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儒家文化理念探析余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儒家文化理念探析余杰
摘要:随着我国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不断开拓发展,在许多先进的设计理念不
断引进的同时,也融合了大量的儒家文化。

作为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文化,它保
留了先祖们朴素,单纯的理念,许多思想观点都对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指导性的
意见。

我们可以从我国的古代园林看出,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中庸”、“善,美”、“礼乐”等等许多深刻的儒家思想。

把这些理念融入到园林设计手法中,使其更好地继承延续下去。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儒家文化
引言:本文从我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蕴含着的儒家文化的出发,来认识“天人合一”
的核心思想以及“比德”思想在景观植物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审美功能和审美形态了解儒家文
化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并且阐述“善”和“美”这两个比较典型的儒家理念中的审美
特点。

最后从礼乐、中和之美来对我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提出儒家文化理念探析,在继承优
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进行保护发展,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风貌。

一、儒家文化在我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的体现
(一)、我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的和谐之美
儒家文化核心的观念探索的是人类与自然的根本关系,即为中心思想“仁”。

人类与大
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并不是单方面起作用的“人本论”和“天命论”,而是要贯彻好儒家思想
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根本上做好双方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这一思想也无
处不在。

首先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布局应当与自然地形、植物生长习性相对应,要以敬畏自然
环境为前提,来进行设计工作。

其次在建造园林时,尽可能的在模仿自然,包括人造假山与
人工湖,这些从自然景观中激发出的灵感,在使园林更加贴近自然的同时,也消除了园林设
计的突兀。

(二)、我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的比德之美,
儒家思想主张的比德观念,是人对大自然应有的审美观,它借助自然地山、水、木、
虫等等显露出来的形态来引起人在欣赏时从内心激发出来的内涵。

比如在古代文人骚客的诗
文中流传至今的“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便是运用了“比德”思想,其中梅和竹均占了一席之地。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竹子四季长青,每一节都挺拔茁壮,整体气势欣欣向上,就算遇
到了极其恶劣的天气,它也能长茂不凋。

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境界,竹早就被古人赋予了坚
贞的品格,志高万丈的节操和虚心向上态度,宛如一个风度潇洒的君子。

而梅花,不与其他
花朵在春天争艳,在越寒冷霜冻的天气,反而能开的越旺盛,越精神。

无数文人都被这独天
下而春的崇高品质,清雅俊逸的风度所折服。

与此同时,梅花“临寒独自开”的精神也激励着
整个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为人敬佩。

因此,在园林的设计中,加入这些植物,充分体现出院落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善美相
结合的境界,这便是儒家思想在园林景观中的比德之美。

二、儒家思想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
(一)、体现在园林功能中的儒家文化
我国的园林讲究儒家文化中的“成于乐”、“游于艺”。

我们可以在论语中凝练出“兴、观、群、怨”四字,所谓“兴”,通常表示人们通过观赏园林可以触发内心的感触;“观”主要表现在
对园林景观的赏玩;“群”指与人交朋友,相约园林抒发情感;而“怨”正好与“群”相对。

园林
所展现出来的整体应该是一种意境,通过景观设计给观赏者朴素、素雅的感觉。

比如一座修
建在高山上的亭子,这原本只是一个为登山者歇脚、休憩的地方,但是当人们在半山腰抬头
仰视这个亭子的时候,会给人凌空缥缈的气势,从而触发游客内心的情感。

在园林建设中也
是如此,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气息。

(二)、中庸之道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所展现出来的另一个思想便是“和”,“和”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去超过所设置的限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是对中庸最好的解释。


国现在所形成的园林景观亮点十足的设计特点,融入了“和”这个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可以把
它分为人和、乐和两部分。

前者注重的是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相互影响的关系,后者主要
是指在园林欣赏中婉转温和的审美观点。

中庸之道不仅仅是儒家自古以来所提倡的与人相处
的准则,也是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逐渐加入顺应时代文明潮流思想的同时,依然蕴藏着
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儒家文化提倡的理念。

三、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儒家文化理念探析
(一)、我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之“礼乐”
礼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各个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也在不断地促进园林的建设发展。

展现了人的各种礼节的思想就是“礼”,它主观表现了
人对自然植物景观的尊重。

而“乐”的设计给予观赏者心旷神怡的感受。

例如位于泰山南麓的
泰山岱庙和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的曲阜孔庙,都蕴涵着礼乐文化,这种十分巧妙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对制度规则的深刻感悟。

而在皇家园林的布局之中,礼乐文化更是彰显到了极致。

圆明园中“礼”的区域从大宫门—贤良门—正大光明殿—九州清宴,而“乐”区即由后湖、福海、背部三大景区组成。

对于
日常生活区域和各类功能区域的区分,是礼乐思想融合到园林建设中的重大体现。

我国现代
园林的建造规划中不仅仅要增加许多属于园林的功能,也不能轻视园林中生活场所的规划,
做好功能区与生活区的良好区分,对提高园林的舒适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之“中和”
中和之美一方面代表了我国园林设计核心的精神,同时也具有连续不断的文化特色。

对于我国的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虽然各个部分所体现的风格
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在整体蕴含的韵味中,都融合了儒家文化中中和的设计思想。

景物、建
筑的对称是中和思想的完美表现,设计者在构思园林布局时,早已圆满的加入儒家精神文化。

在拙政园中,有远香堂、松风水阁、绣绮亭、小沧浪、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和清华阁七个景区。

当时的主人利用七种十分具有意义的植物来表达内心所期望的七个愿望,充分表现出“人—园林—景观”三方的和谐,做好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形成有机的可持续的系统。

结论:我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与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可以完美的从许多保存下来
的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体现出来。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对园林的设计中,不
仅要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浪潮,使其拥有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
承发扬,尤其是对于儒家文化,在这数千年的积淀中,取其精华融入到园林设计中。

为我国
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优秀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刘蔚.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的融合[J].中外建筑,2015(04):122-123.
[2]郭若旭.儒家文化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08):82.
[3]邵媛媛,张星.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体现[J].陕西林业科
技,2016(03):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