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的临床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的
临床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104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加用运动疗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显著优于
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能改善
患者颈椎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护理;运动疗法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汽车电脑等工具在家庭中普及,颈椎病发病率也
呈现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给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较严重的影响。

为了深
入探讨运动疗法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颈椎病患者104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护理与运动疗法干预,对2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颈椎病患者,患者均经过X线片诊断确诊为颈椎病。

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
察组(n=52)。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8/24;年龄为39~74岁,平均为
(49.31±6.38)岁;病程为1~12年,平均为(5.68±2.13)年。

观察组男女
患者比例为29/23;年龄为40~75岁,平均为(50.06±7.03)岁;病程为1~
13年,平均为(5.97±1.98)年。

上述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基础资
料经统计学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

1.2方法
100名病患确诊后均予以相应的治疗护理,主要包含常见的中药调理,颈椎
牵引,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病患度过急性发病期后症状逐步趋于稳定时,对照
组50名病患应用常规的康复护理。

观察组应用运动疗法,具体包含以下两方面:首先,经常做颈椎保健操。

病患在开展颈椎保健操期间,自身维持均匀的呼吸,
以自己的耐受程度或站或坐都可以,在吸气时将头尽量向上伸展,下颌微敛,双
肩呈下沉状,之后保障颈部的后方肌肉持续发力,坚持三秒左右,呼气放松;之
后双手交叉弯曲,胳膊维持上曲的状态,之后两只手合抱放于后脖颈处;用力向
前倾的同时感觉颈部要向后倾,通过两种力的对抗,维持稳定的呼吸;以此体态
为基础,之后病患要用力抬头向天花板或天空望去,两只手放在腰部,尽可能地
低头看向地面,下颌要紧贴前胸部位,反复进行多组训练。

其次,保健米字操。

病患维持身体直立状态,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正视前方,颈部努力向后伸
到自己的最大承受范围程度,之后头部做左右摆动运动,每次摆向左边和右边的
时候都要尽最大可能摆到极限承受范围,此间配合呼吸,在整个运动开展过程之中,要有用头部写出“米”字的感觉,最后,按照病患的实际身体情况,可指导
开展太极拳等其他慢行运动。

1.
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颈椎功能评分变化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JOA量
表对患者的颈椎功能进行评判,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颈椎功能越好。

临床疗效判
断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相关内容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数据,以(±s)和(%)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对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其统计学意义以显著差异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其中治愈28例,
好转22例,无效2例。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77%,其中治愈17例,好
转25例,无效10例。

两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颈椎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
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t=10.68,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颈椎功能评分比较(±s)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52 5.2±1.813.1±2.9
对照组52 5.6±2.08.3±2.2 t 1.049.23
p0.300.00
3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颈椎病的治疗多为非手术方式,但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并且患者复发率高。

当前,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颈椎病年轻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

颈椎病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疗法,在提高综合康复效果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加用运动疗法后患者颈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为了提高颈椎病缓和康复效果,在其康复护理期间进行运动疗法,能增强患者背部肌肉力量,有利于颈椎稳定性,促进颈椎康复。

在运动疗法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掌握疾病症状等,制定计划,注意控制训练强度。

运动疗法能患者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在运动过程中,充分牵拉颈肩肌肉,对组织血运起到改善作用,有利于炎症消失。

通过锻炼,能增强肩肌肉力量,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情况,促进颈椎稳定性,改善各关节功能。

通过运动,有效增大了颈椎活动范围,使患者肌肉痉挛等不适感减轻,还能调节患者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减轻不良情绪。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讲解有关运动疗法的知识,使其认识到运动疗法对颈椎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提高配合度,促进身体恢复。

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能调整神经根及椎间盘位置,接触神经根压迫,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能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临床效果较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群芳,张慧,罗石英,黄谭招.护理干预对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04):393-395.
[2]牟岚,李佳.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对颈椎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36(08):212-215.
[3]袁凌,罗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不留置尿管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0):82-84.
[4]何基琛,李文浩,唐四桂,韦敏克,丘德赞,韦建勋,梁斌,李浩曦.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健康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09):902-906.
[5]陈桂云.颈椎病患者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
学,2020,10(15):116-118+122.
[6]陈丽菁,姜香云,刘杏元.集束化护理对颈椎病手术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0):46-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