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项目
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使风景园林生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这样可以很快的解决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会出现的问题。
可以提升我国的园林设计,使我国的园林设计更多样化,在我国的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应用,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生态修复;设计方法;风景园林;项目设计;应用
前言:风景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各大城市都越来越重视建设风景园林项目,并关注在项目设计中渗透生态理念,以满足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并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景观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以项目设计内容为核心,融入生态理念,使景观设计项目具有较强的生态价值。
1、生态修复概念
随着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大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早期工业发展忽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改的提出,就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
需要认识到,在生态修复工作中,并不是将生态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而是根据人类需求加以恢复与完善,因此生态修复又具有一定的人工干预特征。
2、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概述
从广义上来讲,生态设计是指人类在从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环境
的存在,遵从自然化、节约化、本土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原则,做到与
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做到最小,实现包括一切生态资源的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式。
生态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是从生态效益方
面来讲,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消耗和破坏,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现有自然环境的
影响,提高对生态环境各因素的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从
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重视节约成本和能源,对现有自然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合理、有效利用,让自然资源发挥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从而实现减少经济成本的目的。
生态设计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影响范围极广,不仅应用在风景
园林的设计中,在建筑、工程、工业设计及有机农业等方面都有很深层次的应用。
3、生态修复设计在风景园林项目设计中的意义
在风景园林项目设计中应用生态修复设计,不仅可以使得设计工作人员详细
了解园林设计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率。
在城市化脚步快速发展
的今天,风景园林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风景园林项目设计中应用
生态修复设计,能够使得风景园林设计更加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促使生物多样性
发展,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另外,将生态修复设计应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
以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提高设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得风景园林满
足人们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得人们意识到保
护环境的现实意义,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减少资源的浪费。
4、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4.1生态种植
要求设计人员充分掌握不同植物所具有的生长习性,注意合理搭配。
在制定
植物配置方案环节,要对区域内地理环境以及植物种类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主
要选择和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宜的物种。
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并在此基
础上选择植物的类别,比如要考虑植物生长习性是否符合区域生长需求、运输成本、采购成本、后期管理维护成本等,由此作出整体性规划。
园林规划期间,还
要注意所选物种应具有良好的再生性,以合理减少后续维护成本,并且所选物种
要和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宜。
在园林绿植搭配设计环节,要多样化地选择植物类型,满足城市居民精神层面需求。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环节,还要求设计人员了解不同
植物对气候、温度等条件的喜好,关注维护自然资源的平衡,主要选择本土植物,辅以应用外来物种,体现资源的科学分配。
比如在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中,
要基于设计需求合理控制成本,并关注提升物种成活率,优先选用本土作物。
4.2生物疗法
在被污染土壤的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生物疗法的使用,进行被污染土壤内
部腐殖质的选择,进行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的增加,进行生态环保性植物的种植,
这种植物能够进行有毒物质的有效性吸收,从而是区域环境内土壤成分的良好改善,实现对有限资源环境的可循环利用。
生态化理念是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趋势,在风景园林的施工阶段及使
用阶段,生态元素随处可见,生态园林设计已经不再是一种愿景,而是现代化风
景园林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风景园林设计通过对生态化因素的引进,有利于提
升风景园林的现代化设计水平,在满足人们生活居住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来说,我国现代化风景园林生态设计体系尚不健全,依旧存在很多设计上的不足,不能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
效结合,为了解决实际要求,必须加大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化研究力度,优
化风景园林设计生态学理论体系,增强我国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水平,提升人们
的生活品质,实现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的整体性、稳定性发展。
此外,结合园区大气监测系统,设置森林智能防火系统,实现全天
候监测、自动报警、自动定位、火灾预警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
的损失。
4.3群落的营造
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是植物生态效益作用,植物能够达到净化空气、土壤、
保障水资源等作用,改善城市噪音污染,提升城市气候条件。
在生态设计中兼顾
科学性和观赏性,以当地的植被为基础,保障植物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
同时尽
量使用当地树种,加以适当的改良,体现当地植物景观特点。
多元化的植物配置
方式采用乔、灌、树、草等群落相互结合,注重物种和色彩的搭配,确保功能齐全、结构、群落稳定等复合结构,四季特点分明,群略和风景之间协调、美观。
4.4循环水源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达到艺术美学的效果必不能缺少灵动之水,而要达到生态的效益也不能缺少相应的水源以及水资源的处理利用。
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园林的设计尽量利用现有的源头活水或是引进活水,以此营造特别的生态圈如人工湿地,湖泊溪流等,对水的利用和处理还包括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水资源的节约再利用等方面。
传统设计多考虑管道排污,人工处理,加入生态的理念,则要充分利用园林中湿地的大型植物及其它生态圈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引导自然的水循环,引进活水、处理污水,并在此过程中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增大绿化面积,建设可持续的园林生态环境。
4.5湿地景观
湿地对于城市生态的意义重大,起到调节城市温湿度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湿地景观的打造,一方面是要确保湿地内水的流动性,避免出现死水;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可饲养一些动物在湿地中,提高观赏性,同时为湿地监管反馈生物信息。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风景园林项目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修复方法,与时代发展脚步保持一致,在一定和程度上可以提高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钟卫.探讨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项目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9(30): 123.
[2]王敏敏.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
产,2017(36):67.
[3]徐可颖.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方法分析[J].建筑知识.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