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21崖换和修辞专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天练21 选仿换和修辞专练
基础过关
1.仿照示例.从生活中任选某一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示例:月亮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做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蜡烛'正面:不惜流尽一生泪.只为照亮一片天。
反面: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②圆规'正面:规规矩矩.从不越雷池半步。
反面:永远规范别人.从来不规范自己。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即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事物.从正反两方面写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然后认真阅读、分析示例.从中寻求答题灵感.最后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拟写答案。
注意.在仿写时.要能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如所给示例中的月亮具有靠太阳发光的特征.它只能在夜晚出现.但同时也将夜晚照亮.给夜晚仍在他乡的人以慰藉。
2.仿照诗歌《短》的第一节.补写第二节、第三节的内容。
要求句式整齐.语意协调。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新绿嫣红/就要打点素裹秋霜
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花样年华/就已经进入迟暮之年
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所要仿写的句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在内容上.要扣住诗歌的题目“短”;在形式上.要与第一节的句式“……很短/短得来不及……/就……”相同或相近;在段落的安排上.第二节、第三节的开头一句要承接第一节的“一天很短”.层层推进.如可写成“一年很短”“一生很短”等。
了解了这些.考生抓住一年、一生中的特定意象进行仿写即可。
3.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是情感的寄托。
请仿照下面示例.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写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要求紧扣节日内涵。
示例: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落后.清扫祭台怀亲人。
仿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元宵节初春一月.火树银花.游赏花灯享团圆。
端午节仲夏五月.粽叶飘香.划动龙舟吊贤人。
重阳节暮秋九月.菊花绽放.登高远望思故人。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分析所给示例的特点.“暮春三月”是时间.“梨花落后”是季节特征.“清扫祭台怀亲人”是节日内涵;然后仿照此形式进行写作。
注意.表现节日内涵要贴切.比如元宵节要突出团圆.端午节要突出纪念.重阳节要突出登高怀人等。
4.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逝世.享年90岁。
请仿照示例.撰写一副挽联悼念诗人。
要求:符合对联格律要求.句式不必和例句相同。
例句:历史唯真.叹时代宠儿.何其有幸九条命;
乡愁渐远.别海峡游子.最是无邪一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怀深深爱意.少年邮票.中年船票.光阴融进几多泪;吟郁郁乡愁.宝岛这头.大陆那头.中国流传不老诗。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应明确写作的对象和语境.即写给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挽联;其次要
明确对联的基本要求.一是仄起平收.二是对仗工整。
具体作答时.考生可联系课本中学过的余光中先生的诗歌.抓住其诗歌中“邮票”“船票”等意象以及“乡愁”的情感书写.注意需表达对余光中先生的哀悼之情。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潇洒是什么?潇洒是一种生活的状态。
潇洒是“采菊东篱下”的自得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潇洒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旷达'潇洒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爽自信解析:此题属于续写式仿写.仿写时注意前后文要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首先要仿形式.横线前语句的句式是“潇洒是+古诗句+某种生活状态”.填写句子时也要按照这种形式。
其次是仿内容.整个语段诠释的是“潇洒”的内涵.从“潇洒是‘采菊东篱下’的自得其乐”可以看出.“潇洒”传达的是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注意到这一点来选择诗句.才能做到仿写的“神似”。
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使语意连贯.要求句式和前后文一致。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穷兵黩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只会浅尝辄止.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答案: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只会坐井观天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解析:语段的中心话题是“聆听”.从句式上看.每一个分句的句式应是一样的.结构是“……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做法)……+导致的结果”.所以第一空应填写“结果”.第二空应填写“做法”.第三空应填写“民族的特征”。
注意每一空所填语句的字数应与对应位置上语句的字数大致相同。
7.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协调。
''自然.总能触发我们的一些思绪。
面对苍茫的大地.我们会敞开宽阔的胸怀;面对浩瀚的江水.我们会激扬澎湃的心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面对高峻的山峰.我们会坚定向上的意志面对垂头的麦穗.我们会生发谦逊的情怀
解析:画线句的句式是“面对…….我们会……”.续写时选取的必须是自然界的事物.注意画线句中“浩瀚的江水”和“澎湃的心潮”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我们会”后面的内容应是我们从事物身上学习或感悟到的。
8.以“向美向善的价值追求”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
要求: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对于互联网.我们既要充满希望.也要始终保持清醒.更要成为坚守正确价值观的中坚力量.无论有没有互联网.人类都应始终坚持向美向善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是先于互联网的存在.也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改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向美向善的价值追求是人类无论有没有互联网都应始终坚持的.这种追求是先于互联网的存在.也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改变.而对于互联网.我们既要充满希望.也要始终保持清醒.更要成为坚守正确价值观的中坚力量。
解析:要求重组的句子如果是复句.则首先应明确该句的逻辑关系.看是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还是选择关系等。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改变原意.当陈述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原句的逻辑关系要随着开头的成分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二是文从字顺.必要时可对原句进行增删。
9.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三组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小草冒出嫩芽.那是春的呼唤.灿烂的花永远是生命的礼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太阳直射大地.那是夏的炫耀.红色的莲永远是热情的写照;树叶静静飘落.那是秋的气息.丰收的果永远是辛勤的告白;梅花朵朵绽放.那是冬的脉搏.洁白的雪永远是纯洁的代言。
解析:首先要分析示例.例句是有关“春”的.那么仿写时所写的内容可相应从季节中去挑选;从句式看.其特点是“…….那是…….……永远是……”.省略号第一部分是“春”对应的物候.省略号第二部分点明“春”.省略号第三部分是“春”对应的物.省略号第四部分是对前面的阐释.阐释也对应“春”(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所以是“生命的礼赞”)。
根据此分析可写出关于“夏”“秋”“冬”的内容。
10.仿照下面的示例.不改变话题.另写两组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诚信是光.融化坚冰积雪.带来春色满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诚信是雨.洗去尘埃污垢.带来春意盎然;诚信是风.吹走阴云浓雾.带来阳光无限。
解析:题目中要求“不改变话题”.所以应围绕“诚信”来仿写句子。
此处仿写.要注意“形似”“意谐”。
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修辞手法、句式上相似。
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协调一致。
分析示例可知.句式是“诚信是……(喻体).……(喻解)”。
“光”是喻体.作用是“融化坚冰积雪.带来春色满园”.“带走”了不好的东西.“带来”美好的东西.形象说明“诚信”的重要性。
考生可从诚信的作用去考虑.根据作用选定喻体.然后仿照示例写出答案。
能力提升
11.依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物.写一首小诗.体现一定的哲理.句式与所给小诗基本相同.不要求字数完全一致。
示例:树叶
离开了树丫
不全是季节的无奈
换来了新生
何尝不是一种胸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花朵
离开了花枝
不全是规律的悲哀
化作了春泥
何尝不是一种气度
解析:示例中的小诗描写的对象是“树叶”;小诗传达的哲理是辩证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到美好的一面;小诗的句式为“…….离开了…….不全是…….换来了…….何尝不是……”。
那么.可以另选一个物体.套用此句式.套用此哲理.写出答案。
当然.也可表达其他哲理。
12.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物.写一副对联.要求体现所选事物的基本特征。
示例:讲台
三尺方圆通四海;一席天地贯古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茶妙手炒作山野灵气;静心品味诗书芬芳。
解析:此道仿写题.要求仿写的是形式。
示例中.对联是对“讲台”的阐释.能表现“讲台”的特点;符合对联基本结构。
那么.考生可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写.内容上要反映出所选事物的特征。
另外.还要注意答案要符合对联格式特点。
13.仿照下面的示例.不改变话题.另写两组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夏天像一位血气方刚的战士.那似火的骄阳便是他闪亮的盔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夏天像一位活力十足的少女.那满树的绿叶便是她艳丽的裙装;夏天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那多变的天气便是他鲜活生动的表情。
解析:此题要求不改变话题.那么仿写时应以“夏天”为开头。
例句中.前面的句子运用了明喻的修辞.后面的句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前后两句的本体(夏天、骄阳)是相互关联的.前后两句的喻体(战士、盔甲)也是相互关联的。
所以考生仿写时要运用和例句一样的修辞.并且选用恰当的本体和喻体。
14.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对象.续写两句话。
''你不是黄牛.就别勉强去犁耕旱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不是大鹏.就别妄图去征服九天你不是灯塔.就别胡乱去指引方向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不仅要仿例句的“形”(句式).还要仿例句的“神”(内蕴)。
首先看横线前语句的句式.即“你不是……就别……”;其次看其内蕴.例句传达的意思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要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之后可据此选用合适的对象进行仿写。
15.仿照下面的句子.以“心”为话题.续写四句话。
''心不要太大.容下自己就好;心不要太小.容下他人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不要太热.温暖自己就好'心不要太冷.温暖他人就好'心不要太软.原谅自己就好'心不要太硬.原谅他人就好
解析: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题目要求仿照句子.以“心”为话题续写;其次分析所要仿写句子的特点.每个分句的句式是“心不要…….……就好”.并且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关联性.内容上是相对的.如“太大”“太小”是相对的.“自己”“他人”也是相对的。
把握了这些后即可拟写答案。
16.将下面的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欢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欢情节曲折的小说。
解析:首先要分析所给语段.明确每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所给几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
其次要看分句之间内容的相关性.如“生活中的故事”和“情节曲折的小说”相关.这样可将所给分句分为三组.每一组都以递进的形式表述。
17.将下面的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水带给人喜悦.让我们感知世界的变化.我们得以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它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安慰是山带给人的.让我们领悟天地的恒昌.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不知日月是它的哲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带给人喜悦.让我们感知世界的变化.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它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带给人安慰.让我们领悟天地的恒昌.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它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解析:解答此题.要分析语段句式的特点。
阅读语段可知.分号前后各有一个论述主体.语句的句式不统一.主要表现在每个分句的第一小句、第三小句、第四小句上.这三个小句子
的句式需统一。
在统一句式时.应考虑每个分句表述对象的前后统一.如前一个分句以“水”为表述对象.可改为“水…….让我们…….让我们…….它的哲学……”.后一分句可照此改写。
18.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一组短句.要求: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贝多芬是一个贫穷而孤独的.虽然经历无数磨难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的.可以用“用痛苦换来欢乐.用音乐改变世界”这句话总结一生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贝多芬是一个贫穷而孤独的人;他虽然经历无数磨难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用痛苦换来欢乐.用音乐改变世界”这一话语可以总结他的一生。
解析:所给语句的主语是“贝多芬”.宾语是“人”.中间的内容都是修饰成分。
“贫穷而孤独”是贝多芬的基本情况.“虽然经历无数磨难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是对贝多芬的进一步介绍.“可以用‘用痛苦换来欢乐.用音乐改变世界’这句话来总结他一生”是对他一生的评价.因此可先表述“贝多芬是一个贫穷而孤独的人”.再说“他虽然经历无数磨难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最后说“‘用痛苦换来欢乐.用音乐改变世界’这一话语可以总结他的一生”。
19.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
''我站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
四下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消失了。
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生气。
我走向田畦.就觉得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温柔的清风我抬头望天.就觉得自己是一束明灿的阳光
(示例二):我走向大海.就觉得自己是一朵翻腾的浪花我走向森林.就觉得自己是一棵参天的树木
解析:分析画线句可以发现.画线句的句式是“我(走向)……就觉得自己是……”;根据前面的“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生气”的语境可知.考生应选择自然界的事物进行仿写.所写语句应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20.请将下面的句子按要求改写.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委婉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烈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恐怕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吧!
(2)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解析:第(1)句要求是委婉语气.可以考虑运用“是不是”“恐怕”等表示推测语气的词语进行重组。
而第(2)句要求是强烈语气.可以考虑否定词和反问语气的组合.如“难道不应”“难道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