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伴随我们一路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伴随我们一路前行
摘要:为深入贯彻《指南》中所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
的教育建议,而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应结合《指南》精神,和家长们共同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帮助我们和家长了解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让幼儿
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关键词:指南;家长;孩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使我们重新认识到
幼儿教育的灵活化,《指南》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了更多更细致的要求,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
教育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因为,教育孩子并不是哪一方能单独胜任的。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及主动参与,协同教育,双方形成合力,
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指南》——伴随着我们一路前行,让我们认识指南、学习指南、实施指南,使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学习和落实指南的过程是漫长的,是永无止境的。
因为对幼儿园、对家庭教育都离不开《指南》的学习。
作为幼儿教师的一线
工作者,以关注幼儿、发展幼儿为导火线,开展各类的活动。
此刻,让我们携手
一起走近指南。
一、认识《指南》
指南是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分别对各个年龄阶段
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提出了合理期望,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我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应当遵循几个原则: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
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舌头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
差异们,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满足幼儿通过者皆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
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
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二、学习《指南》
曾记得,班级里的某一位小朋友,语言发展能力比较缓慢。
开学的时候,很
多小朋友都已经学会完整的句子,只有这个女孩子不会连贯的说话和表达。
作为
班级老师的我,心里也特别的着急。
于是通过家园沟通,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
一些行为和语言发展情况。
于是,翻开指南,向不会说话的“老师”请教。
其中在
教育的建议中提到,要多给孩子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的
讲话;鼓励她主动提问等等经验,于是在平日里,百般观察她,通过努力,学习
指南,用一些细小不过的举动,来鼓励小朋友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功夫不负有
心人,终于至今的发展有了一个小阶梯的进步。
因为我们都明白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
要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三、践行《指南》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习指南和运用指南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以前,
家长总是认为幼儿园应该教拼音和计算,通过家长会学习指南后家长充分关注这
个方面。
尤其是通过我们平时的组织活动和小朋友的自主活动来吸引家长,让家
长们认识到什么是早期教育。
从被动式的学习到自主的探索,家长的观念也是随
之在改变。
(二)投身家庭教育,提高对孩子活动的指导力。
小朋友的每一次活动都是离不开家长的细心教育和观察。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
成人的正确引导。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于农村家长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外来流动
家庭说更是个难题。
为此,我们对家长的指导也是力求"具体可操作":把家长请
来观摩老师的教学并结合自己的家教谈想法和收获;开展亲子活动使家长的方法
和老师的方法进行思维碰撞.
(三)家园合作,增强与教师的沟通力。
1.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指南》用《指南》的活动中,我们一直重视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和引导。
以往家长总纠结老师怎么不教拼音不教计算,通过家长会引起家长对这
方面的关注,尤其是通过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来获得家长的认同和感悟,在我们老师的不懈坚持和家长的努力配合下,家长们认识到什么是早期教育,从应付到认真对待、由嫌麻烦到主动交流讨教,直至积极做好家长志愿者等,我
们看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看到了家长对孩子素质培养的逐渐重视。
2.投身家庭教育,提高对孩子活动的指导力。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成人的正确引导。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于农村家长尤其是
文化水平低的外来流动家庭说更是个难题。
为此,我们对家长的指导也是力求"具体可操作":把家长请来观摩老师的教学并结合自己的家教谈想法和收获;开展亲子活动使家长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进行思维碰撞,从而获得更有效经验;在开展
活动发放的探索记录表中注明哪些由家长填写哪些由孩子用符号或图画完成等,
每一步都是那么明确,理论和实际的良性的反复的循环,使家长指导孩子的能力
不断得到提升。
粗暴的家长会内疚了,不耐烦的家长能静下来听孩子说话了,忙
于工作的家长能把引导孩子探索也当成工作来完成了。
通过幼儿园一次次有意识
的指导活动,家长的指导能力从点滴开始直至发生了质的改变。
3.家园合作,增强与教师的沟通力。
家园合作,一贯强调的是老师要学会与家长沟通,重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但真正做到家园合作,更离不开家长的主动配合。
其中,家长与老师的主动
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但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是普遍家长文化不高,加上祖辈家
长多,使得家园的沟通不是很顺畅,而我园家园沟通的渠道有:幼儿成长足迹、
家园联系栏、短信互动平台、早晚接送交谈、家长开放日、电话等,其中不少沟
通方式所面对的都是群体家长和能主动和老师交谈且很会交流的家长,对于一些
不太善于交流、比较内向、祖辈等家长相对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就比较少。
与这些
家长交流最好的平台就是网络家园平台、短信互动平台、活动反馈表等用文字表
达的方式。
现在的家长们能主动和老师说说孩子在家的一些行为了,甚至能交流
一些在和孩子一起探索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或的做法了。
由于家长的主动交流,使得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和家长的家教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