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0 过年 ①元日》优质课教学设计_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诗作》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学唱等方式理解、背诵古诗《元日》《除夜作》,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2.理解“元日”“屠苏”“曈曈日”等词语的意思。
3.激发学生学习描写春节的诗的兴趣。
重点:有感情的朗诵,吟诵,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哪个?你们都做什么?心情怎样?
今天咱们通过学习一首古诗瞧瞧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有哪些习俗。
这首诗的题目是《元日》。
哪元日是哪一天?
二、闹《元日》(15分)
1.请同学们看视频,可惜没有声音,怎样把这首诗读好?
2.出示自读要求
3.谁能把诗读正确?(指名读)
谁能把诗读出节奏?你是怎样划分的?
4.引出节奏图——指名读,小组读,全读
5.交流不理解词语,理解诗意。
6.你觉得诗人的心情怎样?板书(高兴)读出这样的感情。
7.评价——老师会用另一种形式去读——
8.师吟唱《元日》,学生听,学,吟唱。
三、诵《除夜作》(15分)
喜欢学古诗吗?我们再学一首板: 《除夜作》。
1.听师朗诵《除夜作》,生听划分节奏。
2.学生诵读。
3.理解诗意。
4.作者的心情怎样?板:(愁苦)
5.我们学着吟诵这首诗歌好吗?读出诗人的愁苦。
(听,学,吟,诵)
四、整合对比(3分)
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什么?(板书:春节诗作)这两首诗又有不同,《元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除夜作》呢?
一喜一愁,诗人王安石为什么非常高兴?猜猜看。
高适却满脸愁苦,为什么呢?(先让同学们说,教师补充王安石高兴的原因,再读诗《除夜作》从诗中体会高适愁苦的原因)
总结:春节是一样的,可是过春节的人不一样,各有喜怒。
可见,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
希望同学们多背诵,多积累,传承文化。
下面给大家推荐另外两首有关春节的古诗,《除夜雪》《除夜》,这两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课后自学,下周四我们开有关春节古诗交流会。
六、板书设计:
春节诗作
《元日》————高兴
《除夜作》————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