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热点《贯彻新能源政策 ,发展新能源汽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 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履行经济职能的。 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主要 是进行经济调节;制定新能源汽车战 略和转入管理规则,推进示范推广试 点工作,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 完善 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发布推荐 车型目录,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实验检 测标准,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和市场 监管。
第十条 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要注重发展 和应用新技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010年前,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比2003年 降低15%以上。要依据有关节能方面技术 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汽车产品油耗公 示制度。 第十二条 国家支持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 和生产,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加速在 汽车产品、销售物流和生产企业中运用电 子信息技术,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3.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汽车和 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明确今 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 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推 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 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
二:理论依据
1.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2.2010年《考试大纲》考点: 3.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5.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6.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8.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4.试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推动传统能源汽车 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 握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 (2):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不应 忽视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传统能源汽车与新 能源汽车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基础与提高的关 系。电动汽车对传统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替代将 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当前传统能源汽车在安 全、节能、环保等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因此, 还应加快对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进一步改进 现有产品。
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又纷纷将发展新能 源汽车上升为各国的国家战略,实施一系列鼓励 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中国应对未来竞争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汽车产业是中国国民 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 就业面广,拉动效应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 的必然趋势,面对日趋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环 境保护压力,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推进产业化进程,已经成为当前必 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材料二:汽车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就业 面广,拉动效应大,作用十分重要。2009 年3月,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出台,明确并强调将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转入管理规则。二 是示范推广,发布了推荐车型目录。三是 抓紧标准体系建设,已实施了30多项技术 标准和实验检测标准。四是加大对汽车节 能环保安全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五是加大 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
4.工业和信息部自成立以来,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 展与促进产业化方面与国家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主 要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修订并重新发布了 新能源汽车转入管理规则,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 化提供必要条件。二是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 点工作,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 程推荐车型目录。三是抓紧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标准 体系建设,已实施的能源汽车国家和行业标准有30 项。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织研究制定的标准 包括动力电池结构形式及尺寸,电动汽车充电接口、 充电站通用要求等技术标准,以及动力电池循环寿 命等实验检测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必将 对中国及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研究的有关政 策措施。五是加大对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新技术研发 的投入,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的技术改造项目。
6.在产业化方面,中混、插入式混合 动力以及纯电动汽车实现小批量生产 并示范运行,燃料示范汽车进行示范 考核运行。截至目前已经有13家企业 的24个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列入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推荐车型目录。并通过车辆生产企业 及产品公告发布,涵盖了混合动力和 纯电动的乘用车、客车、环卫车辆等 多种车型。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 的发展。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企业要加大投入,加强节能环保安全核心技术和 新产品的研发,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有竞争力 的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2):国家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宏观调控力度, 制定行业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 市场的发展,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 引导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新能源汽车服务 产业链,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贯彻新能源政策 ,发展新能源汽车
一:政策依据
1:2002年实行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第四章第十五条:国家鼓励推广使用 汽车电子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生 产节能和低污染的汽车 产品,研究开发 新型燃料和新型动力的汽车。
2.2004年5月21日执行的《汽车产业发 展政策》第三章第七条 坚持引进技 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跟踪研 究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 术。引进技术的产品要具有国际竞争 力,并适应国际汽车技术规范的强制 性要求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产品 力争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参与国际 竞争。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对符合技术 政策的研发活动给予支持。
材料三:我国汽车业呈现出生产增长逐步 加快,经济效果逐步好转,结构调整稳步 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的可喜局面: 2009年10月20日,我国今年生产的第一千 万汽车在长春顺利的下线,这是中国成为 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重要的标志。目前已 经有13家企业的24个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产 品列入了推荐车型目录。并通过车辆生产 企业及产品公告发布,涵盖了混合动力和 纯电动的乘用车、客车、环卫车辆等多种 车型。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简述我国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 (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和技术创新的 客观要求。 (2):有利于摆脱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压力,实 现科学发展。 (3):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市场, 拉动内需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和扩大就业。使 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 利地位。
5.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 化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技术研发 方面,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开 发部分关键技术,以动力电池代表的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取得了重要 进展,基本形成了混合动力、纯电动 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 初步建立起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 和测试评价能力。
三:时政依据:
1. 2009年10月20日,我国今年生产的第一千万汽车在 长春顺利的下线,这是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重 要的标志。 2.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走出 危机和危机后引领全球经济的新技术和新支柱产业,占 领后危机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世界汽车,工业界都在研 究,一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帮助汽车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如何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克服过去在汽车工业发展 中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三是如何找到汽车工业在战 胜危机后的发展方向。大家把目光不约而同的集中在新 能源汽车的发展上,面对能源短缺、环境和气侯变化的 巨大挑战,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积极实施传统能源 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双重发展战略, 一方面不断实施更加严厉的油耗和排放限制,引导企业 提升传统能源汽车技术,推动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
7:年轻一代低碳环保意识 较强,消费观念较新,未来 是新能源产业的推动者,是 新能源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 车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加 强对他们的理论灌输、观念 教育、政策宣传和消费引导 就显得很重要。
四:题目设计
材料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 下,面对能源短缺、环境和气侯变 化的巨大挑战,世界各主要汽车生 产国,积极实施传统能源汽车、节 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双重 发展战略。

第八条 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 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 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 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 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 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 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 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 产和使用。 第九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 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 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