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服装断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服装断想
作者:王丹
来源:《剧作家》 2012年第6期
艺术表演的舞台上,演员身上的服装式样,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服装有所不同。
日常生活
中人们的服装更注重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而舞台上演员的服装,更多地要靠考虑到剧中
人物的身份、地位、家庭情况等等众多因素。
而且,不同形式的戏剧表演,不同剧种的舞台人物,服饰的表现可能千差万别。
所以戏剧舞台上的人物服饰,表面上看是在完成对服装的设计,其实是在完成对戏剧人物的设计,需要对舞台上的角色形象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好的
戏剧服饰的展现,能够与舞台上人物的表现相互映衬,会表达出他们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命运状态。
追溯国内外的戏剧历程,会让我们窥见到人类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戏剧人物服装的
用心钻研与创造。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叫埃斯库罗斯,他一生勤于创作,流传下来的经
典剧目不少。
在当时的岁月,人们表演他的剧目,身上都要穿着带有花饰的袍子,脚下蹬着高
底靴,为的是强化演员的身材,好让观众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的形象。
那时演员一般都
要由僧侣扮演,身上要穿僧袍,头上要戴面具。
欧洲中世纪的后期,由于文化的繁荣发展,戏
剧演出受到一些富家商会的援助,所以当时的舞台上出现了炫耀、攀比财富的现象,演员们很
看重对外表的追求.服饰华丽,各种各样的舞台服装争奇斗艳。
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
多西方历史剧的演出中,角色服装与日常生活服装相差无几,例如,在莎士比亚剧作的演出中,演员就会穿上伊丽莎白时期的生活服装上台表演。
到了十七世纪的宫廷舞台,戏剧从服装到布
景都在争相亮相,很多定型化的角色会穿上定型化的服装上台表演,这样,台下的观众对舞台
上的人物很容易分辨,而且印象深刻。
中国的戏剧服装要以中国传统的戏曲服装为主要代表。
传统的戏曲服装具有很强的夸张性、可舞性和装饰性的特点。
戏曲服装的夸张性与化妆一样,采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根据面料、材
质的不同,充分运用色彩、传统手工艺、以及美术、绘画的原理,让体现在服饰上的花卉图案
更加艺术化的变形,使呈现在舞台人物身上的服装更加生动,更加引人注目。
戏剧服装的可舞
性主要是针对戏曲演员而言,是为了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设计。
我们知道,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唱、念、做、舞。
不同的行当剧种,都有自己的行为特点,人物在舞台上
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关系到角色形象的塑造,所以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人物服饰,会充分考虑
到演员可舞性的特点而加工制作。
戏剧服装的装饰性在戏曲服饰的表现中也最为鲜明,中国服
饰的图案装饰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民间百姓的服饰还
是舞台上演员的服饰,都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都
带有特定时代的文化印记,体现出前人丰富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想象力。
如果我们站在美学的视角来看待戏剧服装的舞台意义,我们还会发现,中国戏剧服装又带
有极强的写意文化色彩。
舞台上的人物服装都是从生活中加工提炼出来的艺术化的服装,在似
与不似之间,表现出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的意象化特征,具有程式之美、律动之美、装饰
之美的意蕴。
随着今天戏剧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戏剧流派的涌现,戏剧服装的表现力越来越
显得独特而重要,作为审美客体的服饰文化,将在舞台上表现出什么样的个性色彩,传递出什
么样的人物面貌,带给观众多少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信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舞台艺术实践中日
臻完善,勇于探索,不断地创造和展现戏剧服装的审美价值。
戏剧服装未来的发展有待于我们每一个热爱它的人去不断努力,有待于我们认真钻研历史
文化,了解服饰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勇于创新的同时,还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掘
戏剧服装表现形式更多更新的领域,让戏剧服饰在舞台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带给观众更多
美好的艺术享受。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