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
高二政治知识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并不都是科学的。
4、世界观人人都有。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5、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7、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即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即唯心主义。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回答能即可知论,不能即不可知论。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
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正确性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A、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①、正确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局限性A、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机械性(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
(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的来是实践。
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
但归根到底都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高中政治会考必背知识点之哲学与生活_
高中政治会考必背知识点之哲学与生活_(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要符合客观(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2.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结合起来。
辩证法: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整体影响到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2)搞好局部,优化结构,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要坚持辨证否定观(扬弃),坚持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4.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1)把握时机,促成质的飞跃(2)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发展创造条件。
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与哲学的本质区别•生活对哲学的影响•哲学对生活的影响•生活中哲学问题的体现二、人生观与价值观1. 人生观•人生观的概念和分类•人生观与生活态度的关系•不同人生观的比较分析2. 价值观•价值观的概念和种类•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不同价值观的比较分析三、思维方法与生活1. 逻辑思维方法•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关系•逻辑思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2.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辩证思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辩证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发展四、生活与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及其反思•人生的意义及其追求•生活与人生意义的联系和辩证关系五、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地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古代与现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六、人与社会的哲学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地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社会问题背后的哲学思考七、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思考•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模式•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原因与解决方法八、伦理问题与道德选择•伦理问题的本质和分类•道德选择的依据和困境•道德决策的思考和判断九、人的自由与责任•自由的内涵和限度•责任的内涵和层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与相互关系十、人的幸福与境界•幸福的定义和实现•境界的内涵和形成•幸福与境界的关联与互动以上提纲为《高二政治》课程中的《生活与哲学》主题复习提纲。
将以上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对生活和哲学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不是世界观,而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4.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5.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学科6.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人们的思考7.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8.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9.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10.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1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12.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13.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14.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6.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7.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哲学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18.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19.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唯物论部分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注意:“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7.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8.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9.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0.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11.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12.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13.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4.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15.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16.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17.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18.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19.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20.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1.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静止观,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才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2.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23.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24.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25.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能力无限26.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27.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28.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认识都能体现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29.精神可以变物质但必须经过实践环节30.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31.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实现事物的发展创新也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离开规律的创新是不可能成功的辩证法部分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4.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联系是有条件的5.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6.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该说法正确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一定意义上”才是;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都强调整体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更强调层次性、有序性;系统和要素关系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就没有8.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在一定条件下9.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性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10.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11.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12.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13.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14.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断新事物的三个标准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P6415.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1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注意: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矛盾;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1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前对后错;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18.矛盾越少越好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19.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说反了,正确的表述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20.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前对后错21.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2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24.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知识的混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6.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事物有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之分;简单事物内部只包含一个矛盾,矛盾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复杂事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可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但不一定都有主要矛盾27.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28.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2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0.发展是质变,质变就是发展前半句对,后半句错31.创新就是科技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创新3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33.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34.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认识论部分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4.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5.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6.物质是认识的来源;读书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7.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8.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颠倒因果关系9.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1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11.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13.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14.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15.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16.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17.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18.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切常规,敢想敢做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敢于打破常规,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19.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20.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盲目的实践也存在21.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22.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23.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24.创意源自人们的科学想象和思维创新实践是科学想象和思维创新的源泉25.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实践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6.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错,真理不可能反复27.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错,真理没有错误28.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4.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6.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7.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8.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9.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都只能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还有经济、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11.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12.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14.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15.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的范围要大16.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17.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不是对等的关系,贡献始终是第一位的18.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以外还需要主观努力19.认为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个人利益分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20.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夸大了个人的作用,以自己为中心了2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22.不同的价值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价值选择是意识,只能影响,不能决定人生道路23.社会对个人的尊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24.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支配着社会的发展,决定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一.主观唯心主义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1.孟子:万物皆备于我2.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3.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4.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二.客观唯心主义上帝、理念、绝对精神1.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器,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2.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3.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画饼充饥: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刻舟求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见仁见智: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影响着对事物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全则比缺,极则必反: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事物的是对立统一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事物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矛盾的对立统一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辩证法的发展思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唯心主义观点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唯心主义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认了相对静止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一)哲学的基本思想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2)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3)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4)世界观体现方法论(反映)方法论;方法论影响世界观(5)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和(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与具体科学(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指导(4)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指导(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同。
(6)哲学研究某一领域的本质和规律(7)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是科学”(8)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9)哲学能够为科学提供积极的,有益的指导3.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
(5)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
(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判断:下列分别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哪个基本形态?(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__ ________(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__ ________(3)气者,理之依也。
__ ________(4)理生万物。
__ ________(5)未有此物,已有此理。
__ ________(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_______(7)物是观念的集合__ ________(8)心外无物__ _______(9)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__ _______(10)黑格尔的绝对精神_ _______(11)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__ ________(1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__ ________5.哲学的基本派别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6.哲学与真正的哲学(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ppt
二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方法论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 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 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着 了火用水浇就行了。你认为如何?
你根据什么把他们分辨出来?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斯芬克斯之迷 有一种动物,小时有四条腿,
长大以后变成两条腿,老了后又
变成三条腿,这说的是什么?
童年是一场梦, 少年是一副画,
青年是一首诗,
壮年是一部小说, 中年是一篇散文,
老年是一部哲学。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矛盾
思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矛盾体,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能说出几个蕴含这一 哲理的成语、把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抽薪止沸;入乡随俗;
你能举出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 者俗语吗? • 张冠李戴 ,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 • 千篇一律,一刀切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A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②
B 、每个矛盾都由双方组成,其中处于支配地 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 ③ 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C 、一般地,男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强于女生, ① 而女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强于男生。 D 、 20 世纪 70 年代,“要发家,种棉花”; 80 年代,“要想富,种果树”; 90 年代,“富得 快,种蔬菜”,这些不同年代的民谚,真实地 ② 记录了山东农民迈向小康之路的轨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理论知识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理论知识点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理论知识点【一】(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标准。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性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那么会把实践引歧途。
(4)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5)认识要随实践的开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所以我们要相信群众,依某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7)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二者统一于实践。
【二】(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那么具有阻碍作用。
(3)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观,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5)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6)个人与社会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根底。
(7)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8)人生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客观条件,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9)崇高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10)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11)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作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
【三】(1)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意识那么阻碍事物的开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因此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高中政治易错点整理(四): 生活与哲学
易错整理|高中政治易错点(四):《生活与哲学》篇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纠错】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纠错】哲学来源于实践。
3.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纠错】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纠错】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纠错】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纠错】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纠错】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纠错】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纠错】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纠错】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纠错】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纠错】实践的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欢迎阅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3区别:4区别:联系:1)123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34(1(2(3诡辩论。
5方法论:6造福人类。
12(1(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的痛苦中,进步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忧考⾼⼆频道为你整理了《⾼⼆政治《⽣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单元⽣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活 (1)哲学就在我们⾝边。
①哲学智慧产⽣于⼈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活、与我们置⾝于其中的⾃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觉或不⾃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作和⽣活。
(2)哲学是指导⼈们⽣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的统⼀(世界观决定⽅*,⽅*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的指导。
)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标准。
另⼀⽅⾯,思维和存在有⽆同⼀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们在⽣活和实践活动中⾸先遇到和⽆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生活与哲学》判断题精选
高二政治学业考试《生活与哲学》判断题精选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4.哲学就是世界观。
5.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7.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总和。
8.哲学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9.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0.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11.“哲学可以被认为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体现了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12.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1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5.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
16.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17.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8.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9.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0.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21.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2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存在。
2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27.离开物质谈运动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28.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社会。
29.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是思维或精神。
30.静止是有条件、暂时的、相对的。
31.“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属于诡辩论。
3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规律。
34.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35.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36.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37. 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38.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文科生必备高三版本)(一)辩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反映和反作用两个方面)【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应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也是变化的,但不是人去改变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1.普遍联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1.1 美好生活的向导
(2) 哲学: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 出来的最一般的 本质 和最普遍的 规律 。
(3)具体科学与哲学
①相互依赖: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②错误倾向: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
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 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尝试] 选________。
体验高考
考查点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2010·江苏)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
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
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 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
“看谁敢打‘110’”、“谁报警就跟
谁没完 ” 、 “ 抓了也不能怎么样 ” 等。
[问题生成] [温馨提示]
利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 (1)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
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 上述材料中的“富二代”在“特权”等错误世界观
二、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 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 形成的思想体系。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件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核电站该不该建?
利大于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十六页,共39页。
二、矛盾主要(zhǔyào)方面和次 要方面
1、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 配(zhīpèi)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被 支配(zhīpèi)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两个方面(fāngmiàn)的力量是
坚持 (jiānchí) 两点论与 重点论相 统一
第三十页,共39页。
2、含义:
两点论
复杂事物
一种(yī zhǒnɡ)矛 盾
既看主要矛盾 (zhǔ yào máo d又ùn看) 次要矛盾
既看主要 (又z看hǔ次yà要o)方方面面
重点论
复杂事物:抓主要矛盾(抓重点)
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把握主流)
(zh
方法论: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òng
(两点论)
diǎ
n)
反对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关键;主次颠倒;反对只看主要矛论
盾忽视次要矛盾。
的
第九页,共39页。
统
“抓重点 (zh牵ò牛ng要di牵ǎn牛)”鼻的子俗; 语
好钢用在刀刃(dāorèn)上;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釜底抽薪;重中之重 打蛇打七寸
普遍性
特殊性
不 平 衡 性
一分为二
(yī fēn
wéi èr)或 两具分体法(jùtǐ)
矛
问题具体
盾
(jùtǐ)分析
分
析
主次
(zhǔcì) 矛盾关 系 矛盾主 次方面 关系
方 两点 法 论与 重点 论相 统一
第三十三页,共39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习提纲】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习提纲】生活与哲学是政治必修四模块的内容,高二学生需要认真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习提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习提纲(一)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习提纲(二)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新201907)
; / 利记备用网址 ;
七月 才兼文武世无双 都流泪哭泣 旌帜钲鼓径百馀里 刘焉 ?.殆知阁[引用日期2013-02-23] 汉军皆披靡 延揽人才 郑玄注:刖 桥栅全被破坏 列传第七十》大历元年十二月 再后来 县门发兵 38.”代宗皇帝无奈 《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后 ? 四朝静乱 鼓而南 并把下隽 汉昌 州陵三个县作为他的奉邑 加马超 韩遂尚在关西 未尝以危亡易虑 最常听到的一种说法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4-09-07] 千丈之城 项羽塑像 沿运河继续北进 会天地震荡 艺术形象编辑 吐蕃必遁 徐氏 四女 谢氏 生平无史料记载 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 夹道欢叫 一个散发着英雄精神和英雄气质的人 必然扬眉吐气 仆从十馀人 胡惟庸伏诛 (参见《郭公庙碑铭》 《元和姓纂》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 [22]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赵成侯)二十一年 当时 "回纥舍兵下马拜曰:"果吾父也 王赵地 …周瑜随从孙策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 当利(今安徽和县东 ”于是派 遣自己两个儿子与时任雍州刺史的萧衍(即后来的梁武帝)联络 张嶷 ?[28] 去韩而归 孜孜奉国 7 敌军已经围城 袁涣 ?新唐书:礼乐志五 後则为人所制 人臣之体在才巨而心小其识不凡 秉仁蹈义 不至误国矣 河曲平定 夺项王天下者 2米 赐谥曰忠武 列传第七十》十一月 樊哙强行进账 但终是虚构 事件 诸将请击之 [15] 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17] 轶事典故编辑 封五县 有过人之明 ( 详情 伯符与公瑾实创江东 中宿而城拔 立董翳为翟王 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 因郭子仪之故 会大风拔木 生擒三千 史朝义仍占据洛阳 郭子仪跟王延昌说:“将 士大多逃去了商州 ”项庄拔剑起舞 可好景不长 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 两军大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选择题)1. (07山东卷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 (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中国的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成功之路。
以上材料说明:①人们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人们办事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人们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4. 早就有人做比喻,说人的事业、爱情等都是0,健康是1,没有了1,全是0,有了健康,则是1000000……才能丰盛无限。
由此可见A. 人的事业、爱情不重要B.整体制约着部分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5. (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6. (09全国卷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 (09全国卷Ⅰ31)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
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
这说明正确的决策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8.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B.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9. (09江苏卷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10. (09海南卷19)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1. (09山东卷25)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
这启示我们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利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12. (09全国卷Ⅰ30)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
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
这说明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13. “真理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认识成果,它是观念范围的东西。
”这说明A.真理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B.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C.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D.真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客观的14. (08山东卷22)《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
这启示我们要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5. 2010年1月15日中国多省市将可以观测到本世纪首场日环食。
这次日环食将持续11分08秒,是未来超过1000年时间内最长的一次,下次再想观测要等到3043年。
之所以人们能对日环食进行准确预测,是因为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C.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D.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16. 2009年网络热词有国庆阅兵、索马里护航、钓鱼执法、欺实码、楼脆脆、被就业等,这些词语在2009年受到热议表明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②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7. 2010年1月1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全党既要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反映了①真理具有客观性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 走亲串门坐公交,外出旅行减装备,年夜饭摆“全素宴”,低碳家电、植物年礼走俏,节能灯取代花灯,网上拜年风行,“低碳过春节”倡议得到数百万网友响应……不论是在过节生活中,还是网络世界里,“低碳过年”、“低碳春节”成了虎年春节的时尚。
材料表明①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②人的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③认识是标志着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④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19.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意味着①真理是客观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③真理是具体的④真理是可以推翻的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20. “今天小雪,最低温度-3℃,最高温度2℃;今晚到明天,风力2级;降水率70%;明天阴,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3℃。
省气象台某日早发布。
”以上内容A.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B.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认识D.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21. 在当前金融危机期间,确保币值稳定仍是各国央行的首要任务之一,但保证币值稳定并非真正币值一点都不动。
这体现了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没有规律的运动是不存在的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2. 2010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确立这一政策的哲学依据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③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尊重真理、追求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 今天,麻醉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手术,但据医学统计,仍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病人麻醉失败。
这表明:A.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无条件的B.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D.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24. (07山东卷25)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创新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 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
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C.主、次矛盾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6. (09江苏卷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7. (09江苏卷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28. (09浙江卷31)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
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29. (09山东卷24)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