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名校讲坛
知识误区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难点分析
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
在这一时期,西欧的手工工场广泛发展。
(2)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
(3)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遭到侵犯和剥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教你一招
本课速记
本课的主要人物及成就可以归纳为“伏尔泰爱大牛、想万金”。
“爱”是指爱因斯坦;“大”是指达尔文;“牛”是指牛顿。
“想”是指“相对论;”“万”是指“万有引力定律”;“金”是指“进化论”。
课前预习
知识点1思想启蒙的火种
知识点2科学的革命
1.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当时,法国的旧制度衰败。
其中“旧制度”指的是( )
2.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人才辈出,影响巨大,其中有个著名思想家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称教士为“文明恶棍”,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这位思想家是( )
3.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的国王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摧毁了法国”。
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 )
4.近代自然科学能够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取得巨大发展,根本原因是( )
5.1727年牛顿以85岁的高龄过世时,英国人将他葬于西敏寺。
诗人亚历山大·波普为牛顿写下了以下这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于是,一切变为光明。
”牛顿的贡献是( )
6.“生命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
”这个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的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伟某某论的创立而被打破( )
·本茨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7.现代文明与科学进步密不可分。
然而,某著名科学家说了句令人清醒的话:“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变了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因此,我们正在走向空前的灾难。
”这位科学家应是( )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苹果落在牛顿的头上”,是在说明牛顿的什么贡献?
(2)图二涉及到达尔文的什么观点?
(3)图三人物提出了什么理论?有什么意义?
课后作业
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
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这里所述的“敌人”是指( )
10.18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引领世界风潮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材料中各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文献。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一与图二、图一与图三之间的关系。
(3)图一的事件产生了哪些影响?
直击中考
11.(2013·某某翠屏区)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伟人在他的著作中写到:“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这位伟人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名校讲坛
知识误区
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
难点分析
“俄国革命的镜子”?
因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怎样欣赏梵高的《向日葵》?
《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和谐、优雅。
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从这幅画中,我们不难发现画家用笔的粗厚有力,色彩对比单纯强烈,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
看者无不心灵震颤,激情喷薄。
在梵高的笔下向日葵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3.托尔斯泰、梵高、贝多芬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他们的作品主要表现“人”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以“人”为核心的精神思想。
教你一招
本课速记口诀
托尔斯泰是镜子,
揭露矛盾照现实。
梵高名作《向日葵》,
热爱生活情感烈。
第三交响颂英雄,
断然改名贝多芬。
课前预习
知识点:
当堂训练
1.两耳失聪,曾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的伟大音乐家是( )
·托尔斯泰
2.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田园交响曲》
D.《合唱交响曲》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开篇语,这部文学作品出自哪国作家之手( )
5.梵高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市内,主要收藏梵高的作品和相关文物。
如果你想参观该博物馆,应该到()
6.著名画家梵高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代表作品是( )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战争与和平》
课后作业
“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若请你为他解说,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D.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8.漫步世界文化长廊,许多杰出人物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世界留下了许多杰作,他们的优秀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列宁称他是一个“强烈的抗议者、激愤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认为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材料三: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并将这些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他”和材料三中的“我”一一对应。
(2)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他们是谁?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三,说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直击中考
9.(2013·某某)贝多芬曾经一度把拿破仑看作自由之神,希望他能在法国建立一个英雄的某某国,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遍欧洲,怀着这一崇高的理想,他创作了( )
A.《义勇军进行曲》
B.《国际歌》
C.《英雄交响曲》
D.《马赛曲》
第七、八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总分:6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小题1分,共15分)
1.18世纪后期,在科技发明创造领域,人们听说了一连串英国人的名字,然而在19世纪晚期人们听得最多的是( )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中,在20世纪前期最可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交通工具的是( )
3.以下科技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 )
①②火车③飞机④电灯⑤汽船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4.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发明:火车、汽车、飞机
B.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
C.开始:美国、德国相对领先
D.影响: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5.小华同学通过图示的方法展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
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右图中空白的
横线处应当填写( )
6.19世纪末,德国海军上将梯尔匹茨奉德皇之命将德国海军建成一支可以向英国皇家海军挑战的强大部队。
这反映了德国( )
7.“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奥匈帝国外长就叫嚣:‘到了该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德皇威廉二世也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战争)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材料中的“事件”是指(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打响
C.来克星顿的枪声
D.《独立宣言》的发表
8.(2013·某某)“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次战役规模巨大,法军的66个师、德军的46个师在这里厮杀,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这说明了( )
9.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杰出思想家。
历史上称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为( )
10.“他(伏尔泰)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他主X( )
11.(2013·潍坊)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这位科学家是( )
1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这一理论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13.(2013·某某)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向了一条创新之路,并最终提出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根本性变革。
他就是( )
14.在一位名人的故居旁,有位诗人写道:“仿佛看见/托翁的笔尖在纵情挥洒/写下安娜·卡列尼娜的苦恼与渴望/战争与和平的恢宏与悲壮/和俄罗斯民族的苦难与沧桑……”这位“名人”是( )
·托尔斯泰
15.有人说,如果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楼梦》;如果没有,就没有如此温暖、厚重、大胆肆意、坚实有力的《向日葵》,这是画家自身的写照。
这位画家是( )
·
二、历史诊所
16.观察下面几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
(1)图一中人物是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 )
(2)图二和图四中人物的成就都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
(3)图三人物提出了“相对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 )
(4)图一和图四中人物的贡献都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
( )
(5)以上四幅图片中人物都具有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 )
三、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2分)
(2)材料一中“汽车之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汽车的创制成功得益于哪项科技发明?(2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至少从两方面评价)(4分)
18.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先进的思想理念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
材料一告诉我们:科学追求真理要锲而不舍、求真某某。
牛顿以勤奋、观察入微闻名于世,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如。
经过多年观察,
做了千百次实验,在1859年创立了生物进化理论。
(2分)
材料二:这一场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这一场运动”指什么运动?试举出这一运动的一位“领袖”。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技革命的认识。
(4分)
四、开放探究题
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3分)
【图说历史】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如
图)
(1)说出图中A是哪个国家,该国是哪一军事集团的核心
国?(2分)
【揭穿谎言】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做“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2)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
的旅行”的谎言。
(3分)
【战争审判】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
(3)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期盼和平】
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
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
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惨痛的。
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
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平。
要求:主题突出,思想正确,语言通畅,格式不限。
(4分)
期末测试(1—23课)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其中的“他”指的是( )
2.下列选项中与古希腊文明相关的是( )
3.(2013·某某)“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 )
4.(2013·某某)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灵山成为了某某城市名片,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与感化力量传递给我们浓郁的某某气息。
世界三大某某是( )
①佛教②基督教③道教④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人物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开始的。
他是( )
·芬奇
6.(2013·滨州)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这件
“头等大事”是指( )
7.“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
”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
8.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主
题应是( )
9.《论革命(新编版)》一书认为法国大革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表达了作者“以自由立国”的思想。
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0.(2013·某某)1803年,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一曲,初题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
1804年,一个消息却使他愤怒地将此曲改为《英雄交响曲》。
令贝多芬更改曲名的“消息”是( )
A.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B.拿破仑废除某某制,加冕称帝
11.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12.(2013·某某)九(1)班同学在一次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
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战争被挑起,近亿人口被掠夺。
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13.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
166年前,他们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呐喊,共同起草了( )
A.《人权宣言》
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历史上的今天”时,说到这样一段话:“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说:‘今后的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
’亚历山大二世的惊惶和敦促,才使起草工作得以加快进行,草案终于抛了出来。
这天是1861年3月3日。
”这个“草案”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独立宣言》
C.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权利法案》
15.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向“西洋各文明国家”学习的内容是( )
①天皇制度②科学技术③生活方式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历史课堂上,某班同学根据老师规定的复习内容进行归类,下列不属于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是( )
“雾月政变”
17.下表是1870-1913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对此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英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②法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③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④美德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进步。
它体现了( )
19.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
”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 )
20.高尔基曾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下列有关这位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 )
“俄国革命的镜子” B.他完成了《英雄交响曲》等不朽名作
C.他抛弃了贵族化的生活,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
D.《复活》是他的作品
二、图说历史
21.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1)图一中的人物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代表人物,你知道他是谁吗?主要功绩是什么?(4分)
(2)图二中的人物被美国人誉为“国父”,并以其名字来命名首都。
你知道他是谁吗?你认为美国人如此爱戴他的原因是什么?图二中人物的主要活动与图一中人物有没有联系?(8分)
(3)图四是当今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与图三人物颁布的哪部文献有着密切关系?(2分)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
材料二: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
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
有毒烟雾事件。
材料三: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组委会生态战略之气候中的运动会:
目标:将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最小程度,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行动:记录冬奥会筹备和举行期间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和耗能情况,实施检测气候中和状况的计划;旨在减少空气污染的索契交通和能源系统更新工作;鼓励节能措施,运用替代能源。
(1)材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使英国拥有怎样的国际地位?(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依据材料二,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6分)
(3)材料三这种做法体现了怎样的理念?(4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1)以上图示是对“步入近代”学习内容的呈现,结合所学知识填注图示中①-④。
(8分)
①;②;③;④。
材料二:1640年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X围的革命。
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
材料三: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某某取不同的方式顺利渡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
(2)材料二中叙述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翻的“旧制度”和产生的“新社会”分别指什么?(4分)
(3)材料三中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使本国度过了危机?其局限性什么?(4分)
四、开放探究题
24.古往今来战争不断。
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战争的爆发没有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销声匿迹,地区性的冲突仍然没有停息,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16
分)
【回望古代】
(1)举出古代战争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两个例子。
(4分)
【走进近代】
(2)如何评价图一所反映的拿破仑对外战争?(2分)
(3)图二所反映的19世纪中期“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写出图三所示意的两个组织名称,它们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关注现代】
联合国总部《铸剑为犁》的雕塑:(右图)
(5)结合以上材料和回答,请谈谈你对右面图片的认识。
(4分)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前预习
当堂训练
1.B
2.A
3.A
4.C
5.C
6.D
7.D
8.(1)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达尔文认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3)相对论。
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课后作业
9.A10.(1)图一:启蒙运动;图二:法国大革命(或攻占巴士底狱);图三:《人权宣言》发表。
(2)图一与图二: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图一与图三:《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宣传的自由和平等思想。
(3)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并促进了亚洲一些
国家的思想解放。
直击中考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课前预习
英雄交响曲向日葵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俄国革命的镜子
当堂训练
课后作业
7.B8.(1)图一:梵高;图二:贝多芬;图三:列夫·托尔斯泰。
图三——材料二;图一——材料三。
(2)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最初为拿破仑所作。
(3)坚强的毅力,敢于同社会邪恶势力和不公平现象作斗争的勇气,热爱生活、善待人生、善待生命的意识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直击中考
第七、八单元测试
13.C14.D15.C16.(1)√(2)×(3)×(4)√(5)√17.(1)瓦特。
(2)卡尔·本茨;内燃机。
(3)环境污染。
(4)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或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拘泥于以上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但必须有两方面的评价)18.(1)牛顿的成就,如天文学方面: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微积分;力学:力学理论体系或力学三定律。
(回答一项即可)达尔文。
(2)启蒙运动;伏尔泰。
(3)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及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4)思想解放和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19.(1)德国;三国同盟。
(2)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战争并没有迅速结束;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战争是残酷的和灾难性的。
(3)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4)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提示:设计的宣传语只要围绕“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主题即可)
期末测试(1-23课)
13.C14.C15.C16.D17.B18.C19.B20.B21.(1)哥伦布。
发现美洲大陆。
(2)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开创了某某政治的先河;有联系,正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某某义和殖民扩X随之而来,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2.(1)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2)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发展,大量工厂兴起,煤炭大量使用,城市化兴起,人口的增多。
(答到其中两点即可)(3)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
(4)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要使用清洁能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到其中一点即可,意思相近亦可)23.(1)①文艺复兴运动②新航路开辟③法国大革命④工业革命(2)“旧制度”指封建制度或殖民制度;“新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
(3)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都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4.(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X 战争。
(举两例即可)(2)拿破仑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侵略了别国,给被侵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