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题库分章节统计(学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1.1选择题
1.公路工程是一种()工程构造物。
A. 线型
B.平面
C.立体
D.曲面
2.道路工程使用年限较长,应具有()的性能。
A.耐久性
B.易用性
C.易施工
D.低造价
3.粉性土毛细现象较强烈,易产生路面()病害。
A.拥包
B.车辙
C.翻浆
D.搓板
4.路基内部的聚冰现象,在()地区尤为严重。
A.季节性冰冻
B.高海拔
C.低温高寒
D.干旱
5.路面的各种类型中,不包括()型路面。
A.柔性
B.刚性
C.半刚性
D.弹性
6.现代化公路运输,要求道路能在()通行车辆。
A. 晴天
B.阴天
C.全天候
D.雨天
7.为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一般要求路基处于()状态。
A.干燥或中湿
B.中湿或潮湿
C.潮湿或过湿
D.过湿以上
8.柔性路面刚度较小,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
A.竖向弯沉
B.水平剪力
C.扭曲应力
D.翘曲应力
9.路基路面结构承载力包括()两个方面。
A. 强度、刚度
B.挠度、变形
C.支承、扩散
D.断裂、车辙
10.粗粒土分为砾类土和()两种。
A.砂类土
B.粉类土
C.黏性土
D.盐渍土
11.路面面层可用()的材料铺筑。
A.坚硬耐磨
B.柔软均匀
C.保温透水
D.松散轻质
12.柔性路面是指用()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结构。
A.沥青类
B.水泥类
C.石灰类
D.粉煤灰类
13.保持路基的几何形状和物理力学性能,称为路基的()
A. 固定性
B.稳定性
C.刚性
D.可用性
14.关于黏性土说法正确的是()
A.透水性小
B.无塑性
C.级配适宜
D.含大量粉土颗粒
15.路面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荷载。
A.垂直
B.水平
C.剪切
D.偏心
16.刚性路面主要是指用()做面层的路面结构。
A.沥青混凝土
B.水泥混凝土
C.石灰土
D.碎石土
17.防水排水是确保路基路面()的主要方面工作。
A. 稳定
B.固定
C.刚性
D.柔性
18.路面表面要求平整,但不宜()
A.粗糙
B.密实
C.光滑
D.坚硬
19.盐渍土属于()
A.特殊土
B.黏性土
C.砂性土
D.粉性土
20.当路基土处于()状态时,相对稠度大于1。
A.硬塑
B.软塑
C.流塑
D.半固体
21.路面基层应具有良好的()能力。
A.扩散荷载
B.消除荷载
C.分配荷载
D.接受荷载
22.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强,水稳定性()
A.较差
B.一般
C.较好
D.无法评价
23.垫层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状况。
A.湿度温度
B.力学变形
C.弯沉弹性
D.平整耐久
24.砂粒成份多的土质,受水的影响()
A.较小
B.较大
C.很大
D.不计
25.砂土()小,易松散,压实困难。
A.黏结力
B.水稳性
C.内摩阻力
D.变形能力
26.我国的自然区划中,东南湿热区应着重解决()问题。
A.保温保湿
B.防止翻浆
C.防水排水
D. 防止变形
27.低等级路面应采用()路拱横坡度。
A.较大
B.较小
C.平坡
D.缓坡
28.黏性土强度形成以()为主。
A. 黏结力
B.内摩擦力
C.重排阻力
D.变形阻力
29.砂性土含有一定数量的黏性颗粒,是()路基用土。
A.良好的
B.不良的
C.易翻浆
D.易泥泞
30.粉性土毛细现象强烈,易产生()病害。
A.翻浆
B.拥包
C.车辙
D.搓板
31.巨粒土是指()以上的颗粒含量多于50%。
A.60mm
B. 50mm
C. 40mm
D. 30mm
1.2名词解释
1.稠度:
2.半刚性路面:
3.柔性基层:
4.含水量:
5.柔性路面:
6.翻浆:
7.刚性路面:
1.3简答题
1.简述路面基层的作用及要求。
2.简述粉性土的工程性质。
3.调节路基水温稳定性有哪些措施?
4.简述路面面层的作用和特点。
5.简述砂性土作为路基填筑工程的技术性质。
6.路面抗滑性能不足有哪些危害?
7.路基湿度的来源是什么?
8.路面平整度对行车有何影响?
9.简述我国自然区划划分的原则。
10.简述路面等级的划分、种类及适用的等级。
11.简述砂土的工程性质。
12.我国公路用土如何分类?
1.4计算题(本章无)
1.5论述题
1. 试述路基翻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2.1选择题
1.我国标准轴载的后轴重为()
A.50kN
B. 100kN
C. 120kN
D. 150kN
2.一般情况下,路基承受路基自重和()两种荷载。
A.汽车轮重
B.风压力
C.水流冲击
D.地震力
3.土基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当荷载值较小时,将逐渐()C2 P44
A.压实
B.破坏
C.流变
D.沉降
4.我国标准车辆的轮胎内压力为()kPa。
A.500
B.600
C.700
D.800
5.路基顶部主要承受()荷载。
A.车辆
B. 自重
C. 风荷载
D. 震动荷载
6.土基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当荷载值较大时,将逐渐()
A.压实
B.破坏
C.固结
D.沉降
7.为减小冲击力,提高车速和安全舒适性,路面应保持一定的()
A.平整度
B.温度
C.摩擦力
D.光滑度
8.弹性材料受重复荷载作用时,易出现()破坏。
A.疲劳
B.摩损
C.变形累积
D.逐渐破损
9.路基在设计时,要求路基所受的力应该在()限度范围。
A.弹性变形
B.塑性变形
C.黏滞变形
D.沉降压缩
10.反应地基承载力的指标不包括()
A.回弹模量
B.反应模量
C.承载比
D.密实度
11.路基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变形两部分。
A.塑性
B.沉降
C.扭曲
D.断裂
12.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土体的()不足。
A.稳定性
B.压实度
C.均匀性
D.渗水性
13.我国现行《路基设计规范》中规定,路基填土的强度用()指标控制。
A.CBR
B.弹性模量
C.弯沉值
D.抗压强度
14.轴载等效换算按()原则进行。
A.损伤等效
B. 轴次等效
C. 应力等效
D. 车型相似
15.混凝土的劈裂试验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A.抗拉
B.抗压
C.抗剪
D.抗扭
16.低填方平原地区路基,应保持一定的()高度。
A.最小填土
B.最大填土
C.保证排水
D.抗冲刷
17.造成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荷载
B.天然降水
C.风吹日晒
D.自然灾害
18.车辆行驶时,其轮迹呈()分布。
A.均匀
B. 集中
C. 按规律
D. 无规律
19.土基应力应变特征呈()关系。
A.直线性
B.非线性
C.渐开线
D.双扭线
20.一般情况下,夏季晴热时,路面表面温度()大气温度。
A.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关
21.研究土基应力-应变关系常用()试验。
A.压入承载板
B.车辙
C.土工击实
D.小梁抗折
22.材料疲劳强度比静载作用极限强度()
A.较小
B.较大
C.相同
D.无关
23.弹塑性路面材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破坏。
A.疲劳
B.摩损
C.变形累积
D.隆起
24.夏季高温晴热时,路面下层温度的峰值比路表()出现。
A.滞后
B.提前
C.同步
D.随机
2.2名词解释
1.荷载当量圆:
2.CBR:
3.路基临界高度:
4.交通量:
5.疲劳强度:
6.路基应力工作区:
7.劲度模量:
8.劈裂试验:
9.双圆荷载:
10.边坡溜方:
11.冲击系数:
12.滑坡:
13.标准轴载:
14.地基反应模量:
15.应力松驰:
16.线性弹性体:
17.蠕变:
18.当量轴次:
19.轮迹横向分布:
2.3简答题
1.表征土基的模量有哪几种? C2
2.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路基土的塑性变形对路面有何影响?
4.简述疲劳破坏的机理。
5.路基沉陷的原因是什么?
6.简述路基的承载能力指标及测定方法。
2.4计算题
1.某公路初始年的交通组成如下,设计寿命为15年,交通量增长系数为5%,已知轮轴系数为C1=1+2(m-1),轮组系数C2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试计算用于弯拉应力设计的累
2.某公路初始年的交通组成如下,设计寿命为15年,交通量增长系数为5%,已知轮轴系数为C1=1+1.2(m-1),轮组系数C2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试进行用于弯沉设计指标计算
3.我国某型载重车为单轴双轮组型,后轴重为P=100kN,如土基的天然容重γ=18kN/m3,试计算当应力比n=5时,荷载应力作用深度。
C2
4.我国某型载重汽车后轴重P=100kN,轴型为单轴双轮组,轮胎内压为700kPa,试求当量单圆荷载和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
C2
2.5论述题
1. 试述路基翻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试论述路基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3.1选择题
1.路基顶面以下80cm范围内,称为()C3
A.路堤
B.路床
C.路槽
D.路坎
2.一般情况下,路基填土应()压实。
C3 P68
A.水平分层
B.纵向分层
C.斜向分层
D.一次成型
3.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相当于()压路机压实效果。
C3 P69
A.6~8t
B. 8~12t
C. 12~15t
D.夯击式
4.路堑常用的形式不包括()C3
A.全挖式
B.台口式
C.半山峒
D.浅槽式
5.高等级公路路床压实度应大于()C3 P69
A.90
B.93
C.95
D.96
6.路基高度是指()处的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之差。
C3
A.左边缘
B.中心线
C.右边缘
D.平均值
7.深度超过()称为深路堑。
C3
A.15米
B.18米
C.20米
D.22米
8.高于()的土质路堤称为高路堤。
C3
A.8米
B. 12米
C. 15米
D. 18米
3.2名词解释
1.压实度:
2.路堤:
3.路堑:
4.路床:
5.高路堤:
6.矮路堤:
7.路基宽度:
8.路拱横坡度:
3.3简答题(本章无)3.4计算题(本章无)3.5论述题(本章无)
第四章路基稳定性分析
4.1选择题
1.砂类土边坡主要靠()稳定。
C4
A.黏结力
B.内摩擦力
C.内聚力
D.膨胀应力
2.砂类土边坡滑动线,可近似为()形。
C4
A.直线
B.曲线
C.抛物线
D.圆弧
3.浸水路基的渗透动水压力在水位()时出现。
C4
A.上升
B.缓降
C.平衡
D.骤降
4.黏性土边坡滑动面,可近似为()形。
C4
A.直线
B.曲线
C.抛物线
D.折线
4.2名词解释(本章无)
4.3简答题
1.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2.阐述河水涨落对河滩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4.4计算题
1.某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9度,K H=0.4,已知路堤某断面滑动体重Q=2047.20 kN,破裂角α=32°,土体内摩阻角φ=28°,黏接力系数c=14.7KPa,滑动线长L=36m,试计算其滑动稳定系数。
C4
解:根据题意绘计算图如下:
2. 某路基填土高H=8m,路基全宽B=15m,边坡坡度为1:1.5,荷载换算土柱高为1.2m,路基填土采用砂性土,其容重为γ=18kN/m3,内摩擦角φ=280,黏结力系数c=8kPa,求推导其稳定性验算公式并验算一个特征面(经过路基坡角与路基中心连线)的稳定性(采用直线滑动面)。
C4
4.5论述题(本章无)
第五章路基防护与加固
5.1选择题
1.冲刷防护中的丁坝属于()
A.抛石防护
B.间接防护
C.主动防护
D.砌石防护
5.2名词解释(本章无)
5.3简答题
1.常用坡面防护设施有哪几种?
5.4计算题(本章无)
5.5论述题(本章无)
第六章挡土墙设计
6.1选择题
1.路基挡土墙墙背一般受()土压力。
C6 P125
A.主动
B.被动
C.静止
D.振动
2.路基土的压实效果用()来表示。
C6
A.压实度
B.CBR强度
C.弹性模量
D.弯沉值
3.挡土墙受力力系中,不包括()力系。
C6 P125
A.主要
B.附加
C.特殊
D.施工
4.当地震烈度在()以上时,挡土墙应做防震设计。
C6 P158
A.6度
B.7度
C.8度
D.9度
5.挡土墙计算墙背填土主动土压力时,作用于填土顶面的汽车荷载可换算成()。
C6
A.均布土层
B.集中荷载
C.扩散荷载
D.不计荷载
6.挡土墙主要受()C6
A.侧向土压力
B.竖向土压力
C.汽车荷载力
D.水流冲刷力
7.增加抗滑稳定性,挡土墙可设置()的基底。
C6
A.向内倾斜
B.向外倾斜
C.向两侧倾斜
D.平直
8.挡土墙()形墙背受力最小。
C6
A.仰斜
B.垂直
C.俯斜
D.折线
9.挡墙增加衡重台的作用是()C6
A.增加稳定矩
B.减小稳定矩
C.适合地形
D.适应土质
10.挡土墙基础一般采用()C6
A.浅基础
B. 深基础
C.桩基础
D.拱式基础
11.与一般挡墙相比,浸水挡土墙的墙身稳定性()C6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不确定
12.挡土墙设置沉降缝的主要目的是()C6
A.防止开裂
B.便于施工
C.美观顺适
D.便于测设
6.2名词解释
1.静止土压力:
2.被动土压力:
3.主动土压力:
4.重力式挡土墙:
6.3简答题
1.简述挡土墙排水设施的作用。
C6
2.挡土墙防震措施有哪几种? C6
3.简述挡土墙墙背的形状及受力特点。
C6
4.简述挡土墙的分类。
C6
5.挡土墙的用途是什么? C6
6.简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含义。
C6
7.一般挡土墙所受的主要力系有哪些? C6
8.简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含义。
C6
6.4计算题
1.某路肩挡土墙H=8m,墙背垂直,荷载换算土柱高1.2m,路基填料采用砂性土,其容重为γ=18kN/m3,内摩擦角φ=28°,墙背与土体摩擦系数δ=14°,黏结力系系数c=0,已知破裂角θ=20°,试计算墙后库伦主动土压力。
C6
解:
2.已知路肩墙(俯斜),路基顶面全宽范围内连续均布荷载,换算土层高度h0=0.82m,墙高H=8m,墙背倾斜角α=8°32′,墙后填土容重γ=18kN/m3,填土内摩擦角φ=35°,填土与墙背摩擦角δ=17°30′,墙后填土及破裂面符合库伦主动土压力假定,根据表格中给出计算公式,绘出该路肩墙计算图示,并求该路肩墙背填土主动土压力。
6.5论述题(本章无)
第七章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7.1选择题(本章无)
7.2名词解释
1.边沟:
7.3简答题
1.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种类有哪些?
7.4计算题(本章无)
7.5论述题(本章无)
第八章土质路基施工
8.1选择题
1.土基压实中,控制()是关键。
C8
A.最佳含水量
B.压实机械
C.压实方式
D.压实时间
2.土基压实后,()没有改变。
C8
A.塑性变形
B. 渗透系数
C. 强度
D. 颗粒级配
8.2名词解释
1.路基土最佳含水量
8.3简答题
1.简述土基压实操作的要点。
C8
2.路基土方压实机具有哪几种?C8
3.路基土压实的目的是什么? C8
8.4计算题(本章无)
8.5论述题(本章无)
第十章碎、砾石路面
10.1选择题
1.泥结碎石路面不能用()方法施工。
C10 P271
A.灌浆
B.拌和
C.层铺
D.洒布
2.碎、砾石路面通常用于()公路。
C10
A.重交通
B.轻交通
C.快速交通
D.临时交通
10.2名词解释(本章无)
10.3简答题
1.简述碎石路面的种类及特点。
C10
10.4计算题(本章无)
10.5论述题(本章无)
第十二章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12.1选择题
1.石灰土底基层的保湿养生期不少于()C12 P293 295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的缺点是()C12
A.稳定性差
B.抗冻性差
C.板体性差
D.耐磨性差
3.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粗粒料含量越多,收缩率()C12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定
4.水泥土中,不能使用()水泥。
C12 P299
A.硅酸盐
B.矿渣
C.低强缓凝
D.高强快硬
5.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细粒料含量越多,收缩率()C12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定
6.基层使用粉煤灰中的有效物含量应不少于()C12 P302
A.40%
B.50%
C.60%
D.70%
7.石灰土不能用作高等级路面基层的原因之一是()C12
A.施工困难
B.成型困难
C.收缩率大
D.成本高
8.高等级公路二灰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应控制在()以上。
C12
A.93%
B.95%
C.98%
D.100%
9.高等级公路石灰土的拌制宜采用()C12
A.消石灰
B.块状石灰
C.磨细生石灰粉
D.石灰膏
12.2名词解释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路面:
2.石灰剂量:
3.缩裂:
4.二灰土基层:
5.二灰碎石:
12.3简答题
1.什么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路面? C12
2.防止基层反射裂缝有哪些措施? C12
12.4计算题(本章无)
12.5论述题
1.试论述石灰土基层缩裂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C12 2.论述石灰土强度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
C12
第十三章沥青路面
13.1选择题
1.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以()为主。
C13
A.黏接力
B.内聚力
C.内摩擦力
D.膨胀力
2.阴离子乳化沥青可用于()矿料。
C13 P347
A.碱性
B.酸性
C.潮湿
D.混合
3.沥青混合料在常温下呈()状态。
C13 P318
A.弹性
B.黏性
C. 黏弹性
D.刚性
4.沥青混凝土中的填料应采用()矿料磨细粉。
C13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潮湿
5.高温稳定性不足,沥青路面易产生()病害。
C13
A.推移拥包
B.纵横裂缝
C.沉陷坑槽
D.啃边缺角
6.冻融劈裂试验用于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C13
A.抗压强度
B.水稳定性
C.抗冻性
D.劈裂强度
7.低温抗裂性不足,沥青路面易产生()病害。
C13
A.推移拥包
B.纵横裂缝
C.沉陷坑槽
D.啃边缺角
8.沥青表处的主要作用之一是()C13
A.增加强度
B.提高平整度
C.封闭裂缝
D.防止车辙
9.为防止温度裂缝,严寒地区沥青面层应选用()沥青。
C13
A.高标号
B.低标号
C.乳化
D.液体
10.高温季节沥青路面软化,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变形。
C13
A. 临时
B.永久
C.弹性
D.可恢复
11.路面车辙是因路面()变形产生。
C13
A.塑性累积
B.弹性
C.可恢复
D.低温
12.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优点是()C13
A.寿命长
B.强度高
C.无接缝
D.耐老化
13.水稳定性不足的沥青路面,易产生()病害。
C13
A.车辙
B.拥包
C.松散
D.横裂
14.低温冰冻季节,路面结构层会因()产生裂缝。
C13
A. 低温收缩
B.低温脆性
C.低温弹性
D.低温沉降
15.按嵌挤原则修建的沥青路面,其优点是()C13
A.热稳性好
B.空隙率小
C.耐久性好
D.不透水
16.乳化沥青不适用于()C13
A.沥青表处
B.沥青贯入
C.热拌沥青混凝土
D.沥青封层
17.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因素以()为主。
C13
A.黏结力
B.嵌挤力
C.内摩阻力
D.膨胀阻力
18.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卸料、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和运料车关系为()
A.运料车牵引摊铺机前进 B.摊铺机牵引运料车前进
C.摊铺机推动运料车前进 C.运料车推动摊铺机前进
13.2名词解释
1.沥青路面:
2.车辙:
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3.3简答题
1.简述沥青混合料结构的类型及工程特点。
C13
2.沥青路面有何特点? C13
3.简述沥青路面水损坏的过程? C13
4.简述沥青路面分类。
C13
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之后,还需要对沥青混合料哪些稳定性能做相应检测?
13.4计算题(本章无)
13.5论述题
1.试论述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方法C13
2.试论述车辙的种类、形成原因及危害性。
C13
3.试论述沥青路面裂缝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C13
4.试论述沥青混合料黏结力的影响因素。
C13
5.分析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和危害,结合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来源理论,提出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
第十四章沥青路面设计
14.1选择题
1、我国沥青路面结构采用的设计理论是:()
A.CBR法
B.AASHTO法
C.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D.弹性地基板体系理论
14.2名词解释
1、设计弯沉:
14.3简答题
1、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设计规范》中规定哪几项指标作为路面结构厚度设计指标?各自适用范围是什么?
14.4计算题(本章无)
14.5论述题(本章无)
第十五章水泥混凝土路面
15.1选择题
1. 路面用水泥混凝土强度采用()指标。
C15
A.弯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劈裂强度
D.抗拉强度
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指标。
A.路表弯沉和温度应力 B.层底弯拉应力 C.温度应力 D.行车荷载和温度荷载
3.由于路面水泥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所以其()
A.抗压强度远低于弯拉强度 B.弯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
C.无抗弯拉强度 D.抗压强度作为设计指标
4.()不属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可能布设的钢筋。
A.架立筋 B.角隅钢筋 C.传力杆钢筋 D.桥头搭板钢筋
15.2名词解释(本章无)
15.3简答题
1.简述混凝土路面板下设置基层的目的。
C15
2.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有哪几种?一般采用何种形式?C15
3.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哪几种? C15
15.4计算题(本章无)
15.5论述题(本章无)
第十六章水泥混凝土设计
16.1选择题(本章无)
16.2名词解释(本章无)
16.3简答题:
1.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2.进行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前进行交通调查和轴载分析时,为什么要考虑车道系数或车道分布系数?
16.4计算题(本章无)
16.5论述题(本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