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已排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单位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是(林场)
*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
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包括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
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机构单位)。
5.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住户和法人单位)。
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属于:(第二产业)。
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产业部门)。
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第三产业)。
12.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部门)。
*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
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
15.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
他运用的基本原理市(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二.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
2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
*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核算:(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值的是(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10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当年存款利息收入)
11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生产出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1600亿元。
*1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期营业盈余1000亿元。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现期所得税)
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农业部门)
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农业部们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18金融业的总产出(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90.9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是实物构成不包括(进口货物和服务)
22生产帐户的平衡项是(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是(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三.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
)
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1象限)
*7投入产出的第1象限从横向看表明(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8投入产出表的第2象限主要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9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主要反映(增加或最终投入的构成)
10下列等式正确是n∑X ij+Vj=Xj i=1
11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
*12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投入)的数量
13 X ij表示(j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i产品数量)
14完全消耗系数反映(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
四.1收入分配与消费所需遵循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
2下列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是(居民消费)
3 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是(所得税)
4收入核算的对象是(当期的生产成果)
*5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增加值)
*6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生产性收入)
7原始收入分配核算的初始流量是(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
8经济总体层次上的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国民总收入)
9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10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非金融企业部门)
11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是(营业盈余)
12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原始收入) 13对于企业部门其原始收入与营业盈余的差值是(财产净支出)
14国内所有部门原始收入总和称为(国民总收入).
15财产收入是一种(生产性收入)
*16收入在分配中产生的收支流量属于(转移性收支)
*17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项交易属于(资本转移)
18某大学一名学生将所得的100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该项活动属于(其它经常转移) 19收入使用核算的中心内容是(消费核算) 20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不包括(购买房屋支出) 21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以(可支配收入)为初始流量
22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的平衡项是(总储蓄) 23室内装饰用品属于(非耐用消费品)
24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25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470)
*26在下列政府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政府消费(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27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五.1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公海)
*2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生产资产的是(住宅) 4在资本帐户中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
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5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储蓄) 6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7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8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机构单位(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额)
*9资本帐户中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
10投资率一般定义为(非金融投资额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
11以下关于投资率的说法错误的是(企业部门的储蓄率要大投资率)
12固定资产和存货区别的主要标志是(耐用性)
13在资本帐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14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储蓄率)
15在金融资产中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货币黄金)
16下列交易行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的是(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
*17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贷款)
18金融帐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金融资产的增加)
19有关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在资本帐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帐户中属于来源方)
20在资金流量表中反映间接融资的指标是(贷款)
21在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中部门内部存在的主要平衡关系是(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金融负债增加)
22价格变化或汇率变化造成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化应记入(重估价帐户)
六.1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
2 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经济资产)
3 对于金融负债,债权人和债务人应遵守的评估原则(是交易双方同一价格评估)*
4 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常住机构单位)
5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是(资产负债差额)
6 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资本和金融账户)
*7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资产数量其他账户)
*8 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4000亿元,负债总额为45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000)亿元
9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负债和净值)
10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若国外部门对应的金融资产净额为负值,表示(国内净贷出)
11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资产负债项目机构部门)的平衡表式
12 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11800)亿元
13 在一国国民经济积累账户中,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15000亿元,期间由于资本交易变化10000亿元,资产数量其他变化-150亿元,重评估变化50亿元,则该国期末非金融资产总额为(24900)亿元
14 对于制成品库存,应按照(产出时基本价格)计价
15 金额联系比率是(金融资产与有形实物资产之比)
16 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资产)
17 下列部门不核算非金融资本的是(国外部门)
七.*1.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3.如果国外某企业今年6月份在我国经济领土内创建了一个子公司,则我国在年底进行常住单位数目统计时,(不包括)该企业.
4.目前各国通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编制的.
5.金融资产增加应记自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
6.国外账户是立足于(国外)编制的.
7.国外账户中亩某个平衡项为正值,表明(国外盈余或者顺差).
8.判断一笔货物是否出口或进口,关键是看其是否(发上了所有权的变更).
9.货物的进出口安(靠岸价格)计算.
10.原始收入与经常转移对外账户记录的项目与该国(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账户)的记录是对应存在的.
11.对外经济核算的估价原则是(市场价格).
12.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的平衡像”经常交易对外差额”的功能类似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的(储蓄).
13.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14.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国际收支总差额).八.1.国民经济账户与机构部门账户(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2.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总产出和中间消耗与(生产账户)相连接。
3.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最终消费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相连结。
4.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总资本形成与(资本交易账户)相联系。
5.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收入之间的差额是(对外劳动要素收入净额)。
6.收入形成账户中的生产税净额河源收入分配账户中的生产税净额之间的差额是(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的营业余额和混合总收入转到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数量是完全一致的)。
8.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之间的差额是(零)
9收入形成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之间的差额是(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的劳动报酬转到原始收入分赔账户来源方数量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差额是支付国外的劳动要素净报酬)
11.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两制不等主要是与(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
12.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账户不反映(储蓄的形成)
九.*1.国民经济核算在所包括的经济活动范围上的发展,产生了(人口、劳动力核算)2.环境及其他附属核算是为了满足(经济分析及应用的特殊需要)
*3.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4.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核算
5.人口总量是一个(时点指标)
*6.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关系更密切的人口现象是(常住人口)
*7.劳动适龄人口是指(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8.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大于社会劳动者总数)
9.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社会劳动人口)
十.*1.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综合指数)
2.拉氏物量指数是按(基期价格)加权3.帕氏物价指数是按(报告期数量)加权4.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5.已知某国家1999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21%,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110%,则该国GDP物价指数是(110%)
6.若某国计算期GDP为5720亿美元,比基期增长32%。
GDP价格指数是110%,则GDP
物量指数为(120%
*17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净误差与遗漏)
判断题:
1.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
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济核算是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
市场价格的主要价格形式有要素价
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
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基本价格是根据
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
形式。
*2
. 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
国民
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
类形
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
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
产业部门。
2.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主要是揭示机构部
门之
间在生产、收入分使用以及
资产负债等方面的部门帐户
是国民经济帐户体机构部门
是按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和
资产负债存量设置帐户体系的,反映机构部
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
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4一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加二月
末银行存款余
额即为一、二月月份银行存款的总余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属于存量指标,不
相加。
*5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
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
值;而自用的部分
不为生产的产出,
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民经济生产核算
依据的是市场原则,强调:凡是为市
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
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
产出。
2.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上使用的原材料和小
型工具,
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
资本消耗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共
性在于都和服务价值向产出的转移,
但两者有较大的区别。
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
性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有形物质
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
用的货物,起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中。
因此
在企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很明显属
于中间消耗,大型工具如机床等属于固定资
产,而小型工具属于中间消耗。
2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劳动者的实物报酬及劳
动
的侨汇收入都可以记入国内生产总
值据收入法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的内容
来该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
题中的劳动者
的货币工资、劳动者的实物报酬属于劳动者
报酬,可以记入国内生产总值,而劳动者获
得的侨汇收入为来自国外的转移性收入,不
应该记入国内生产总值。
3
在当期粮食产量畜牧业饲料消耗的
粮食属于最终产品终产品从整体国民
经济着眼,既本期的产品在全国范围
内有没有被进一步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
和使用的产品。
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
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区分。
因此用做畜牧业饲
料消耗的粮食虽然是本期生产的但并没有脱
离生产过程,属
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
消耗而非最终产品。
*4生产帐户的平衡项是中间消
户的平衡项是增加值。
*5
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
*6工业总产出在本企业内可以重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
*7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一定因为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净要收入净额。
*8
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业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以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
*9生产成果的价值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
两个指标
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后者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也包括劳动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增加值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不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
3.1投入
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2象限第2象限主要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规模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而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
*2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是表的核心部
投入产出表第2象限的宾拦为最终产品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过第1象限反映的,所以第1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该说法是正确的。
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来看第2象限的主拦与第1象限相同。
而宾拦所列示的是最终产品或使用。
3
耗系数会受影响它的因素变化而变化据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可知这些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他们也会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化。
4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指标若用结
构数表示,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间的联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的结构相对指标称为直接消耗系数,该指标反映了两个部门间直接存在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
*5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品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
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1象限的每个数字从纵向看表明每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称为中间投入。
4. *1收入使
用账户的平衡项是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结余资由: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货物与服务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
2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和政府拨付
文卫部门的经常性经费都属于经常转由:经常转移包括收入税收支社会保会福利以及其它经常转移三大类内容该题中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是作为负生产税处理而生产税不属于收入税范畴,因而它不是经常转移政府拨付给科教文卫部门的经常性经费在我国归为财政经常性拨款此项
内容属于其它经常转移类
*3居民家庭投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收入初次分配和算得是直接与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
属于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
*4居民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由:房屋租金的支付属于居民消费支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则属于投资。
5原始收入核算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弟二
步,该项核算反映了各门增加值中各项生产要素收入的形象由:原始收入核算是收入形成核算的它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
门的初次分配收入。
5.1 原始森林和围海造田都属于生产资
根据生产资本和非生产资本的定义和各包括的内容,原始森林属于自然资产而非生产资产;围海造田是生产活动的产出结果,是对自然资产的改善,属于生产资本 2 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和住户
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即交易的两个分都是金融性的,都涉及现有金融资产所有权的转椅,金融资产或负债的产生和消失。
所以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而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则属于其他货币性交易,即交易只有一个方面是金融性的,另一方面却是非金融性的 3 在通货、存款、贷款、证券及保
金等金融资本项目都属于金融机构负融交易核算中,通货是持有者的资产是存款者的资产,保险准备金是投保人的资产,以上各项都是金融机构的负债。
而贷款是贷款者的负债,是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是发
行者(通常是政府和企业)的负债 *4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各都本转为资本品被配置在各部门转化为各部门的资产;另一种是原有资产的交易。
第一种情况会对一国资产总量产生影响,第二种交易只是使原有资产在各部门重新配置,不影响一国资产总量。
6.1 同企业资产负债分类主要着眼于企业经营过程相
SNA 资产负债分类主要着眼于资产性资产负债分类主要着眼于企业经营以便揭示企业经营活动和成果及其变现能力;新SNA 资产负债分类着眼于资产性质,以便掌握国家(或部门)拥有各种资产负债的水平
与存量是两类总量指标,不能互相转核算和存量核算分别得到两类总量量的内容包括资产与负债、财富与资源等方面。
各种经济流量的沉淀就形成存量;存量的变动本身又是流量。
这表明存量与流量彼此又是相互转化的,它们的联系可以表示为:期初存量+期内流入量-期内流出量=期末存量
3 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
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18200亿为一国国民财产=该国非金融资产+对融投资净额,而本题中“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表示该国向国外贷出资金3200亿元,则国民财产=15000+3200=18200亿元
*4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
部门净值-3200,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财产为18200亿元因为一国国民财产=该国非金融资产+融投资净额,而本题中“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表示该国向国外贷出资金3200亿元,则国民财产=15000+3200=18200亿元
5 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
2500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500亿元因为:(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负债=则非金融资产=净值+负债-金融资产=2500+7000-6000=3500亿元
6 在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核算中,对于由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资产负债的变化一
般不算,因为价格变动不属于经济交易活格变动引起的资产负债的变化也属于易活动,也要进行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 算中通过重评估来核算
7.1判断一笔交易是否作为
进出口,要以货物是否跨越国界为标准。
不是以货物是否跨越国界为标准,而是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常发生所有权变更。
*2无偿
捐赠应该记录在我过国表经常项目的经常转移项目下面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单方面转让的收支。
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非资本转移和单方面转移。
*3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