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麻醉方法临床观察与分析 优秀专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anesthesia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modified TLIF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and to analyze and explore better anesthesia program. Methods: It was comparative analysis what include the success rate of anesthesia, muscle relaxants score, the determining time of lower limb function and VAS scores postoperative,between the 2 groups in early studies. It was comparative analysis what include the HR,SPO2,MAP, VAS scores postoperative, bleeding capacity and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capacity intraoperative ,and the time of completion of surgery to extubation,between the 2 groups in later studies.Results: 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when all of indexes were tested between the 2 groups in early studies.l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when bleeding capacity and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capacity intraoperative were tested ,and the significant (P<0.05)was detected in the same when MAP was tested after 20 minut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invasive; clinical effect
腰椎为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过度活动、超负荷承载、年龄增长等因素会促使腰椎老化,继而在外力等作用下引起退行性病变,即为腰椎退行性疾病。
有效手术治疗方式包括[⑶: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等。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方式是近年来脊柱外科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M],我院自2009年9月,也一直在研究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改良TLIF治疗方法。
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中病患俯卧位和病人耐受性不佳等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手术过程的麻醉处理具有其特殊性⑷。
本次研究分为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将研究初期51例病患分为两组,分别行腰硬联麻和全麻,优选出麻醉方式后,再将研究后期的158例病患分为两组(均行全麻),后期2组行血液保护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优劣,旨在探讨更佳麻醉方案。
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初期51例病患和研究后期158例病患,分别为
invasive; clinical effect
腰椎为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过度活动、超负荷承载、年龄增长等因素会促使腰椎老化,继而在外力等作用下引起退行性病变,即为腰椎退行性疾病。
有效手术治疗方式包括[⑶: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等。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方式是近年来脊柱外科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M],我院自2009年9月,也一直在研究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改良TLIF治疗方法。
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中病患俯卧位和病人耐受性不佳等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手术过程的麻醉处理具有其特殊性⑷。
本次研究分为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将研究初期51例病患分为两组,分别行腰硬联麻和全麻,优选出麻醉方式后,再将研究后期的158例病患分为两组(均行全麻),后期2组行血液保护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优劣,旨在探讨更佳麻醉方案。
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初期51例病患和研究后期158例病患,分别为
1.2.3后期1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具体方法在122的基础上,术毕前25〜35min经静脉注射曲马多(lmg ∙ kg-1 )o
124后期2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具体方法在123的基础上,采取了血液保护措施:术中回输自体血和控制性降压,控制性降压措施为:。
.01%乌拉地尔静脉滴注,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滴速,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5〜70mmHg0
1.3观察指标初期研究观察两组的麻醉成功率、肌松评分、术后判定下肢功能时间和术后VAS评分;后期研究使用多功能检测仪(型号:PM-9000)监测并记录麻醉前10min>麻醉诱导后10min>手术开始后20min的HR (心率)、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和MAP (平均动脉压)情况,以及术毕复苏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
1.4统计学分析该研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1±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vO∙O5时,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初期研究结果初期1组在麻醉过程中有4例未能达到目标水平,不能手术,转行全麻,麻醉成功率为84.0%,初期2组麻醉成功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松评分、术后VAS评分和术后判定下肢功能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尸〈0.05)。
见表1。
表1初期1组与初期2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组别麻醉成功率肌松评术后判定下肢功术后VAS
(%) 分能时间评分初期1 2 84.0%(21/25) 5.2±176.1 ±22. 4 1.55±0. 36 组5 1.3
初期2 2 100∙0%(26∕267.3±26∙9±11.2* 4.96±组6 )* 2.1* 2.72* *:与初期1组比较,初期2组观察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后期研究结果手术开始后20min,两组MAP值比较,具有显
著差异(P<0.05);后期2组的术中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显著少于后
期1组(PV0.01);其它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表3。
表2后期1组与后期2组HR、SPO2> MAP和术后VAS评分情况
比较
观察指标检测时间点后期1组后期2组F值
麻醉前10min92.91 ±93.06 ±0.4 HR(次11.4211.217
/min)麻醉诱导后88.12±87.52±0.2
10min12. 0611.547
手术开始后85.23 ±84.54 ±0.3
20min11. 3311. 180
麻醉前10min96.92 ±97.36±0.1 SPO2(%) 1. 38 2. 181
麻醉诱导后96.43 +97.17±0.1
10min 1.28 1. 596
手术开始后96.08 ±97.62 ±0.1
20min 1.09 1.385
麻醉前10min110.13±110.54±0.1 MAP(mm18.2117.962 Hg)麻醉诱导后103.61 ±102.73 ±0.1
10min17.2517.443
手术开始后96.28 ±65.18±36.
20min15.9310. 27*13术后VAS/ 1.48 ± 1.47 ±0.1评分0. 330. 340 *: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后期1组与后期2组术毕至清醒拔管时间和术中出、输血情况
比较
组别n术毕至清醒拔管时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
间(min) (ml) (ml) 后期1 711.4±7. 8 930.3±312. 3 820.3±306. 9
组8
后期2 8 11.2±7.6 525.2±102.9±组0 120.8** 12.0** :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会引起病患腰腿疼痛与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患生活质量⑵引。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日益突出,该病已成为中老年的常见多发病,研究良好的治疗方法也逐渐成为许多外科医师的研究课题。
我院在已有的TLIF研究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自2009年9月进行微创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研究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基于此手术方法,同步的麻醉方案优选研究一直在进行中。
本次麻醉方案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逐步对比分析不同的麻醉方案并逐步改进。
初期研究只选用了较少的病例数,因为研究结果显示,腰硬联麻方案用于该术时麻醉成功率较低(84.0%),分析腰硬联麻失败的原因[3闾,可能是由于该类疾患的椎管内组织与结构的改变,麻醉平面不足,扩散欠理想。
研究还发现,全麻较腰硬联麻的肌松效果更好、术后判定下肢功能时间更短,有利于手术更顺利进行和更早配合肢体运动指令A*因此,为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后期研究中及时调整了麻醉方案(均采用了气管插管全麻)。
但术后VAS评分显示,腰硬联麻引起患者术后疼痛感更轻,这是其优点所在。
为改善全麻患者术后疼痛,在后期的研究中均在术毕前静注曲马多,效果良好。
微创改良TLIF术的手术创伤虽较传统术式小,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大仍是不可回避的,因此,应积极采取血液保护方案。
此次研究,后期2组在后期1组的基础上,采用了
回输自体血和控制性降压,旨在减少术中病患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血液保护组(后期2组),术中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显著少于未实施血液保护组(后期1组)(P<0.01);且采取血液保护后,术中血压较未保护组更低(「<。
.。
5)、更合理、更加稳定。
回输自体血能在一定出血范围内满足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的需求,既安全方便有节约血资源,同时具有减少输注异体血所带来的疾病传染概率等优点目51,是临床提高麻醉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微创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具有成功率高、肌松完全、安全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该术的优选麻醉方式。
术中积极实施血液保护措施,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是提高麻醉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黄伟,商卫林,李振宙,等.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J].中国医药导报,2011,8( 128):22-24.
[2]蒋伟宇,马维虎,赵刘军,等.TLIF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2009,17⑺484-486.
[3] Guglielmo L, Pignataro A,Di Fiore G,etal . Conversion of spinal anesthesia into general anesthesia:an evaluation of more than 35, 000 spinal anesthetics [J]. Minerva Anestesiol, 2010, 76 (9): 714-719.
[4]裘剑波,孙璐,仲琴,等,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J].临床军医杂志,2009, 37 (2): 290-292.
[5]曾志涛,周艳,蒙建栋,等,右美托咪定微量泵输注用于气管插
管全麻手术麻醉诱导的临床观[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11-112.
[6]文生豪,程翔.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髅部手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125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