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术茯苓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芪术茯苓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分
析
摘要目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后针对其白细胞(WBC)减少采取芪术茯苓汤加减展开治疗,对其临床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64例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芪术茯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WBC水平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WBC水平为(4.3±0.3)×109/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0.1)×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55,P<0.05)。
实验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總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0.0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0,P<0.05)。
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放疗后会出现WBC减少的情况,选择芪术茯苓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升高患者体内WBC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芪术茯苓汤;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白细胞
妇科恶性肿瘤是在妇科疾病中是一类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危害到妇女的生命健康,妇科恶性肿瘤除手术治疗外,还根据肿瘤分期配合化疗,可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并有效地控制了癌肿的扩散和转移,有利于预后,但通常会使患者在化疗后出现WBC过低的情况,从而出现感染,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对于WBC减少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也十分必要[1]。
本研究主要对进行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进行芪术茯苓汤加减治疗,对其WBC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本院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4例,其中宫颈癌37例,卵巢癌
9例,子宫内膜癌18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3.8±
5.94)岁;实验组患者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44.5±4.1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用量使用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过程配合常规化疗用药包括止吐、护胃、预防
过敏、水化等对症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芪术茯苓汤加减治疗,在化疗前3 d使用芪术茯苓汤加减进行治疗,药材成分包括白术15 g、黄芪35 g、茯苓20 g、党参25 g、陈皮9 g、麦冬15 g、熟地15 g、淮山药20 g、枳壳15 g;煎汁口服,服用2次/d。
用药至1个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
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检查。
1. 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WBC水平以及治疗效果。
1. 4 疗效判定标准[2,3] 按照《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显效:治疗后WBC>4.0×109 /L,并在治疗过程中维持疗效至停药后1周;有效:治疗后WBC<4.0×109/L,但较治疗前上升(0.5~1.0)×109/L,并在治疗过程中维持疗效至停药后1周;无效:治疗后WBC上升<0.5×109/L。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WBC水平对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WBC水平为(4.3±0.3)×109/L;对照组患者的WBC水平为(
3.0±0.1)×109/L,实验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55,P<0.05)。
2. 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实验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
3.7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0.00%。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0,P <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人群已经趋向于年轻化,对于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化疗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4-7],目前各种化疗药大多数对患者骨髓有抑制作用,患者行化疗后大多数出现白细胞减少症。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8,9],妇科肿瘤,特别是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化疗方案应用最多的为紫杉类+铂类,此方案已成为基础方案,但在进行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会使患者体内的WBC减少,影响到治疗效果。
在临床中用于提升患者WBC的药物有很多种,但普遍价格高且效果不明显,在应用中价值不高。
中医认为,化疗药物多数都是“热毒之邪”,对人体会耗气伤阴,因而正气受损,阴液耗散,气血虚亏,导致了骨髓抑制等一系列副反应。
中医将其归之为“虚劳”、“血虚”范畴,脾肾受到损伤,亏损精气,使得人体气血虚弱,从而引发WBC含量下降。
治疗目的在于调和人体气血、补充正气、调补脾胃从
而提高骨髓功能。
芪术茯苓汤加减是在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可以健脾益气,益气养阴的治疗药物,方中黄芪、茯苓、白术、党参、陈皮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等功效;重用黄芪有补气生肌、生血、排除脓毒的功效,可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使得机体的适应性增强;另外方中麦冬、熟地滋阴润燥,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10,11]。
故芪术茯苓汤加减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提高外周血WBC水平,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等作用。
综上所述,运用芪术茯苓汤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体内WBC水平明显升高,可以临床化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于莹莹,尹起亮,吴荻. 中药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概况.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6):41-44.
[2] 宋芹,唐红兰,高娥.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与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82-83.
[3] 高娥.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144.
[4] 单蔚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心理干预及临床应用价值. 光明中医,2017,32(16):2394-2396.
[5] 方黎.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北方药学,2017,14(7):37.
[6] 王英姿,金常光.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24(10):644-645.
[7] 祝敬燕.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紫杉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14(12):158-161.
[8] 柴惠平,于在诚,胡旭,等. 术前用惠若舒治疗食管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及手术的临床随机对比研究. 安徽医学,2004,25(2):115-117.
[9] 吴红花,王金燕,刘春霞. 甘麦大枣汤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中医学报,2016,31(3):325-328.
[10] 陆军. 咖啡酸片治疗食管癌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2013(23):101-102.
[11] 倪建林,张朝霞,黄洋,等. 咖啡酸片治疗肺癌术后化疗引起白
细胞减少临床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7):4270-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