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给植物分类》教案(2023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给植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90%以上知道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绝大多数知道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小组任务,提高合作交流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学会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3、通过课后相关资料搜集,制作校园植物名片,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进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像植物学家一样,选择自己合适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植物实物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播放图片欣赏。
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的名称?你能按照顺序说一说吗?
学生活动:欣赏完植物图片之后,按照顺序说说自己还知道的其他常见的植物名称。
二、给植物分类
过渡:同学们知道那么多植物,真是细心观察的小小植物学家!今天我们就来当小小植物学家,来开一个植物研讨会,给我们周边的这些植物进行分类,比比哪组的专家最出色。
1、出示几种植物的图片(先依次出现,再以缩略图的形式平铺在一张ppt上)
教师引导:这些植物都有什么特点,长在哪里?你能说说吗?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前概念说说对这些植物的认识。
[设计意图]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为分类做好准备。
2、植物分组分类
教师分发植物图片后,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多种标准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选择多种标准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
3、学生汇报(教师对每种分类方法加以肯定,给予评价。
)
三、观察不开花植物
过渡:教师引导或由学生汇报中提升不开花植物和开花植物。
1、出示不开花植物资料卡
2、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植物属于开花植物,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它开花而已;而有些植物它是不开花的。
有哪些植物呢?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卡,找找生活中的不开花植物。
3、小结:
教师引导:各位专家说得都很对,都有各自的道理,可是结果为什么会不同?
学生归纳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四、分类提升多样性
1、植物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
2、林奈----生物分类法的创立者。
创立了两界系统(动物界和植物界)
五、总结
教师引导: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学生活动:回忆,及时归纳,总结课堂
[设计意图]在总结时评价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