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性痴呆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性痴呆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我院老年性痴呆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150例,常规组采用日
常护理,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采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结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采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生活
质量,缓解家庭照顾患者心理压力,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老年痴呆发病率逐渐呈上升发展趋势,功能缺陷极易导致患
者病情逐渐加剧,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疾病患者加以治疗,则对其生活质量可能造
成直接威胁。
有研究指出,该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
疗效,改善预后,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理想[1]。
为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
护理模式,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2015年10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300例,随机分组各150例。
实验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61-94岁,平均年龄为(79.18±7.35)岁;病程1-13年,平均
病程为(6.38±2.15)年;常规组:男76例,女74例;年龄62-95岁,平均年龄为
(79.26±8.46)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为(6.13±2.08)年。
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
0.05),可比。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均与老年性痴呆相符,符合诊断标准;本次研究经本院伦
理委员会批准[2];相关家属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患者排除。
1.3方法
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首先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确保温度与湿度均较为适宜,合理
开展健康宣教,使得相关家属能正确认知该疾病,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
实验组以常规组
为基点采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首先要成立专业化全程护理小组,结合患者病情
实际情况编制《老年痴呆照顾者健康教育手册》,将其发放给相关家属,使其能正确认知该
项疾病。
患者出院后相关护理人员要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其近期生活状况及心理状况加以
了解掌握,每周开展一次免费护理咨询门诊,与社区居委会展开合作,通过开讲座等方式给
予患者现场指导[3]。
其次,护理人员要充分借鉴国外学者护理模式,对患者合理开展康复训练,合理选择其熟悉的环境,对患者开展穿衣、进食、洗浴及家务等训练,让患者进行模拟,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根据该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误吸、误服、烫伤、自伤及伤人等存在的家庭安全问题,相关护理人员要合理开展家庭安全护理知识指导,同时
定期对患者开展肢体功能锻炼,避免其出现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从而
促进患者病情得以早期康复[4]。
1.4观察指标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为参照,测定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情感职能、总
体健康及心理状况四项内容,改善程度越好护理越好[5]。
并发症发生情况:测定两组患者晚期出现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及意外四项内容,
发生率越低护理越好[6]。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分析数据,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表示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n(%)表示卡
方检验。
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好,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3 结论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就是老年性痴呆,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能力出现逆转损害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与福利
仍然存在缺陷,患者不能长时间住院,并且传统护理模式不能满足其各项合理需求,缺乏情
感交流,导致患者最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该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
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改善预后,减
轻患者家庭压力[7]。
相关护理人员首先在患者住院期间要结合其病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护
理措施,合理开展健康宣教,同时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纾解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
其次,医院要与社区形成合作,每周定期开展免
费护理咨询工作,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及开讲座等形式使得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知该项疾病,
从而能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相关药物,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
另外,该疾病患者往往自控
能力丧失或减弱,导致其极易出现家居安全问题,因此相关护理人员要指导家属合理实家居
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将安全问题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病情早期
康复[8]。
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由此可证:对老年性痴呆患者采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缓
解家庭照顾患者心理压力,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预后,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蝶. 全程护理干预对早中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心理医生,2016,22(7):176-177.
[2]秦月兰,袁平,万欢,等.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9):82-84.
[3]林俊,李怡,袁月环,等. 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农村社区老年人院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737-739.
[4]肖玉格,卢超萍,陈溪珊,等. 老年人对“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养老模式的认知调查[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5):19-22.
[5]薛锦花,赵辉,陈腾澜,等. 上海市某社区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及医疗护理需求调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9):78-79.
[6]陈烨,郭梦安,李丹,等. 益阳市城区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调查研究[J]. 护理学报,2016,23(12):48-51.
[7]吴晓梅,徐芬. 社区护士在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2(2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