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背景下看日语中的省略表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女入学的名额,将更完善的教育资源带给他们。

另外,不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持有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的试学儿童,都能享受到国家优惠的义务教育政策。

并获得一定的国家教育经费的额外补助,更好的体会到国家政策的优越性,享受更好的教育。

3.3县镇基础教育的大班化问题
对于实现青岛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城镇学校“大班化”问题极为重要。

据调查分析,导致城镇学校“大班化”的原因不过这两点:第一,农村留守儿童减少,大多随父母迁到城市生活,政府盲目撤掉农村学校并校导致生源合并流向城镇;第二,乡村“小班”学校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如城镇,部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城镇或县市读书。

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能够得到好的教育。

对策建议之三:落实好新校建设及经费配置工作。

2015年底,青岛的各个区域分别制定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与工作方案,并制定好各年度新建学校目标,接下就是做好落实工作。

除此之外,还应优化教师配置、经费投入等问题,保证学校间的公平,让孩子们就近入学,规范学校招生制度,打消家长择班顾虑。

保障大班化状况的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针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相应提出了教育经费投放程序透明化;对全体常住人口公平开放;落实好新校建设及经费配置工作的对策建议。

另外,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若公民拥有享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正当条件,那是否可以拥有自由选择教育的权利,从而得到更优质教育服务。

这也是理解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

总之,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社会性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阶层公民共同努力参与。

参考文献
[1]周琳.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思
考[R].现代交际,2016年1月.
[2]刘志成.营造公平机会环境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
化——
—以胶州市为个案分析[M].中共胶州市委党校,2015年3月.
[3]于洁.进城农民工家庭教育支出决策行为分析[J].教育
学术月刊,2015年2月.
[4]刘黎红,胡琳丽.政策执行视角下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
系建设问题考察[N].东方论坛,2015年5月. [5]涂立桥.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R].湖北理
工学院学报,2016年1月.
1省略表达概况
日本最早对省略表达的定义是: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在理论上和语法上应该存在的句子成分由于表达习惯被省略,以尽可能简短的形式来表达句子意思。

这是山田孝熊个人对省略表达的看法,认为省略归根到底就是要在保证原有句子意思能够完全表达并且能使省略后的句子依然通顺,前提是要对话的两个人具有一定的默契和共同的认知,能够达到即使话语省略了依然能够使所要传达的信息完整。

同时他认为省略句有两个特征:省略句省略的是文法上重要的成分;省略句具有上下连接的不合理性。

这些特性都是省略句所特有的,省略句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缩短了说话时间,使得双方在聊天方面更加简单明了,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在现代社会中被频频使用,比如只有两个人的时候“你可以帮我拿一下放在桌子上的那本书吗?”可以变成“帮我拿一下(桌子上的)那本书。

”这样提高了效率,在当今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节奏快速的背景下这种省略表达是符合先进潮流的,是未来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发展方向。

2日语省略表达
日本从日语产生、发展、成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特定时期的语言文化,发展到21世纪省略表达已经成为常见的表达方式,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日语中的省略表达,不然小则闹出笑话,大则损失到自己、企业,甚至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省略表达常见的几种方式和分类。

2.1日语省略表达的省略方式
句子成分:一般来说日语中常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修饰语三种,主语主要表示动作、作用、状态、性质的主体,谓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末端,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表明主语的动作、性质、状态等,而修饰语和中国的修饰语类似,是修饰主语和谓语的部分。

除此之外,日语中还有一些单词直接构成句子成分,不需要其他单词作为辅助,这类单词称为独立词;有些单词不能构成独立的句子成分,是起到连接词与词之间的作用,这类单词称为附属词,与中国的连词作用相似,日语学习中单词的分类也是需要花功夫的,需要长期地记忆和使用。

句子构成:日语主要是主语、修饰语、谓语这样的排列方
从文化背景下看日语中的省略表达
王奕奇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每国的语言都有其特点,国与国之间在语言上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就中日两国来说,由于是一衣带水的邻居,所以在很多表达方式和术语上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得两国在表达方
面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在日语的省略表达上,日语的省略表达大部分体现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上,省略表达主要是省略共
知部分使得表达内容简洁明了,本文就从文化背景下来探讨日语中的省略表达。

关键词:文化背景;日语;省略表达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17-56-2
·56·. All Rights Reserved.
式,与中国的主语、谓语、宾语排列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光是句子的排列方式就可以发现两个之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文化表达形式也不同。

两国之间都有:否定句、疑问句、肯定句、陈述句等句子类型,但是在表达形式上面除了句子排列顺序的不同,依然会有差异,比如在否定句的表达上日语是因为把最重要的句子成分:谓语放在句末,所以必须要听完整个句子才能判断句子是否定句,而中国的否定语之间放在谓语前面,一般从说话者的开端就知道了否定含义,这点汉语就比日语方便。

2.2常见的省略方式
日语中常见的省略包括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授受关系句、省略引用,首先日语中主语的省略非常常见,大部分日本人在口头聊天谈话时都会直接省略主语,如果要说出主语,那么一般是传达强调的作用,这种简洁明了的方式体现了日本人精简生活的日式语言美学意识;谓语虽然是句子最末端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依然会被省略,需要谈话双方依靠语境、助词副助词的组成来使听话者进行对语句含义的判断从而准确把握句子的意义;授受关系与中国的被动语句相似,授受句子是指什么动作被谁做,谁会受到影响,以及动作被谁做,日语中常见的表达授受关系的动词一般有“くれる”“もらう”“あげる”,あげる的授出者是主语,受益者是对象语,もらう的授出者是对象语,受益者是主语,与あげる相反,而くれる与あげる相同,所以一目了然的关系经常被日本人省略;引用的省略主要是引用名人名言,引用的省略是由作者反复研究、仔细思考后所得出的语句,人们一般会引用这些语句进行表达,在省略篇幅的同时给人深刻的印象,引用的省略也常常被日本人采纳。

3日语省略表达的语言功能
语言表达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媒介的传播,人们通过语言传达自己的想法和含义,达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以便更好地生产生活,久而久之谈话双方会遵循一个潜意识的原则,主要有简练原则、礼貌原则、省力原则等,这些原则在保证谈话内容清晰的基础上使得句子简单明了。

3.1简练原则
简练原则就是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比如一些带有明显人称特征的动词,或者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眼神、声调,再或者,说话人可以通过听话人与自己关系推测、场景推测,或者共有知识来推测被省略的信息,以便最优质量的谈话,例如下面这段对话是关于主持人与一对老年夫妇的谈话:(A——
—主持人,B——
—老年夫妇)
A:“おふたりの年は?”
B:“ろくじゅうご。


A:“と?”
B:“ろくじゅうご。


A:“りょうほうとも?”
B:“はい。


而没有被省略前的句子应该是:
A:“おふたりの年はおいくつですか。


B:“65さいです。


A:“65さいとなんさいですか?”
B:“65さいと65さいです。


A:“りょうほうとも65さいですか?”
B:“はい、りょうほうとも65さいです。


这段谈话内容省略后基本没有什么歧义和误会,我们也可以根据当时的说话场景、上下文的关联、谈话双方共同的认知等可以将省略的单词猜测出来,这种省略基本上没有误差,所以句子在省略的作用下可以起到使句子依然不改变原有意思的效果。

3.2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不仅包括谈话双方谈话时表明的礼貌,更包括心灵上的谦让礼貌,心灵上的谦让也与话语的表达相辅相成,使得双方话语彬彬有礼,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

礼貌原则所体现的情感一般包括:同情对方,表示共鸣;谦逊的看待自己;赞赏他人;慷慨的对待对方;君子以成人之美等,日本是一个非常谦虚有礼貌的国家,当他们想要表达不满、责备、批评、拒绝等情感时,不会直截了当的开口指出,一般是委婉、含蓄的表达,尽量不伤害到对方,话语会省略生硬难听的单词,让对方从他们的言外之意知道对方的想法,在保证礼貌的前提下让对方将尴尬、失望等降到最低,比如“すみません

が、あのテレビですが、音が…”、“何回も明したのに…”这些表达方式就是日本人在表达埋怨常用的句子,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委婉的将伤害对方的词语省略而使伤害降低,省略的部分才是说话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礼貌原则既能使被谴责的人缓解尴尬,又能体现出日本人谦虚礼让的品质,所以礼貌原则成为日本人最能接受的委婉表达。

3.3省力原则
省力原则最早是美国学者提出来的,认为指导人类语言行为的根本原则就是省力原则,简而言之就是最提炼句子中最精华的单词来完成最有效的沟通。

即说话要以最简便的方式进行表述,能少一个单词就少一个单词,力求最大限度的进行语言表达,但是前提必须是要保证原有含义不变,所以其中也有适度原则的作用,也就需要说话者说出尽可能多的信息,使对方能够准确接收说话者的意图,不至于误解或者闹出笑话,综上,省力原则就是需要说话者既考虑语言的表达力度达到传达标准,又要尽可能的精简语句,在这两个原则的作用下,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自然的采用省力原则进行交流对话。

4总结
日语语言省略上的表达现象本质就是日本文化在语言上的展现,体现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我们在了解日本句子基本句型和单词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几个常用原则对语言进行省略,可以拉近与日本人的距离,同时可以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运用日本语言,体会日本文化,从日本浓厚的文化色彩中感受日本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泽军.关于日语主题省略的研究———以中国人日语学
习者为中心[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61-70. [2]左思民.汉语语用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1):90-91.
[3]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55-58.
[4]汪吉.对话中的省略和语用推理[J].北京:外语研究,2007:23-2.
[5]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7:66-68.
[6]杨菊.论日语的呼应表达[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18-19.
·5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