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练习,同伴互助,会认“呢、喃、喳”等8个生字;通过自主观察、难点字形分析,会写“演、琴”等13个生字。

2.借助思维导图,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3.抓住描写声音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4.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声音写
具体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5.学习根据声音的特点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1.播放音乐《森林的歌声》。

2.学生交流听到了哪些动物
的声音。

3.导入课题“大自然的声音”。

4.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中心
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进
行概括。

3.学生再读课文,完成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4.结合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先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分别从“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这三个方面进行描写。

这就是总分结构。

板块三集中识字,巩固方法
1.认读生字。

(1)自读生字,把容易读错的生字标出来,再读几遍。

(2)同桌互读,帮助对方纠正错误的读音。

(3)借助课件集体认读,特别注意“奏”“琴”“鸣”这几个字的
读音。

2.识记字形。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
主识记生字的字形,标出容易写错的生字,并书空练习。

(2)同桌交流容易写错的生
字,并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分享难点字形,运用字理识字法,重点学习“琴”“滴”“敲”三个生字,渗透汉字文化。

(4)在课堂练习本上练习书写这三个生字,注意整洁、美观。

第二课时
板块一研读重点段落,体悟表达特点
1.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围绕“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个中心句,写了哪几个方面?
(一方面写小雨滴喜欢玩打击乐器,另一方面写小雨滴汇聚起来一起唱着歌。


(2)学习描写小雨滴喜欢玩打击乐器的句子。

①小雨滴玩打击乐器时发出了哪些声音?圈出文中的词语。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②读这两个词语,读出雨声的节奏感。

③小雨滴玩打击乐器还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沙沙、哗哗、啪啪、叮咚……噼噼啪啪、淅淅沥沥、哗哗啦啦……滴答滴答、叮咚叮咚、哗啦哗啦、淅沥淅沥……)
④朗读描写雨声的词语,读出节奏。

⑤通过自由读、抽生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读“下雨的时
候……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学习描写小雨滴汇聚起来一起唱着歌的句子。

①自由读第3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小雨滴汇聚起来,流向不同的地方:先是流向小溪,接着流向河流,最后流向大海。

流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声音也不一样,先是“淙淙”,接着是“潺潺”,最后是“哗啦啦”,先是“山中小曲”,后来是“海洋大合唱”,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②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③通过自由读、抽生读、轮流读的方式,读出声音的变化。

(4)反复诵读第3自然段,练习背诵。

2.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思
考:這两个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第一句是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画出特别感兴趣的词句,
联系生活实际说体会。

(3)自由练读,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分享给伙伴。

板块二学习表达特点,迁移运用
1.第2~4自然段都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2.你还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
一段话,运用总分的写法,写出声音美妙在哪些方面。

3.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

作业设计
一、制作声音词语卡
分类整理出描写声音的词语,可以按词语的重叠形式分,也可以按声音的不同种类分……看谁写得多。

二、绘制思维导图
课堂上,我们用思维导图理清了全文的思路,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可以是气泡图,也可以是树状图,还可以是括号图)绘制第2自然段或者第4自然段的写作思路。

三、录制朗诵音频或视频
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朗诵,录制成音频或视频(感
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进行朗诵),分享到班级QQ群或朋友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