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哲学第三课复习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 ➢ 牵牛要牵牛鼻子; ➢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 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 ➢ 打蛇打七寸;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
王
次要矛盾
➢ 一个篱笆三个 桩;一个好汉 三个帮。
➢ 荷花好看也要 绿叶扶持
主次不分 ➢ 眉毛胡子一把抓; ➢ 十个指头按跳蚤 ➢ 捡了芝麻,丢了
西瓜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 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 矛盾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 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 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 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 ➢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
需要10000小时,按比 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 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 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 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 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 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冷却至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加热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独枝不成树,独木不成林。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 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 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 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 质变,有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 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②把握适度原则; ③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
盾 ➢ 方法论: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 方法论: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矛盾的次要方面: ➢ 原理: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一 主要方面 方法论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 重点论
论
个
支流,着重抓主流;
的
矛
两点论 统
盾 次要方面 方法论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
支流
一
➢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 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A.含义不同 B.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联系: ➢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 中的同一,是包含着 的同一。 ➢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 方法论: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坚
复
主要矛盾 方法论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重点论
杂
事 物
次要矛盾 方法论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 好次要矛盾
两点论
持 两 点 论 和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矛 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
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
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水果
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不同场合相互转化
中国
黄种人
人
动物
生物
人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 拉德威尔在《异类》一 书中指出的定律。"人 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 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 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 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 10000h 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 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 条件。"他将此称为"一 10000h 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10000h
想效果。
强调部分的重要性
【原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
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②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 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 容,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 会走向灭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 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 性质”时使用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主要矛盾: ➢ 原理: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 方法论: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 原理:次要方面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
➢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 先试点、再推广; ➢ 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根据各省的情况制定适合各省的政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原理内容】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核心知识点
1.联系的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 4.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5.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矛盾的基本属性 7.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9.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的。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
论
强调整体的重要性
【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
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 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联系和 发展的环节。
4.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对立性 同一性:统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 和趋势。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 外延: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
盾=1,次要矛盾≥1。
=1,次要方面=1。
标志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标志词:主流、大局、主体、方向等
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等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的性质。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
举例: ➢ 高中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功能,起着
主导、统率部分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 各个部分(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好、总务处等)服从、服务
于高中这一整体,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 整体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前提、有条件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量变与质变 (1)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表述词: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外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表述词: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精致的破坏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性质”时使用
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 外延: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
盾=1,次要矛盾≥1。
=1,次要方面=1。
标志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标志词:主流、大局、主体、方向等 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等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的性质。
1.联系的客观性
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
人为事物的联
系(1)建立的基础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以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产生的过程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
质
活动才能建立
(3)产生的结果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
之外
2.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地位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 于整体。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 ➢ 牵牛要牵牛鼻子; ➢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 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 ➢ 打蛇打七寸;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
王
次要矛盾
➢ 一个篱笆三个 桩;一个好汉 三个帮。
➢ 荷花好看也要 绿叶扶持
主次不分 ➢ 眉毛胡子一把抓; ➢ 十个指头按跳蚤 ➢ 捡了芝麻,丢了
西瓜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 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 矛盾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 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 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 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 ➢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
需要10000小时,按比 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 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 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 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 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 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冷却至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加热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独枝不成树,独木不成林。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 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 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 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 质变,有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 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②把握适度原则; ③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
盾 ➢ 方法论: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 方法论: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矛盾的次要方面: ➢ 原理: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一 主要方面 方法论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 重点论
论
个
支流,着重抓主流;
的
矛
两点论 统
盾 次要方面 方法论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
支流
一
➢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 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A.含义不同 B.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联系: ➢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 中的同一,是包含着 的同一。 ➢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 方法论: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坚
复
主要矛盾 方法论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重点论
杂
事 物
次要矛盾 方法论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 好次要矛盾
两点论
持 两 点 论 和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矛 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
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
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水果
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不同场合相互转化
中国
黄种人
人
动物
生物
人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 拉德威尔在《异类》一 书中指出的定律。"人 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 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 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 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 10000h 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 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 条件。"他将此称为"一 10000h 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10000h
想效果。
强调部分的重要性
【原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
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②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 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 容,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 会走向灭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 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 性质”时使用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主要矛盾: ➢ 原理: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 方法论: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 原理:次要方面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
➢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 先试点、再推广; ➢ 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根据各省的情况制定适合各省的政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原理内容】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核心知识点
1.联系的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 4.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5.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矛盾的基本属性 7.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9.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的。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
论
强调整体的重要性
【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
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 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联系和 发展的环节。
4.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对立性 同一性:统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 和趋势。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 外延: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
盾=1,次要矛盾≥1。
=1,次要方面=1。
标志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标志词:主流、大局、主体、方向等
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等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的性质。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
举例: ➢ 高中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功能,起着
主导、统率部分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 各个部分(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好、总务处等)服从、服务
于高中这一整体,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 整体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前提、有条件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量变与质变 (1)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表述词: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外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表述词: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精致的破坏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性质”时使用
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 外延: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
盾=1,次要矛盾≥1。
=1,次要方面=1。
标志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标志词:主流、大局、主体、方向等 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等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的性质。
1.联系的客观性
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
人为事物的联
系(1)建立的基础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以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产生的过程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
质
活动才能建立
(3)产生的结果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
之外
2.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地位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 于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