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阀检修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
1 范围 (2)
2 本指导书涉及的资料和图纸 (2)
3 安全措施 (2)
4 备品备件清单 (2)
5 现场准备及工具 (3)
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4)
7 检修质量记录 (7)
8 设备试运、调试、试验 (8)
9 设备检修不符合项处理单 (10)
10 完工报告单 (11)
11 质量签证单 (13)
12 对本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建议(记录阅读、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14)
13 设备概述 (15)
安全阀检修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1-4号炉过热器及再热器安全阀检修工作涉及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安全措施、备品备件、现场准备及工具、工序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本指导书适用于一期工程过热器及再热器安全阀解体工作,安全阀布置及规格参数见本指导书序号12设备概述内容,型号分别为:(具体见设备概述)
分离器(过热器入口)安全阀:1753WD
过热器出口安全阀:1713WF
低再入口安全阀:1705QWB
高再出口安全阀:1777QWF
检修地点在#1-4炉锅炉本体。
2 本指导书涉及的资料和图纸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阀门设备技术标准
DRESSER1700型系列弹簧式安全阀使用说明书
DRESSE1700型系列弹簧式安全阀安装说明书及图纸
3 安全措施
3.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2 检修该设备必须遵循的其他安全措施。
3.3热工相关测点、表计已拆除。
3.4锅炉停运,系统隔离,降压为零。
3.5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
3.6安全阀检修时严禁损伤设备及其部件。
3.7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拆下的零部件必须妥善保管好并作好记号以便回装。
3.8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应认真清点,绝不许遗落在设备内。
3.9起吊重物前检查起重工具是否符合载荷要求,并设专人指挥、操作。
3.10当天检修任务结束后一定要将检修所用照明电源断掉。
3.11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书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3.12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安全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3.13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各检修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备品备件清单
5 现场准备及工具5.1 现场准备
5.3 现场准备
□检修地面已经铺设防护胶片,场地已经完善隔离。
□工器具已准备完毕,材料、备品已落实。
□作业文件已组织学习,工作组成员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内容。
□起吊设备,工具已按规程进行检查试验和校验合格。
□其他检修该设备需要做的其他准备。
□施工现场布置施工电源、灯具、照明电源。
□准备齐全的整套检修记录表等
□已办理检修工作票。
□通知有关专业拆去热工、电气接线,注意固定、绑扎好线及线头,以免拆装过程中碰破、拉断。
W1
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6.1 安全阀解体
□拆除操手柄销、手柄、提升叉架销及叉架;拆除阀帽固定螺丝并卸下阀帽。
□用深度尺测量弹簧调整螺栓上端面至阀杆顶端的距离,并做好记录。
□用深度尺测量阀盖顶端平面与弹簧调整螺栓顶端的距离,并做好记录。
□用卷尺测量弹簧的长度(测量东、西、南、北四点,取平均值),并做好记录。
□松开弹簧调整螺栓锁定螺母,用专用扳手逆时针旋转直至调整螺栓与弹簧上部垫圈松开。
□用专用敲击扳手拆下阀盖螺母。
□将阀盖连同弹簧及上下垫圈一起从阀杆上提离阀门。
□拆下导向环的固定螺钉,并用记号笔将导向环与阀体的位置做好标记。
□将导向环、导向套及阀杆组件一起提出阀体。
□将阀杆组件从导向环和导向套下抽出,将阀杆及组件垂直悬吊在适当的地方。
□在导向环和导向套上作好标记,将导向环顺时针旋至导向套的底部并记录导向环的齿数。
□拆下喷咀环的固定螺钉,并用记号笔记录喷咀环的位置。
□用平面胎板盖在喷咀环上,逆时针旋转喷咀环,当胎板轻微移动时,停止旋转,拿下胎板,以喷咀环固定螺钉的位置为基准记录喷咀环的齿数。
□从阀杆上拆下阀瓣和阀瓣座,并测量阀瓣与阀瓣座之间的间隙并作好记录。
□阀体内的零件拆除后,清洗阀体并检查阀体及与阀门连接管座焊接焊缝,检查完毕后,立即在阀体上装盖板。
□检查并清理阀瓣座及端面。
□检查导向套内径并打磨,检查导向套外部螺纹,测量阀瓣与导向套的最大间隙。
□测量阀瓣和阀座密封面的高度。
W2
6.2 阀门检查修理,测量数据,并更换超标的零部件
□检修重叠套环及盖板。
□检修阀座套筒座。
□研磨前应确认密封面高度已经测量并记录。
□研磨工具材料应用布氏硬度HB240左右的铸铁材料制成。
□研磨膏应均匀涂在研磨面上,平衡施力,反复正反向旋转研磨杆。
□研磨时应及时更换研磨膏,并检查密封面的研磨情况,以防磨偏、蹋边现象。
□长时间研磨会造成研磨面的局部磨损,应经常检查修正,保证研磨面的平整。
□当密封面的损伤较重时,可采用粒度300—400研磨膏初研,然后用粒度600—800研磨膏精研,最后用粒度1000—1200研磨膏抛光精研。
□研磨抛光后的密封面应呈现一条黑亮连续圆环。
□密封面研磨好后,旧研磨膏须用不起毛碎布擦洗干净,用丙酮清洗,保证密封面呈无油状态。
□用红丹粉检查密封面径向吻合度,吻合度必须超过密封面宽度的85%以上。
□测量并记录研磨后的阀瓣及阀座密封面的高度。
□检修阀杆,镶磨阀杆与阀瓣接触的球面。
□检修弹簧,弹簧座。
检修标准如下:
□1、阀体表面无砂眼、无裂纹、无重皮,螺栓及零部件完好、合金钢阀门内部零件经光谱检查合格。
□2、螺纹磨损<1/3。
□3、阀杆表面腐蚀完好阀杆弯曲度≤0.10~0.15mm,阀座密封面、阀芯密封面平整光洁无划痕。
□4、导向套、反冲盘光洁无拉毛,螺纹无毛刺、翻牙。
□5、阀瓣压环与导承间隙0.10mm-0.15mm。
□6、阀瓣凸台高度0.60mm。
□7、弹簧无裂纹,严重锈蚀和变形,两端面平整,自由长度与原始值比较无明显改变。
H1
6.3 阀门的组装
□组装阀杆,阀瓣及阀瓣压环。
阀瓣与阀瓣压环配合间隙0.02~0.05mm。
□将轭杆原样装入底座。
□将下调节环旋入阀座套内,并定位。
下调整环旋入到原始位置,如须调整则应按每4.13MPa整定压力下降一个槽口的原则进行调整。
上调整环旋入到导承上,直至两者的标记重叠,此位置应为原始位置;保
证导承的端面到阀座套筒端面的尺寸进行调整。
□将上调节环及导承组件装阀门底座,调整上调节环。
□调节正确后将组件重新装入底座,固定上调整环销。
□将阀瓣及阀杆组件装入导承。
□在阀杆组件上安装盖板,用手拧紧盖板螺母。
□向上拉阀杆至开度正动块触及盖板,测量尺寸A,两者差值即为阀门开度。
□导向套与反冲盘间隙0.35~0.45m。
□如开度正确拆下轭架和盖板,安装开度止动块销重新组装阀杆组件。
□把组件重新装入导承内,并安装好盖板,拧紧盖板螺母。
□如开度不正确,拆下轭架和盖板,调整阀门开度,重复上述步骤。
□安装调整重叠套环并用开口销固定。
□安装弹簧垫圈,上弹簧垫圈应在面对安全门出口时凸耳与左轭杆啮合,然后安装轭架;扭紧轭杆螺母。
□用专用扳手将压紧螺栓旋至拆卸时的初始值,并拧紧锁定螺母。
□装好复位螺母及操纵杆、盖等组件,调整复位螺母,并重新安装盖、纵杆等.
W3
6.4 安全阀热态校验
□热态校验前对各安全阀进行检查。
□拆除安全阀盖帽及操纵杆组件,装上整定装置。
□锅炉的蒸汽压力稳定在工作压力的80%作为稳定的设定压力。
□启动液压泵、升压,当安全门发出“哧哧”声音时停止升压,记录此时的压力表读数P,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起座压力:起座压力=锅炉蒸汽压力+P×系数。
□视第一次的动作压力数据决定松或紧压紧螺钉并记录调整量。
□进行第二次试验重复上个直至达到安全阀规定的起座压力。
H2
6.5 清理现场
□收拾工具、更换下的备件和材料。
□清理检修现场,做好现场卫生。
W4
6.6 终结工作票
□撤出全部检修人员,清点人员和工具,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W5
7 检修质量记录
检修负责人:承包商质检员验收:监理验收:点检员验收:日期:日期:期:日期:
7.2 备品备件检验记录
8 设备试运、调试、试验
9 设备检修不符合项处理单
不符合项事实陈述:
检修负责人(签字):检修单位负责人(签字):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纠正、预防措施:
返工返修让步接受报废设备部点检员(签字):
日期:年月日纠正、预防措施意见:
同意不同意设备部部长(签字):
日期:年月日
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情况:
检修负责人(签字):日期:年月日
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意见:
监理(签字):
日期:年月日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意见:
设备部点检(签字):
日期:年月日
10 完工报告单
11 质量签证单
13
12 对本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建议(记录阅读、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13 设备概述
安全阀由美国德莱赛公司生产。
过热器入口安全阀:4只;过热器出口安全阀:2只;再热器出口安全阀:2只;再热器入口安全阀:5只。
13.1 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