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校园优秀文化成果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遗校园优秀文化成果案例
在我们学校,非遗文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其中剪纸艺术最为璀璨。
一、剪纸走进课堂:从好奇到热爱。
1. 起步阶段。
记得刚把剪纸课引进学校课程体系的时候,同学们那眼睛里满是好奇。
老师拿着一把小剪刀和一张红纸,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功夫,一个漂亮的窗花就出现在眼前。
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对着书本和电子屏幕的学生来说,这简直太神奇了。
最开始,大家连剪刀都拿不稳,剪出的线条歪歪扭扭的,就像喝醉了酒的蚯蚓。
但是呢,越是这样,同学们的好胜心就越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剪出好看的图案。
2. 深入学习。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了解到剪纸可不仅仅是随便乱剪。
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图案都有寓意。
像牡丹花代表富贵,喜鹊代表喜庆。
老师还会给我们讲一些民间剪纸艺人的故事,那些艺人仅凭一把剪刀和一双巧手,就能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时候,同学们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好玩而剪纸,而是真正开始尊重和热爱这门艺术。
大家开始认真地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比如对折、三折、四折的剪法,如何剪出圆润的曲线和锋利的直线。
而且啊,课堂上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总会有一些同学剪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形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二、校园剪纸社团:创意的摇篮。
1. 社团成立。
有了一定的剪纸基础后,学校的剪纸社团就应运而生了。
这个社团就像是一个充满魔法的创意乐园。
同学们在社团里就像一群小魔法师,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这里,可没有什么千篇一律的作品。
有的同学把传统的剪纸元素和现代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剪出了会功夫的熊猫,超级可爱;还有的同学把剪纸和诗词结合,在剪纸作品里巧妙地融入了古诗的意境。
2. 社团活动与比赛。
社团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像剪纸展览。
每到这个时候,校园的走廊就变成了一个剪纸的艺术长廊。
同学们像小明星一样,站在自己的作品旁边,给参观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创作思路。
而且,我们还会参加各种剪纸比赛呢。
在一次比赛中,我们社团的同学用剪纸的形式展现了学校的四季美景。
从春天盛开的花朵,到夏天茂密的树林,再到秋天金黄的落叶和冬天皑皑的白雪,整个作品美轮美奂。
评委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我们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三、剪纸文化的校园传播:让更多人爱上剪纸。
1. 校园文化节。
学校的文化节是剪纸艺术大放异彩的好机会。
在文化节上,剪纸社团的同学们会现场表演剪纸。
周围围满了好奇的同学和老师,大家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声。
还有一些互动环节,让其他同学也能亲手体验一下剪纸的乐趣。
很多原本对剪纸不感兴趣的同学,在这个时候都被吸引过来,成为了剪纸的小粉丝。
2. 跨年级传承。
我们还开展了跨年级的剪纸传承活动。
高年级的同学就像小老师一样,去低年级的班级里教小弟弟小妹妹们剪纸。
这种传承方式不仅让剪纸艺术在校园里传播得更广,还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小弟弟小妹妹们对大哥哥大姐姐那是充满了崇拜,而大哥哥大姐姐们也很有成就感。
通过剪纸艺术在校园里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学校不仅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扎下了根,还让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快乐、自信和创造力。
这就是我们学校关于非遗校园文化成果的一个精彩案例。
戏曲,在很多人眼里那是爷爷奶奶才喜欢的东西,可是在我们学校,戏曲却成为了一种超级酷炫的文化潮流。
一、戏曲课程的开设:打破误解。
1. 第一堂课的震撼。
戏曲课刚开的时候,同学们都带着一种“这有啥好看”的表情走进教室。
可是,当老师一开口唱出那婉转悠扬的戏曲唱腔,再配上那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脸谱图片展示,同学们都惊呆了。
就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拉了过去。
老师给我们讲戏曲的种类,什么京剧、越剧、黄梅戏等等。
原来戏曲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
2. 学习戏曲知识和基本功。
在之后的课程里,我们开始学习戏曲的基本知识,像什么是生旦净末丑。
同学们为了记住这些角色,还编了一些搞笑的顺口溜。
然后就是戏曲基本功的训练啦,像台步、手势、眼神。
男生们刚开始走台步的时候,那姿势就像机器人一样僵硬,女生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手势做得乱七八糟。
但是大家都很努力,每次上课都像一场欢乐的闹剧。
大家互相打趣,又互相鼓励,慢慢地,同学们的基本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校园戏曲社团:舞台上的小戏骨诞生记。
1. 社团选拔与训练。
戏曲社团的选拔可是非常严格的。
同学们要展示自己的戏曲基本功和演唱能力。
那些入选的同学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兴奋。
在社团里,训练更加严格,但是也更加有趣。
大家一起研究戏曲的唱段,怎样才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到位。
有时候为了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同学们会反复练习几十遍。
但是每次当自己有一点进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2. 校园戏曲演出。
三、戏曲文化的多元传播:从校园到家庭。
1. 校园戏曲广播。
学校还开设了戏曲广播。
每天课间的时候,校园里就会响起戏曲的优美旋律。
刚开始,有些同学还不太习惯,但是慢慢地,大家都开始跟着哼唱起来。
这个戏曲广播就像一个无形的老师,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熟悉戏曲。
2. 家庭戏曲小使者。
同学们还把戏曲文化带回了家。
很多同学会给爷爷奶奶表演自己学到的戏曲片段,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还有些同学教爸爸妈妈戏曲知识,让戏曲文化在家庭里也得到了传播。
戏曲走进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就是我们学校戏曲进校园的精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