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星状纤维瘢痕组织在动脉期无增强(车轮状),门脉 期及延迟像强化为其CT特征。
FNHCT增强示意图
平扫:大多数呈孤立的等 密度或略低密度肿块
CT增强时动脉期明显均匀 强化,边缘浅分叶状
CT延迟像呈类圆形。中央星状纤维 瘢痕组织延迟像强化为其CT特征。
局灶结节性增生
平扫:略低密度肿块;CT增强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浅 分叶状;CT延迟像呈等密度
临床表现
多见中年女性,生长慢,无恶变潜能。 一般无症状,多数偶然发现。可表现为腹部肿块,
少数病例可自发性破裂而大出血。 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的FNH,可以避免手术,使用
影像学检查随访观察病变是安全的。
病理
FNH是多血供实质性肿块,肿瘤内部结构均匀,出 血和坏死少见。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组织界线清 楚。
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典型FNH MRI表现
MR平扫T2WI、T1WI和Ga增强的延迟期表现。
FNH中央瘢痕
T2W
增强扫描延迟期 FNH中央瘢痕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HCC中心坏死
T2W
增强扫描延迟期
HCC T2WI压脂中心坏死呈低信号,延迟期对比剂退出, 中心坏死区仍为低信号,可见HCC的包膜强化。
(病例经腹腔镜证实为肝局灶结节增生)
5个月后复查显示两个病灶没有变化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性,45岁,体检发现肝内占位。 病理结果是FNH(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牛眼征”的特点:可看到为中心低密度坏死区较小,中间 高密度强化层最厚且规则、随时间推移强化越来越明显, 最外层低密度水肿带宽度匀称、在水肿带边缘的肝实质可 见一过性的异常强化影(炎性充血所致)。
T2WI抑脂呈低信号。两者增强后均有延迟强化。 FNH中央瘢痕T2WI抑脂呈高信号,且增强后延迟强化;肝
癌(HCC)中心坏死区T2WI抑脂呈低信号,且增强后无强化.
FNH与肝脏血管瘤、肝腺瘤 的增强特点对比:
FNH:动脉期快速显著增强、门静脉后期及 平衡期扫描对比剂迅速退出呈等密度。
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假包膜
T2WI抑脂
FNH的假包膜
FNH假包膜:在MR的 T2WI上为高信号,并 且可以有延迟强化。
增强早期病灶实质强化明 显而包膜无明显强化
延迟期中心瘢痕 及假包膜均强化
HCC的假包膜
T2WI:肿块呈均匀较高信 号,包膜呈较低信号
HCC的包膜主要为纤维 成分在T1,T2WI上为 低信号,延迟强化呈 持续强化。
动脉期病灶呈 均匀强化
延迟期包膜明显强化 , 无中心瘢痕强化
超顺磁性氧化铁造影
超顺磁性氧化铁造影后实质部分信号降低,而疤痕无降低。 因为病灶中含正常Kupffer细胞能吸收氧化铁,缩短T2驰豫 时间,而瘢痕中无Kupffer细胞,所以呈相对较高信号。
血管瘤+FNH
肝脏神经鞘瘤+FNH
右膈神经鞘瘤合并肝右叶局灶结节样增生。
并非真正的肿瘤,被认为是肝内动静脉畸形对血 流量增加的增生性反应,血管畸形或血管损伤是 触发肝细胞局灶性增生的因素之一。
与服避孕药无明显关系,但服避孕药可能会导致 其增大。
可能与肝硬化或其它慢性肝实质性疾病无关。
其内很多浅黄色结节样结构(黑直箭)被许多分隔(箭头)包绕, 其中心可见星状瘢痕(星号),注意其内有很多血管(弯箭)。
高信号,信号 较均匀
慢进,病灶边 缘向中心强化
有假包膜
可有纤维性包膜
无包膜
HCC
可有AFP↑ 大多有慢性肝病
较低信号 稍高信号,巨块型
信号不均 快进快出
可有纤维性包膜
中心 瘢痕
星状瘢痕延迟 期呈轻度强化
灶内可含有脂肪、出 血、坏死等,无延迟
期强化
大的血管瘤 可有纤维瘢 痕形成,延 迟期无明显
强化。
中心可有坏死区; 纤维板层样肝细 胞癌(FL-HCC) 常见中心纤维瘢 痕,延迟期无明
有1/3的患者肝动脉造影有典型的表现,即动脉相 可见肿块中央血管呈放射状走行,实质相可见纤 维分隔呈放射状排列,病灶边界清晰。
肝动脉造影
动脉早期可见供血动脉进 入病灶中央,并呈辐射状
延迟扫描中央呈辐射状
局灶结节性增生
FNH影像学表现
FNH典型的影像特征为边界清楚的较均匀的等回声、等密 度和等信号,19%~78%有瘢痕;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 期轻度或明显强化,延迟期瘢痕轻度强化。但具有典型表 现者仅9%~60%。
1月前疼痛复发时行彩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腹部增强CT 提示腹部增强CT:肝左叶内侧段及右前叶前段见大小约 8.0×6.0×9.0cm椭圆形团块低密度灶,边界清,动脉期 强化,静脉期病灶密度高于肝实质,考虑“局灶性结节性 增生可能大”。既往体健。
入院后行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五项、HCV、胰功、 AFP和CA系列等检查均无异常。遂于全麻下行不规 则中肝切除术,术中见肝脏颜色、质地正常;左 右肝交界处直径12×10cm肿物,完全占据IV、V段, 后缘紧贴中肝静脉,胆囊位于肿瘤上;盆腹腔其 他脏器未见明确占位,遂距肿物边缘0.5cm将肿物 与周边部分正常肝组织、胆囊一起切除,未阻断 肝门。
术后病理:肿物切面可见星状灰白纤维瘢痕,呈灰 黄、实性、质稍韧,镜下符合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利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诊断的几点: 年轻女性; “快进慢出”,动脉期全瘤样强化; 病灶表面的丰富血管(A、V期呈明显强化的点条
状影); 延迟强化的中心瘢痕。
局灶结节性增生CT表现
平扫:大多数呈孤立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肿块,其境界清 楚,轮廓欠规整,浅分叶,密度均匀,很少有钙化。当肿 块呈等密度时仅表现有占位效应或低密度中心瘢痕。当中 心存在纤维性瘢痕时,可见放射状低密度影为其特征。
增强:由于病变血运丰富,增强时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静脉期密度渐低,门脉期及延迟像呈等密度。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不典型FNH
FNH 在动脉晚期表现为富血供肿块,在 门脉期显示为等密度,未发现疤痕。
局灶结节性增生MRI表现
平扫:TIW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一般 无包膜,除中心瘢痕外一般信号很均匀。
中央瘢痕典型者在T1WI和T2WI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 (80%),不典型者(20%)T2WI上可表现为低信号。
不典型的表现有:不均匀的低或强回声,低密度,T1WI上 低或高信号,T2WI上高信号,未见瘢痕,少血供病变,有 假包膜及钙化,及邻近的肝被膜皱缩等。
与病理对照发现, 肝被膜皱缩由瘢痕中纤维组织延伸至被 膜所致。
B超
B超显示FNH为非特异的、含糊不清的病变。中央 疤痕为强回声时可被检测到,但通常不能区分。 彩色多普勒有时可以看到疤痕内的血管结构。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 的影像学表现
韩礼良
肝局灶型结节增生
Lixiwu,男,23岁。体检发现肝囊肿。无 不适。
T1WI STIR
T2WI +C
T1WI T2WI
T1WI STIR
同反相位 脂水分离
增强
局灶结节性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
FNH是肝脏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FNH分辨率约 为腺瘤的2倍。
女,43岁。体检。局灶性结节增生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46岁。上腹部不适。
局灶性结节增生
男,45岁。 因“右上腹隐痛6月,体检发现右肝占位3天 ” 入院。入院前6月患者每当疲劳和大量饮酒后出现右上腹 隐痛,无畏寒、发热,无乏力、纳差,无腹胀、腹泻,无 咳嗽、咳痰等不适,平时有好转,因间断发作,未予特殊 检查和治疗,入院前3天前在当地医院行 体检 B超检查提 示:“肝内实质占位,考虑肝癌”。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可,近一个月来体重 减轻10公斤,二便正常。10余年在当地医院发现“乙型肝 炎”,未正规治疗。
FNH鉴别诊断
临床 特点 T1W T2W
强化 特点 包膜
FNH
腺瘤
好发年轻女性, 发病率低,好发年轻女 与服避孕药无关 性,与服避孕药有关。
血管瘤
多见于30-50 岁,女>男
等或稍低信号 稍高、等或稍低信号 较低信号
等或稍高信号
快速均匀强化, 门脉期呈等信号
等或稍高信号,有时信 号不均
强化方式与FNH基本一 致
肝脏 FNH+血管瘤
肝右叶两个独立病灶
F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FNH容易被发现,有时难与肝癌、肝腺瘤等鉴别。 CT、MRI出现“星状疤痕征”可做出诊断。 放射性核素扫描部分具有特异性表现(Kupffer细
胞能凝聚核素)。
FLC和FNH的病理标本
FLC的层状和不均H小结
FNH是肝脏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分辨率仅次于肝脏海绵 状血管瘤。单纯CT或MR平扫可能会漏诊许多FNH病灶。
FNH并非真正的肿瘤,被认为是肝内动静脉畸形对血流量 增加的增生性反应。
FNH中央瘢痕及假包膜为其典型表现(与肝癌鉴别)。 FNH 假包膜T2WI抑脂呈高信号,而肝癌(HCC)中心坏死区
增强扫描:早期病灶明显强化,中晚期略强化,病灶中心 瘢痕延迟强化。
对FNH的诊断是基于中央瘢痕和均匀的强化表现。但多达 20%的患者不会显示典型的中央瘢痕表现 。
T1WI
T2WI抑脂
动脉期:病灶明显均 匀强化,中心瘢痕无 明显强化
门脉及延迟期:病 灶内趋向呈等信号, 中心瘢痕强化
中央瘢痕T2WI 呈高信号。
延迟扫描
分叶肿瘤网状强化, 中心瘢痕及纤维分 隔呈低信号。
多发FNH: 25%门脉期等密度
平扫仅见低密度 中央瘢痕
等 密 度 动脉期肿块呈快速明显的
均匀强化,中心不强化 。
FNH
门脉期强化部分造影剂开始 迅速退出,趋向等密度 。
延迟期呈等密度, 中心瘢痕轻度强化
局 灶 性 结 节 增 生
FNH周围可见血管影,这与肿瘤周围扩大的血管、血窦有关。 另外有人认FNH 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血流灌注增 加导致肝细胞增生。在动脉期扫描常常能显示异常动脉。
伴有中央疤痕的典型FNH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病理证实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39岁,无相关症状.平扫显示肝内两个孤 立的低密度灶
临床表现
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 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右上腹 有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 Murphy征阴性, 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肝上界位于 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脾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 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正常,3-4次/分,未闻及 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FNH由排列成结节的正常肝细胞、增生的胆管、浸 润的炎性细胞、肝巨噬细胞、纤维间隔、血管等 组成,但无正常肝小叶结构。
病理特点:病灶中心可见星状纤维疤痕,向周围 呈放射状分隔,瘢痕内含厚壁供血动脉、静脉及 增生的胆管。
肝动脉造影
肝动脉造影与肝细胞腺瘤相似。多血管病变,离 心型供血,“轮辐状”图像。
男,15岁。局灶性结节增生
男性,19岁。局灶性结节增生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12岁。主诉“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4个月”。患者于4 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呈持 续性,不向周围放射,不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当 地医院查血、尿淀粉酶升高,按“急性胰腺炎”给予抗炎 及支持等治疗后好转。
FNH的假包膜
FNH是没有纤维包膜的,但是有假包膜。 假包膜:FNH压迫周围正常的肝实质、血管;炎性的反应。 由于FNH的假包膜为压迫周围正常组织以及一些灶周血管
和炎性侵润,因此在CT上为较低密度,在MR的T2WI上为高 信号,并且可以有延迟强化。 增强早期病灶实质强化明显而包膜无明显强化。 延迟期中心瘢痕及假包膜均强化。 HCC的包膜主要为纤维成分在WT1I、WT2I上为低信号,延迟 强化呈持续强化。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动脉期边缘强化,门静脉后 期及延迟扫描对比剂逐渐向中心强化,延 迟期病变消失。
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
肝腺瘤
肝腺瘤:动脉期快速显著增强、门脉期及 平衡期为低密度,病变边缘光整清楚。
FNHCT增强示意图
平扫:大多数呈孤立的等 密度或略低密度肿块
CT增强时动脉期明显均匀 强化,边缘浅分叶状
CT延迟像呈类圆形。中央星状纤维 瘢痕组织延迟像强化为其CT特征。
局灶结节性增生
平扫:略低密度肿块;CT增强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浅 分叶状;CT延迟像呈等密度
临床表现
多见中年女性,生长慢,无恶变潜能。 一般无症状,多数偶然发现。可表现为腹部肿块,
少数病例可自发性破裂而大出血。 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的FNH,可以避免手术,使用
影像学检查随访观察病变是安全的。
病理
FNH是多血供实质性肿块,肿瘤内部结构均匀,出 血和坏死少见。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组织界线清 楚。
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典型FNH MRI表现
MR平扫T2WI、T1WI和Ga增强的延迟期表现。
FNH中央瘢痕
T2W
增强扫描延迟期 FNH中央瘢痕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强化。
HCC中心坏死
T2W
增强扫描延迟期
HCC T2WI压脂中心坏死呈低信号,延迟期对比剂退出, 中心坏死区仍为低信号,可见HCC的包膜强化。
(病例经腹腔镜证实为肝局灶结节增生)
5个月后复查显示两个病灶没有变化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性,45岁,体检发现肝内占位。 病理结果是FNH(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牛眼征”的特点:可看到为中心低密度坏死区较小,中间 高密度强化层最厚且规则、随时间推移强化越来越明显, 最外层低密度水肿带宽度匀称、在水肿带边缘的肝实质可 见一过性的异常强化影(炎性充血所致)。
T2WI抑脂呈低信号。两者增强后均有延迟强化。 FNH中央瘢痕T2WI抑脂呈高信号,且增强后延迟强化;肝
癌(HCC)中心坏死区T2WI抑脂呈低信号,且增强后无强化.
FNH与肝脏血管瘤、肝腺瘤 的增强特点对比:
FNH:动脉期快速显著增强、门静脉后期及 平衡期扫描对比剂迅速退出呈等密度。
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假包膜
T2WI抑脂
FNH的假包膜
FNH假包膜:在MR的 T2WI上为高信号,并 且可以有延迟强化。
增强早期病灶实质强化明 显而包膜无明显强化
延迟期中心瘢痕 及假包膜均强化
HCC的假包膜
T2WI:肿块呈均匀较高信 号,包膜呈较低信号
HCC的包膜主要为纤维 成分在T1,T2WI上为 低信号,延迟强化呈 持续强化。
动脉期病灶呈 均匀强化
延迟期包膜明显强化 , 无中心瘢痕强化
超顺磁性氧化铁造影
超顺磁性氧化铁造影后实质部分信号降低,而疤痕无降低。 因为病灶中含正常Kupffer细胞能吸收氧化铁,缩短T2驰豫 时间,而瘢痕中无Kupffer细胞,所以呈相对较高信号。
血管瘤+FNH
肝脏神经鞘瘤+FNH
右膈神经鞘瘤合并肝右叶局灶结节样增生。
并非真正的肿瘤,被认为是肝内动静脉畸形对血 流量增加的增生性反应,血管畸形或血管损伤是 触发肝细胞局灶性增生的因素之一。
与服避孕药无明显关系,但服避孕药可能会导致 其增大。
可能与肝硬化或其它慢性肝实质性疾病无关。
其内很多浅黄色结节样结构(黑直箭)被许多分隔(箭头)包绕, 其中心可见星状瘢痕(星号),注意其内有很多血管(弯箭)。
高信号,信号 较均匀
慢进,病灶边 缘向中心强化
有假包膜
可有纤维性包膜
无包膜
HCC
可有AFP↑ 大多有慢性肝病
较低信号 稍高信号,巨块型
信号不均 快进快出
可有纤维性包膜
中心 瘢痕
星状瘢痕延迟 期呈轻度强化
灶内可含有脂肪、出 血、坏死等,无延迟
期强化
大的血管瘤 可有纤维瘢 痕形成,延 迟期无明显
强化。
中心可有坏死区; 纤维板层样肝细 胞癌(FL-HCC) 常见中心纤维瘢 痕,延迟期无明
有1/3的患者肝动脉造影有典型的表现,即动脉相 可见肿块中央血管呈放射状走行,实质相可见纤 维分隔呈放射状排列,病灶边界清晰。
肝动脉造影
动脉早期可见供血动脉进 入病灶中央,并呈辐射状
延迟扫描中央呈辐射状
局灶结节性增生
FNH影像学表现
FNH典型的影像特征为边界清楚的较均匀的等回声、等密 度和等信号,19%~78%有瘢痕;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 期轻度或明显强化,延迟期瘢痕轻度强化。但具有典型表 现者仅9%~60%。
1月前疼痛复发时行彩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腹部增强CT 提示腹部增强CT:肝左叶内侧段及右前叶前段见大小约 8.0×6.0×9.0cm椭圆形团块低密度灶,边界清,动脉期 强化,静脉期病灶密度高于肝实质,考虑“局灶性结节性 增生可能大”。既往体健。
入院后行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五项、HCV、胰功、 AFP和CA系列等检查均无异常。遂于全麻下行不规 则中肝切除术,术中见肝脏颜色、质地正常;左 右肝交界处直径12×10cm肿物,完全占据IV、V段, 后缘紧贴中肝静脉,胆囊位于肿瘤上;盆腹腔其 他脏器未见明确占位,遂距肿物边缘0.5cm将肿物 与周边部分正常肝组织、胆囊一起切除,未阻断 肝门。
术后病理:肿物切面可见星状灰白纤维瘢痕,呈灰 黄、实性、质稍韧,镜下符合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利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诊断的几点: 年轻女性; “快进慢出”,动脉期全瘤样强化; 病灶表面的丰富血管(A、V期呈明显强化的点条
状影); 延迟强化的中心瘢痕。
局灶结节性增生CT表现
平扫:大多数呈孤立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肿块,其境界清 楚,轮廓欠规整,浅分叶,密度均匀,很少有钙化。当肿 块呈等密度时仅表现有占位效应或低密度中心瘢痕。当中 心存在纤维性瘢痕时,可见放射状低密度影为其特征。
增强:由于病变血运丰富,增强时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静脉期密度渐低,门脉期及延迟像呈等密度。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不典型FNH
FNH 在动脉晚期表现为富血供肿块,在 门脉期显示为等密度,未发现疤痕。
局灶结节性增生MRI表现
平扫:TIW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一般 无包膜,除中心瘢痕外一般信号很均匀。
中央瘢痕典型者在T1WI和T2WI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 (80%),不典型者(20%)T2WI上可表现为低信号。
不典型的表现有:不均匀的低或强回声,低密度,T1WI上 低或高信号,T2WI上高信号,未见瘢痕,少血供病变,有 假包膜及钙化,及邻近的肝被膜皱缩等。
与病理对照发现, 肝被膜皱缩由瘢痕中纤维组织延伸至被 膜所致。
B超
B超显示FNH为非特异的、含糊不清的病变。中央 疤痕为强回声时可被检测到,但通常不能区分。 彩色多普勒有时可以看到疤痕内的血管结构。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 的影像学表现
韩礼良
肝局灶型结节增生
Lixiwu,男,23岁。体检发现肝囊肿。无 不适。
T1WI STIR
T2WI +C
T1WI T2WI
T1WI STIR
同反相位 脂水分离
增强
局灶结节性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
FNH是肝脏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FNH分辨率约 为腺瘤的2倍。
女,43岁。体检。局灶性结节增生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46岁。上腹部不适。
局灶性结节增生
男,45岁。 因“右上腹隐痛6月,体检发现右肝占位3天 ” 入院。入院前6月患者每当疲劳和大量饮酒后出现右上腹 隐痛,无畏寒、发热,无乏力、纳差,无腹胀、腹泻,无 咳嗽、咳痰等不适,平时有好转,因间断发作,未予特殊 检查和治疗,入院前3天前在当地医院行 体检 B超检查提 示:“肝内实质占位,考虑肝癌”。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可,近一个月来体重 减轻10公斤,二便正常。10余年在当地医院发现“乙型肝 炎”,未正规治疗。
FNH鉴别诊断
临床 特点 T1W T2W
强化 特点 包膜
FNH
腺瘤
好发年轻女性, 发病率低,好发年轻女 与服避孕药无关 性,与服避孕药有关。
血管瘤
多见于30-50 岁,女>男
等或稍低信号 稍高、等或稍低信号 较低信号
等或稍高信号
快速均匀强化, 门脉期呈等信号
等或稍高信号,有时信 号不均
强化方式与FNH基本一 致
肝脏 FNH+血管瘤
肝右叶两个独立病灶
F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FNH容易被发现,有时难与肝癌、肝腺瘤等鉴别。 CT、MRI出现“星状疤痕征”可做出诊断。 放射性核素扫描部分具有特异性表现(Kupffer细
胞能凝聚核素)。
FLC和FNH的病理标本
FLC的层状和不均H小结
FNH是肝脏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分辨率仅次于肝脏海绵 状血管瘤。单纯CT或MR平扫可能会漏诊许多FNH病灶。
FNH并非真正的肿瘤,被认为是肝内动静脉畸形对血流量 增加的增生性反应。
FNH中央瘢痕及假包膜为其典型表现(与肝癌鉴别)。 FNH 假包膜T2WI抑脂呈高信号,而肝癌(HCC)中心坏死区
增强扫描:早期病灶明显强化,中晚期略强化,病灶中心 瘢痕延迟强化。
对FNH的诊断是基于中央瘢痕和均匀的强化表现。但多达 20%的患者不会显示典型的中央瘢痕表现 。
T1WI
T2WI抑脂
动脉期:病灶明显均 匀强化,中心瘢痕无 明显强化
门脉及延迟期:病 灶内趋向呈等信号, 中心瘢痕强化
中央瘢痕T2WI 呈高信号。
延迟扫描
分叶肿瘤网状强化, 中心瘢痕及纤维分 隔呈低信号。
多发FNH: 25%门脉期等密度
平扫仅见低密度 中央瘢痕
等 密 度 动脉期肿块呈快速明显的
均匀强化,中心不强化 。
FNH
门脉期强化部分造影剂开始 迅速退出,趋向等密度 。
延迟期呈等密度, 中心瘢痕轻度强化
局 灶 性 结 节 增 生
FNH周围可见血管影,这与肿瘤周围扩大的血管、血窦有关。 另外有人认FNH 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血流灌注增 加导致肝细胞增生。在动脉期扫描常常能显示异常动脉。
伴有中央疤痕的典型FNH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病理证实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39岁,无相关症状.平扫显示肝内两个孤 立的低密度灶
临床表现
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 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右上腹 有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 Murphy征阴性, 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肝上界位于 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脾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 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正常,3-4次/分,未闻及 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FNH由排列成结节的正常肝细胞、增生的胆管、浸 润的炎性细胞、肝巨噬细胞、纤维间隔、血管等 组成,但无正常肝小叶结构。
病理特点:病灶中心可见星状纤维疤痕,向周围 呈放射状分隔,瘢痕内含厚壁供血动脉、静脉及 增生的胆管。
肝动脉造影
肝动脉造影与肝细胞腺瘤相似。多血管病变,离 心型供血,“轮辐状”图像。
男,15岁。局灶性结节增生
男性,19岁。局灶性结节增生
局灶性结节增生
女,12岁。主诉“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4个月”。患者于4 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呈持 续性,不向周围放射,不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当 地医院查血、尿淀粉酶升高,按“急性胰腺炎”给予抗炎 及支持等治疗后好转。
FNH的假包膜
FNH是没有纤维包膜的,但是有假包膜。 假包膜:FNH压迫周围正常的肝实质、血管;炎性的反应。 由于FNH的假包膜为压迫周围正常组织以及一些灶周血管
和炎性侵润,因此在CT上为较低密度,在MR的T2WI上为高 信号,并且可以有延迟强化。 增强早期病灶实质强化明显而包膜无明显强化。 延迟期中心瘢痕及假包膜均强化。 HCC的包膜主要为纤维成分在WT1I、WT2I上为低信号,延迟 强化呈持续强化。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动脉期边缘强化,门静脉后 期及延迟扫描对比剂逐渐向中心强化,延 迟期病变消失。
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
肝腺瘤
肝腺瘤:动脉期快速显著增强、门脉期及 平衡期为低密度,病变边缘光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