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学案(1期)9镁、铝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
初三化学同步学案(1期)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学习要求
(一)镁和铝单质的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O 2反应。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

镁、铝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

Mg+ Cl 2 2Al+ 3Cl 2
2Al+ 3S
(用于工业制备) Mg+ S
2.与H 2O 反应
Mg 、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Mg+2H 2O
2A1+6H 2O
3.与酸反应置换出H 2
Mg 、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H 2,其中铝在冷浓 H 2SO 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所以 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 2
(2)铝热反应:2Al+ Fe 2O 3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等。

5.与碱反应
镁不与碱反应,铝与碱液反应: 。

【典例分析】
例1、镁和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镁不与任何金属氧化物反应,而铝可用于冶炼金属
B .金属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时,负极反应一定为:Mg -2e -
===Mg 2+
C .MgCl 2及AlCl 3溶液分别蒸发并灼烧,均可得到氧化镁和氧化铝
D .历史上曾用反应3Na +AlCl 3=====△
Al +3NaCl 制铝;现代工业用反应Mg +2RbCl=====800℃
MgCl 2+2Rb↑制铷,所以活动性:Mg>Rb>Na>Al
解析:氯化镁、氯化铝在溶液中均能水解,加热时水解生成的氯化氢从体系中不断逸出,生成的氢氧化物灼烧后生成氧化物,故C 项正确;镁制取铷的反应实际上是利用铷的沸点比镁沸点低,铷蒸气不断从体系中抽出从而制得铷,不是依据金属活动性大小置换原理,D 项不正确。

答案:C
变式1、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B.氯水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
变式2、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例2、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O2和H2的混合气体B.1.12L H2C.大于1.12LH2D.小于1.12L H2
解析:Na与水反应放出H2,并且生成NaOH,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生成H2,故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这两部分H2总和,显然比Na单独反应产生的H2多。

2Na+2H2O2NaOH +H2↑2A1+6H2O2A1(OH)3+3H2↑
0.1mol 0.1mol 0.05mol 0.1mol 0.15mol
若铝箔足量,共生成H2:0.05mol+0.15mol=0.2mol
V(H2)=0.2mol×22.4mol/L=4.48L。

答案:C
变式3、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2mol·L-1H2SO4溶液B.18 mol·L-1H2SO4溶液
C.6 mol·L-1KOH溶液D.3 mol·L-1HNO3溶液
变式4、(1)相同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镁、铝的质量比是__ _ ;
(2)相同物质的量的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 ;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
(3)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则消耗铝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比为________ 。

[规律总结]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不是铝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Al(OH)3,然后Al(OH)3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二)镁和铝的氧化物性质
(三)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A l(O H)3是几乎不溶于水的,具有性。

2.化学性质
①与酸反应:Al(OH)3 +3HCl=AlCl3+3H2O(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3.Al(OH)3的制取
①铝盐与碱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时采用过量的氨水,而不用强碱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是因为。

②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的方法制取Al(OH)3。

当CO2不足或适量时:;(填离子反应方程式,下同)CO2过量时:。

4.Al(OH)3的用途:由于A l(O H)3具有吸附性,既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又能吸附色素,因此A l(O H)3可作净水剂和色素吸附剂。

例3、使溶液中Ba2+、Mg2+、Al3+、Ag+、Cu2+分步逐一沉淀析出,加入下列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A.NaCl→Na2S→Na2SO4→NaOH→HNO3B.H2SO4→HCl→H2S→NaOH→CO2
C.HCl→H2SO4→H2S→NaOH→CO2D.Na2S→Na2SO4→NaCl→NaOH→HCl
解析:SO42-能同时除去Ba2+和Ag+,S2-能同时除去Ag+和Cu2+,所以不能放在第一位,排除BD;AC相比,在加入前四种试剂后,Al3+以AlO2-形式存在,加酸可使AlO2-以Al(OH)3形式沉淀。

但HNO3量不好控制,所以最好的选项为C。

答案:C
变式5、用稀H2SO4、NaOH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三个学生制备途径分别为:甲:()()
Al Al SO Al OH
H SO
243
NaOH
3
24
−→
−−−→
−−
乙:()
Al NaAlO Al OH
NaOH
2
H SO
3
24
−→
−−−→
−−
丙:
()

⎪⎭




−→


−→

2
NaOH
3
4
2
SO
H
NaAlO
Al
SO
Al
Al4
2
Al(OH)3
若要制得等量的Al(OH)3则()
A. 三者消耗NaOH相同
B. 甲消耗H2SO4最少
C. 乙消耗NaOH最多
D. 丙消耗H2SO4和NaOH都最少
变式6、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最终能生成氢氧化铝的是()
A.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B. 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
C. 明矾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
D.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硝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四)镁和铝的图像
例4、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

右图表示的是向A1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人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

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1(OH)3比BaSO4多
B.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2–比Ba2+多
C.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4可能小于A1(OH)3
D.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2+可能等于OH–
解析:采用定量法分析。

假设有1molA12(SO4)3则溶液中含有2molA13+、3molSO42–。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SO42–+Ba2+BaSO4↓。

则当2molA13+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3mol,此时3molSO42–全部沉淀;生成沉淀为2molAl(OH)3和3molBaSO4共5mol,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BaSO4的物质的量始终大于Al(OH)3的物质的量;再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Al(OH)3+OH-=[Al(OH)4] -,沉淀的量将逐渐减少,因此b点是沉淀的最大值,b~d中Al(OH)3沉淀逐渐溶解转化为Ba(AlO2)2,由于AlO2-微弱水解,因此再b~d中AlO2-的物质的量大于Ba2+;d点时Al(OH)3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只存在Ba(AlO2)2,因此随Ba(OH)2的加入在某一点,当d~e中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等于Ba(AlO2)2的物质的量时,溶液中Ba2+与OH-的量相等。

答案:BD
变式7、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Mg2+、Al3+等阳离子,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消耗NaOH溶液体积(x 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则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规律总结]析图或作图时不仅要注意加入酸或碱的强弱,而且要注意所加入的量或滴加顺序,正因滴加顺序不同可产生的现象不同。

若产生沉淀有多种,则应细细分析相关量间的关系。

要持别关注沉淀是否同步完全,沉淀物是否溶于所加入的过量试剂中,同时要注意纵生标的物理量意义。

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可先分解后组合,进行图像的叠加工作。

抓住一些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和变化趋势,才能较顺利地解决图像问题。

二、应用巩固
1.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D.铝热反应
2.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 mol·L-1 H2SO4溶液;B.18 mol·L-1 H2SO4溶液
C.6 mol·L-1 KOH溶液;D.3 mol·L-1 HNO3溶液
3.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
4
()
A.Al B.Al(OH)3 C.AlCl3D.Al2O3
5.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
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6.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B.NaOH C.BaCl2D.FeSO4
7.向含有1 mol 明矾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1.5 mol
B.当SO2-4恰好完全沉淀时,Al3+全部转化为AlO-2
C.当向溶液中加入1.5 mol Ba(OH)2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
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
D.随着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8.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
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9.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又有沉淀生成,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①Ag+、Fe3+、Na+②Ag+、Al3+、K+
③Ag+、Ba2+、NO-3④SiO2-3、AlO-2、K+
⑤Ag+、NH+4、H+⑥AlO-2、K+、Al3+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⑥
10.在Al2(SO4)3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1 B.3∶1 C.2∶1 D.1∶2
11.把铝粉和Fe3O4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前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一份直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9∶8 C.3∶4 D.4∶3
12.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共存的是() A.NH+4NO-3CO2-3Na+B.Na+Ba2+Mg2+HCO-3
C.NO-3Ba2+K+Cl-D.NO-3K+AlO-2SO2-4
13.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
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反应来冶炼金属锰。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nO 2在H 2O 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 2加入酸化的H 2O 2溶液中,MnO 2溶解产生Mn 2+
,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 2+
、Mg 2+
、Cu 2+
、NH +
4、Al 3+
,当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并加热溶液时,有刺激性气体
放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与析出白色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可推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所加的淡黄色固体是(化学式)________.
16.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NaOH −−−−
→溶液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称取5.4 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NaOH 溶液的体积V ≥________。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探究二]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盐酸,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B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的意见是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
实验方案:称量x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1)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

镁、铝及其化合物
参 考 答 案
变式练习
变式1、C 变式2、B 变式3、A 变式4、(1)3:4 4:3 (2)2:3 3:2 (3)1:1 变式5、D 变式6、C 、D 变式7、B
232332(2)AlO -
2+CO 2+2H 2O===Al(OH)3↓+HCO -
3
AlO -
2+4H +
===Al 3+
+2H 2O
14、(1)2Al +6H +
===2Al 3+
+3H 2↑或2Al +3Cu 2+
===2Al 3+
+3Cu 2Cu +O 2+H 2O +CO 2===Cu 2(OH)2CO 3
(2)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Al 3+
+3OH -
===Al(OH)3↓,
Al(OH)3+OH -===AlO -
2+2H 2O ;
(3)①3MnO 2+4Al=====高温
3Mn +2Al 2O 3;
②MnO 2+H 2O 2+2H +
===Mn 2+
+O 2↑+2H 2O
15、Mg 2+
、Al 3+
、NH +
4 1∶1∶3 Na 2O 2
16、[探究一]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1)97 (2)偏高
[探究二](1)不需要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 的高度,使C 中液面与B 中液面相平等,合理答案均可)
[探究三](1)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2)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