊、意大利、腓尼基等地;3)民主政治:原氏族部落成员变为国家公民,集体组成统治集团,实行对非公民和奴隶的专政,在古希腊的部分城邦中一度流行。
国家实行何种政体取决于该国具体的历史条件。
解释下列名词:直立人:在中国,习惯上把直立人称为猿人。
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30或20万年前。
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早期至中期。
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爪哇附近发现的,我国除北京人外,还有元谋人、蓝田人等。
体质特征是: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从800毫升到1200毫升左右,脑量的增大是直立人体质进步的最大特点,其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说明原始人类发展到这一阶段其直立行走的姿势已很完善。
新人:也称现代智人,距今四五万年前至1万年前。
特征: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颏明显,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没有多大差别。
化石分布于欧、亚、非三洲,在大洋洲和澳洲也有发现。
重要的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等,现代人种形成。
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连接的社会组织形式,分母系和父系。
部落: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有自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和习俗,以及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
早期智人:又称尼安德特人,生活于二、三十万年前,分布与亚、非、欧的许多地区,体质与现代人接近。
农村公社: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村落共同体,以单独的个体家庭组成的社会集团,家庭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经济上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血缘上有两重性:部分人有血缘关系,部分人没有;所有制上有两重性:一方面存在私有制,如个体家庭拥有生产工具、牲畜、房屋及宅旁小块地;一方面保留公有制,如耕地、草场、森林等都是公产,只是耕地定期分配给各家使用。
如,日尔曼人的马尔克公社;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最终解体。
进入国家以后有些地区仍保持着这种形式,如印度、俄国直到十九世纪农村公社都还存在。
军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由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和国家过渡阶段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有三种机构,议事会,军事首长,人民大会。
它一方面保留着氏族民主制的因素,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军事首长的个人权力。
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古老的宗教形态,由于人们有血缘关系,他们把某种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或祖先加以崇拜。
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又是家庭的第一个阶段,出现于氏族公社前,又称前氏族公社或原始公社。
已由杂婚进入血缘内群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它又是一种经济细胞,是一个生产、生活的单位。
第二章上古埃及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统一。
公元前4000—前3500年(涅迦达文化Ⅰ)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公元前3500-前3100年(涅迦达文化Ⅱ)出现了城邦国家,在公元前3100—前2686年各国进行兼并战争,至第三王朝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2、古王国时期埃及的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水利灌溉扩大和畜力的使用,使用牛拉的木犁,手工业,商业有了相当的发展,王室、神庙、官僚贵族奴隶主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
阶级关系犹如一座金字塔,高踞塔顶的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奴隶主,以下是中小奴隶主。
最底层的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
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法老集军、政、财、神诸权于一身。
3、金字塔是怎样修建的?我们今天怎样看待这一历史遗迹。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始建于埃及第三王朝,第四王朝的规模最大,其中胡夫的金字塔修建用了30年,每年用工10万人。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和智慧的结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4、简述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原因。
新王国以来,阿蒙神庙僧侣集团不仅拥有雄厚的财富,而且以神谕的名义干预政事和王位继承,法老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试图削弱打击阿蒙神庙僧侣集团的势力。
过程:宣布只有太阳神阿吞是全国唯一崇拜的神,取消对阿蒙神及其它地方神的信仰,创立崇拜宇宙间唯一太阳神阿吞的一神教。
下令封闭阿蒙神庙及其它神庙,驱逐其祭司,没收其财产。
实质:是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5、阅读下列材料:公元前1283年,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第21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向埃及提出了缔结和约的要求,并派人给埃及送去了和约草案。
拉美西斯二世同意缔结和约,从而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
和约除了说明性的内容外,包括一个序言和9个条文,即:(1)永久和平的确立;(2)互不侵犯的条约;(3)赫梯国王执行先前条约的义务;(4)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执行现今条约的义务;(5)军事互助的相互义务;(6)赫梯国家不接纳埃及亡命者的义务;(7)埃及不接纳赫梯亡命者的义务;(8)神对违约者的威胁和对守约者的加恩诺言;(9)亡命者的引渡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第133页回答问题:(1)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这场战争的本质。
两个奴隶制大国进行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的反映。
(2)这场战争的意义怎样?战争的历史影响是什么?意义:埃及和赫梯瓜分了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势力范围,对这一地区的占领合法化;和约本身又变成一个军事同盟条约,双方保证在面临第三国威胁时,在军事上互相支援;双方还保证互相支援以对付本国内部的危险。
影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为争夺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
周围其他大国也不同程度卷入这场军事外交斗争中。
也标志着东地中海一带的各文明古国间关系已开始打破孤立、闭塞、隔绝的状态,逐渐有机地联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