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2012·镇江) 默写。

(1)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杜牧《赤壁》)
(2)
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烽火连三月,________。

(杜甫《春望》)
(4)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5)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6)
人无远虑,________。

(孔子《论语卫灵公》)
(7)
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 (10分) (2017九上·宜兴期中)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1)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2)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3.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 . 徒以有先生也亦免冠徒跣
C .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 . 安陵君其许寡人皆刑其长吏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3)
唐雎在堂皇威严、戒备森严的朝堂之上“挺剑而起”。

有人说是胆识超人、勇敢无畏,令人钦佩;有人说是卤莽行事、不计后果,不值肯定。

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说说理由。

4. (22分)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完成文后题目。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所不至②乐生送死③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④名其亭
(2)
下列句中的“而”与“仰而望山”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而年又最高
B . 水落而石出
C . 朝而往
D . 而吾蛇尚存
(3)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民生不见外事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5. (13分) (2017八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夜半钟声怎么到客船
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些诗人为什么都写半夜钟声或乐声,却几乎没有人写正午的妙音呢?这正体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现象。

②声音在凉爽的夜晚传得尤其远,夜深人静没有噪音是一个原因,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③光是一种波,声音也是一种波,光会反射和折射,声音同样会反射和折射。

当声音发出后,如果在空气中向四面八方的传播速度相同,那么声音就会像膨胀的球一样向外传播,但是,不同位置空气的温度和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地面等固体还会反射声波。

因此,地面附近的声音不可能像膨胀的球一样四处扩散。

④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

而声音的传播与空气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越高,传播声音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声音在从气温较低、传播速度较慢的气层进入气温较高、传播速度较快的气层时,不但会发生折射、反射,还会像光一样发生全反射。

大气层中,温度不同的气层有很多,那么,声音向高处的传播就不断遇到阻碍(被反射和全反射)。

于是,就像光
很容易局限在玻璃光纤中传播一样,声音也很容易局限在冷空气层中传播,很少会透出去到达高空。

这样,声音的能量损失就很少,可以贴着地面或江面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声音的强度却没有多少衰减。

于是,那悠扬的夜半钟声可以从山上传到客船,可以从此岸传到彼岸。

⑤而在白天大部分声音会传播到高处。

白天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升高,而且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越高,那么贴地传播的声音速度会大于高空的。

当地面附近发出声音时,向地面传播的声波会被地面向上反射,而向上传播的声波能大部分会通过折射进入高空。

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人在高空就会格外清晰地听到来自地面的声音,如果唐朝诗人曾坐在热气球里旅行,或许会给我们留下“晌午钟声到云霄”的诗句。

也正是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所以白天一般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

⑥奇妙的是,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就发现了奇怪的现象:一门大炮在不断发炮,当有人驱车从数百千米外的远方驶向大炮时,起初还能听到炮声隆隆,但距离大炮近一些的时候,有一段路程里却听不到炮声;再靠近一些,就又听到了炮声。

究其原因,很远处听到的炮声是高空大气反射到地面的炮声,近一些的地方既没有高空大气反射的声波,又没有大炮直接传来的声波,所以就形成了静区。

再靠近时,大炮的声波直接传来,人又可以听到了。

当然这就是声音传播的奇妙之处了。

⑦“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诗句,一语道出了声音喜欢向较凉爽的地方传播的科学事实,真实体现了文学的美感和科学的美妙。

(选自2011年第4期《大科技》,有改动)
(1)文章开头第①段的作用是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

(3)第⑥段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4)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客船上的人一般只能听到夜晚的钟声,而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
6. (25分) (2017九上·江都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离别推远,再推远
王春鸣
①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

我想念父亲了,不知道他是否在离我几十里的老屋,安然地睡着。

②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示威:“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

”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

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

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疼,从来看不见他身上有病。

养育我们长大的这几十年,他就像个太阳一样在无数的日子里穿梭来穿梭去,教书、挣钱、奔波……浑然圆满,活力四射。

③可是,冬天刚来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妈妈;大清早在橘树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为什么不站站直?弓着腰像个老头儿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点之后才能渐渐站直,腰椎不行了。

④我装作去追一条狗,迅速地离开他。

离开我弯弯的父亲。

然后,隔了一条田垄又一条河,我远远地,远远地看着我的父亲,弯弯的父亲。

⑤我不想描述他的样子给任何人听,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

我也不想问他,他的腰是何时开始这样的。

问什么,难道问了之后,从前那些我没有在意的弯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回去看他,那些下午与黄昏,他将电瓶车开得呼呼生风。

他有时候说他血压高,半夜小便困难,我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觉得那都是人家父亲的病,关他什么事。

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

他常常粗暴地反击我:我不吃怎么办啊,我已经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你妈还能活几天!
⑥这些话真没意思。

我不和他吵了。

⑦父亲也来追那条狗了,狗早不见了,我看着河里面他的倒影,风和流水将那块走动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畅。

蓝天和白云,深不可测地经过父亲水中的身影。

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时在,我真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告诉他,我们的父亲老了。

我把眼泪和鼻涕擦在身边的竹竿上,退到林子深处。

再早几天,我的五爷爷,比父亲大十岁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梦中去世了。

那时我刚刚接到五爷爷要过八十岁生日的邀约,没有人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妈妈说她一闭眼,还看见他活生生地站在窗子外面喊,“胜玉,你开一下门来,我给你带了几个庙里的馒头。

”但是,他就躺在那里了,任凭我的表姑们如何哭喊,一动不动。

穿着孝衣的父亲那几天没有任何表情,他有时候走到他的小叔灵前,看一看,不流泪,也不说话。

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

与我感情很好的小表姑一直在哭,她的手一直掐到我的骨头里,在哀恸中用叙事的方式回忆着五爷爷生前的种种好,和她们作为子女的不知觉。

最让我心疼的是她说她以为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时间的,忽然就没有了,忽然就没有了呀你知道吗?
⑧我的弟媳妇是不善言辞的,她回家以后,每天把爸爸妈妈房间里打扫得干净得不能再干净。

有一回爸爸高兴地说,窗玻璃真干净,干净得像没有一样!弟媳妇忽然就扔了抹布哭起来。

看着五爷爷安详的模样,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别。

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这些都说明,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离别的日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识到了。

父亲他买回来给我们吃的鱼更大,他将藏着掖着几十年的工资卡密码在晚餐桌上宣布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经历了一长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们晚年,被召唤出来,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炽热如地火却又隐忍不发。

⑨那么,那些充斥着报纸和电视的保健品广告,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感激它们,使我曾经浑然圆满如太阳的父亲,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梦想,一切奔波与劳碌,尘埃落定地,做着唯一一个梦——健康的梦。

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通达和超脱的,但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总要未雨绸缪,想着将离别的日子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

⑩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将离别推远,再推远”这一题目的理解?
(2)文中的划线句语言优美而含蓄,请对其表达作用作简要分析。

(3)第⑦段写“五爷爷突然去世的场面”属于什么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的结尾简洁而含蓄,耐人寻味,试从结构、内容、表达效果等角度选择其中的两点来赏析。

(5)读完本文,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请结合自身经历把它写下来(80字左右)。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 (15分)综合性学习
风流人物虽然伴随着历史的泥沙沉积于记忆的河床,但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竖起一座座丰碑,让人们倾倒。

让我们一起触摸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吧!班上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活动一:渲染活动氛围】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2)
【活动二:排行风流人物】许多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或侠肝义胆的英雄,或聪明过人的智者,或才华横溢的文人……想一想,给你崇拜的风流人物排一个座次,写出你排在第一的人物,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
【活动三:探访历史人物】你准备在活动中介绍一位江西历史人物。

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我市历史博物馆的张研究员。

你准备介绍哪位名人,将向张研究员采访哪几个问题。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7八上·崆峒期末) 步入初二,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文艺活动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初二,让我更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

⑤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
参考答案
一、默写 (共1题;共8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1、
2-2、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3-1、
3-2、
3-3、
4-1、
4-2、
4-3、
4-4、
4-5、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6-5、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1、
7-2、
7-3、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