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麻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至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

2018至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

2018至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以必修一为主一、现代文阅读(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童庆炳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

这是普通常识。

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

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

《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

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

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

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

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

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

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

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

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

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

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

最新湖北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最新湖北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长篙.(hāo)忤.(wǔ)视屏.息(bǐnɡ)五彩斑斓.(lán)B. 漫溯.(sù)杯杓.(zhuó)租赁.(lìn)忸怩..不安(niǔ ní)C. 颓圮.(pǐ)喋.血(dié)肆.(sì)意长歌当.哭(dàng)D. 桀骜.(ào)弄.堂(nòng)瓦菲.(fēi)博闻强.记(qián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要结合词性、词义记忆。

A应是长篙(gāo );B应是杯杓(sháo);C正确;D应是弄堂lóng。

2.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偏袒典押殒身不恤怒发冲冠B. 贿赂遒劲愁怅而归酣畅淋漓C. 作缉凌侮睡眼惺忪胆战心惊D. 执拗淬火绿草如荫垂涎三尺【答案】A..................3. 下列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劳苦功高....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②作为一个广有羽翼....的犯罪头目,他没有想到这么快便被警方抓捕归案。

③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④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⑤六年前在芝加哥举办的哥伦布展览会上,这位短小精悍....的工程师曾经让25万伏特的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使得观众为之目眩神驰。

⑥韩信把刘邦与项羽进行一番对比,说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不同,对百姓的利益丝毫都秋毫无犯....,所以可以得天下。

A. ①②⑥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⑤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从南北朝到晚唐宋初,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其规模、造诣足以和希腊雕塑艺术。

在此期间涌现出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大型雕塑群,无一不让今天的艺术家们。

可是,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对这些艺术作品却。

A. 并肩望洋兴叹视而不见B. 并肩赞不绝口侧目而视C. 比肩赞不绝口视而不见D. 比肩望洋兴叹侧目而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

并肩:(1)肩并肩地挨着。

(2)比喻团结合作,行动一致。

比肩:比喻地位相等。

第一句话是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和希腊雕塑艺术比较,所以应填“比肩”。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今天的艺术家们面对敦煌石窟等大型雕塑群应该是“赞不绝口”。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结合前面语境,从情感色彩来看,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对敦煌石窟艺术作品应为“视而不见”。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迷迷蒙蒙的雨,使得雨巷宛如一位蒙上面纱的少女。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8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9日下午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在一篇小品文《摄影小史》中曾经为我们讲述了早期摄影作品的独特属性:由于达盖尔摄影术需要长时间的曝光,使得照片产生了如同古典绘画一般富有“灵韵”的艺术性。

被拍摄的人,因为“在经受了长时间的曝光后,好像走入了影像”。

本雅明这样说。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拍照不再是一种艺术创造,它是对我们生活瞬间的随时捕捉。

相比于此前达盖尔摄影术中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底版,如今的拍照恰恰陷入到了一切皆为复制品的任意狂欢。

人的生存方式也因为这种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镜像化生存。

也就是说,如果你愿意,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随时被记录在镜头之下。

人们已经失去了本雅明所描述的面对镜头时候的恐惧感,在经历了无数次镜头体验之后,已经懂得如何以独属于其个人的标志性的表情展现自身:严肃的人在镜头前一贯严肃,搞怪的人在镜头前一贯搞怪。

原因很简单。

因为镜头已经变成了社会中他人的眼光,它的存在约束着我们,它让我们在镜头前不能放纵自我,相反,我们要呈现一个我们想让他人如何来看待我的那个面向。

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赋予这种镜像式生存更多的丰富性。

它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像素,让照片的清晰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豢养出各色美颜的APP,给原本极度清晰的照片加上滤镜,从而让原本照出的细部纹理再一次变得柔和与模糊,降低了的清晰度,让照片生长出了本雅明式的“灵韵”光泽,这原本也算是现代人用技术来抵抗技术的一种手段:用技术来弥合那些因技术而被毁掉的“灵韵”。

但由于拍照已经成为了一个他者的眼光,无处不在,这种滤镜化的存在所赋予照片的灵韵失去了自然性,多了诸多人为性。

经过滤镜的照片不再真实地记录人物与世界,而是为了按照拍摄者的意图来展现被拍摄者。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含解析)一、本大题共4小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与.(yǔ)会供.(gōng)给竹篙.(hāo)相.(xiàng)机行事B. 押解.(jiè)颈.(jǐng)椎应.(yìng)届风靡.(mí)一时C. 辟.(pì)谣佣.(yōng)金病菌.(jūn)强.(qiáng)词夺理D. 碑帖.(tiè)粗犷.(guǎng)下载.(zài)人才济济..(jǐ)【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

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A项,与(yù)会,竹篙(gāo);B项,应(yīng)届,风靡(mǐ)一时;C项,佣(yòng)金,强(qiǎng)词夺理。

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脉搏打蜡名信片惊滔骇浪B. 竣工平添水龙头人才辈出C. 沉湎账簿渡假村额首称庆D. 坐阵盘碟挖墙脚出奇不意【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形。

平时应多积累牢记。

A 项,明信片、惊涛骇浪;C项,度假村、额手称庆;D项,坐镇、出其不意。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讲话和写文章一般不宜把成语用得过多,否则就容易因词语堆砌,给人带来掉书袋、矫.揉造作...之感。

B.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我国在航天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划时代的伟大创造,由其带动的其他发明更是罄竹难书....,数不胜数。

C. 随着西溪湿地的开发,杭州城西已经从城乡结合部变成了风景优美、设施便利的宜居之地,该区楼盘也变得炙手可热....。

(精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精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一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即对文化的理性反思为前提和基础的。

文化自觉是指一定文化主体的一种理性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自身文化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实际序位”和“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刻反思,从而对自身文化的优劣长短、国际影响力及其限度形成的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建基于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核心也在于反思。

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同一过程的两面,二者又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完全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一般而言,文化反思总是需要有“他者”的存在作为一种比较的基础,一种合理的刺激。

在历史上,总是由于文化交流,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相互之间出现碰撞,才会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的。

文化反思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是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包括一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地区分布情况,“他者”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流的情况,各种性质文化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实际影响等,这是基础性的。

一是对各种文化的作用、意义进行的评价,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的评价。

文化反思的内容主要存在三个维度:关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关于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性质的分析比较,这个维度属于一种超越性的透视。

文化反思有着深浅的层次差别,也有一个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过程。

近代以来,通常那些经济军事强大的民族国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强国心态,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出现“巨大贸易顺差”;相反,经济军事落后民族的许多人则容易出现文化自卑心态,唯有以前者的标准为标准,以获得前者的认可为傲视同侪的资本。

2018—2019学年度期中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8—2019学年度期中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答案及解析:一、1、答案:DA.“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错,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戏曲小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诗文占统治地位的状态,以偏概全;B.“诗的戏剧”的特点对应原文第二段内容:强调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C.元杂剧的“自然”在原文中涉及最后两段,不仅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还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

2、答案:A “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有误,选文侧重介绍元杂剧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其中主要分析了“自然”与“意境”两方面。

3、答案:B “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有误,没有体现对诗歌传统的超越。

且这一论据主要论证的观点是:元明杂剧是诗的戏剧。

二、4.C(“无怨无悔”错,“母爱伟大这一主题”错)5.(1)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的事: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⑤替儿子回答问题(4分,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2)母亲在整个过程心情:①不满儿子呆在家里不找工作②急切希望儿子找到工作③担心儿子错失找到工作的机会④高兴于那家公司打来的电话⑤意外于电话的内容(2分,每两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6.①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母亲听过电话,得到的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被录取的是母亲,儿子没被录取,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相应的母亲的“呆”可能是惊奇、惊叹、惊喜。

(3分)②耐人寻味,令人反思,深化主题。

不管应聘的结果如何,都令人思考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是否会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

(3分)(三)7.B(选项中说“5G精品网络打造、5G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错,原文是说“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并且“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

)8.C(无中生有,“5G挑战”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打压,极大地影响了5G的发展”于材料四分析中没有依据。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18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图片)——语文(语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18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图片)——语文(语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答案:B。

A,文章并没有提到关于台风的最早详细记载,于文无据;C,文章说得是“由于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中国古代的台风相关记载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沿海······”;D,原文是说“如果自东北方起风,那么一定先向北后向西移动”2、答案:C。

文章提到“祈祷虽然是一种消极迷信的做法,但对于当时的广大百姓而言,妈祖神实在是他们面对灾难的重要精神寄托,是他们有勇气抗争的力量之源。

”3、答案:C。

文中提到的“岸长责任制”是“早在南宋年间,为了保护和及时修理受损的堤坝,就实行了岸长责任制”。

有其时间朝代的限制。

4、答案:D。

苏东坡“但当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不是语言风格而在说文章结构。

5、答案:①,汪曾祺所谓的“随便”并不是不在乎文章的结构,而是不希望写作时结构痕迹太露,例如他就不喜欢以结构精巧著称的莫泊桑和欧亨利;②,“苦心经营”其实表明了汪曾祺在创作中对于结构问题还是十分讲究的,不过讲究在于要营造一种自然而然,顺势而为的行文结构,而不希望给读者一种刻意营造的感觉(谈到汪曾祺崇尚的是苏东坡所说的:“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那种非刻意营造的结构风格亦可);③,从汪曾祺对于小说发展趋势的态度来看,他认为“散文化”是世界短篇小说发展的趋势之一,而散文因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对结构精巧的要求不是太高。

④、作者对于语言十分重视,认为创作必须从语言入手,通过句与句的联系体现语言的没并让语言成为文章有机整体。

(每点2分,答中期中三点可以给满分,答题涵盖大意,言之成理即可)6、答案:①、从汪曾祺的成长环境来看,家乡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8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

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传统各门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

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

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如中国画中“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思想,就被运用到戏曲脸谱中,脸谱中的“离形”(拉开与自然物象的距离)、“取形”(以变形的装饰化的手法取自然物象之形)、“传神”(传人物的性格、神情、心理、品德之神),就是中国画中“遗貌取神”的“重神似”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湖北省麻城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湖北省麻城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湖北省麻城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8分)1. (2分)从词语用法的角度,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子欲善而民善矣②足民,足兵,民信之矣③食夫稻,衣夫锦④必也正名乎⑤从者见之⑥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⑦孔子下,欲与之言⑧杀鸡为黍而食之A . ①⑥/②④⑤⑧/③⑦B . ①⑥/②③④/⑤⑧/⑦C . ①③⑥/②④⑤⑦/⑧D . ①⑦/③⑥/②⑤/④⑧2. (2分)对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不拘于时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3. (2分)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 . 鼓瑟希,铿尔B . 莫春者,春服既成C . 而母立于兹D . 杳不知其所之也4. (2分)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 . 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 . 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 . 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痛苦遗憾5. (2分)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是()例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A . 予羁縻不得还B . 为巡船所物色C . 不能容于远近D . 恐年岁之不吾与6.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B . 《战国策》是一本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记述了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

C . 《史记》的“纪传体”体例,是史学上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司马迁以人物传记再现历史的宏伟构思。

D .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018-2019湖北省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8-2019湖北省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2.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在答题卷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清任官遵循的回避制度黄金辉地域回避,是指任职官员的籍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

明清继承唐宋以来的地域回避制度,并形成以地方官的职权范围和职能性质决定回避范围大小的原则。

明初制定了任官“南北更掉法”,后将回避范围调整为回避本籍。

清政府顺治二十年规定“督、抚以下,杂职以上,需回避本省”,不允许手握实权的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地方掌印官在本省内任职。

同时规定“在京户部司官、刑部司官,回避各本省分司”,以防止两部官员在涉及本省赋税、财政、刑事案件上徇私弊。

清朝还对官员地域回避的里程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雍正时期进一步扩大官员回避对象,把佐贰杂职也囊括到五百里内的回避之列。

乾隆后期吏治腐败,一些异地为官的长官和掌管钱粮的胥吏、幕友合谋,为害乡里。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清政府规定佐贰杂职必须在五百里以外任职。

候补官员要回避距本籍五百里以内的职缺。

清朝有满洲、蒙古、汉三支八旗军,汉八旗最早按照汉官回避惯例,不准在直隶所在府、道、县五百里内驻防。

起初,清政府没有要求满八旗回避。

清兵入关后,为彰显“满汉一体”,不仅要求满八旗回避五百里以外,还要求回避田庄所在籍贯。

亲属回避,是指有直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人员,避免在同一衙门,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

明朝严格限制京官与王府结亲,如果两者有姻亲关系,京官需外调地方。

乾隆时期进一步把官员的亲属回避范围扩大到外姻亲属,包括母亲的父亲和兄弟、妻子的父亲及兄弟、自己的女婿、亲外甥等。

湖北省黄冈麻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麻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含答案

麻城市2018年秋高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

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24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24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本试卷分I、II卷。

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城市2018年秋高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

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

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

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

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

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1.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3分)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D.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B.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C.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D.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我们只要正家风、齐家就可以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B.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

C.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D.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就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流浪汉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

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相机。

这些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汽车。

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

他的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糨子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

走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

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

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

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

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来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

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

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

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他这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

小康挥舞着扫帚,捂着嘴朝他叫道:“滚!滚得远远的。

”小康以为,他这一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了。

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就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优哉游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

小康气不打一处来,走到跟前,抬脚去踢他,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他身上,一边怒吼着:“滚!滚!滚!”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不明白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看什么看?你聋吗?滚!”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摔去。

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

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部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

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

当警察赶到后,小康就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

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

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

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

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

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

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

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

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

见此情形,小偷转身逃了……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

“大叔,您在哪儿呢?”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6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刻画流浪汉与小偷对抗、保护小康店铺的高大形象作了铺垫。

B.小说写小康的父亲时运用正面描写,他虽然没有出场,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C.小说写小康多次朝流浪汉发火,既凸显了小康对流浪汉的猜疑和冷漠,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5.小说中的流浪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6.小说以小康的自言自语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高一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环保部过去一年推动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比较明显。

去年,沿江11省市Ⅰ-Ⅲ类的水质断面比例是75.2%,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劣V类水质断面下降29个百分点,这是很不容易的进步。

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流域的系统性保护不足,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缺乏整体性。

二是污染物的排放基数大。

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国的43%、37%和43%,饮用水安全的保障任务非常艰巨。

三是沿江化工行业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守住环境安全的底线挑战很大。

四是部分地区城镇开发建设严重挤占江河湖库生态空间,发展和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

(摘编自:新华网2017年3月陈吉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四个问题》)材料二:(摘编自:新华网水质类别占比统计图)材料三:立夏时节,雨后的洞庭湖水上涨,芦苇青翠。

江豚不时从水中一跃而出,划出美丽的弧线,天空中的白鹭也不甘寂寞,不断掠过湖面。

“小时候清澈美丽的洞庭湖又回来了!”说起洞庭湖的变化,常年在洞庭湖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而获称“江豚奶爸”的志愿者何大明说,“以前洞庭湖江豚栖息地采砂船密密麻麻,不少江豚因此‘死于非命’,去年湖南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江豚终于又可以在家园中游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