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设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设想
新中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始于1950年,援助的对象主要是广泛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援助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援外工程项目。

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对外援助的国家和地区近150个,已实施的援助项目2000个左右。

其中援外成套项目包括公共和民用建筑、农牧渔业、林业、打井供水、轻工、纺织、水利水电、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材、交通、电信、文教卫生等各行各业。

建成这些项目,对受援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增强受援国自力更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援助工程项目将会日益增多。

虽然大量的援外项目已经实施,但目前援外项目造价信息的管理水平仍相对落后。

有些项目价格资料没有及时进入援外工程资料库,更多的项目资料堆积在资料库中没有做相应的加工和处理,成为一堆“死资料”。

这样的资料保管,既没有达到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原本目的,也浪费了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何管好这些价格资料,建立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体系已成为提高援外项目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

本文针对援外工程的特点,提出一些设想供有关领导和同行们参考。

一、援外工程造价资料管理的现状
目前,仅有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对外工程分会(以下简称中价协)从事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的相关工作,每年不定期发布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价格信息。

这些价格信息来源于我驻外使馆经商处和有关中资机构。

中价协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由外经行业退休的部分老同志从事这项工作,所发布的信息采用手写稿,通过给相关会员单位邮寄的方式发布,信息的时效性难以保证,资料涉及的国家和行业类别有限,信息的准确性无法核实,也往往满足不了工程参与各方的实际需要。

援外项目资料库目前负责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保管工作,所保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全过程从考察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文件、施工图、施工监理报告到竣工验收报告的所有文件资料。

资料库目前的工作仅限于对上述文件进行登记造册,深层次的加工处理工作还没有开展。

在工程承发包市场和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是最灵敏的调节器和指示器,无论项目主管部门还是工程承包人都要通过接收工程造价信息来了解工程建设市场动态,预测工程造价发展。

援外项目造价资料的管理工作的落后局面给参与援外项目的有关各方的工作都带来了不便。

对项目主管单位来说,项目立项时由于没有相关的投资估算指标,难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投资估算。

委托编制投资估算的咨询机构由于手头资料有限或任务紧急难以做资料的深度整理工作,编制的投资估算往往会背离工程的实际需要。

错误的投资估算导致整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招投标等工作全部作废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对勘察设计单位来说,可以避免大量重复性的造价资料搜集工作,更为客观合理地分析的实际造价,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可以对未来发生的造价进行预测和准备,避免了标底和报价的盲目性。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编码、系统分类,信息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

二、建立援外工程项目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构想
援外工程项目分布的地区广泛,涉及的行业众多,其造价构成既体现政策性,又体现市场性,由此造成援外工程造价的独特性,因此必须建立独立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以指导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作。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应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将整个造价信息管理体系在网上实现,建立援外工程造价价格信息网,方便各有关单位提供基础资料和发布经加工处理后的造价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程造价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所以这个体系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这个工程造价体系以后,需要经常不断地收集和补充新的工程造价信息,以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的动态变化。

1、工程造价信息的主要内容
从广义上说,所有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过程起作用的资料都可以称为是工程造价信息,包括各种定额、标准规范和政策文件。

但最能体现信息动态性变化特征,并且在工程价格的市场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工程造价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价格信息
包括各种人工工资、建筑材料(含当地采购和国内发运)和施工机械(含当地租赁和国内购置)的单价,海洋运保费、当地关税、当地运输方式及费用等。

具体形式可参见表1、2和表3。

(2)工程造价指数。

通过加工整理原始价格信息得到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

可利用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原因,作为工程承包方双方进行工程估价和结算的重要依据。

工程造价指数的内容应包括各种单项价格指数(各类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报告期价格对基期价格的变化程度的指标)、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和建设项目单项工程造价指数。

(3)工程造价资料。

指已建成竣工和在建的有使用价值和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概算、施工预算、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单位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施工工艺等建筑安装工程分部分项的单价分析资料。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内容应包括“量”(如主要工程量、材料量、设备量等)和“价”,还要包括对造价确定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经济条件,如工程的概况、建设条件等。

工程造价资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①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型分类:铁路、公路、低造价住房、办公楼、体育场、游泳馆等②按照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竣工决算等。

③按建设项目的组成划分:建
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特殊(指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分部分项工程造价资料。

2、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应借鉴国内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相关经验,消化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有关做法,从开始建立之日起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与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接轨。

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操作的建议:
①可由政府部门发布总体性、全局性的各种造价指数,民间组织主要发布相关资源的市场信息。

中国对外工程价格协会、对外商会和相关的咨询机构都可以介入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作。

②以筹建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网为突破,逐步建立援外工程的造价信息管理体系。

网站内容应包括价格信息,价格指数,工程造价资料,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发布,企业介绍,培训信息等。

③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广泛而大量的基础资料搜集工作。

驻外使馆经商处、援外项目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咨询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无偿提供所搜集的基础价格资料,必要时将此项工作要求列入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

在援外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的培训之中,增加工程造价信息搜集的知识培训,要求他们掌握信息采集的统一的分类标准、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

这些工作正是将来工程信息深层整理分析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④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牵头,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着手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研究工作,首先从理论的高度认识这一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其次要制定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最后要落实相应的经费和机构。

参考文献:
1.外经贸援发字[1999]188号《对外援助成套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外经贸部文件,1999年。

2.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