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学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学初
探
摘要:新时期小学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规划小学美术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将本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
作用方面,通过将多学科融合,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且促使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寻找快乐、体验
快乐、获得快乐,并将美术学科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效地、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良好的融合教学。
实践阶段,教师需要与信息、语文、数学、科学等学
科进行有效结合,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促进、融合,进而改善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各学科;融合;联系
引言: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创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
式上必须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阶段中,
教师可以不断尝试将信息、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内容与美术学科的内容有效地整合,制定出可以满足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生的的教学模式。
一、引入语文元素,感受文学之美
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时,可以采用语文中诗歌配图、故事配画等元素的引用,
充分体现了美术与语言的和谐美。
把语言和文字的意境融入到绘画的流线型中,
可以体现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诗歌配画、故事配画
或将美术中的点、线、面、形、色、明、暗、空等视觉美术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儿歌变画》,就是以儿童歌曲为基础,以
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协调、结构合理为原则。
儿童在读完童谣后,把文学意象
转换成具有绘画特色的语言形态,使文字、声音、色彩的完美融合在一起,呈现
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二、引入数学元素,感受思维之美
美术教学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是无法单一进行在的。
数学中
几何图形和数字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美术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小学
美术课中,要加强学生的想象空间,突出学生的立体思维,充分体现数学的学科
特点。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的《形体切挖》课程,就要求同学在泥塑的六面体或
圆柱上进行切割、刨削,以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师在介绍的
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复习几何图形,再看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等,
都可以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杯子到车子,无论形状如何,都是由六面体、圆
柱体的基础形演变而来,因此,数学对于美术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三、引入音乐元素,感受节奏之美
音乐和美术都是表达生命、表达情绪的媒介之一。
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引起无尽
的美术联想,在一节课里让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得到提升,培养他们的多方位的创
造力。
同时,通过音乐元素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感受声音》这一课,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各
种风格和类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点、线、面、色等美术表现方式来表
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创作出五彩缤纷美术作品,同时也培养学生创造视觉
符号的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这一类型美术课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鸟儿的清
脆的鸣声、猛虎的咆哮声、婴儿的啼哭声、小提琴的美妙旋律……让孩子们感受
到有旋律的、有节奏的音乐声。
在教学中将美术与音乐相互融合,在感受音乐的
过程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在美术作品中展现出音乐与美术的魅力。
四、引入科学元素,感受生活之美
在美术教育中,常常能看到美术与科学的结合,例如:对花鸟、鱼虫的习性、特性、生活环境的理解,以及对大自然的变化和变化的理解。
初级科学课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结合,旨在使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发展和自然环境。
将这些知识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使其在美术教学
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比如,在《叶子上的小血管》的教学中,学生对血管关不陌
生,可以先让学生看相关视频与图片,再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植物的知识,比如叶
脉的作用就是和人的血管一样,是输送养分的通道,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
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对树叶的概括、装饰、组合的掌握,以及如何利用各
种线描(装饰)的技巧,将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将树叶上的细小的血管展现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能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
性得到提高,让学生的美术素质得以提升。
五、引入综合实践元素,感受操作之美
综合实践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兴起的,它将小学
美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强化学科的整合,使美术课程内
容更加科学、实用、合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
美术课程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之与当代教育的发展相
适应。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美术小记者》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
摄影教学,并让他们模仿新闻工作者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引导他们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
功的喜悦,这就是一节以美术与综合实践相融合的课型,即综合探究课。
结束语:
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
为一名美术老师,应该突破美术与其他学科的隔阂,突破学科的限制,将学生的
知识与美术相关的学科(如数学、语文、音乐、信息技术)相融合。
美术与其他
学科的融合,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教师必须从美术教育自身出发,广泛
吸取其他学科的有益元素,开辟自己的教学道路,使美术教育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戴媛媛.小学美术教学多学科融合研究[J].新课程,2021(51):71.
[2]骆晓媛.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融合探究[J].新课
程,2020(34):34-35.
[3]吴胜尾.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融合[J].新课程,2020(01):104-105.
[4]陈艺红.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多学科融合[J].新课程(上),2019(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