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县永清辖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B.塑料C.铁丝D.橡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玻璃、塑料和橡胶都是绝缘体,铁丝属于导体,故应选C。
考点:导体和绝缘体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B错;电压表所测的是电源电压,故在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的示数是不变的,故C正确,D错;应选C。
考点:仪表示数的判断
3.在书房里学习的小明闻到了一股烟味后,走出房间对正在客厅里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跟着吸二手烟了”。
小明在书房里就能闻到客厅烟味的原因是()
A .分子间有空隙
B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C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D 【解析】
考点:分子动理论;扩散
4.一个标“12V 6W”的灯泡接入某电路中,测得通过它的电流是0.4A ,则它的实际功率( ) A .等于6W B .小于6W C .大于6W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灯泡的规格可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电流为I =P /U =6W/12V=0.5A ,由于实际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所以实际功率应小于额定功率6W ,故应选B 。
考点:电功率
5. 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答案】C 【解析】
A .冷天搓手取暖
D .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
B .下滑时臀部发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下滑时臀部发烫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压缩空气时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故应选C。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
6.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1和L2均不亮。
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他先用导线把L1短接,发现L2亮,L1不亮;再用该导线把L2短接,发现两灯均不亮。
由此可判断()
A.L1断路B.L2断路
C.开关断路D.电源断路
【答案】A
【解析】
考点:电路故障的判断
7.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太多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在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两个力的大小会发生变化,间距变小时,表现为斥力,间距变大时,表现为引力,所以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故应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
二、图示题
8.如图9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V。
【答案】2.2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电压表所用量程为0—3V ,每一小格表示0.1V ,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
考点:电压表
9.如图10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 。
【答案】1428.5 【解析】
试题分析: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的仪表,图示中电能表的示数为1428.5 kW·h 。
考点:电能表
10.如图11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答案】6280 【解析】
试题分析:电阻箱的示数为各旋钮所对的数字乘以相应的倍率之和,图示中电阻箱的示数为6280Ω。
考点:电阻箱
图11
图
9
图10
11.根据下图的电路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答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实物图用导线将元件符号表示,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先将开关、两电流表、灯泡L1串联起来,最后回到电源负极;再将灯泡L 2并联在电流表A 1和灯泡L 1的两端,电图图如上图所示。
考点:电路图的画法
1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取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不随温度变化)和一只小灯泡做为研究对象,并分别测量了多组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对应的电压,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分别画出图12所示的甲、乙两条I-U 图线。
根据图线可知 (选填“甲” 或“乙”)是定值电阻的I-U 图线;这个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值是 Ω;小灯泡的电阻随其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变 (选填“大” 或“小”)。
【答案】乙;15;大 【解析】
试题分析:定值电阻的I-U 图线应是一条直线,故应是乙;由乙图线可知,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 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2A ,所以电阻的阻值为15Ω;甲图线为小灯泡的图线,由图线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随其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变大(通过图线的斜率可知)。
考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图12
三、实验探究题
13.分别在20 o C冷水和70 o C热水中同时轻轻滴入一滴等量的墨水,几秒钟后的现象如图13所示,该现象说明:墨水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答案】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两杯不的温度不同,墨水扩散的快慢程不同,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较快,可以说明墨水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考点:分子动理论;扩散
14.如图14所示,用吸盘吸住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
【答案】引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在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两个力的大小会发生变化,间距变小时,表现为斥力,间距变大时,表现为引力,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接触面处水分子间距变大,表现为引力,所以弹簧秤示数会变大。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15.如图15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用塞子塞紧后,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
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
这是由于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答案】减少 【解析】
试题分析: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考点:物态变化
16.小岩利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R 的阻值。
(1)请你添加一条导线,将图16-甲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S 前,应把图16甲中滑片P 置于最
(选填“左”或“右”)端;
(3)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 ,滑片P 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电流表的示数为 A ,电阻R 的阻值为 Ω,此时R 的电功率为 W 。
【答案】(1)如下图所示; (2) 右 (3)2.6 ; 0.26 ;
10
【解析】
试题分析:(1)实物图连线如上图所示;(2)在做电学实验时,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值状态,所以滑片P 应置于最右端;(3)由图示可知,电压表所用量程为0---3V ,每一小格表示0.1V ,其示数为 2.6V ;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A ,每一小格表示0.02A ,其示数为0.26A ;所以电阻R 的阻值为R =U /I =2.6V/0.26A=10Ω,此时R 的电功率为P =UI =2.6V×0.26A=0.676W 。
乙
丙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四、计算题
17.小亮利用图甲这种电位器自制了一个可调亮度的手电筒,其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电源两端电压U为6 V 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电阻R1为10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开关S闭合后,求:
(1)当电位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20Ω 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2)当电位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10Ω 时,小灯泡R1的电压U1。
【答案】(1)0.2A;(2)3V
【解析】
试题分析:(1)当电位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20Ω时,∵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阻R1的电流:I=U/(R1+R2)=6V/(10Ω+20Ω)=0.2A;(2)当电位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10Ω时,电路中的电流:I′=U/(R1+R3)=6V/(10Ω+10Ω)
=0.3A,小灯泡R1的电压:U1=I′/R1=0.3A×10Ω=3V。
考点:欧姆定律
18.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的电阻为2Ω,通过线圈的电流为10A,求:
(1)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J?
(2)线圈中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3)有多少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4)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1)2.28×106J;(2)1.2×105J;(3)2.16×106J;(4)94.7%
【解析】
试题分析:(1)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为W=UIt=380V×10A×600s=2.28×106J;(2)线圈中产生的热量是:Q=I2Rt=(10A)2×2Ω×600s=1.2×105J;(3)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为W有=W-Q=2.28×106J-1.2×105J=2.16×106J;(4)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η=W有/W=2.16×106J/2.28×106J=94.7%。
考点:功和能;机械效率
19.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右表所示. 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送满水.
(1)
1.5m2,每天日照时间按8h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约为多少?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水=4.2×103J/(kg·℃)]
(2)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
(3)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
【答案】(1)3.36×107 J;2.016×106 J;60℃;(2)80kg;(3)可节约化石类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解析】
试题分析:(1)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约为:E=2.8×106×1.5×8J=3.36×107 J;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ηE=60%×3.36×106 J=2.016×106 J;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80×10-3m3=80kg,
由Q吸=cmΔt得:可使水温升高
6
3
2.01610J
=
cm 4.210J/(kg80
Q
t
kg
⨯
∆=
⨯⨯
吸
℃)=60℃;(2)根据Q
放= mq,需要完全
燃烧煤气的质量为:
7
7
E 3.3610J
=80
q q 4.210J/kg
Q
m kg
⨯
===
⨯
吸
;(3)利用太阳能可节约化石类能源;减少环境污
染等。
考点:热量的计算;能源
高考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