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以下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生态平衡。

2. 了解并识记以下内容:环境要素,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我国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
名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核心。

3. 理解并掌握以下知识;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着重大影响,环境问题的严惩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难点:通过阅读材料,能够分析其中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目前一种新的旅游项目——“末日旅游”正在一些国家悄然兴起。

“爱她,就带她去马尔代夫”,一句网络流行语,让人们对马尔代夫的美景浮想联翩。

正逐渐没入海底的马尔代夫,令其国人无比忧虑。

恐怕等我们再想去看一眼的时候,也要感慨沧海桑田造就的人是物非了。

【知识新授】
【板书】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学生探究】阅读教材P86第一、二段,自主学习,思考:
(1)什么是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
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问题2: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强度和破坏加大,废弃物排放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学生探究】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
【学生回答】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学生互动】请将下列环境问题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课件展示:
【教师点拨】大气、水、土壤属于环境要素;工业、农业属生产类型;全球局部区域属地理空间。

【板书】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生探究】目前人类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后,回答】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环境污染的概念
(2)主要污染类型
①人类活动②自然原因③生存和发展④工农业⑤经济⑥废弃物⑦资源⑧生态破坏⑨环境污染⑩酸雨○11生物多样性减少○12自然资源衰竭○13开采○14砍伐森林○15生物链○16赖以生存○17土地荒漠化○18生产○19环境质量○20健康○21生活污水○22生态环境○23水质恶化○24一氧化氮○25温室效应○26病原体○27土壤质量恶化【活动探究答案】(P88)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有:盲目开垦、过度放牧、开矿修路、不合理的灌溉等;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乱砍滥伐森林,盲目开垦。

2.(1)地球的总面积,特别是适宜人类生存的陆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密度逐渐增大,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资源日趋紧张。

(2)随着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逐渐减小,非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自然资源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

(3)由于人口密度越来越大,部分地区超过了合理的环境容量,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使部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加剧了自然资源不足的问题。

【活动探究答案】(P90~P91)
1.
2.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3.禁止乱捕滥猎,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四、课堂达标
1.下列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
A.全球变暖
B.森林减少
C.生物污染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C
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答案:D
3.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
A.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C.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国际协作
答案:A
4.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物圈
答案:C
5.下列生产活动中,人类与环境对立的是( )
A.江南丘陵开辟茶园
B.呼伦贝尔草原垦草种粮
C.鄱阳湖周围围湖造田
D.将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
答案:C.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材料二:2002年以前,爱尔兰人均每年消费328个塑料袋。

2002年3月起,爱尔兰开征塑料袋增值税,购物者需要为塑料袋纳0.15欧元的税款。

之后,爱尔兰人均每年塑料袋的消费量降至21个,减少约94%
⑪“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的称谓。

下列污染物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有_____(多选)
A、丢弃的农用薄膜
B、丢弃的塑料袋
C、丢弃的白纸
D、丢掉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⑫我国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在采取措施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塑料袋,请简要分析使用塑料袋会带来哪些危害。

⑬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经济手段”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办法。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有效办法?
答案:(1)ABD
(2)①造成视觉污染;
②存留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养分;
③堆积在水面影响正常抽水,威胁水电站安全;
④废弃塑料被动物吞食易导致动物死亡;
⑤占用土地;
⑥携带细菌,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等。

(3)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科技手段、借助媒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