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血清MIF及IL-10水平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24 期 ·药物与临床·99
(张)(张)(张)(张)(张)(张)[%(张)]
研究组1524417532 1.44(22)
对照组153323177301615917.61(270)
χ²值231.264
P值<0.05
3 讨论
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知,我院门诊输液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药的间隔时间不合理。

抗菌药物可分为浓度依赖性药物和时间依赖性药物两类。

克林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通常无抗菌后效应,是短效的抗菌药物,需每日经静脉滴注用药1~2次。

该药的杀菌效果取决于其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

在使用该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给药的间隔时间若不当,不仅无法达到抗菌的效果,还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2)溶媒的选择不合理。

部分抗菌药物存在不耐酸的问题(如β-内酰胺类药物对中性注射液溶媒具有分解性)。

溶媒选择不当可降低抗菌药物的药效。

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和青霉素钠进行静脉滴注(1次/d)是常见的溶媒选择不当处方。

3)药物的配伍不合理。

例如,将氨茶碱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阻碍氨茶碱的代谢,提高患者的血药浓度,增加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4)药物的选择不合理。

例如,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及麻疹等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使用针对性不强或无适应证的抗菌药物、在患者未发生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等。

5)用药的剂量不合理。

左氧氟沙星的成人用量为每日用药0.4 g,分2次进行静脉滴注;或每日静脉滴注0.3 g,单次用完。

患者若发生中毒感染,或其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则其每日的最大用药量不应超过0.6 g,且单次的用药量应低于0.3 g,以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性[1]。

抗菌药物的使用涉及多学科的知识。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直接影响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的效果与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可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等情况发生。

在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考虑其个体差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另外,应增强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避免出现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2-3]。

综上所述,开展药学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门诊输液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刘金女,谢燕贤,黄伟芳.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
分析及点评[J].哈尔滨医药,2018,38(5):441-442.
[2] 孙丽,高雷,何晓光,等.我院口腔专科2016年门诊输液处方抗
菌药物使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3.
[3] 陈川,戴烨,陶赟.对2014年上半年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
合理使用情况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44-145.
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血清MIF及IL-10水平的影响
李永强1,陈雪娜2
(1.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2.通辽市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目的:分析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心功能、血清MIF和IL-10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45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22)和乙组(n=23)。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甲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和曲美他嗪进行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的指标及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

结果:接受治疗后3个月,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MIF及IL-10的水平均更低,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高,P<0.05。

结论: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AMI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其血清MIF及IL-10的水平。

[关键词]氯吡格雷;曲美他嗪;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24-0099-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AMI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1]。

临床上治疗AMI的方法主要为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AMI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心功能、血清MIF和IL-10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45例患者的年龄为59~77岁,平均年龄为(68.72±5.4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1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14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有10例。

将这45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22)和乙组(n=23)。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溶栓治疗,方法是:将150万U的尿激酶与100 ml的生理盐水相混合,使用该药液对患者进行30 min的静脉滴注。

12 h后,使用5000 IU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2次/d。

在此基础上,对甲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方法是: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 d,让其口服300 mg的氯吡格雷片,1次/d。

从第2 d开始,让其口服75 mg的氯吡格雷片,1次/d。

对乙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片和曲美他嗪片进行治疗,方法是:1)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的方法与甲组患者相同。

2)让患者口服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24 期 ·药物与临床·
100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的指标及其血清MIF、IL-10的水平。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患者的心功能。

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LVEDV 及LVESV。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 检
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3个月,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LVEDV 及LVESV 均更低,其LVEF 更高,P <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对比(
s x ±)
组别
LVEDV(ml)LVESV(ml)LVEF(%)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甲组(n=22)158.31±14.57142.67±15.3898.69±12.5390.89±13.5842.89±8.1751.23±7.19乙组(n=23)
158.23±13.98
124.37±12.18
97.47±13.02
75.32±14.12
43.01±8.34
59.85±7.92
2.2 两组患者血清MIF 及IL-10水平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甲组患者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分别为(18.71±4.86)ng/L、(1.68±0.27)pg/mL,乙组患者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分别为(18.73±5.02)ng/L、(1.64±0.22)pg/mL。

两组患者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相比较,P >0.05。

接受治疗后,甲组患者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分别为(15.67±3.91)ng/L、(2.75±0.25)pg/mL,乙组患者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分别为(12.32±3.13)ng/L、(1.71±0.64)pg/mL。

接受治疗后,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均更低,P <0.05。

3 讨论
AMI 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

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据调查,导致患者发生AMI 的主要原因为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

为此,治疗该病应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小梗死面积为主要原则[2]。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该药可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曲美他嗪是一种长链3-酮酰辅酶A 硫解酶抑制剂。

该药可
在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下缓解心肌的能量代谢,降低心肌细胞内钠钙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MIF 是一种多向炎性因子。

患者血管中MIF 水平的高低与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程度呈正比。

IL-10是一种炎症与免疫抑制因子。

患者血清IL-10的水平越低,表示其体内的炎症越轻[3]。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3个月,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LVEDV、LVESV、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均更低,其LVEF 更高,P <0.05。

可见,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AMI 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其血清MIF 及IL-10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武卫华,黄新芳,郭艳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
发生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32-34.[2] 蔡新宇,程绩,苏晴,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NT-proBNP、MYO 及cTnI 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0):3866-3869,3891.
[3] 范金斌,李军,朱丹.血清Mb、cTnI 及炎症因子IL-1β、
TNF-α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5):724-727.
为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实施治疗的效果
祁 航,丁 源,李文健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无锡 214187)
[摘要]目的:探讨为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实施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实施治疗。

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实施治疗。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多核白细胞的百分比、氯离子的浓度及葡萄糖的浓度。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多核白细胞的百分比、氯离子的浓度及葡萄糖的浓度相比,P >0.05。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多核白细胞的百分比均较小,其脑脊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及葡萄糖的浓度均较大,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多核白细胞的百分比、氯离子的浓度及葡萄糖的浓度相比,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 >0.05。

结论:为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实施治疗可改善其病情,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利奈唑胺;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24-0100-03
重症颅脑损伤是ICU 的常见病。

目前,临床上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实施手术治疗[1]。

但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此病患者易发生颅内感染。

目前,临床上对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进行抗感染治疗。

万古霉素是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时的常用药。

但为患者长期使用此药实施治疗,其体内病原菌可产生耐药性[2]。

利奈唑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抗生素。

此药不易与其它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有研究资料显示,为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实施治疗的效果很
好[3]。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为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实施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接受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对其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的结果呈阳性。

2)其病情经脑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及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

3)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

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血液系
作者简介:祁航,E-ma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