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文档82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联邦政府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
4.(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
其一,是继承和发扬经典大学理念,包括大学 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教 授治校等。
其二,要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 围内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 潮,包括大众化、多样化、终身化、 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
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2.人具有多重属性 3.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
和完善
(三)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第三种: 高等教育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广 博(如李维武)、高深(如邓晓芒)、 专门,又可简称为学术性和职业性 (文辅相)。
(二)本书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界说:
①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②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③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④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⑤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1)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1. 中外古代高等教育:
三.(2) 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体系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1.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2. 发展科学的职能 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二)现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1. 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 2.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 3.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
(三)现代大学职能的发展
1.改造社会职能 2.国际化职能
四.(3)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
1. 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 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
2. 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能满足大 科学探索和创新的需要。
3. 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 4. 大学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适宜
于原创性研究。 5. 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
小科学的研究基地。
第一讲考点
一. 名词解释:
中世纪大学、 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大众化、大科学
二. 思考题:
1.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2.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3. 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4.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的内涵? 5. 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第二讲 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1.教育目标的界说 2.教育目标系统的规定性 3.教育目标的作用:中介环节、直接调控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 相互关系,是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
(一)什么是社会发展
1.两种社会发展理论 2.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3.现代发展观
(二)什么是人的发展
2.(2) 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
①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 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 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庞大高等教育体系,
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样化需求。
② 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 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地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 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 与和大学自治的关系。
其次:是制度的现代化。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办 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 等的深化改革,建成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
最后: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
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最终要保证实我国高等 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在21世纪头十年,就是 要建成一个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规模,从结 构到效益,都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现 代化高等教育体系。
建国后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 1952年的院 系调整。
4.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
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 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 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 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中国: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
欧洲: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 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中世纪大学传播的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 念, 为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
2. 西方近代高等教育: (1) 美国:《莫雷尔法案》与“赠地学院

3.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 二. 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三.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四.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
(一)教育目的之界说与一般规定
1.教育目的的界说 2. 教育目的的一般规定 :功能与结构 3.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与控制
(二)教育目标的界说与目标系统的规定性
高等教育学
②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 ③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
二.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
一)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几种界说:
第一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 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 科、本科和研究生。
第二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 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 的社会活动(潘懋元)。
四. 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
(一) 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
(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 大学学术至上犹如企业利润至上 (3) 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
(二)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高度的创新性 ;高度的探索性 ; 高度的综合性 ;高度的组织性 ; 高度的风险性 。
(三)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