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检验中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饮用水检验中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
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研讨生活饮用水检验中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对比。
方法:收治生活饮用水标本140份,参照组70份:开展滤膜法检测;测试组70份:实施PCR检测;比较不同方案的检测价值。
结果:测试组生活饮用水标
本不合格率45.71%低于参照组的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25.71%,(P<0.05)。
测试组总菌落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出率
均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生活饮用水检验中应用滤膜法与PCR检
测法均有一定应用价值,但PCR检测方法可对微生物种群结构提供新的检验思路,具有检测准确率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两种微生物检验;生活饮用水;PCR;滤膜法检测
水对人们的生存及生活具有维持作用,让其机体中含水量占比70%以上,更
对机体内环境有着直接性影响,一旦出现水污染情况,可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
及机体健康,开展饮用水检验非常重要。
我国生活饮用水虽然经过滤、沉淀及消
毒等一系列操作,但为进一步保证民生,实施微生物检验非常有必要[1]。
但,常
规检验方法过于复杂,而且检测费用偏高,对部分病原体检测精确度较差。
随着
检验技术持续性进步与发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微生物中可将总细菌、
总病毒浓度等方面检出,具有检出率高、操作简单等优势性[2]。
因此,本文就针
对生活饮用水应用不同检验对策,分析PCR技术的检测价值。
1基本信息与检验方案
1.1基本信息
收治2022-1~2022-5生活饮用水标本140份,通过简单随机法,将70份生
活饮用水标本随机分为2个小组,参照组70份:二次供水30份、出厂水25份、
管网末梢水15份;测试组70份:二次供水25份、出厂水25份、管网末梢水20份;两组在资料方面相比较,差距小(P>0.05)。
1.2检验方案
获取生活饮用水标本1ml,放置到1.5ml的样品瓶中,并将戊二醛固定水样
中的微生物加入,从而对水标本中的总细菌与病毒浓度进行检测。
再抽取生活饮
用水标本4ml放置于玻璃瓶内,将水标本中的DNA提出,并对水标本放置在低温
中保持,存放8h送至实验室。
参照组:开展滤膜法检测;先对水标本实施过滤,选择滤膜的直径为
0.45μm,选择无菌镊子将滤膜夹取,并放于灭菌滤过床上,并将过滤器进行固定,将水标本放置在过滤器内,再将闸门打开,抽滤条件为-0.05pa,对水标本
实施过滤后开展培养,先将标本取出后开展5s抽气,并关闭闸门,取出过滤器,将滤膜存放在培养基中,而且滤膜应与细菌面充分接触,存放后将滤膜倒入平皿中,设定培养温度与时间,即37°C与23-26h。
测试组:实施PCR检测;对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等可用DNA样品开展PCR扩增,再提取PCR产物,转到质粒上,合理配置标本。
最后,将PCR产物转到质粒上。
1.3观察指标
统计水标本不合格率,并分析不合格水标本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5.0为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与生活饮用水
标本检测结果%表示,χ2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 组间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的比较
测试组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45.71%低于参照组的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25.71%,互比,存在差异(P<0.05)。
具体见表1
表1组间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的比较(n,%)
小组例数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
参照组7018(25.71)
测试组7032(45.71)
χ2 6.098
P0.014
2.2 组间生活饮用水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
测试组总菌落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互比,存在差异(P<0.05)。
具体见表2
表2组间生活饮用水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n,%)
小组
例
数
总菌落数金黄色葡萄
球菌
大肠埃希
氏菌
沙门氏菌志贺
参照组
1
8
6(33.33)2(11.11)1(5.56)2(11.11)2(11
测试组
3
2
20(62.50)12(37.50)10(31.25)12(37.50)12(3
χ
3.926 3.979
4.432 3.979 3.97 2
P0.0480.0460.0350.0460.04
3 讨论
水不仅对气候有一定调节作用,工业生产也离不开水,而且水也是生命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饮食、清洁、沐浴等方面都与水息息相关。
生活饮用水中
对水菌落总数、细菌总数等方面有一定要求,需符合标准方可饮用,实施微生物
检验有助于确定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水质量,以免水污染导致人们消化道出
现问题,从而出现腹泻、发热等情况,影响公众健康[3]。
此外,病毒在水中属于
较为危险的病原体,有感染性及检测性高等特征,需选择高效、科学的方案检测
[4]。
针对生活饮用水实施微生物检验对策较多,而传统检测方法操作过程较为复
杂,还需通过显微镜对病原体进行检测,检出准确率并不高。
滤膜法检测具有快
速、简单等优势,但此方式适宜对杂质较少的标本中应用,而且操作过程中需做
好无菌操作,以免受到外界因素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5]。
随着检验技术的逐步
完善,PCR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率较高,可直接分析取样,操作过程较为简单,而
且快捷,检测准确率高,而且特异性强,进而应用率逐步提升。
此外,PCR技术
可弥补传统检测方法不足之处,针对病毒也可有效检出,比如甲肝病毒与诺沃科
病毒等,对细胞培养物开展PCR扩增,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检
出,对微生物种群及数量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开展相关控制,这对提高水质量,
保障民生安全等方面有着直接性影响。
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为:实施PCR检验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45.71%低
于开展滤膜法检测的生活饮用水标本不合格率25.71%;实施PCR检验总菌落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出率均高于开展滤膜法
检测;这可充分突出PCR检验技术优势性,PCR是利用DNA变性及复性的原理,
可实施特定序列DNA片段快速扩增的有效方法,其可通过分子水平对微生物种群
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还可对微生物种群进行有效鉴定,实施定性分析,而且检
测时间较短,还可扩大检测范围,保证检测特异性与敏感度。
但,PCR技术的应
用也存在一定弊端,在检验期间易受到环境标本复杂性等问题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引发假阳性。
综上所述:对生活饮用水检验中建议选择PCR检验,不仅有助于对微生物结
构进行分析,而且检查准确率更高,这对保证饮用水质量有着直接性影响,值得
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秋枫. 探讨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中
国保健营养,2019,29(5):324.
[2] 罗永亮. 浅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卫
生产业,2019,16(35):148-150.
[3] 刘柳影. 生活饮用水检验中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比较分析[J]. 首都
食品与医药,2021,28(18):108-110.
[4] 国锦,柯玉花. 生活饮用水检验中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比对观察[J].
黑龙江科学,2020,11(18):14-15.
[5] 高敏,王春辉. 浅谈生活饮用水检验中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比对[J]. 中
国保健营养,2020,30(19):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