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牛人15天通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月通过司考经验谈
简单介绍下自己我是法学专业,所以复习方法什么的可能跟大多数人的不一样,在这里只是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写出来,希望一些经验可以对大家有那么一点帮助。

相对于论坛的很多同仁,我的经验实在太少,对司考的了解也是很不足,因为我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复习,没有时间去看那么多资料和听那么多的录音,所以没有发言权,大家也不要说我误人子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定要自己探索,至少我觉得我这套方法是适合我的。

1、个人情况
本人现在大四,是一个211的学生,所在法学院是全国最好的之一,我的大学成绩在我们院的中上游,因此在报名司考的时候个人的法学功底还是有的。

司考的大多数部门法我都学过,但是大学考试都是考完就忘了,所以司考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唤醒记忆的过程。

大三下学期比较忙,而且我们还有实习的压力,还有当奥运志愿者的,所以当时六月知道可以考司考的时候很犹豫,不知道要不要考,真正下定决心已经是六月底了,紧张的期末考试之后已经是七月初了,等现场确认完,我启程回家(学校没有空调太热,我承认我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真正开始复习是七月十号之后。

2、资料选择
我当时资料是跟风买的,万国的专题讲座一套六本,阮齐林的笔记,杨帆的那套的三国,法律版的理念真题精解,法律版的模拟题(应该就是白皮书吧)。

我没有买三大本和听录音,虽然我们学校就有极其丰富的录音和视频免费下载(都是牛人的,杨帆洪道德之类),因为我算了一下时间根本不允许我去听这些东西,再说我对自己的基础有一定的信心。

法理和法制史因为只靠万国感觉不行,就在学法网上下了三大本的电子版把这两部分打印了出来。

基本材料就是这些,当然还在学法网下了一些辅助材料,但那些太杂,我也没有仔细看,就不说了。

3、复习方法
说句实话,我的复习是很盲目的,说不上有什么太多的章法,所以我说出来大家别笑,我记得第一轮大概顺序是刑法4天、民法7天、刑诉4天、民诉3天、行政行诉3天、宪法1天、法理法史2天、三国3天、商经4天,中间有循环,一会解释。

这个时间安排我是随自己的感觉走的,但总体思路就是要理解的放在前面,纯记忆的在后面。

我当时的最大的想法就是法学理论的基础我有了,司考跟大学法学教育不同,是一个跟遗忘做斗争的过程,所以我就将它和背单词基本等同起来,就是一个高级技术活。

因此我的复习方法是,第一遍仔细看完一个法之后,在三到五天之内,要把这个法再浏览一遍。

实施这个很简单,我桌上由一个日历,提前好久就把每一天的日程安排好,比如我在7月20号那天的日程是把知识产权的三个专题和历年真题看一遍,同时粗略复习一遍刑法总论。

看行政法那天要复习一下刑诉,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时间安排的基本原理是那个艾什么记忆曲线,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

这种记忆习惯是从中学用文曲星背单词的时候养成的,我个人不相信什么超级记忆法之类的(我同学试过说效果不错,我没有试过),我用的是比较笨的方法,但是我觉的很有效。

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一天有八到十小时的时间用来全身心复习,好在我是暑假在
家,生活起居不用自己操心,也不用为了占座和在学校寝室之间奔波而耗费时间,因此时间是有保证的。

我个人自制力不是特别好,容易分心,好在家里电脑烂没有办法玩魔兽,电视在奥运之前也没有什么追求,同学知道我准备司考也没有约我打球什么的,让我基本保证了早上九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六点、晚上八点到十二点的/考试大收集/时间用来复习,中间跑去一些浪费掉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

我记得我是在奥运会开幕那天看到国经的,就是说基本上一个月时间把基本内容过了一遍,或者说是两到三遍。

每个人知识结构不同,复习侧重也就不一样,我个人公法比较好,所以在宪法法理上没有用太多时间,宪法的细节和法史就是一个背诵的过程,诉讼法也是,但要注意找一些规律,这样可以在没有记住的时候推理出来。

三国因为我上过杨帆的课,基本也没问题(但必须承认这次国私和国经把我做蒙了,本来最有把握的,但是对我来说题太偏),最不好办的就是民法,本来我的基础就不好,而且很难。

一些题目我一开始答案都想不明白,没有办法就只好反复看李建伟的61讲,说实话那本书真的很经典,我把合同、所有权那部分反反复复看了好多,不断对比类似题目,终于掌握了规律。

没有办法,民法只能这样,没法死记硬背,只能慢慢理解,但一旦想明白了,一切都豁然开朗,就怎么样也不怕了。

我复习时肯定是有舍弃的,时间不允许,我基本跟着万国教材走,那边没有的法我也就没看了,行政法舍弃了除许可处罚复议,经济法这种我基本放弃了银行金融证券之类的,重点看了劳动法,保险拍卖之类的以前学过,粗略复习一下。

法条我只看了刑法、刑诉、民诉、合同法,其他的就只看万国和真题了。

我不知道这样科学不科学,但我感觉就是法条要么不看,要么就记到骨子里,所以我只选了信息密集的法条,就是每一条都可能考的那种,然后死命的看,其他的重点法条在万国都有,我就不浪费这个时间了。

这样对我来说基本的框架就有了,剩下的就是强化记忆。

必须承认从奥运开幕开始我的时间就是不充分的,我抵御不了奥运的诱惑,一天怎么也会看上六七个小时,好在那个时候是强化记忆和查漏补缺。

奥运期间我主要做两件事:将真题打印了按年份统一看,把书重头到尾再看一遍,这次看的很快,每翻一页要是自己能够记忆起来的直接跳过,不能的就仔细看一遍,看的时候准备一个本子,将一些实在恶心的内容(比如特区人事之类的)记载本子里,一来加深记忆,二来可以随时复习,尤其适合看奥运的时候不时的翻一下本子,这点和背单词一个道理。

真题我是基本两天一年的速度,这个速度有点慢可能,但当时的想法就是看真题不能急,虽然大多数都看过,但整的一百条题目看下来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故意放慢速度,仔细的看。

模拟题我基本没有看,只做了刑法总则就觉得没有必要看下去了,因为感觉时间确实不够,一个刑法总则用了一天的时间来做,算下来做完一套要半个月左右,时间成本太大,在加上效果不好,半个月时间我把万国那套可以再看一遍,效果肯定比单纯做题好,做题的弊端在于让你无法体会到知识的系统系,往往做了一个上午的题感觉什么收获都没有,而且经常一个重点知识点考上七八条题,纯属浪费,不如直接看书这样来的省时间。

复习时间本来就很少,一定要用到最有意义的地方。

奥运之后我基本还是在翻万国,到九月份的时候就记了满满的一本笔记,这个笔记最最后几天帮了我很大的忙。

九月回到北京继续看书,同时又把法律版的真题看了一遍,确保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