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答题规范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91466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0.png)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 哎呀呀,读散文一定要先抓住中心思想呀!就像你走路要有个目的地一样。
比如说读《背影》,那浓浓的父爱就是中心呀!你不抓住这个,那不就像在迷雾里打转嘛!
2. 嘿,注意细节呀!散文里的细节就像珍珠一样珍贵呢!像《荷塘月色》里对月色的描写,那可都是宝贝呀,能让你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美妙的氛围呢,你可别不当回事呀!
3. 哇塞,要学会体会作者的情感呀!作者高兴你也高兴,作者伤心你也跟着难过,这才叫读懂了呢!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你就得感受他那种对生命的思索和坚韧,这多重要呀!
4. 别忘了分析文章的结构呀!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有个框架。
像有些散文是层层递进的,有些又是回环往复的,清楚了这些,读起来才更明白呀,你说是不是?
5. 哎呀呀,留意一下语言风格呀!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呢。
比如鲁迅的犀利,朱自清的优美,不关注这个,那不就白读啦!
6. 读散文可别死脑筋呀!要多联想呀!看到写花,你就想想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花。
就像读《紫藤萝瀑布》,你就得联想到那如瀑布般盛开的紫藤萝呀,多神奇呀!
7. 注意文中的修辞手法呀!这可是让文章生动起来的法宝呢!比喻呀、拟人呀,就像给文章化了个美美的妆,多有意思呀!读《春》的时候,那些比喻句不就让春天活灵活现了嘛!
8. 一定要带着问题读呀!别读个热闹就完啦!想想作者为啥这么写呀,这么表达有啥深意呀。
就好像解开一个个小谜团,多有成就感呀!
9. 读散文要用心呀,要真的投入感情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散文的美妙呀!反正我觉得就是这样,你们觉得呢?。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75f72a0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e.png)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高考语文散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答题套路
![高考语文散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答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4954e80d76eeaeaad0f33082.png)
高考语文散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答题套路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高中散文答题格式
![高中散文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3ff991d158fb770bf68a55a9.png)
高中散文答题格式一一、概括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局部内容,概括主旨)(1)①审准答题方向,②明确概括范围,③充分利用原文关键语句,④根据文章层次分点作答,⑤把握概括角度(句子主语),⑥注意答案的语言形式(2)概括主旨的思路和要点:概括内容+明确态度(情感)+揭示观点典型例题11.从文中看,“我”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加以概括。
(6分)①雪天纤道十分难寻;②雪地行走,双脚挨冻无比痛楚;③过险滩高度惊险,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
(每点2分) 《过滩谣》13.文章第二至第四段反映了华夏先民哪些初创生活?(6分)①寻觅种子,种植谷物。
②拓荒旷野,耕耘土地。
③品尝百草,治疗疾病。
(6分,每点2分)(每条答对一小句得1分。
如某条内容提取正确,但主语为神农氏,则扣1分) 《天子坟》二、作用题(句子作用、段落作用、局部内容作用、景物作用、事物作用、人物作用)(1)、建立“瞻前顾后”的思维习惯(2)、首先明确句段相关内容在文章中的地位(3)、相关答题要点:首先概括相应内容,点题、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开门见山、为……作铺垫、承上启下、与……构成对比、衬托、作为线索、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升化主旨、呼应、丰富文意、增加文化意蕴、表明(体现)文章的某种思路等(4)、答案要落实为相关文章的具体内容,不能搞术语展览。
典型例题14、“我渐渐地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直陈胸臆,既是全文的文眼,又是全文结构思路的总纲(总领全文)。
《柳》11、从结构上看,文章第一段有哪些作用?(5分)点题(1分),由交代行程引出下文对神农氏的追述(2分),与结尾“天子坟是山”形成呼应(2分)。
(点题1分;引出下文1分,写出引出的具体内容1分,答铺垫或总领全文不给分;首尾呼应1分,写出呼应的具体内容1分。
) 《天子坟》1、“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承上启下。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3d8e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f.png)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散文答题技巧
![散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ae3cd3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4.png)
• 引用:
• 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旳传奇性、 事物旳神秘性,丰富(充实)文章旳 内容;
• 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 结合描写旳景物,可增强文章旳诗情 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增长文学 色彩;烘托文章内容,突出人物某一 特征;深化主题;作者旳情感和态度; 预防平铺直叙。
• ③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 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 体现手法还有:对比烘托,侧面描写,象征, 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 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 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解释意图 • 4、利用了富有情感旳词语——应
加强体会
分类解析三: 要求明确景物描写旳作用。(或在开头,或 在中间) 景物描写 : (1)交代背景(自然、社会); (2)渲染气氛; (3)定下感情基调; (4)推动情节; (5)借景抒情; (6)体现主题;
• 答题要点:有四个要素,一是景物本 身旳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对人物旳烘 托作用;三是对社会环境旳暗示(这 一点要视情况而定,不要生拉硬扯); 四是在构造上为下文铺垫。
• 构造作用(专用术语): • (1)文首: •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 ②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营造
气氛,烘托情感; •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 (2)文中: •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 (3)文末:
•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 主题;
• 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 开头,构造严谨;画龙点睛;抒 发情感,引起共鸣;言有尽而意 无穷)
•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旳形式,加强了互动 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 起拟人化旳作用;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e93c4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6.png)
【答题模式】
主要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 将思维指向句 子的内部, 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 再联系前后 文, 看看段意, 就可以得出答案。
【课堂训练】 阅读萧萧的《灯火》
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
1、普通的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 是很宝贵的 ;
2.灯下的温馨又是更值得珍惜 的人生精神财富。
答案规范用语:1、什么是什么; 2.什么又是什么。
象征和象征意义
• 1.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 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 深刻的寓意,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 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 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 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 真挚的感情。
答: 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 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③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写在表 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 用+结合句 1. 比喻、拟人: 生动子形语象境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2. 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 逐 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 性
• 拟人: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使物具 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 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 色彩 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 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答案: ①这个词表面义是指鲁迅的故 乡;②它的深层义是指作者向往的精 神家园。
• 答题规范用语: • 1、这个词表面义是(指)什么。 • 2.它的深层义是(指)什么。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6fe8c0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0.png)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在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一、解题思路:1、寻找作者对该人物的直接描写和评论2、寻找他人对该人物的间接描写和评论3、关注人物性格的变化4、考虑人物性格形成的环境因素5、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6、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7、分析人物间的关系二、答题模板:1、人物身份和地位的交代2、人物性格的表现和突出3、人物形象的暗示和烘托4、人物心理的揭示和深化5、人物形象的感情倾向和作者态度6、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7、人物间关系的分析和作用三、人物描写方法1.直接描写: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方面描写人物形象。
2.间接描写:通过他人对该人物的印象、感受、反响等描写人物形象。
四、人物描写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a。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情节发展。
b。
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
3.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a。
展示人物性格形象。
b。
深化作品主题。
c。
推动情节发展。
d。
渲染时代气氛。
e。
凸现环境特征。
f。
表达真情实感。
五、小说形象作用1.主要人物: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及社会意义。
2.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起衬托或线索作用。
3.物象: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起线索作用,使情节结构更严谨。
六、确定主人公方法1.标题:有些作品标题就指明主人公。
2.主题: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
3.情节: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
4.形象: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是主人公。
5.篇幅: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七、探究人物性格多重性方法1.语言上分析。
2.行为上分析。
3.心理上分析。
4.神态上分析。
5.细节上分析。
八、分析小说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组成。
线索可以是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可以是单线或双线(明线、暗线)。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460a3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6.png)
散文鉴赏答题技巧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
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二、怎样答线索作用分析线索作用分析“2步走”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题型三理解词语的含义题一、什么是理解词语的含义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③特殊指代意义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散文的详略安排答题模板
![散文的详略安排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ab00aa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d.png)
散文的详略安排答题模板一、人物形象1、常见题型①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一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⑤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
是颂扬还是讽刺。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及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3、答题格式。
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①这一人物的,性格烘托或者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是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②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
表达小说的主题"主题内容概述。
③本文描写了情节,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附,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话或独白、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d4a72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3.png)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1. 哎呀,你知道吗,散文阅读要抓住关键语句这个技巧超重要!就好比《荷塘月色》里描写荷花的那些句子,那就是理解文意的关键呀!看到这样的关键语句,就像找到了宝藏的钥匙,能一下子打开文章的内涵之门哟!
2. 嘿,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也不能马虎呀!比如说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分析阿长的各种行为,我们就能深入了解她。
这就像是在拼图,一片片拼出完整的人物形象,多有意思!
3. 哇塞,留意散文的情感脉络这个技巧可厉害了!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情感的起伏就像海浪一样,跟着它走,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呀!这可不是一般的有意思呢!
4. 天呐,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也很关键呐!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的细节描写,那父亲的背影简直让人感动到不行!这就像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发现那些神奇手法的瞬间,特别震撼!
5. 呀,注意散文的语言风格也是个要点哦!像张爱玲的文字,那独特的韵味简直让人着迷!就像是品尝一杯独特风味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呀!
6. 啊哟,理解散文的主题可不能乱来呀!拿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说,主题就是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抓住这个就像握住了风筝的线,不怕飞远啦!
7. 咦,散文中的意象解读也很值得玩味哟!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康桥,那蕴含的情感可丰富啦!这就像解开一个神秘的密码锁,充满了挑战性和乐趣呢!
8. 哼,可别小看散文的时代背景哦!像茅盾的一些作品,了解了当时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啊!这就像给文章加上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板,一切都那么明了!
9. 总之,掌握这些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那阅读散文就不再是难事啦!就像拥有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轻松打开散文世界的大门,尽情享受其中的美妙!。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ad45f5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6.png)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阅读散文是一种欣赏美文、感悟生活、开阔思维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阅读散文的答题技巧及套路:
1. 关注文章的主题:散文通常以某个主题为中心,例如自然、人物、社会等。
在阅读时要注意捕捉到文章的主题,并在答题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散文结构多样,可以采用叙述、描写、议论等手法。
在阅读时要仔细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3.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散文往往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观点和态度。
在阅读时要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立场和主张。
在答题时可以引用作者的言论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述。
4. 注意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散文常常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来营造艺术效果。
在阅读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它们的作用。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手法对文章的影响。
5. 多角度思考和发散思维:散文可以引发人们对生活、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在阅读时要积极思考文章所探讨的问题,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丰富答案的内容和深度。
6. 查找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散文常常融入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如历史事件、文学典故等。
在阅读时,如遇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
在答题时可以适当引用这些背景知识和内涵,增加答案的深度和广度。
总的来说,阅读散文需要细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观点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同时还可以运用背景知识和多角度思考等技巧来解答问题。
散文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
![散文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03ffa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0.png)
散文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以下是 6 条关于“散文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的内容:1. 嘿,你知道吗?散文答题得先把文章读懂读透呀!就像去了解一个新朋友一样。
比如读《荷塘月色》,那就要沉浸其中,感受每一个描写。
然后嘞,注意答题时要简洁明了!别啰里啰嗦的,直接说重点!你想想,要是别人说了一堆没重点的,你会咋办?不烦吗?所以咱们自己答题可不能这样哦!结论就是:读透文章,简洁作答!2. 哎呀呀,散文答题很讲究情感把握呢!好比你听一首动人的歌曲,要抓住那情感脉络呀!像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要体会他对生命的感悟。
答题时,别管那些虚的,就把你真实感受到的情感写出来!这不就得了嘛!你说,要是感情都抓不住,还怎么答题呀?结论就是:紧扣情感,真切表达!3. 嘿哟,散文答题一定要注意细节啊!这就好像拼图,一个个小细节拼起来才完整呀!比如说丰子恺的散文中有很多细腻的生活描写,那可都是关键呀!答题时千万别放过那些小细节,不然怎么拿高分呢?是不是这个理儿呀?结论就是:重视细节,挖掘关键!4. 哇塞,散文答题还得会分析结构呀!就跟盖房子一样,结构得稳呀!看看那些优秀的散文,结构都是很清晰有层次的。
咱答题的时候也要把这结构搞清楚,一层一层写清楚!你说,房子结构不好能住得舒服吗?同样的道理嘛!结论就是:明晰结构,层次作答!5. 嘿,注意啦!散文答题语言可要美美的哟!不能干巴巴的,得像花儿一样绽放呀!像读林清玄的散文,那语言多美妙呀。
我们答题的时候语言也得生动起来呀,别那么生硬!你想想,干巴巴的回答谁喜欢呀?结论就是:语言优美,魅力加分!6. 哎呀呀,散文答题要学会联系作者和背景呀!这就好比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才能更好理解他现在嘛!比如读鲁迅的散文,你不了解那个时代背景能行吗?答题时把这些都联系起来,才能答得更深刻呀!你说对不?结论就是:联系背景,深度理解!。
(完整版)散文答题模式及技巧
![(完整版)散文答题模式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89412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a.png)
(完整版)散文答题模式及技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以抒情、议论或叙述为主要特点。
在进行散文答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及技巧,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题目。
1. 阅读和理解在回答散文题目之前,首先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
通过reading reading reading,我们可以把握散文的中心思想、情感表达和作者的意图。
读懂散文是解答题目的基础,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细节,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和情感。
2. 确定题目类型在阅读和理解散文之后,我们需要确定题目的类型。
常见的散文题目类型包括概括散文主题、分析散文的语言运用、评价作者的观点等。
通过正确把握题目类型,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并避免在回答中偏离主题。
3. 引用适当的内容在回答散文题目时,可以通过引用适当的内容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为了回答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散文中的具体片段、作者的观点或者其他相关的文学元素。
然而,我们要确保引用的内容确实存在于散文中,并且要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引用的内容。
4. 分析和说明在回答散文题目时,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和说明。
这包括分析散文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以及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通过详细和准确地分析,我们可以展现对散文的深刻理解,并给出有力的论证。
5. 增加个人思考除了分析和说明散文外,我们还可以增加个人思考。
对于散文的主题、情感或者观点,我们可以提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个人思考不仅能展示出对散文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给回答增加了一定的独特性和深度。
以上是散文答题的一些模式和技巧,希望能对你的答题有所帮助。
在答题过程中,记得注重理解散文内容、把握题目类型、引用适当的内容、进行分析说明以及增加个人思考。
相信只要你熟练掌握这些技巧,答题能力必将提高。
散文的答题技巧及模板
![散文的答题技巧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c1e50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8.png)
散文的答题技巧及模板以下是 6 条关于散文答题技巧及模板的内容:1. 哇塞,读散文可得抓住那关键情感呀!就像《背影》里父亲对儿子的爱一样。
答题时要先找出散文的情感脉络哦!比如文章里有没有反复出现的情感关键词呀。
然后呢,结合具体内容去分析这种情感是怎么体现的。
你想想,要是情感都抓不住,那能理解透文章吗?2. 嘿,注意散文的细节描写呀!这就好比盖房子的砖头,一块一块堆出整篇文章呢!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那些有趣场景描写。
在答题时要细细品味这些细节,说出它们对表达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难道你不想通过细节看到作者的用心吗?3. 呀,散文的语言可太重要啦!那优美的词句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一样闪亮呀!比如那些生动的修辞手法。
答题时得分析分析语言特色呀,是优美华丽呢,还是平实朴素呀。
不细细琢磨一下,怎么能领略到语言的魅力呢?4. 别忘了散文的结构哟!它就像是一个精心搭建的架子,支撑着整篇文章呢!像有的散文层层递进。
在答题时要清楚文章是怎么展开的,各个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不好好研究结构,怎么能明白文章的内在逻辑呢?5. 哟呵,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很关键呀!想想作者写这篇散文到底是为了啥。
就像鲁迅写文章很多是为了唤醒民众一样。
答题时可不能忽略了这个,得搞清楚作者想要传达什么信息,为啥要写这些。
不这样,怎么能真正懂一篇散文呢?6. 哈哈,最后看看自己的理解到位没呀!是不是真的读懂了散文呢?就像给自己做个检查一样。
答题后回顾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点,有没有答错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呀,你说是不是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好这些答题技巧及模板,一定能让你在应对散文题目时更加得心应手,更能深入理解散文的魅力所在呀!。
散文赏句答题技巧
![散文赏句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44608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f.png)
散文赏句答题技巧
散文赏句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抓关键词:找到文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含义和作用,可以帮助理解整个句子。
2.析修辞手法:分析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及它们对句子的表达效果。
3.明哲理情趣:有些句子包含深刻的哲理或情趣,需要仔细品味和思考。
4.品语言风格:注意句子所体现的语言风格,比如清新自然、华丽奔放、平实质朴等,以及它们对整个文章的影响。
5.关注结构作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结构作用,比如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等。
6.联系上下文:将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析,理解其深层含义和作用。
7.结合作者意图: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背景,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8.善用文本信息: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9.多角度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以全面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10.注意答题规范:在答题时要注意规范性,条理清晰、逻辑
严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规律+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规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699cd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d.png)
• (3)结尾——①呼应开头或照应上文,结构严謹 ②篇末 点题,卒章显志 或含蓄地表明主旨(往住借助象征性的 景物描写)③寄托或升华感情;④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深化主题 ⑤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使文章委婉含 蓄有余味;留下余地(留有空白),发人深省,意蕴深 远(尤其是结尾带省略号的句子)。
(4)引文的作用
• ②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加强感 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 ③所写对象为物时,起拟人化的修辞效果。
3.第三人称:
• ①不受时空限制,能比较直接的展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 • ②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③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
高考散文
题型分析及答题规律
【第一节:作用(意图、好处)题类】
• 主要有 • 1.语句或段落作用题 • 2.人称作用题 • 3.标题作用题 • 4.景物描写的作用 5.物象作用题
(一)语句或段落作用题
• 1.命题特色: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 • 具体有两类: • 一是某处句段的作用; • 二是文中所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性
• 4.效果和读者:技巧(修辞及效果,一语双关,象征意味、寓意深刻等), 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四)景物描写作用题(景物描写——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 时间、景色、场面等。)
• 1.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 环境作用。
• 2.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 3.烘托叙述对象(人或物)某种特征。 • 4.象征、暗示作用。
• (1)结构——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小结上文;照应开头,与某处相呼应; 承上启下(过渡),引出下文的议论和思考,为下文某处内容做铺垫,为文章 的某处内容埋下伏笔等。
散文答题技巧
![散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eb8017d83d049649a6658a7.png)
散文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类【一】行文思路〔或构造〕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构造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构造,请写出表达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构造,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构造、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答复。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构造特点: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答复。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表达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构造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风光,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构造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构造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比照;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散文答题技巧
![散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95c903bee06eff9aef807a2.png)
i、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一)描绘类1、提问方式:⑴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⑵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2、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3、答题技巧⑴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⑵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⑶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⑷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4、答题示例例1: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二)结构类⒈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⒉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⒊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鉴赏答题规范
教学园地
04-01 1034
散文鉴赏答题规范
题型提问方式答题规范答题技法研读例题(见
三维设计)
1.遣词用字文句为什
么用某字
(词)?
释词义+指作用+
表感情
1.该词在句中作何成分
2.该词在结构和内容方
面的作用
优化大考卷
P41处处老
宅1”名
字”的含意
2.词句意思1.某词
(句)含义
2.对某词
(句)的理
解
1.词语义==本义+
语境义
2.句子义==关键
词+修饰限定成分
+上下文
1.是否有比喻义/象征义
/反语义/双关义
2.单句要看句子成分之
间的关系,复句要看分句
之间的关系.
3.是否用了某种修辞手
法
4.对哲理句要阐发解说
P217.2009
全二卷2解
释两句话在
文中的作用
3.语句赏析1.赏析某
句
2.某句好
在哪儿
修辞手法+语言特
色+表达效果.
1. 修辞手法
2. 语言特色
3. 句式类型及作
用
P215.2009
湖北高考2
从词语/句式
/修辞角度鉴
赏语言
4.归纳要点1.归纳某
段(全文)
大意
2.从哪几
个方面写
的
定范围----抓关
键----作比较---
整合信息形成答
案
1. 先勾画后筛选
2. 选用恰当句
式,分层分点作答
P218马缨
花”有孤寂
之感”的原
因
5.评价观点1.为什么
说…
2.谈对…
看法
语句含义+情感因
素(赞成或反对,
喜欢或厌恶)
1. 要以具体文句
为例
2. 要注意文体特
点
3. 要抓标志性词
语,如”认为””感到”
等.
优化大考卷
P41.处处老
宅4对老屋
情节的看法
6.概括主旨概括主旨本文通过对……
的描述,表达
了……观点,抒发
了……感情.
1. 弄清层次关系
2. 筛选本质信息
3. 用自己的语言
概括
P232.3”记
住回家的
路”这一标
题的含义
7.景物特 1.简析景 1.景物特征+情感1.要有理有据,先定性分P216.2009
点和人物形象物特点
2.简析人
物形象
内涵+象征意义
2.刻画人物的方
法+人物性格特征
+形象的社会意义
析再定量分析.
2.要有条有理,宜用总分
式(或分总式)句群表达.
湖北高考3
对”疏影横
斜”句与”
晴雪梅花”
的对比理解
8.层次安排1.结构特
点
2.谋篇布
局
以……为中心,
以……为线索,
按……顺序展开
1.段落层次,段间关系.
2.主次详略,
3.过渡照应
P216.2009
湖北高考1
书房的窗子
在文中的结
构作用
9.句段作用句(段)作
用
形式结构上的作
用+内容上的作用
1. 句段在文中的
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2. 先答局部作用
后答全局作用
P218马缨花
6解释两句
话在文中的
作用
10.选材组材题目
是……却
写了……
运用了……手法,
烘托(或强调)了
写作重点.
1.按被问对象的位置定
作用对象在重点之前,作
用有引出/铺垫/烘托;对
象在重点之后,作用有丰
富内容/深化主旨.2.看
对象有无对比/反衬/突
出/强调作用.
P218.2009
湖北高考4
为什么着意
描写古墙和
疏竹
P218.7写大
院子
11.修辞手法1.用了什
么修辞
2.表达上
有什么好
处
确认修辞手法+修
辞本身的作用+结
合句子语境揭示
修辞表情达意的
作用
1.描绘类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借代/双关
等,作用是使描写对象生
动形象.
2.结构类手法,如对偶/
排比/反复等,作用是强
调突出.
3.表达类手法,如设问/
反问等,作用是增强语气
P218.2009
全二卷4结
尾段的修辞
手法和好处
12.表现手法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效果/作用
使用的手法+内容
+效果/作用
常见表现手法有联想/想
像/烘托/渲染/象征/讽
刺/悬念/照应/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
面结合/虚实结合/先抑
后扬/先扬后抑/寓褒于
贬/寓贬于褒等.要熟悉
这些手法的作用.
P218.2009
全二卷3对
比岳桦与白
桦的不同点
13.表达方式本文在记
叙(或描写
或抒情)上
有什么特
点,作用何
在
确认表达方式+在
内容上的具体表
现+结合原文分析
其作用
1.记叙顺序顺倒插平补.
2.描写,按对象分为人物
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
写/细节描写;按方式分
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2009全二卷
1插叙的作
用
3.抒情,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于景/托物寄情等.
14.人称使用这种
人称有什
么好处确认人称+结合原
文分析人称在表
达上的作用
1.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
情,亲切自然真实,适于
心理描写.
2.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
流,进行抒情,还有拟人
化作用.
3.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
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
叙事和议论.
魏巍<谁是最
可爱的人>叙
事用第三人
称,抒情用第
二人称,各尽
其妙.
15.拓展探究1.请
对……进
行探究
2.谈谈你
对……的
看法
理清文脉+整合提
炼+提出独特意
见.
关注文本的重点和疑点,
文眼和关键句,多角度多
层面地挖掘作品意蕴和
人文精华,合理联想推
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
有据.
P217.2009
全二卷8”
光与影的对
比”指什么?
写马缨花有
何寓意?
P232.4谈谈
文章结尾对
自己的启发
答题总体思路理解词句==什么词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在结构上/内容上有何作用
鉴赏艺术手法==什么艺术手法+表现在哪些句段+对描绘形象/抒发感情/构筑意境/表达主题/谋篇布局/增强语言表现力有何作用
答题要求选点准确+内容全面+表达流畅
筛选信息要:审清题干明确范围一般要视分数多少分条作答.要求
去虚留实、合乎要求一网打尽 1.简明, 要化形象为概括、化描写为陈述、化具体为抽象、化含蓄为直白,化反为正。
去粗取精、 2.连贯, 要变换角度、人称、句式(肯否,主被,单复,总分,并列,对比,因果,折,递进,条件等)
去反留正 3.得体.依据文体特征正确选用术语
教学建议因例求法,易学易用.对照范例,反复修改.
武汉新东方高考复读中心语文组张家富整理20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