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4.4 叶的神奇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叶的神奇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叶的外部形态,以及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一一获取更多的阳光。

2.能有序观察、比较发现植物叶的形态特点,可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进行表达,经历一个模拟实验的探究过程,获取证据、了解实验方法。

3.尊重事实、尝试多思路、多方法完成探究任务,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4.感悟生命的奇妙,尊重并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设计探究实验,理解并说出植物叶的分布形态是分层的、错开的。

教学难点:
设计模拟实验一一光照在叶子上。

教学准备:
教师:PPT、不同植物的叶子(有的叶子和茎长在一起)
分组:叶序模拟实验装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前面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的哪些器官?它们
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描述。

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吧。

二、探究实践
(一)观察植物的叶
1.师:植物的叶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
形状的叶子,它们来自不同的植物的身体,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2.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的叶,交流并记录。

(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叶是
怎样长在茎上的。


3 .师: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汇报。

(二)探究叶的排列
1.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叶片怎样生长才能够吸收到更多的阳光呢?
2.学生猜测:叶片要铺开、展平等,小组讨论,分享。

3.设计方案:教师出示茎、叶模型,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经验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4.组装叶片:教师巡视学生的操作,及时鼓励。

(1)提问:怎样证明你组装的叶片能够吸收足够多的阳光呢?(还需要模拟太阳光)
(2)学生设计实验方法,利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回顾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思考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怎样用手电筒模拟?)
5.学生实践操作。

6.汇报交流:怎样的排列更有助于叶片接受阳光的照射?
7.得出结论:原来植物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会错开、分层生长,刚刚大家说的都不错,有道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几种植物的叶是怎样生长在茎上的?
(三)观察不同叶序的植物
1.教师出示不同叶序的植物图片,供学生观察。

(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学生描述这4种叶序的植物,叶子排列的特点,教师适时讲授叶序的概念。

叶在茎上排列的顺序叫做叶序。

(汇报阶段教师不刻意提“光合作用”这个名词,如有学生提到,给予鼓励,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不作具体解释)
三、总结延伸
1.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身体的六大器官,重点研究了其中的根、茎、叶,知道了植物的身体部位各司其职,才能让植物生长茂盛,想一想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配合工作的呢?
2.让我们带着问题,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去思考和探索。

板书设计:
4叶的神奇
太阳光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