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因素及
改进措施
摘要:气象预报预测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极端恶劣
天气的准确预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能为社会大众生
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本文在简要概述天气预报发展历程和增强天气预报预
测准确率重要性的同时,重点探讨了影响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因素,并给出了
几点改进措施,仅供同行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引言
天气和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现
代化的气象科技设备,全力以赴将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做好,不断增强天气预报预
测准确率及服务水平是各级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个气象人员需要肩负的
重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如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高温等天气频繁出现,并由此引发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环境污染、
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往往给当地经济建设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因此,增强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对于人们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制定突发气象事件
应急预案和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可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
降到最低。
1、天气预报概述
1.1天气预报发展历程
天气预报属于一种气象信息,可对人类日常生产生活进行辅助,早在300年前,中国就记录有天气预报;科学家从17世纪开始就借助于科学仪器设备对天
气状况进行测量,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就能根据这些仪器对气象数据进
行测量,这就是最初的天气预报,主要弊端是传播距离有限;1837年电报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将大量的气象数据信息向其他地方传递;到了20世纪,随着气象
学的不断发展完善,可精细化观测大气情况,在气象观测仪器和台站的作用下可
观测气压、风向风速、温度、能见度等气象要素数据信息,预报天气也得以完善,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自发射运行气象卫星以来,有效弥补了海洋、沙漠等极地
气象资料不足的问题。
天气预报是将大气科学基本理论与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而分
析和预测某区域未来天气情况,是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后,综合气象资料、地形、季节特点及群众经验等做出的结论,在降水、台风、暴雨等强自然灾害的预
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增强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的重要性
实际上,地球大气属于非线性系统,很难获取到初始状态下较为准确的观测
数据信息,使得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特点突出。
因此,天气预报准确率属于相对
概念,在相对基础和局限性范围内可得到增强。
近年来,由于天气预报新服务业
务的相继出现,给气象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预报准确率方面的指标,也是各级
天气预报科技水平的标准。
为了有效满足大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增强天气
预报预测准确率显得刻不容缓。
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是天气预报发展中的必然经历,可在细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天气预报准确度水平。
2、影响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因素
2.1技术水平不高
通过对山南市各县局天气预报员的知识、学历结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人员
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学历结构不合理。
本
科学历人员偏少,部分人员已自考、函授等方式取得了大专学历,大都以中专以
下学历为主;②人员不稳定。
从事天气预报预测服务的人员极不稳定,尤其是连
续从事预报预测服务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③预报及有关专业人员少。
一部分预
报预测人员对日益丰富的数值预报产品、云图资料、物理信息、雷达产品等方面
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应用经验严重不足。
2.2业务预报平台缺乏系统化
近年来,为了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相适应,根据不同业务发展需求,气象业务预报模块中构建了不同的预报业务平台,如自动站数据显示平台、中小河流洪水与山洪地质灾害预报等,这些业务平台都是结合行业需求而开发的,缺乏统一、有效的综合性平台和应用。
综合探测系统中的GPS/MET、风廓线等新的探测资料不能有效应用到国家级预报平台上,大量复杂信息的出现很难确保预报人员短时间内同时完成多个平台预报分析、产品制作和产品发布等业务流程。
2.3预报服务目标任务缺乏系统化
近年来,山南市各县局天气预报服务方式多样,且服务内容较多,而考核办法仍旧是沿用传统考核办法。
很难根据服务内容进行改变。
现在过多关注服务产品的内容多少、灾情收集快慢、预警信号发布和更新情况等,直接造成预报人员重点关注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工作做得少,使得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未明显增强,服务效果不佳。
3、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改进措施
3.1全面提升预报业务人员综合素质
①加强职业培训,积极引进人才。
对于山南市各县级气象局来说,应对预报人员加强培训学习,并积极培养预报业务技术带头人。
无条件支持鼓励预报服务人员主动参与到国家、省局及市局举报的预报技术培训班,同时还要参加到预报岗位日常交流锻炼中来。
气象部门的相关领导可主动邀请气象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以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预报技术全面和预报经验丰富的预报服务团队,同时上级气象部门还要安排大学生进入到县级气象部门中工作,确保高素质人才不断充实到基层天气预报技术岗位中来。
②加强预报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县级气象部门来说,应对天气预报服务加强管理,严格预报值班、技术学习和有关制度建设中来。
多举措不断提升预报业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预报业务人员牢固树立起爱岗敬业的精神;组织天气预报预测服务人员主动参与到气象灾害现场调查中来,以对防灾减灾中预报服务的战略地位有一定了解,提升自身对预报预测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知。
③稳定预报队伍。
稳定的预报服务团队是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关键,禁止气象部门随意变动预报岗位人
员;还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增加预报预测人员的薪资待遇,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3.2充分利用MICAPS系统
MICAPS系统属于现代化人机交互信息处理和预报分析系统,该系统使用频率较高,同时汇集了许多气象要素,这些数据信息的集成,为全方位做好天气预报和提升预报准确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该系统进行有效利用,可使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得到提升,还能增强工作效率。
3.3加强本地数值化预报研究
在开展天气预报预测服务工作中,即使预报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在预报中仍旧会出现失误的情况,结合数值预报可剔除偏差数值,增强天气预报准确性和可靠性水平。
因此,需对常规天气预报加强分析,通过数值分析天气变化状况。
在数值预报中,应将数据搜集和检验工作做好,即使修改异常数据信息,以确保数值的精准性。
另外,还要不断强化数值分析产品,做好数据的精准分析后,才能有效提升天气预报的可靠性水平。
3.4根据服务内容变更业务考核办法
①对预报考核机制不断完善。
构建预报员逐日预报服务情况详细档案,以考核评定逐日预报质量;②灵活变更预报考核办法。
预报考核应适当加重服务方面的比重,加宽预报雨量的量级幅度,避免一味追求精确到小数点;还要加大预报考核范围,不要精确到一个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服务效果也能达到最佳。
③完善规章制度。
详细制定预报服务规划和对应章程,将预报值班记录和服务档案做好。
参考文献:
[1]毕圣欣.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几个问题[J].农家参
谋,2020(16):162.
[2]拓砚军.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思考及建议[J].农家参
谋,2019(16):160,192.
作者简介:德青曲尼(1995.10)女,藏族,西藏山南洛扎,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工作:县级综合岗位(预报预测、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