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做什么 留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
(工会主席张晓枫)
14年前,江泽民同志在广州高州市“三讲”教育会议上要求党员干部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三个重要人生课题。
时下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好领导干部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的问题这“人生三题”。
一、入党就要不改初衷始终保持先进本色
“入党为什么”反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什么、追求什么,是“做什么”、“留什么”的前提和基础。
这个问题既是每个共产党员入党之初面临的问题,也是终身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随着环境、地位的变化,入党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改变自己的初衷,甚至是忘了本、变了质。
这是非常危险,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坚定信念跟党走。
每个人虽然入党的时间不一样,但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好好为党和国家工作,争取入党,当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可见,党在我们心目中是非常崇高的、非常神圣的。
入党后,随着党龄的增长,党内生活锻炼的增多,对党的感情应该越来越深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应该越来越坚定。
坚信党、跟党走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的入党初衷。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出生入死,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对党的坚定信念。
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证明我们
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
我们每个人从昨天的一个农民的儿子、青年学生成长为今天党的一名干部,靠的是什么?也是我们的党。
我们一定要永远忠于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为捍卫党的执政地位而奋斗。
牢记宗旨为人民。
刘少奇同志在党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人民服务而建立的,我们的一切党员的一切牺牲、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而不是为了别的。
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最伟大的光荣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纵观历史,共产党之所以区别于国民党,一个从小到大,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由强到弱,一步步走向失败,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一个党是这样,一个党员干部也是这样。
毛泽东同志为革命的胜利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周恩来同志鞠躬尽瘁为人民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等故事,曾鼓舞、教育了多少代、多少共产党员和普通老百姓。
这方面的事例我就不多讲了。
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仍然坚定信念,努力为党工作。
特别是他第三次复出时,已经是七十六七岁的高龄了,按他的说法,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可走:一种是做官,另一种是干点事情。
他毅然选择了后者,结果就造就了我国空前的伟大辉煌。
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学习他矢志不渝为人民的精神。
我们都是为人民的利益走到一起的,在我们十几年、几十年所受的教育中,在我们入党举起拳头的时候,都讲的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的利益值得
一切。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艰苦奋斗做模范。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胡锦涛同志指出,“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使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
”现在,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上升到世界第2位,但人均GDP 的排名还比较靠后,全国还有上亿贫困人口。
因此,艰苦奋斗的传家宝一天也不能丢。
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并不是鼓励奢侈浪费,特别是不能成为干部随意消费公款的理由。
在物质享受上,党员干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物质财富日益积累、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生活待遇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贪图享乐的风气也在不断滋长。
有的人在各种公开场合讲排场、比阔气,有的人用公款吃喝玩乐、挥金如土,这些做法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讲艰苦奋斗,提倡的是一种革命精神,并不是反对改善物质文化生活,不是要人们做“苦行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发展经济,保证
人民衣食无虞、步步提高,这些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共产党人在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过程中,把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一步步地变成现实,同时也塑造和展现着自己高尚的精神世界,时时享受着“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的宝贵人生。
二、当官就要牢记使命勤勉敬业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经常讲“为官一任,振兴一方”、“当一任领导,负几代责任”,这是对“现在当官做什么”的最生动回答。
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意味着奉献,位置越高,所负的担子越重,越需要“夜以继日、寝食不安”的精神。
“现在当官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解决好瞄着什么干的问题。
可是,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却不是这样想和做的。
比如,有的干部只是瞄着位置干,瞄着利益干,瞄着领导干,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去甚远,格格不入。
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党员干部,应该是这样来干:
切实打牢基础。
所谓基础性工作,就是那些“保底”的工作,是长期起作用的工作,是要年复一年经常抓、反复抓的工作。
当前尤其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工作指导思想问题。
努力做到“三个不为”:不为出名挂号所累。
把工作看作是职责所系,而不是为了出名称挂号,把岗位当作辛勤耕耘的园地,而不是表现自己的舞台。
不为急功近利所动。
要有对党的建设高度负责的思想,打长谱、谋长远,不奢望每一项付出都得到回报,每干一项工作都在领导那里打下烙印,尤其是不能干那些工作还未干就急于总结
经验的事。
不为他人出名眼红。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盲目赶那个浪潮,不去凑那个热闹,不怕坐冷板凳。
其次要下慢功夫、苦功夫、长功夫。
涉及基础性工作不是一下两下能成功的,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艰苦扎实的作风和抓反复、反复抓的韧劲,全身心地投入,呕心沥血,精雕细刻。
当前尤其要注意艰苦性和连续性,不能图轻松,走捷径,不能像黑瞎子掰包米,掰一个丢一个。
再次要在揭短报忧中谋发展。
工作落实不落实是相对的,要解决不落实的环节中去实现落实,成绩和问题也是相对的,要在解决问题中取得成绩。
抓基础性工作必须从不落实的地方抓起,必须从解决问题入手,勇于揭短,善于揭短。
创造一流业绩。
一个国家要有骨气,一个人要有志气。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只在枪林弹雨中辉煌,也不只在惊涛骇浪前闪光;不只在卫星飞船上凝聚,也不只在紧急危难时高扬。
在平凡的岗位上,处处都有党性的考验陶冶,时时都需要党性的升华弘扬。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大家争创一流的劲头鼓起来。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不求最多,但求最好。
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大都在一定岗位上承担一定的任务,这些看来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同党的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整个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反映在本职工作上。
党员在从事本职工作时,应当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衡量和评判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并以自
己出色的业绩去影响和带动群众一道前进。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今天,为了顺利实现党的战略目标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党员干部,更应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思维方法,努力增强自己的职业技能,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共产党员进行党性锻炼、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关键、最紧逼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直接、最基础的一项工作。
路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我们要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认认真真做工作,扎扎实实抓管理,奋力拼搏,刻苦工作,展现个人价值,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好“颗粒”作用,争创新的工作业绩。
真心服务群众。
“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党员干部的本质,蕴含着对党员干部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要求。
“领导就是服务”,意在强调党员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不是对百姓的恩赐,而是职责的约束和岗位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为人民服务已不只是党员干部必备的观念,它已成为整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有的意识。
党员干部只有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一流的服务工作,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逐渐出现了“三个淡薄三个严重”,即宗旨观念淡薄,
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淡薄,个人主义严重;服务观念淡薄,享乐思想严重。
“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民。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感情”二字都有一个心字,体现的是热心,爱心,就是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以谦虚的姿态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服务。
要做眼睛向下看,耳朵向下听,脑子向下想,两腿向下迈,双手向下握,敢于到存在矛盾和问题的地方去,多到艰苦的地方去,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让群众看到我们的真心、真情与真意,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真心服务群众,就要像在兰考县治理内涝、风沙、盐碱身患肝癌仍坚持劳作的焦书记,献身边疆发展、民族和平的孔繁森,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安徽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的杨善洲,被授予“敬业守责、敢做善成的模范基层带头人”的朱传波他们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彰显出一种叫做公仆本色的“创先争优”、创造一流业绩的可贵精神。
三、将来身后应该留下辉煌业绩良好形象
中国有句古话叫“政声人去后”,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的任职时间是有限的,都有一个走与留的问题,都有一个能否经得起后人评说的问题。
评说什么?一个是你干了多少好事实事,一个是你是否是一个好人好官。
好事实事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留下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个好家底、
一个好业绩;好人好官综合起来就是毛主席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在自己有限的生涯里,为人民为历史也为子孙留下点闪光的东西,留下点让人怀念的东西。
清醒正确的头脑。
周总理讲“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人是会变的,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好不等于今天好,今天好不等于明天好。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新星坠落”、“59岁”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现在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酒绿灯红”随处可见,诱惑人的东西越来越多,每个同志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人生就是一种择,不是选择正确,就是选择错误;不是选择高尚,就是选择低谷;不是选择光明,就是选择黑暗。
改造主观世界要有很高的自觉性,通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改造,使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健全,头脑越来越清醒,信念越来越坚定。
平常淡泊的心态。
改造世界观不能当作口号喊,而要研究解决我们生活当中、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困惑。
一个是不要为名利所累。
走到干部行列中,都面临着职务调整问题。
看到自己身边的人提了,自己也想提,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不能把这个问题看得过重,不要用不正确的观念、不正确的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
职务意味着责任。
决定一个的价值,不取决于他职务的大小、官职的高低,而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所作的贡献。
职务的调整受多
种因素的制约。
使用干部,德才兼备是一个基本条件,但也要讲机遇。
有的同志说,从一定意义上看,机遇更重要,应该把机遇放在第一位。
干部使用的合理与否是相对的,不可能人人满意。
你认为合理的时候,可能他人认为不合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时候,可能他人认为合理。
基本的标准是看大多数人的公论。
环境造就人,人离不开环境。
在职务面前,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上进心。
现在,有的同志在一个位置上,还没有干满三年,便坐不住了,这可要不得。
为什么现在基层出不了有影响的典型,关键是干部任职时间太短。
有的干部在这个位置上干可以,在那个位置上干也可以,因为他的基本素质好,而有的干部放到哪里都不行,关键是基本素质达不到。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
”另一个是不为家庭所累。
家庭和事业有一致的一面,一个不爱家庭、不孝敬父母、不爱别人的人,就不会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人民。
但反过来说,也有矛盾的一面,家庭的事情考虑多了,考虑工作上的事情自然就少了。
现在有的年轻干部把家庭看得太重,儿女情长,喜欢往家里跑。
好男儿志在四方,应当有理想抱负,在家庭问题上不妨洒脱些、大气些。
优秀过硬的素质。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没有金钢钻,揽不了瓷器活。
当干部的必须有“几把刷子”,起码要会做群众工作,会抓工作落实,会解决棘手难点问题,确保一方平安和稳定。
党员干部下基层要主动找基层的同志谈心,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相信基层有净土,基层有人才,而且有许
多可学的东西。
现在机关挑选干部,有人总认为基层没有人才,关键的问题是你下去了没有,了解了没有。
当然你不能用求全责备的观念来衡量人才,不能用机关的标准要求基层的同志。
应该提倡领导机关干部经常下基层蹲点、调研,拜群众为老师,向行家学习,从基层吸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从而更好地指导基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辉煌实在的业绩。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归根到底是为了踏踏实实做事。
“踏踏实实”,就是要务实、扎实、落实;就是要察实情,听实话,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就是要力求为党和人民创造优秀业绩。
“业绩”既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产生的成绩和效果,又是党员干部领导能力、领导水平的结晶和体现;既是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实现组织目标的质量和数量的指标,又是党员干部实施领导所产生的客观价值――对组织、对社会的贡献。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理想坚定,品德高尚,清正廉洁,政风过硬,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好干部,而且要努力成为能办大事,会解难事,敢做新事,政绩突出,能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带来福祉,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