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
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C)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a
C.a、b均带正电
c
D.a、b均带负电
E.a、b均不带电
b
二、电荷守恒定律:
1.三种起电方法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2.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
表述二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 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三、元电荷
1、什么是电荷量?电荷量的单位是什么?
1、电荷量 q • (1)电荷量(electric quantity)
定义:电荷的多少。
• (2)电荷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库仑(coulomb),
简称库,用C表示。
+4C + _
-6C
验电器与静电计在作用上的不同
验电器的主要作用有: (1)检验导体是否带电。 (2)检验导体所带电性。
静电计也称作指针式验电器,这说明它完全 具备验电器的各种作用。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 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 (1)定量测量两导体间的电势差。 (2)定量测量某导体的电势。
例8、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 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
静电计(指针式验电器)
验电器与静电计在结构上的不同
静电计中金属杆下部的水平轴上装 有金属指针,指针可以绕水平轴灵活转动, 外面圆筒的底部有接线柱。而在验电器中 金属杆的下部悬挂着两片金箔。
静电计的外壳一定是金属的,金属 外壳与内部的金属杆及金属指针构成了一 个特殊的电容器,它在静电计工作时起着 重要的作用。而验电器外壳的主要作用是 为了避免气流的影响,它一般是用玻璃制 作的。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叫做感应起电.
AB
AB
先分开AB再拿走带电体,AB分别带上 等量异性电荷。
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 1.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 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如图甲所示. 2.导体接地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 可视为近端导体,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导体,带同 种电荷,如图乙、丙所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例1.某轻小物体能够被用丝绸摩擦过的的玻璃 棒吸引,也能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 那么该轻小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 B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
都有可能
(二)、三种起电方式
起电的实质:
1、一般情况下,为什么物体不带电? 2、组成物质的原子的微观结构是怎么样的?
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正、负湮灭和产生
+
_
一定条件下:高能光子=>正电子+负电子 正电子+负电子=>高能光子
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灭,两个粒子带电数量相等但 正负相反,而光子又不带电,所以电荷的代数和仍然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 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 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闪电是如何形成的?
秋天为什么经常会被电
第一章 静电场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并且知道其相互作 用规律。
2.了解使物体带电的3种方法,能从物质微观世 界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3.知道电荷量、元电荷等概念,了解电荷量不能 连续变化。
4.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注意:用手摸一下导体,再移开手指,相当于先把导体接地, 然后再与大地断开.
例3、如图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 体Q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 Q,AB带何种电负荷电_荷_________ .若手的接 触点改在A端,情况又如何负_电__荷________ 。
Q
+A
B
例4、如图所示,A、B是被绝 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 + + 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 + A + B 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
闪电现象解释
剧烈的气流运动使云层相 互摩擦,摩擦导致云层间异 种电荷大量积聚(摩擦起 电)。靠近地面云层中电荷 的大量积聚,会使地面因静 电感应而产生电荷积聚(感应 起电)。云层之间、云层与地 面之间会形成几百万伏的电 压。这个高压足以击穿空气, 瞬时产生几十万安培的电流。 电流生热使空气发光,叫闪 电。
【解析】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完全 中和,两球不存在排斥力.A错误,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 荷,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重新平分,带上等量同 种电荷,存在排斥力.B正确,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 电荷,小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 在排斥力.C正确,原来的其中一个带电,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 球接触后电荷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D正确,
解:
Ⅲ、感应起电
金属导电机理: 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自由电子 正离子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近异




远同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 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解析:A、由元电荷定义:将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称为 元电荷,而不是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故A不正确 B、电子或质子带电量的绝对值都是1.6×10-19 C,故可把 1.6×10-19 C的电量叫元电荷,故B正确 C、由元电荷的定义可知CD正确,
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 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BCD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3)电荷量是标量:
2、什么是元电荷?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 3、一个电子是不是就是一个元电荷?
2、元电荷
• (1)元电荷的定义: • 最小的电荷量。用e表示。
(2)特点: 电子所带电荷量就是____-_e___. 正电子所带电荷量为___+_e____。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_整__数__倍__。 也就是说,电荷量是_不__能__连__续__变__化_____的物理量。
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把C移近导体A时,A移去C,A、B上的金属 箔片仍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先把C移近导体A,用手接触B后,再把C移走,则A、B箔片均 闭合
例7.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能使物体带电,关于这两种带 电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C )
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种电荷
性的电荷
原因
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 电子在电荷间相互作
不同.束缚能力强的得电子, 用下发生转移,近端
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失电 带异种电荷,远端带
子,带正电
同种电荷
在电荷间相互作用下,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上
实质 说明
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无论哪种起电方式,发生转移的都是电子,正电荷不会发生转移.
(3)元电荷的数值 e=1.60217733X10-19C 计算中取e=1.60X10-19C
4、什么是比荷?
3 比荷(荷质比)
测电子荷质比装置
• (1)定义:
• 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之比。
• (2)电子的比荷:
• 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 • 电子的比荷为e/me=1.76X1011C/kg • 比荷也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 .
(三)、 验电器原理及使用
1.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荷和估测物体带电多少 的仪器 2.工作原理: 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器
验电器的两种应用方式及原理 (1)带电体接触验电器: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上面的金属球接 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 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如图甲 (2)带电体靠近验电器:当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带电 体会使验电器的金属球感应出异种电荷,而金属箔片上会感应出 同种电荷(感应起电),两箔片在斥力作用下张开,如图乙。
例9.关于元电荷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①元电荷就是电子 ②元电荷跟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③基本电荷就是质子 ④物体所带的电荷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10.目前普遍认为,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 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电荷量为 +2/3e,d夸克带电荷量为-1/3e,e为元电荷.下列论断 中可能正确的是( B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 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 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 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 和1个d夸克组成
是( BD )
A.导体B带负电; 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 电荷量大小相等; 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的电荷量 小于右边的电荷量; 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所带总电荷量 保持不变.
例5、图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球, 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 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小结
1、自然界存在两者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带电方式 (1)摩擦起电 (2)感应起电-近异远同 (3)接触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4、元电荷:电荷量e 1.60 1019C称为元电荷.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则A____正__电__,B____负__电;
(2)A、B接触,先移去C后,再把AB分开, 则A___不__带__电,B___不__带__电.
(3)A、B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后再移去C, 则A____负__电__, B_____负__电;
例6.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 起始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
正离子 负离子
Ⅱ、接触起电
把带电体与中性导体接触,可以使中性导体带电的 过程,叫做接触起电.
本质:
电子从一
再分
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
个物体
结论: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 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例2.完全相同的两金属小球A、B带有相同的电荷量,相隔一 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 与A、B接触后移开。 (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大小之比 为多少? (2)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大小之比 为多少?
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
原子核(正电)
中子(中性)
原子(中性)
电子(负电)
不带电的物体内存在电荷,且存在等量正、负 电荷,在物体内中和,对外不显电性
Ⅰ、摩擦起电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玻璃棒失去电子的带上正电 原来电中性的橡胶棒得
到电子则带上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的转移
原子的构成
原子(中性)
5、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 均为e,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 或者等于 e,或者是 e的整数倍.
6、比荷:带电体的电荷量与其质量的比值
1.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 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
述正确的是( ) BCD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 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 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A.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的过程
B.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 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
C.摩擦起电是电荷从相互摩擦的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的过程
D.感应起电是电荷在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 导体带上与带电体同
一、电荷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提出了电荷的概念。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一)认识电荷
电荷是一种物质属性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_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