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身素质-做优秀的基层管理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自身素质-做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提升自身素质做优秀的基层管理者
任职基层管理人员已有十来年,岗位也几经变换,不变的的是对工作的热忱和责任。

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开始还抱着无所谓的心态,然而,几节课下来,收获颇多,感受不少。

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我不禁重新思考。

无论在哪个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否能够根据企业发展方向、战略来规划本部门的目标及其策略?是否能够跟着企业的发展需要,跟进脚步带领团队共同前进,促进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共同成长是一名优秀基层管理人员都必须通过的考核。

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基层管理,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好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基层管理者呢?俗话说:“打铁还须本身硬”,要想搞好基层管理工作,管理者必须具备必要的素质,即知识、能力、管理艺术等。

一、足够的知识积累。

知识是搞好任何工作都必需的。

有知识未必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没有知识肯定不能成为优秀
的管理者。

因此,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及文化理论知识。

基层管理者直接面对生产、技术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必然要脱离实际,也就不可避免出现“瞎指挥”、“蛮干”等现象。

作为基层管理者。

最重要的是要熟知自己管辖范围内员工工作的内容、程序及制度,并能熟练操作。

只有这样,基层管理者才能在员工工作时起到有效监督、指导的作用,并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协助。

如果基层管理者对自己管辖范围内员工工作的内容、程序及制度不了解、不掌握,就无法在员工工作出现偏差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就无法在员工工作出现空缺时时给予及时的补位,就无法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给予员工有效的培训,要想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

作为基层管理者不能只限于已知的程序范围,要通过不断总结和学习,对程序不断更新,以达到不断进步的作用。

这就要求基层管理者好学、好研究,带领团队不断提高。

知识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常坚持学习。

由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还必须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才能适应管理进步的需要。

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必须是学习型的企业,只有学习型的企业才能成为长寿企业。

二、相当的管理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我们常常在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问题,也正是因为有问题,才需要
分析和解决。

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本身就体现管理者的水平。

问题即矛盾,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
必须应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首先是发现问题——要在众多问题中发现主要问题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们是影响全局的关键的问题,而其它问题则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因此,要有一双一叶知秋、明察秋毫的慧眼;分析问题就是要在发现问题后,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审慎的思考,明白问题产生的根源及相关的因素,对症下药地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首先要解决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决问题要果断,切忌拖泥带水,贻误时机。

三、科学的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包括用人、沟通、表扬和批评的方法。

用人要知人。

要知人善任,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布置工作要指明意图,指出要点和方法,限定工作进度,并进行检查和监督。

要言必行,行必果。

切忌只布置,不检查,或者有检查不考核,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

要善于沟通。

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到确切的信息。

沟通是“知人”的重要手段,是“善用”的前提,同时也是体现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的手段之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

要善于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管理的重要手段。

善于表扬能够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表扬要有分量,但是不可以夸大其词,要使下属感觉到你的诚意,从心灵深处受到激励。

善于批评也很重要。

批评时一定要站在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立场上进行,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

要指出下属的错误的根本和关键之处。

善于批评,往往会起到比表扬还好的效果。

沟通、表扬和批评,是人性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善于应用,顺之又顺,不善应用,到处是漏洞。

要善于奖惩相结合,“想要得到什么就奖励什么,想要避免什么就惩罚什么。

”对奖励不要吝啬,对惩罚也不要手软,做到奖惩分明。

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员工向团队目标发展,减少与团队目标相反的行为出现。

对员工只有惩没有奖,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对员工只有奖没有惩,会使员工骄傲自满,无视制度,所以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并在执行奖惩机制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能因为私人感情出现偏袒或者报复行为,否则不仅会使员工对管理层失去信任,产生消极心理,更严重者还会破坏团队气氛使整个团队向畸形发展。

四、按规律办事,事半功倍
在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
管理的层次性原理。

要根据组织设置进行科学地分权和放权,要权责明确,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要求做到的必须做到。

但是千万不可以越级管理。

越级管理一方面会打乱下级组织管理的工作步调,挫伤下属的管理积极性,同时会使下属产生依赖性,把各种矛盾上交。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信息传导受阻、虚假信息增多,从而造成决策和指挥失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管理失控。

五、正确决策,敢于承担责任
任何企业需要的是办实事的管理者,而作为基层管理者更是一线员工的顶梁柱。

正因为基层管理者比普通员工有经验、有技术、有办法、有分寸、有高度,所以在员工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基层管理者就应挺身而出,引导员工如何解决难题。

在员工的眼中,基层管理者也许与普通员工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员工最需要帮助时,基层管理者的价值由此而体现。

试想当员工用求助的目光望向基层管理者时,基层管理者不但不能做出正确决策,反而躲避难题,出现问题后只会怪员工没有做好,这样的基层管理者在员工心目中的威望将会处于什么位置。

六、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不是放纵式管理,有的员工将人性化管理理解成一团和气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是相辅相承的。

在员工做了违反原则的事情,比如违反了工作纪律,制度管理是最为有效的管理办法。

而当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出现了困难或者在思想上出现很大波动,作为基层管理者就应该关心员工的疾苦,与员工谈心,找出问题所在,努力帮助员工解决困难。

虽然基层管理者的能力有限,但是通过基层管理者的努力,多少会减轻员工的痛苦程度,让员工感到一丝温暖。

亲和力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整日摆着一副铁面无私的脸孔,员工不但不会给基层管理者任何关心的机会,有的员工还会对基层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

七、以身作则,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基层管理特别是车间、工段(班组)管理,是企业各项生产、管理目标及措施得以实现、贯彻的重要环节,也是团队精神塑造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和强调的是:车间主任特别是工段(班组)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员工来说,他们感受到的管理氛围、企业文化氛围,就是工段(班组)的工作氛围。

工段(班组)长是兵头将尾,其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行为,对员工产生直接而全面的影响。

一个工段(班组),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要看工段(班组)长是否有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工作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办事是否公道,对工段(班组)成员是否关心体贴,有无学习精神和创新意
识,能否模范地执行企业的各项制度,带头倡导、传播和践行企业文化,在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以榜样的力量感化和带动工段(班组)成员共同进步。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是这个道理。

一句话,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层管理人员,就是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否则就不称职。

因此,基层管理人员
首先要加强学习,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

要在全体员工中倡导向功勋人员和劳模等先进人物学习,鼓励先进,打击歪风邪气,帮助和带动落后员工共同进步。

只有这样,自身素质才能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