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2r
n
可编辑ppt
35
第2节 纯系学说
丹麦遗传学家 W.L. Johanson,1857-1927 纯系学说 pure line theory
可编辑ppt
36
Johanson的菜豆试验:
Johanson,1900年起,连续6年
对自花授粉作物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进行粒重选择
可编辑ppt
6
杂交和近交都可以为人类服务
动植物遗传改良,往往近交和杂交交替 使用
既利用近交的长处又利用杂交的优点 既避免近交的缺陷又避免杂交的短处
可编辑ppt
7
如玉米育种
品种A×品种B→F1
F1经多代自交,通过选择,淘汰不良基因, 获得优良自交系。
用来自不同杂交组合的自交系杂交,获得 具有强大杂种优势的杂交种,用于生产。
可编辑ppt
37
Johanson的菜豆试验:
从天然混杂的一批菜豆商品种子中,选出粒 重显著不同的100粒种子分别播种, 成熟后分株收获,记录每株种子的单粒重,
从中又选出19个单株,每个单株后代为一个 株系。
这些株系之间的平均粒重有明显差异,最重 者高达64.2g/100粒,轻者仅35.1g,
同时,每个株系内又选出最重和最轻的两类 种子分别播种,如此进行了6个世代。
↓
品种间交配
↓
远缘杂交(种间及可其编辑pp以t 上)
5
近交和杂交的比较:
近交可以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 性(homozygosity),提高遗传稳定性, 但是往往伴随严重的近交衰退现象 (inbreeding depression)。
杂交(outbreeding),可以使原本自交或 近交的生物增加杂合性(heterozygosity), 产生杂种优势(heterosis)。
中(自花授粉植物),动物界也有。
可编辑ppt
3
异交(outbreeding):
品种内个体间交配(介于近交和杂交之间) 品种间交配 种内亚种间交配
种间交配 属间交配
远缘杂交
可编辑ppt
4
自交
↓
回交(父女或母子交配)
↓
全同胞交配(同父母的兄妹交配)
↓
半同胞交配(同父或同母的兄妹交配)
↓
表兄妹交配
↓
品种内交配
可编辑ppt
8
近交衰退:
近交后代的生活力下降,适应能力减弱、 抗逆性降低,或者出现一些畸形性状。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绝大多数植物都是异 交(outbreeding)的。
可编辑ppt
9
近交的优点:
❖ 自交和近交的后代纯合性高,性状整齐一致, 栽培作物就便于栽培管理。
❖ 水稻、小麦、大麦、豌豆、菜豆、马铃薯、烟草等。
1
1 2r
n
可编辑ppt
25
杂合基因对数与可自编辑交pp后t 代纯合速度的关系 26
应用这个公式,有2个前提条件: 各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不存在连锁; 各种基因型个体的生活力、繁殖力相等。
可编辑ppt
27
2、隐性性状通过自交得以表现
在异交物种中,有害的隐性基因多存在于 杂合体中,一旦自交或近交,隐性基因得 以纯合而表现隐性有害性状。
多的机会结合而表现不良的隐性性状。
可编辑ppt
15
二、近交系数(coefficient of inbreeding)
近交的程度用近交系数表示,F。
一个个体从祖先得到一对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 的2个等位基因的概率。 或:指个体的某个基因位点上两个等位基因来 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
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如果分别来自没有亲缘 关系的两个祖先,即使功能上是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却 不一定完全相同。 只有同一祖先某一基因座上的某个等位基因的拷贝,其 核苷酸序列才是完全相同的。
可编辑ppt
38
菜豆两个株系粒重选择结果(mg/100粒)
小粒株系(1901年种子重351mg)
大粒株系(1901年种子重642mg)
收获 当选植株的种子平 后代植株的种子平 当选植株的种子平 后代植株的种子平
年份
均重
均重
均重
均重
轻粒种子 重粒种子 轻粒种子 重粒种子 轻粒种子 重粒种子 轻粒种子 重粒种子
470
374
370
460
810
677
691
平均 278
428
368
374
517
792
667
662
可编辑ppt
39
纯系(pure line) 自花授粉植物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
由基因型纯合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的 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品种都是纯系。
可编辑ppt
40
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
可编辑ppt
11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 plant)
天然异交率1~4% 普通小麦、水稻、大麦、大豆等
可编辑ppt
12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pollinated plant)
天然异交率5~20%
棉花、高粱等
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绝大多数 ♀♂同花。
17
❖ 例如,杂合体Aa自交,子代中一半是纯合 体AA、aa。
❖ 纯合体AA或aa,不仅是纯合的,而且也是 同一个等位基因的拷贝,其核苷酸序列当 然是完全相同的。
❖ 杂合体自交子代中,纯合体的两个等位基 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完全相同的,其比例是 1/2,也就是近交系数等于1/2。
可编辑ppt
18
近交系数的计算:
1902 300
700
632
649
1903 250
420
402
410
550
800
752
709
1904 310
430
314
326
500
870
546
549
1905 270
390
383
392
430
730
636
636
1906 300
460
379
399
460
840
730
744
1907 240
频率
频率
1
0
1/2
1/2
1/4
3/4
1/8
7/8
1/16
15/16
…
…
1 2r
1 1 r 2
24
➢ 每自交一代,杂合体比例下降1/2,逐渐→0,但是 只要没有选择在起作用,就永远不会等于0。
➢ 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和强度,杂合体下降的速度和强度, 与所涉及的基因对数、自交次数和是否选择有关。
➢ 设n对异质基因,自交r代,其后代群体中纯合体的比 例为:
可编辑ppt
16
❖两个有亲缘关系的个体有可能从共同祖先 那里得到同一个等位基因。
❖这两个个体交配,又有可能把同一个等位 基因传递给同一个子女。
❖这样,下代个体得到的一对等位基因可能 不仅是纯合的,而且核苷酸序列也是完全 相同的。
❖一个个体得到这样一对在遗传上完全等同 的基因的概率就是近交系数。
可编辑ppt
所谓“纯”只是相对的、局部的和暂时的。
稻、麦等自交作物中的许多优良品种就是 通过连续选择而育成的。
可编辑ppt
44
第3节 杂种优势
可编辑ppt
45
一、杂种优势的表现
可编辑ppt
23
杂合体Aa连续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的变化
世代
F1 F2 F3 F4 F5 …
F r1
自交次数 AA
0
0
1
1/4
2
3/8
3
7/16
4
15/32
…
…
2r 1
r
2 r 1
基因型频率
Aa
aa
1
0
1/2
1/4
1/4
3/8
1/8
7/16
1/16
15/32
…
…
1
2r 1
2r
2 r 1
可编辑ppt
杂合体 纯合体
➢ ♀ A1A2、♂A3A4
➢ 子代的基因型为
1 4A 1A 31 4A 1A 41 4A 2A 31 4A 2A 4
➢ 同胞兄妹间随机交配,子女中应该有四种纯合 基因型,A1A1、A2A2、A3A3和A4A4
➢ 这些纯合体的两个等位基因不但是纯合的,在 遗传上也是等同的。
➢ 这些纯合体出现的概率累加起来,就等于全同 胞交配后代的近交系数,F=1/4。
➢ 其中纯合体占4/16,即1/4,这就是全同 胞交配的近交系数。
可编辑ppt
21
近交系数的计算
可编辑ppt
22
三、自交的遗传效应
1、杂合体自交导致基因的分离和纯合 AA×aa→F1 Aa,F1自交产生F2,
1/4AA、1/2Aa和1/4aa。
F1100%Aa,F2中50%Aa
F3代中,3/8AA、2/8Aa、3/8aa,Aa 的比例下降到1/4。
❖ 自花授粉需要的花粉量少,在恶劣的条件下比 异花授粉更有利于繁殖后代。
❖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保留了一些自花授粉的植物, 并且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消除了自交的不 利影响,成为具有较强生活力和适应能力的稳 定类型。
可编辑ppt
10
植物的分类: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 plant)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pollinated plant) 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 plant)
可编辑ppt
13
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 plant) 天然异交率20~50% 玉米、白菜型油菜 自然状态下是自由传粉的。
可编辑ppt
14
近交衰退的主要原因:
❖ 近交提高了隐性基因纯合的机会。
❖ 生物的不良基因多半以隐性状态存在。 ❖ 近亲使不同个体所携带的隐性基因有较
在一个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 通过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纯系;
在混杂群体中选择有效;
纯系间的显著差异是稳定遗传的;
纯系内的差异是不遗传的,因而选择无效。
可编辑ppt
41
纯系学说的意义: 自花授粉植物单株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
区分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在基因型杂合的群体内选择有效,在基因型纯 合的群体中选择无效。
❖经过若干代回交,后代将基本上恢复为轮回亲本的 遗传组成。
❖ 一般来说,连续回交的过程都会伴随人工选择,保 留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否则回交就失去了意义。
可编辑ppt
32
回交与自交的区别 ❖回交和自交都能导致后代基因型的纯合 ❖自交后代中纯合基因型的种类多种多样 ❖而回交后代中基因型严格受轮回亲本的制约
第9章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可编辑ppt
1
第1节 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 大多数动植物 有性生殖 ➢ 近亲繁殖 ➢ 杂交 ➢ 具有明显不同的遗传效应。
可编辑ppt
2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
有亲缘关系的个体间的交配或配子的结合, 简称近交(inbreeding)。包括:
❖自交(selfing) ❖全同胞交配 ❖半同胞交配 ❖表兄妹间交配 ❖回交 自交是近交的极端形式,一般只出现在植物
可编辑ppt
33
回交与自交的区别
❖ 假设3对基因,自交后代应该有23=8种纯合基因型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 自交r次以后,后代群体中纯合基因型的比例均为
1
1 2r
n
❖ 每一种纯合基因型的比例只有
1
1 2r
可编辑ppt
19
全同胞交配子代近交系数的计算
1 4A1 1 4A2 1 4A3 1 4A4
1 4A1
1 4A2
116 A1A1
1 16 A2A2
1 4A3
1 4A4
116 A3A3 1 16 A4A4
可编辑ppt
20
➢ 如果双亲都是杂合体,而且等位基因的 来源不同,则子代中有四种基因型。
➢ 同胞间随机交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有 16种组合方式,频率各为1/16。
可编辑ppt
29
四、回交及其遗传效应 回交在遗传学研究和育种上都是常用的方法。
利用隐性亲本和F1回交,可以测定F1产生的 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通过连续多代回交可以向特定的遗传背景中 导入个别基因或染色体区段。
可编辑ppt
30
回交的遗传效应
可编辑ppt
31
回交的遗传效应
❖回交也导致基因型纯合。
❖ 每回交一次,非轮回亲本的遗传组成就减少1/2。
n
1 2
n
可编辑ppt
34
回交与自交的区别
❖ 同样3对基因,回交后代只有1种与轮回亲本相 同的纯合基因型
AABBCC 或AABBcc 或 AAbbCC 或AAbbcc 或 aaBBCC 或 aaBBcc 或 aabbCC 或 aabbcc
❖回交r次以后,后代群体中这一种纯合基因型
的比例为
Johanson首次区分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可编辑ppt
42
纯系学说的相对性
纯系概念是建立在单一性状基础上的,不 可能所有基因都纯合,杂合体的比例不可 能等于0。 天然杂交会导致基因重组; 自发突变也会改变基因的纯合性; 基因型和环境互作,会出现新的表现型。
可编辑ppt
43
纯系学说的相对性:
自花授粉植物由于长期自交,有害的性状 已经被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淘汰, 后代中很少出现隐性有害性状,也不会因 为近交而使生活力显著降低。
可编辑ppt
28
3、自交导致遗传性状的稳定
纯合体在遗传上是稳定的,杂合体在遗传上是 不稳定的。
自交使得基因型不断得到纯合,从而使遗传性 状的表现稳定一致。
自交和近交对于农作物品种的保纯和物种的稳 定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