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中的指纹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识别技术中的指纹识别
指纹是灵长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1],也可指这些纹路在物体上印下的印痕。
当人的手指接触到物品时,通常可在该物品上留下
指纹,这些印痕最常在犯罪科学、法医学上被当作证据。
指纹不会增加摩擦力。
[2]指纹重复的机会极微,即使相近也能分辨。
目前尚未发现有不同的人拥有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也是独一无二。
广义的指纹也包括了手掌纹、脚纹、
脚掌纹。
概述当胎儿在母体内发育三至四个月时,指纹就已经形成,但儿童在
成长期间指纹会略有改变,直到青春期14岁左右时才会定型。
指腹和人体大部分皮肤的构造相近,同样有汗腺分布,每个手指平均每一小时排泄的汗液为
0.0625 c.c.,其成分大部分为水分,另外尚有蛋白质、脂肪、尿素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有时候这些印痕是隐而未见的,但是利用一些化学方法,例如用2-氰
丙烯酸甲酯(cyanoacrylate)烟熏,或散布宁海德林(Ninhydrin)在可能有指纹
之处,可使指纹现形。
研究指纹是早期生物统计学主要的研究之一,科学家们
利用指纹的一些物理特性来将它们加以定义,目前没有清楚的资料足以显示最
早被使用的是哪种指印,有许多例子早于历史记录。
比较确切的记录如下:
1823年,德国学者Johannes E.Purkinje将指纹依不同纹形加以分类,有
了斗形、箕形、弧形的分类法。
1880年,Henry Faulds博士在Nature国际期
刊上发表第一篇有关指纹的研究,1886年,他将这个想法提供给伦敦的警察单位,但不被采用。
1891年,阿根廷警官Juan Vucetich在阿根廷首创世界第一
个罪犯指纹档。
1892年,Fancis Galton在他的新书《指纹》(Finger Prints)中对发表了对指纹更为详细的分析、鉴定和法医学上的运用。
1901年,Edward Richard Henry设计了一套指纹辨识系统,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率先使用。
1902年,在纽约,Henry P.DeForrest博士将指文辨识系统运用在市民服务上
亨利氏指纹分类法依照指纹形状将指纹分成斗形纹、箕形纹和弧形纹三大类。
斗形纹又可细分为斗形纹、双箕形纹、囊形纹和杂形纹;箕形纹可再分为正箕
形纹和反箕纹形;弧形纹又也弧形纹和帐形纹不同的区别,根据纹线的长短还
可分为眼形线、棒形线、交叉线、分离线。
美国联邦调查局所管理的指纹数据库名为IAFIS,内容包括4700万组指纹,使用的分类法为八大类型分析法,1.纹型线;2.内端及三角;3.箕形纹内端;4.箕形纹外端;5.斗形纹内端;6.斗形纹外端;7.追迹线;8.指纹类型
到了2000年之后,一些电子产品开发出指纹辨识系统,供使用者注册登入。
应用身分辨识:灾区受难者、迷路者的身份辨识;个人电子系统登入;出入境
管制。
代替印章:结婚证书、遗书、选举名册等文件上的指纹有一定的法定效力。
犯罪侦查:嫌疑者与犯罪现场指纹比对、刑案现场重建。
占卜:有研究占
卜的人也利用指纹的纹路来进行占卜。
风险目前已被证实部分的"光学指纹CCD
传感器"会接受伪造的乳胶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