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新品种宁亚1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麻新品种宁亚1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俊珍
【摘要】高产抗病胡麻优良新品种宁亚19号是隆德县农技推广中心以宁亚11号与宁亚15号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6月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试验、示范鉴定,宁亚19号早熟,丰产性好,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性好,配套适宜的栽培措施,增产潜力大.抗立枯病、炭疽病能力强,抗寒、抗旱、抗倒伏.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2页(P141-142)
【关键词】胡麻新品种;宁亚19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作者】王俊珍
【作者单位】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隆德756500
【正文语种】中文
胡麻是宁夏南部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历年播种面积约6万hm2,主要分布在固原市的原州区、彭阳、泾源、隆德、西吉县,中卫市的海源、同心县,吴忠市的盐池县等地。
隆德县农技中心为适应生产需要,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加快胡麻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宁亚11号与宁亚15号杂交和多次抗病性鉴定选育成高产抗病的胡麻品系9425-25-11。
2010年6月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宁亚19号,目前已在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胡麻优新品种宁亚19号产量水平较高,适应范围广,稳定性好,多年多点试验、
示范表明,旱地一般产量为1 600 kg/hm2,水地产量超过2 400 kg/hm2。
2005年、2006年品比试验,宁亚 19号种子产量1 117.4~1 666.7 kg/hm2,
比对照宁亚 14号增产13.91%~34.12%。
2007年宁南山区5点(+4-1)区域试验,宁亚19号平均产量2 086.8 kg/hm2,比对照宁亚14号增产13.11%;2008年宁南山区5点(+5)区域试验,宁亚19号平均产量2 178.0 kg/hm2,比对照宁亚14号增产21.47%。
2008年生产试验(+5),宁亚19号平均产量2 158.35 kg/hm2,比宁亚14号增产21.28%;2009年生产试验(+5),平均产量2 176.2 kg,比宁亚14号增产23.79%;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77.1
kg/hm2,比宁亚14号增产22.54%。
区试、生试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宁亚19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较好。
2.1 特征
该品种生育期98~101天,属中早熟类型。
株高56.4 cm,工艺长度38.6 cm,
属油麻兼用型。
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型紧凑,结果集中。
单株有效分枝8.3个,单株结果17.2个,每果7.8粒。
籽粒浅褐色,千粒重7.5g。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宁亚 19号粗脂肪含量41.26%。
2.2 特性
宁亚19号主要特性就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产量稳定性好,抗胡麻立枯病、炭疽病能力强,耐寒、耐旱、抗倒伏。
2.2.1 适应性宁亚19号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阴湿区和半干旱区的旱地、水地种植,也可以在毗临省区的同类地区种植。
2.2.2 抗病性 2005年、2006年宁南山区胡麻立枯病、炭疽病不同程度发生,对
照宁亚14号立枯病、炭疽病发病率达75%,25%,减产严重,而宁亚19号在病圃试验中表现出抗立枯病、炭疽病能力较强,发病率为10%,5%。
3.1 合理轮作,精细整地
试验证明,胡麻连作和照茬(隔年种植),病害严重,杂草蔓延,土壤营养失调,对胡麻产量有很大影响。
应采取合理轮作,轮作周期控制在2年以上为宜。
前作物收获后,伏秋早耕、深耕,是干旱山区长期以来蓄水抗旱防旱的重要措施,一是可以疏松土壤,提早接纳雨水;二是能够充分晒土,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满足胡麻生长发育的需要;三是可以及时灭草。
秋末、深冬或播种前采取耙、耱、压等措施,精细整地,为种子出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 施足底肥,及时追肥
以底肥为主,一般基施农家肥30 000kg/hm2,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05~150 kg/hm2。
灌头水追施尿素105 kg/hm2。
3.3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
宁南山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扬风天气多,土壤失墒严重,抢墒适时早播是保全苗增产的主要措施。
半干旱区3月25日至4月10日前抢墒播种,播量45~60 kg/hm2,保苗300万~375万株/hm2;阴湿区4月中旬播种,播量 60~75 kg/hm2,保苗 450万~525万/hm2。
3.4 加强田间管理
3.4.1 及时破板结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雪天气,土壤表层板结,要采取耙、耱、压的形式及时破除板结,保证顺利出苗。
3.4.2 松土除草胡麻出苗到纵形期,幼苗生长缓慢,要及时锄杂草,疏松土壤,破除土壤表层板结,保墒防旱,确保全苗,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3.4.3 适时灌头水一般出苗后30~40天灌头水,以后灌水视田间土壤水分状况和天气情况确定,避免倒伏。
3.4.4 病虫害防治一是虫害防治:播前每公顷用40%的辛硫磷乳油15 000 ml掺细土300 kg,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地表,施后耙耱,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生长期间如发现虫害应及时喷药防治。
二是病害防治:播前用50%的福美霜可湿性粉
剂加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有效防治胡麻多种病害,多菌灵用量为种子量的0.2%,福美霜用量为种子量的0.3%。
80%的植株上部蒴果变褐,叶片凋萎,种子呈固有色泽,并与隔膜分离,摇动植株有沙沙作响声音时应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