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培尔(课堂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两者的一致性,乃是完善教育的首要条件。
23
二、幼儿园教育方法
❖ 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自我活动或自动性。他认为,自我活动是一 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人类生长的基 本法则。
❖ 他认识到,自我活动能表现出儿童的发展程 度,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注意,鼓励 自信与自尊,并引导儿童了解各种知识之间 的关系。
33
❖ 第四种恩物是一个沿纵向切成许多平板的立 方体,它能帮助儿童明了算术的基本道理。 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
❖ 第五种恩物是一个可分割成27个体积相等的 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其中三个小立方体再 沿对角线二分,另三块则沿对角线四分。利 用此种恩物,能进行大量的几何教学。
❖ 第六种恩物是27个砖形木块,其中三个纵向 二分,六个横向平分,也可组成一个大立方 体。
19
❖ 福禄培尔指出,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实 际上是没有裂罅的,彼此是相互过渡、不间 断地前进的。
❖ 福禄培尔试图从自然发展的规律中寻求人的 发展规律。
❖ 他还认为,如同万物生长一样,人的成长也 必须服从两条互相补充的原则:对立与调和。 对立调和法则是一切运动的原因,亦是人的 发展的原因。
20
四、创造的原则
26
❖ (一)游戏与歌谣
❖ 福禄培尔关于游戏与歌谣的思想反映在1843 年出版的《母亲与儿歌》中。
❖ 他认为这本书奠定了他的教育原则的基本思 想,诸如母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自然 教育、活动与游戏教育、博爱情感的激发以 及自我意识之唤起。
❖ 这本书后来也是福禄培尔用来训练幼儿园教 师的主要教材。
要改变材料的形态。
38
(四)运动游戏
❖ 福禄培尔指出了运动游戏的基本特点是:圆 圈游戏、团体游戏和伴以诗歌的游戏。
❖ B. 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 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
❖ 所以,恩物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它是帮助儿 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
30
31
❖ 福禄倍尔1850年他在《教育周刊》上正式公布 恩物与作业体系时,只明确地提出八种恩物, 对于数目和种类,语焉不详。
❖ 第一种恩物是一个小盒子里装有6个绒毛做的 颜色各异的小球,分成红、黄、蓝、绿、紫、 白6种颜色。每个球上系有两条线。它能帮助 儿童辨别颜色;能锻炼肌肉,训练感觉与四肢, 培养注意和独立活动;持球和丢球的过程可使 孩子获得存在、占有、空间和时间等概念的感 性认识;还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
❖ (一)凄苦的童年 ❖ 福禄倍尔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一个牧师的
家庭。9个月丧母,后常遭继母虐待。童年在 凄风苦雨中度过,性格内向、孤僻,同时富 于反抗精神,并强烈地希冀人间的温暖。有 关经历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0 岁时被舅父送到教区学校受教育。
5
❖ (二)学习和所接受的影响 ❖ 1、1799年进耶拿大学学习,受到费希特哲学
10
❖ 1840年,福禄倍尔把这所机构命名为“幼 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 与方法。
❖ 1843年,他出版了风行一时的家庭必读物 《母亲与儿歌》
11
❖ 4、幼儿园运动 ❖ 1849年,福禄倍尔开办了幼儿教师训练所。 ❖ 1851年,由于宗教和政治的原因,普鲁士政
府下令禁止设立福禄培尔式的幼儿园,他因 此而遭受沉重的打击。
❖ 教育的实质正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 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帮助人类逐步认 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这就是教育的 任务。
16
二、顺应自然的原则
❖ 在福禄培尔看来,既然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 根源,人性肯定是善的。
❖ 因此,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从人的完美性和 本来的健全性来看,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 初的基本标志必然是容忍的、顺应的,仅仅 是保护性的、防御性的。
❖ 1、指导母亲的格言; ❖ 2、儿歌; ❖ 3、与这首儿歌的内容相联系的图画; ❖ 4、每首儿歌的下面附有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
运动方式的说明。
29
(二)福禄培尔恩物
❖ 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 教学用品。
❖ A.恩物是自然的象征。如球是整个世界的 象征,圆形体表示动物的形体,方形表示 矿物的形体,圆柱体表示植物的形体,等 等。
27
三、幼儿园课程
❖ 福禄培尔倾其后半生的全部精力于幼儿园课 程的发展上。
❖ 他确信,并非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具有教育 上的价值,必须对儿童活动与游戏的内容和 材料加以选择和指导。
❖ 依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 福禄培尔建立起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 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28
❖ 《母亲与儿歌》选了七首“母亲的歌”,反 映 母 亲 对 孩 子 的 情 首 感 。 接 下 来 是 50 首 “游戏的歌”,每一首歌由四部分组成:
22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理论
❖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 受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福禄培尔 重视家庭尤其是母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 早在1829年,福禄培尔就表示为3—7岁的儿 童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协助家庭更好地教 育孩子。他把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 “补充”而非“代替”,强调幼儿园是家庭 生活的继续和扩展。
第十三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 与教育思想
1
❖ 福禄培尔( F.W.A.Froebel, 1782— 1852)
❖ 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的创立者,近 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 他创立的幼儿园和他的幼 世纪后半期乃至 儿教育理论对世纪的世界幼儿教育,有着 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他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 福禄培尔试图用“力”来说明“上帝的精 神”。在他看来,“力”作为上帝的力量, 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14
第二节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 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德国古典哲 学,尤其是费希特、谢林和克劳塞的哲学; 另一方面,在家风传统和德国传统的影响下 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5
37
❖ 与恩物中的立体相对应的有泥塑、纸板、折 纸及木雕;与恩物中的平面相对应的有折纸、 织席、编条、缝纫、穿珠及图画等。
❖ 作业与恩物的明显区别在于: ❖ 其一,从安排的顺序说,恩物在先,作业继
后; ❖ 其二,恩物的作用主要在于接受或吸收,作
业则主要在于发表和表现; ❖ 其三,恩物游戏不改变物体的形态,作业则
2
主要内容
❖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 二、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 三、幼儿园教育理论 ❖ 四、论学校教育
3
❖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对他的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以及教学理 论都进行了深入探讨。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位著名的德国 教育理论家——福禄培尔
4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24
2、社会参与 ❖ 福禄培尔深切感受到儿童之间社交关系的重
要性,认为由自我活动所导致的个性自我实 现,必须经由“社会化”的历程才能达到。 ❖ 在后来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他把“社会参 与”作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方法,要求教育 儿童使之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 邻里生活之复演。 ❖ 社会合作、互助和参与,是福禄培尔的重要 教育原理和他对教育的不朽贡献。
25
1、游戏 ❖ 福禄培尔高度评价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
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是人 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 ❖ 游戏不等于儿童的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 儿童的心理态度。 ❖ “游戏是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 育” ❖ 福禄培尔主张为儿童建立公共游戏场所,以 培养儿童的社会的民族的美德。 ❖ 杜威曾高度评价福禄培尔的游戏思想。
7
❖ (三)教育实践活动及成就 ❖ 1、“德国普通教养院”与《人的教育》 ❖ 1816年,福禄倍尔在他的家乡建立了一所学
校,“德国普通教养院”,开始实验自己的 教育理想。其教育方法注重引导儿童的自我 活动、自由发展和社会参与。 ❖ 1826年,福禄倍尔发表了《人的教育》。此 书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哲学、教育分期以及 各时期的教育任务的思想。
34
❖ 第七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可分成64个小 立方体。
❖ 第八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可分成64个小 长方体。
35
❖ 福禄培尔认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 ❖ 1、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
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 ❖ 2、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
示后继的恩物。 ❖ 3、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
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 秩序的整体。
36
(三)作业
❖ 作业与恩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主要体现福 禄培尔关于创造的原则。
❖ 作业是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 作业的材料包括:大小和色彩不同的纸和纸
板,可用来剪或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供绘 画、雕塑、编织一类工作的材料;沙、黏土 和泥土等。
8
❖ 2、杜格多夫孤儿院1834~1835年间,福禄倍 尔在瑞士担任杜格多夫孤儿院的院长。着手 研究、创制幼儿教育材料。
9
❖ 3、“幼儿园”创办 ❖ 1837年,福禄倍尔在在卡伊尔霍开办了一所
教育机构,3~7岁儿童,并专门招收在以往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制出一套称做“恩物” 的教学用品。 ❖ 1838年,他发行《星期日报》,撰写论文积 极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他的幼儿教 育方法。
32
❖ 第二种恩物是硬木制作的三件一套的玩具: 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后两个穿孔)。借 助第二种恩物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
❖ 第三种恩物是一个沿各方向对开一下,可分 成八块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通过教师的解 释,可唤起儿童对于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 分之间关系的注意。儿童也可以把这些立方 体想像为“砖块”,他们建造的本能被唤起。
❖ 创造的原则也是与统一的原则相联系的。在 福禄培尔看来,上帝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上 帝创造了人,人也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
❖ 福禄培尔批评当时的学校教育脱离生活。他 认为,通过生活和从生活中学习,要比任何 方式的学习更深入和更容易理解。
❖ “劳作浴”不仅能强健身体,还能在极大的 程度上加强精神活动诸方面的发展。
12
❖ 1852年,逝世于马林塔尔。 ❖ 1860年,普鲁士政府取消对幼儿园的禁令。 ❖ 1861年,福禄培尔的生前好友将他在
1838~1840年的幼儿教育论文编辑出版,名为 《幼儿园教育学》。
13
一、统一的原则
❖ 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中表述了他对“统 一”的基本认识:“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 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 个统一体就是上帝。”“一切事物只有通过 上帝的精神在其中发生作用才能存在。在每 一事物中发生作用的上帝的精神就是每一事 物的本质。”
18
三、发展的原则
❖ 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 “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 展和人的教育。
❖ 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 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 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每一个先行的发展 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 一个后继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
的影响。一年后辍学,做过见习林务员、土地 测量员、农场秘书等工作。 ❖ 2、1805年在法兰克福结识பைடு நூலகம்裴斯泰洛齐的信 徒格鲁纳(Q.A.Gruner.1778~1844)。在格 鲁纳的指导下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著作,并 在裴斯泰洛齐的伊弗东学校参观学习了3个星 期。
6
❖ 3、1808~1810年,福禄倍尔第二次拜访裴斯 泰洛齐,花了两年的时间在那里致力于儿童 游戏、音乐及母亲教育等学科的学习研究。 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福禄倍尔先后入哥廷 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
17
❖ 既然人性本善,又如何解释儿童生活中的不 良现象呢?福禄培尔认为其原因有二:
❖ 1、人的本质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被完全忽略;
❖ 2、发展过程遭到不良干预。
❖ 因此,克服和清除一切缺点、恶习和不良现 象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在于努力寻求和 发现人固有的善良的源泉,即人的本质方面, 然后加以培养、保护,确立和正确引导。只 有在发现人的原始的健全性确已遭到破坏时, 才须采取直接的强制性的教育措施。
21
❖ 福禄培尔指出,幼儿园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各 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 美德,使他们认识自然与人类,发展他们的 智力与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和技巧, 尤其是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为下一 个阶段的发展作好准备。
❖ 此外,幼儿园还应担负起训练幼儿园教师、 推广幼儿教育经验的任务。
23
二、幼儿园教育方法
❖ 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自我活动或自动性。他认为,自我活动是一 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人类生长的基 本法则。
❖ 他认识到,自我活动能表现出儿童的发展程 度,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注意,鼓励 自信与自尊,并引导儿童了解各种知识之间 的关系。
33
❖ 第四种恩物是一个沿纵向切成许多平板的立 方体,它能帮助儿童明了算术的基本道理。 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
❖ 第五种恩物是一个可分割成27个体积相等的 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其中三个小立方体再 沿对角线二分,另三块则沿对角线四分。利 用此种恩物,能进行大量的几何教学。
❖ 第六种恩物是27个砖形木块,其中三个纵向 二分,六个横向平分,也可组成一个大立方 体。
19
❖ 福禄培尔指出,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实 际上是没有裂罅的,彼此是相互过渡、不间 断地前进的。
❖ 福禄培尔试图从自然发展的规律中寻求人的 发展规律。
❖ 他还认为,如同万物生长一样,人的成长也 必须服从两条互相补充的原则:对立与调和。 对立调和法则是一切运动的原因,亦是人的 发展的原因。
20
四、创造的原则
26
❖ (一)游戏与歌谣
❖ 福禄培尔关于游戏与歌谣的思想反映在1843 年出版的《母亲与儿歌》中。
❖ 他认为这本书奠定了他的教育原则的基本思 想,诸如母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自然 教育、活动与游戏教育、博爱情感的激发以 及自我意识之唤起。
❖ 这本书后来也是福禄培尔用来训练幼儿园教 师的主要教材。
要改变材料的形态。
38
(四)运动游戏
❖ 福禄培尔指出了运动游戏的基本特点是:圆 圈游戏、团体游戏和伴以诗歌的游戏。
❖ B. 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 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
❖ 所以,恩物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它是帮助儿 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
30
31
❖ 福禄倍尔1850年他在《教育周刊》上正式公布 恩物与作业体系时,只明确地提出八种恩物, 对于数目和种类,语焉不详。
❖ 第一种恩物是一个小盒子里装有6个绒毛做的 颜色各异的小球,分成红、黄、蓝、绿、紫、 白6种颜色。每个球上系有两条线。它能帮助 儿童辨别颜色;能锻炼肌肉,训练感觉与四肢, 培养注意和独立活动;持球和丢球的过程可使 孩子获得存在、占有、空间和时间等概念的感 性认识;还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
❖ (一)凄苦的童年 ❖ 福禄倍尔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一个牧师的
家庭。9个月丧母,后常遭继母虐待。童年在 凄风苦雨中度过,性格内向、孤僻,同时富 于反抗精神,并强烈地希冀人间的温暖。有 关经历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0 岁时被舅父送到教区学校受教育。
5
❖ (二)学习和所接受的影响 ❖ 1、1799年进耶拿大学学习,受到费希特哲学
10
❖ 1840年,福禄倍尔把这所机构命名为“幼 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 与方法。
❖ 1843年,他出版了风行一时的家庭必读物 《母亲与儿歌》
11
❖ 4、幼儿园运动 ❖ 1849年,福禄倍尔开办了幼儿教师训练所。 ❖ 1851年,由于宗教和政治的原因,普鲁士政
府下令禁止设立福禄培尔式的幼儿园,他因 此而遭受沉重的打击。
❖ 教育的实质正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 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帮助人类逐步认 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这就是教育的 任务。
16
二、顺应自然的原则
❖ 在福禄培尔看来,既然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 根源,人性肯定是善的。
❖ 因此,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从人的完美性和 本来的健全性来看,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 初的基本标志必然是容忍的、顺应的,仅仅 是保护性的、防御性的。
❖ 1、指导母亲的格言; ❖ 2、儿歌; ❖ 3、与这首儿歌的内容相联系的图画; ❖ 4、每首儿歌的下面附有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
运动方式的说明。
29
(二)福禄培尔恩物
❖ 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 教学用品。
❖ A.恩物是自然的象征。如球是整个世界的 象征,圆形体表示动物的形体,方形表示 矿物的形体,圆柱体表示植物的形体,等 等。
27
三、幼儿园课程
❖ 福禄培尔倾其后半生的全部精力于幼儿园课 程的发展上。
❖ 他确信,并非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具有教育 上的价值,必须对儿童活动与游戏的内容和 材料加以选择和指导。
❖ 依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 福禄培尔建立起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 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28
❖ 《母亲与儿歌》选了七首“母亲的歌”,反 映 母 亲 对 孩 子 的 情 首 感 。 接 下 来 是 50 首 “游戏的歌”,每一首歌由四部分组成:
22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理论
❖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 受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福禄培尔 重视家庭尤其是母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 早在1829年,福禄培尔就表示为3—7岁的儿 童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协助家庭更好地教 育孩子。他把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 “补充”而非“代替”,强调幼儿园是家庭 生活的继续和扩展。
第十三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 与教育思想
1
❖ 福禄培尔( F.W.A.Froebel, 1782— 1852)
❖ 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的创立者,近 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 他创立的幼儿园和他的幼 世纪后半期乃至 儿教育理论对世纪的世界幼儿教育,有着 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他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 福禄培尔试图用“力”来说明“上帝的精 神”。在他看来,“力”作为上帝的力量, 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14
第二节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 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德国古典哲 学,尤其是费希特、谢林和克劳塞的哲学; 另一方面,在家风传统和德国传统的影响下 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5
37
❖ 与恩物中的立体相对应的有泥塑、纸板、折 纸及木雕;与恩物中的平面相对应的有折纸、 织席、编条、缝纫、穿珠及图画等。
❖ 作业与恩物的明显区别在于: ❖ 其一,从安排的顺序说,恩物在先,作业继
后; ❖ 其二,恩物的作用主要在于接受或吸收,作
业则主要在于发表和表现; ❖ 其三,恩物游戏不改变物体的形态,作业则
2
主要内容
❖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 二、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 三、幼儿园教育理论 ❖ 四、论学校教育
3
❖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对他的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以及教学理 论都进行了深入探讨。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位著名的德国 教育理论家——福禄培尔
4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24
2、社会参与 ❖ 福禄培尔深切感受到儿童之间社交关系的重
要性,认为由自我活动所导致的个性自我实 现,必须经由“社会化”的历程才能达到。 ❖ 在后来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他把“社会参 与”作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方法,要求教育 儿童使之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 邻里生活之复演。 ❖ 社会合作、互助和参与,是福禄培尔的重要 教育原理和他对教育的不朽贡献。
25
1、游戏 ❖ 福禄培尔高度评价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
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是人 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 ❖ 游戏不等于儿童的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 儿童的心理态度。 ❖ “游戏是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 育” ❖ 福禄培尔主张为儿童建立公共游戏场所,以 培养儿童的社会的民族的美德。 ❖ 杜威曾高度评价福禄培尔的游戏思想。
7
❖ (三)教育实践活动及成就 ❖ 1、“德国普通教养院”与《人的教育》 ❖ 1816年,福禄倍尔在他的家乡建立了一所学
校,“德国普通教养院”,开始实验自己的 教育理想。其教育方法注重引导儿童的自我 活动、自由发展和社会参与。 ❖ 1826年,福禄倍尔发表了《人的教育》。此 书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哲学、教育分期以及 各时期的教育任务的思想。
34
❖ 第七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可分成64个小 立方体。
❖ 第八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可分成64个小 长方体。
35
❖ 福禄培尔认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 ❖ 1、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
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 ❖ 2、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
示后继的恩物。 ❖ 3、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
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 秩序的整体。
36
(三)作业
❖ 作业与恩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主要体现福 禄培尔关于创造的原则。
❖ 作业是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 作业的材料包括:大小和色彩不同的纸和纸
板,可用来剪或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供绘 画、雕塑、编织一类工作的材料;沙、黏土 和泥土等。
8
❖ 2、杜格多夫孤儿院1834~1835年间,福禄倍 尔在瑞士担任杜格多夫孤儿院的院长。着手 研究、创制幼儿教育材料。
9
❖ 3、“幼儿园”创办 ❖ 1837年,福禄倍尔在在卡伊尔霍开办了一所
教育机构,3~7岁儿童,并专门招收在以往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制出一套称做“恩物” 的教学用品。 ❖ 1838年,他发行《星期日报》,撰写论文积 极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他的幼儿教 育方法。
32
❖ 第二种恩物是硬木制作的三件一套的玩具: 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后两个穿孔)。借 助第二种恩物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
❖ 第三种恩物是一个沿各方向对开一下,可分 成八块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通过教师的解 释,可唤起儿童对于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 分之间关系的注意。儿童也可以把这些立方 体想像为“砖块”,他们建造的本能被唤起。
❖ 创造的原则也是与统一的原则相联系的。在 福禄培尔看来,上帝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上 帝创造了人,人也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
❖ 福禄培尔批评当时的学校教育脱离生活。他 认为,通过生活和从生活中学习,要比任何 方式的学习更深入和更容易理解。
❖ “劳作浴”不仅能强健身体,还能在极大的 程度上加强精神活动诸方面的发展。
12
❖ 1852年,逝世于马林塔尔。 ❖ 1860年,普鲁士政府取消对幼儿园的禁令。 ❖ 1861年,福禄培尔的生前好友将他在
1838~1840年的幼儿教育论文编辑出版,名为 《幼儿园教育学》。
13
一、统一的原则
❖ 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中表述了他对“统 一”的基本认识:“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 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 个统一体就是上帝。”“一切事物只有通过 上帝的精神在其中发生作用才能存在。在每 一事物中发生作用的上帝的精神就是每一事 物的本质。”
18
三、发展的原则
❖ 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 “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 展和人的教育。
❖ 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 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 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每一个先行的发展 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 一个后继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
的影响。一年后辍学,做过见习林务员、土地 测量员、农场秘书等工作。 ❖ 2、1805年在法兰克福结识பைடு நூலகம்裴斯泰洛齐的信 徒格鲁纳(Q.A.Gruner.1778~1844)。在格 鲁纳的指导下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著作,并 在裴斯泰洛齐的伊弗东学校参观学习了3个星 期。
6
❖ 3、1808~1810年,福禄倍尔第二次拜访裴斯 泰洛齐,花了两年的时间在那里致力于儿童 游戏、音乐及母亲教育等学科的学习研究。 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福禄倍尔先后入哥廷 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
17
❖ 既然人性本善,又如何解释儿童生活中的不 良现象呢?福禄培尔认为其原因有二:
❖ 1、人的本质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被完全忽略;
❖ 2、发展过程遭到不良干预。
❖ 因此,克服和清除一切缺点、恶习和不良现 象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在于努力寻求和 发现人固有的善良的源泉,即人的本质方面, 然后加以培养、保护,确立和正确引导。只 有在发现人的原始的健全性确已遭到破坏时, 才须采取直接的强制性的教育措施。
21
❖ 福禄培尔指出,幼儿园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各 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 美德,使他们认识自然与人类,发展他们的 智力与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和技巧, 尤其是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为下一 个阶段的发展作好准备。
❖ 此外,幼儿园还应担负起训练幼儿园教师、 推广幼儿教育经验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